一种复合式引流管留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38245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式引流管留置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式引流管留置系统,主要解决了现有引流管使用不变、适用范围窄等问题。该复合式引流管留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丝、内支撑管和外引流管;所述内支撑管置于所述外引流管的管内,所述内支撑管和外引流管通过所述导丝引导安装;所述内支撑管的前端支撑所述外引流管的前端,所述内支撑管的尾端与所述外引流管的尾端连接,使得所述外引流管的直径在内支撑管的作用下可变。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精确引导和引流管的扩管,且实现方便、引流效果良好。
【专利说明】
一种复合式引流管留置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复合式引流管留置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现在外科使用的引流管多种多样,但对于坏死性胰腺炎、肠漏等疾病引起的腹腔脓肿或者胆道术后病人,常在行胆道镜检查操作后无法准确、轻松的回置满意规格的引流管。尤其对于肝内胆管狭窄行扩张术后病人,留置引流管于理想胆管内行支撑治疗已属不易,还常因术后生活护理不佳,导致引流管移位,无法继续支撑。现有引流管,尤其是胆道或者胰腺炎脓肿引流管的放置和更换非常不便,此外还主要存在以下缺陷:(I)无法精确引导,很难到达靶部位;(2)对于引流部位直径较细的处理时,现有引流管并不适用;(3)因患者活动或者腹腔内肠道蠕动,极易导致引流管移位,丧失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的复合式引流管留置系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复合式引流管留置系统,包括导丝、内支撑管和外引流管;所述内支撑管置于所述外引流管的管内,所述内支撑管和外引流管通过所述导丝引导安装;所述内支撑管的前端支撑所述外引流管的前端,所述内支撑管的尾端与所述外引流管的尾端连接,使得所述外引流管的直径在内支撑管的作用下可变。
[0006]进一步的,所述导丝包括前端头和导丝体。
[0007]进一步的,所述前端头为柔性端头。
[0008]进一步的,所述内支撑管包括支撑盘、支撑管体和卡件;所述卡件一端安装在所述内支撑管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内支撑管外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卡件通过弹簧安装在所述内支撑管的尾部并可陷入所述内支撑管内。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外引流管包括外引流管主体、固定气囊、注水或充气管、卡槽;所述固定气囊设置在所述外引流管主体的前端,所述注水或充气管与所述气囊连通,安装时,所述卡件的另一端卡入所述卡槽内。
[0011]进一步的,在所述外引流管主体上开设有侧孔。侧孔主要用于防止管道堵塞。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外引流管主体的前端为双圆十字引流头。
[0013]复合式引流管留置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I)在胆道镜留置导丝,导丝前端留置于所需位置;
[0015](2)顺导丝置入内支撑管和外引流管到达靶部位;
[0016](3)固定外引流管体外端,摁下内支撑管上的卡件进入外引流管的卡槽,使得引流管弹伸至合适的直径;
[0017](4)退出导丝,向固定气囊内注水或充气,固定外引流管。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I)本实用新型采用内支撑管和外引流管的组合设计,管内可过导丝,内支撑管和外引流管通过导丝引导安装,实现精确引导。
[0020](2)本实用新型可轻松回置体内,同时,本实用新型中内支撑管和外引流管通过卡件和卡槽的配合设计,使得外引流管的直径在内支撑管的作用下可变,由此可达到扩管的效果。
[0021](3)本实用新型在外引流管的前端设置有固定气囊和配套的注水或充气管,对于胆管需要内固定的病人,固定气囊扩张,可有效防止引流管滑出胆管内,起到固定作用。
[0022](4)本实用新型中外引流管的管壁有韧性,具有支撑效果。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24]图2本实用新型中外引流管主体的局部示意图。
[0025]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1_前端头,2-导丝体,3-支撑盘,4-支撑管体,5-卡件,6-外引流管主体,7-固定气囊,8-注水或充气管,9-卡槽,10-侧孔,11-双圆十字引流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式引流管留置系统,该复合式引流管留置系统与现有技术的不同点在于,引流管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外引流管,另一是内支撑管,内支撑管设置在外引流管的管内,通过内支撑管和外引流管的组合使用,使得外引流管在内支撑管的作用下,实现直径可变,达到扩管的效果。另一方面,内支撑管和外引流管均通过导丝安装,由此实现精确引导,确保二者能到达指定靶位。
[0029]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系统有更清晰的了解和认识,下面对各部件进行详细说明:
[0030]导丝,主要用于引导作用,其包括有前端头和导丝体两部分,其中,前端头为柔性端头,导丝体较之前端头更硬,使用时,在胆道镜留置导丝,前端部可精确留置于所需位置。导丝的粗细并不作特别限定,当应当以可确保良好的引导效果和不妨碍导流为原则,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0031]内支撑管,置于外引流管内部,内支撑管为管状结构,其应当能使得导丝通过。内支撑管包括支撑盘、支撑管体和卡件三部分,其中,支撑盘设置在内支撑管的前端,支撑盘与支撑管体同轴,且支撑盘的直径应当大于支撑管体的直径;卡件安装在支撑管体的尾端,具体的说,卡件的一端安装在支撑管体的尾端,其另一端延伸至支撑管体的外部。内支撑管的材质不作特别限定,但,因本系统应用于医用领域,故其应当具备环保、对人体无危害的特点。
