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锅用无电源再沸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944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温锅用无电源再沸腾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的保温锅,特别涉及使锅内食物确实煮熟并且保持温度的保温锅用无电源再沸腾结构。
一般市售的保温锅可盛装食物并且保持食物的温度,但这些保温锅在实际使用上仍有一些弱点。如保温锅放置时间愈长,食物渐渐丧失其热度冷却下来,不合使用者要求。如当正烹调食物时,使用者临时有急事外出则必须等到食物煮熟后才可以放心离开,否则,容易引发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锅用无电源再沸腾结构,它利用一低碳钢材质的续热块设置在内锅底部,可对内锅继续加热直到锅中食物确实煮熟,并能节约电源,达到安全性、方便性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思的在内锅底部焊接一个圆环形低碳钢材质的续热块,续热块中部有若干个肋条,而肋条之间构成局部圆环形的容槽,容槽相对于续热块的侧面上有若干个螺孔,从螺孔中穿入螺栓并将若干个“乚”型固定块连接在续热块的上部,再将“乚”型固定块焊接在内锅的底部上。保温锅的外锅系中空状结构,内层系以陶瓷纤维为材料,使外锅极具保持温度的功效。内锅盖为透明状耐热塑料构成,使用者可从透明状的内锅盖上看到食物烹调的情况,续热块系由低碳材料制成,它熔点高,导热率低,相对热量挥发不易,续热性高,具有持续发热之功效,温度保持时间较长。在实际操作时是这样进行的将食物放入内锅中,盖上透明内盖,将内锅及底部的续热块置于炉火中一并加热,可观看食物是否煮熟,当内锅及续热块开始受热达到适当温度后,再将它们放入中空状之外锅中,并盖上外锅盖。此时,内锅及续热块已离开炉火,但借助续热块可持续发热的特性,可对内锅中的食物持续加热、煮沸确保食物煮熟并保持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一)在用本保温锅烹调食物时,若系使用者临时有事外出,则不必担心锅中食物有无煮熟,或温度过高使其烧焦而引起危险。这样对使用者更为方便,更为安全。(二)续热块可持续发热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可以节约能源,更不要电能,因此,为使用者节省开支。
下面依据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件内锅的主视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件外锅的立体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的主视图;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组合件外锅的局部剖视主视图。
从附图我们可以得知保温锅用无电源再沸腾结构,其中包含有外锅1、外锅盖2、外锅提手3、内锅4、内锅盖5、内锅提手6等,它的第一个结构特点是有一个圆环形的续热块7连接在内锅4的底部,续热块7与内锅4底部之间有间隙8、续热块7中部有肋条9、若干个肋条9构成局部圆环形的容槽10,容槽10相对于续热块7的侧面上有螺孔11,螺孔11中穿入螺栓12并将“乚”型固定块13连接在续热块7的上部。它的第二个结构特点是续热块7可以是花板形14,也可以是其它圆板形15。它的第三个结构特点是外锅1为中空状结构,内层连接有陶瓷纤维16,内锅盖5为透明状耐热塑料17构成,续热块7以低碳钢18组成。
本实用新型利用一低碳钢材质所制作的续热块将其连接在内锅底部,使续热块受热后可对内锅持续发热,直到锅中实物确实煮熟,并较长时间保持温度。该结构提供的保温锅使用可靠、方便、安全,给人们烹调带来一个新的便利产品。
权利要求1.保温锅用无电源再沸腾结构,其中包含有外锅(1)、外锅盖(2)、外锅提手(3)、内锅(4)、内锅盖(5)、内锅提手(6)等,其特征是一个圆环形的续热块(7)连接在内锅(4)的底部,续热块(7)与内锅(4)底部之间有间隙(8)、续热块(7)中部有肋条(9)、若干个肋条(9)构成局部圆环形的容槽(10),容槽(10)相对于续热块(7)的侧面上有螺孔(11),螺孔(11)中穿入螺栓(12)并将“乚”型固定块(13)连接在续热块(7)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锅用无电源再沸腾结构,其特征是续热块(7)可以是花板形(14),也可以是其它圆板形(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锅用无电源再沸腾结构,其特征是外锅(1)为中空状结构,内层连接有陶瓷纤维(16),内锅盖(5)为透明状耐热塑料(17)构成,续热块(7)以低碳钢(18)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其中包含有外锅1、内锅4等,其特征是一个圆环形的续热块7连接在内锅4的底部,续热块7中部有肋条9、肋条9构成容槽10,续热块7的侧面有螺孔11,螺孔11连接螺栓12并将“乚”型固定块13连接在续热块7的上部。续热块7可以是花板形14,或是其它圆板形15。外锅1为中空状结构,内层有陶瓷纤维16,内锅盖5为透明状耐热塑料17,续热块7以低碳钢18组成。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安全,可以节省电能,是一种新的保温锅产品。
文档编号A47J27/00GK2564081SQ0121517
公开日2003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12日
发明者张丽霞 申请人:张丽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