[0032]本实施例中,内支撑管的形状不作特别限定,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椭圆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0033]本实施例中,对卡件的具体形状并不作特别限定,其可以是任一具备卡件效果的结构形状,本申请说明书附图中卡件的形状不应当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34]为了实现通过内支撑管实现外引流管的扩管效果,本实施例中,卡件为可伸缩回弹的卡件,具体的,卡件通过弹簧安装在支撑管体上,同时,在支撑管体上设置有可供卡件陷入的槽或孔,当按下卡件时(此时弹簧被压缩),卡件陷入支撑管体内,然后,在外力撤销时,卡件又在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弹,支撑管体上卡件的回弹高度决定了外引流管的直径(相对称卡件最外端之间的距离)。
[0035]外引流管,为主要的引流管道,本实施例中,外引流管的管壁有韧性,具有支撑效果,外引流管应当能使得导丝通过。外引流管主要包括有外引流管主体、固定气囊、注水或充气管、卡槽。其中,固定气囊设置在外引流管主体的前端位置,卡槽设置在外引流管主体的尾端,其具体位置应当以在内支撑管与外引流管安装时,卡件弹出后,卡件上端可卡入卡槽内为准;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本实施例中卡槽为双卡槽结构,由此可实现外引流管直径的双级可变。
[0036]本实施例中,外引流管的形状不作特别限定,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椭圆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本实施例中外引流管与内支撑管的形状保持一致,二者仅在管道的口径(直径)和/或长度上有所差异。
[0037]本实施例中,固定气囊为环形气囊,初始状态下,固定气囊内并不存在液体或气体,其处于压缩状态,此时,可便于引流管的安装;在退出导丝后,对于需要肝内胆管支撑时,可在确保引流管在位时,通过注水或充气管将前端固定气囊内注水,可使气囊直径较引流管大约2_,从而达到内固定的作用。其中,对于固定气囊内是充气还是注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一般地,优选为注水。
[0038]本实施例中,外引流管主体的前端为双圆十字引流头,通过该设计,一方面,可保证导丝的顺利通过,另一方面,可在固定内支撑管前提下,达到充分引流效果。其中,双圆十字引流头的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心为圆形或椭圆形的通孔结构,在端面布置有呈“十”字形的结构。
[0039]在安装时,内支撑管前端的支撑盘支撑所述外引流管的前端,内支撑管的尾端的卡件卡入所述外引流管尾端的卡槽内。
[0040]本系统的使用方法如下:(I)在胆道镜留置导丝,导丝前端留置于所需位置;(2)顺导丝置入内支撑管和外引流管到达靶部位;(3)固定外引流管体外端,摁下内支撑管上的卡件进入外引流管的卡槽,使得引流管弹伸至合适的直径;(4)退出导丝,向固定气囊内注水或充气,固定外引流管。
[0041 ] 实施例2
[004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气囊的形状不同,本实施例中,气囊采用非环形形状的气囊。
[0043]实施例3
[004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双圆十字引流头为非圆形的双圆,而是采用椭圆形的双圆(双椭圆)。
[0045]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设计原理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结构基础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复合式引流管留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丝、内支撑管和外引流管;所述内支撑管置于所述外引流管的管内,所述内支撑管和外引流管通过所述导丝引导安装;所述内支撑管的前端支撑所述外引流管的前端,所述内支撑管的尾端与所述外引流管的尾端连接,使得所述外引流管的直径在内支撑管的作用下可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引流管留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包括前端头(I)和导丝体(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引流管留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头(I)为柔性立而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引流管留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管包括支撑盘(3)、支撑管体(4)和卡件(5);所述卡件(5)—端安装在所述内支撑管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内支撑管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式引流管留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5)通过弹簧安装在所述内支撑管的尾部并可陷入所述内支撑管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式引流管留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引流管包括外引流管主体(6)、固定气囊(7)、注水或充气管(8)、卡槽(9);所述固定气囊(7)设置在所述外引流管主体(6)的前端,所述注水或充气管(8)与所述气囊(7)连通,安装时,所述卡件(5)的另一端卡入所述卡槽(9)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式引流管留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引流管主体(6)上开设有侧孔(10)。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复合式引流管留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引流管主体(6)的前端为双圆十字引流头(11)。
【文档编号】A61M25/10GK205626680SQ201620174665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3月8日
【发明人】黄尚卿
【申请人】黄尚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