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碗、制造隔热碗的模具和隔热碗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542847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隔热碗、制造隔热碗的模具和隔热碗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碗,特别是一种用热塑性树脂材料制成的用于盛装食品的隔热碗、制造该隔热碗的模具和隔热碗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的食品容器,,特别是方便食品容器,比如方便面碗,多采用发泡塑料制成,对环境造成污染。而替代发泡塑料的纸浆模塑类容器,原料来源紧张,成本高,适用性差,并且生产中掺加了各种防水隔油添加剂,对人体无益。
复膜纸制环保材料制成的方便面碗,工艺繁琐,需要在碗的边缘处翻边,以增加其强度,同时碗体与碗底是两部分,还要通过热压合、粘合等方式将碗体与碗底合一,一次性使用,无法重复利用。由于在制造过程中碗结构的需要,应用了热压合和粘合的工艺,往往会在碗底接合处形成缝隙造成渗漏,使注入的汤水流入缝隙,不易清洗,给使用者造成不便,也难于反复使用。使用PP材料制成的碗,采用内、外碗双层结构,把内、外碗套接,利用内外碗间隙中的空气,达到隔热的目的。但这种方法工序复杂,使碗的生产成本增加,于大众消费不利。
在机械化生产中,生产线下碗是将工艺装置插入两个碗之间(如图12所示),使位于下面的碗落下,而工艺装置插入是否准确,与堆叠高度H是否相同有直接关系;如果碗因各种原因移动就会导致堆叠高度不同(如图13所示),使工艺装置不能准确定位,影响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热塑性树脂材料制成的结构简单的隔热碗,该隔热碗具有一个高于环状紧箍的定位凸台,确保碗在堆叠时保持相同且稳定的堆叠高度,有利于机械化生产中的定位,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上述隔热碗的模具。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上述隔热碗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隔热碗,包括碗体、碗底,其特征在于碗体、碗底用热塑性树脂材料制成,在碗体下部设置上碗底,上碗底向下延伸后再向上翻折形成双层隔热圈,双层隔热圈紧密贴合无间隙;上碗底与下碗底之间有一环状紧箍;其特征在于碗体上的定位凸台高于环状紧箍;碗体、上碗底、环状紧箍、双层隔热圈、定位凸台与下碗底一体成型。
一种制造如上所述的隔热碗的模具,包括阳模、隔热圈模、阴模,其特征在于阳模上还有一拉伸模;隔热圈模是一个T形凸模,T形凸模上设有两个斜面、两个平面和上沿平面。阴模内还设有一个T形凹模,T形凹模上设置一斜面并与T形凸模的下斜面对应,T形凹模上的斜面的角度α小于T形凸模下斜面的角度β,且该两角度的差值大于等于5°、小于等于15°,T形凸模斜面的角度γ大于等于β;所述的T形凹模上设有一向中心的凸起,向中心的凸起下方设有一截面,截面的下方是一个向中心突出的截止面;向中心的凸起的底部平面与T形凸模的下平面对应。
一种制造如前所述的隔热碗的模具,包括阳模、隔热圈模、阴模,其特征在于阳模上还有一拉伸模;隔热圈模是一个T形凸模,T形凸模上设有两个斜面、两个平面、截止面、上沿平面;阴模上设有一个可滑动的T形凹模,T形凹模上设置一斜面与T形凸模的下斜面对应,T形凹模斜面的角度α小于T形凸模斜面的角度β,且该两角度的差值大于等于5°、小于等于15°,T形凸模斜面的角度γ大于等于β;所述T形凹模上还设有一向中心的凸起,向中心的凸起下方设有截面;向中心的凸起的底部平面与T形凸模的下平面对应。
一种制造如前所述的隔热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热塑性树脂材料片材固定放在阴模上沿,T形凸模的下斜面、下平面位于T形凹模的截止面与截面之间;2)阳模向下运动至T形凹模上的阳模截止面之上;3)阳模中的拉伸模向下运动至T形凸模上的上沿平面之上,同时压空和真空启动;4)拉伸模向上运动至T形凹模上的阳模截止面之上;5)T形凸模向上运动,使T形凸模下斜面与T形凹模斜面压合,同时T形凸模上的下平面与T形凹模上的底部平面压合。
一种制造如前所述的隔热碗的方法,它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将热塑性树脂材料片材固定放在阴模上沿,T形凸模的截止面、下平面位于T形凹模的截面下方;2)阳模向下运动至T形凹模上的阳模截止面之上;3)阳模中的拉伸模向下运动至T形凸模的上沿平面之上,同时压空和真空启动;4)拉伸模向上运动至T形凹模上的阳模截止面之上;5)T形凸模向上运动,使T形凸模的下斜面与T形凹模上的斜面压合,同时T形凸模上沿的下平面与T形凹模上的底部平面压合。
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生产制造容易,可大大降低制造成本;碗内无缝隙,有利于消费者清洗和反复使用,还可以达到环保、隔热的目的;高于环状紧箍的定位凸台,确保碗在堆叠时保持相同且稳定的堆叠高度,有利于机械化生产中的定位,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1A为本发明图1的结构放大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阴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阴模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T形凸模结构示意图。
图6、图7、图8、图9、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和模具动作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阴模结构示意图。
图4-1、4-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阴模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T形凸模结构示意图。
图6-1、图7-1、图8-1、图9-1、图10-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和模具动作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产品堆叠示意图。
图12为已有碗在堆叠时的示意图。
图13为已有碗在堆叠高度不一致时的示意图。
零件编号1.碗体2.上碗底 21.环状紧箍3.双层隔热圈4.下碗底5.阳模 51.拉伸模6.片材7.阴模 71.T形凹模 711.阳模截止面712.斜面 713.截止面 714.向中心的凸起715.截面 716.底部平面 717.凸起的上平面8.T形凸模81.下斜面82.截止面83.上沿平面 84.平面 85.下平面86.斜面 811.顶杆9.定位凸台具体实施方式
一为了对本发明获得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根据附图结合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图1A所示,隔热碗由碗体1、上碗底2、双层隔热圈3及下碗底4组成,碗体1下部设置上碗底2,上碗底2向下延伸后再向上翻折形成双层隔热圈3,及定位凸台9,双层隔热圈压合后无间隙。上碗底2与定位凸台9之间有一环状紧箍21,环状紧箍21压盖在双层隔热圈3顶部,以确保碗内与双层隔热圈3之间不会形成缝隙,有利于消费者清洗和反复使用;定位凸台9高于环状紧箍21,定位凸台9与环状紧箍21一起,确保碗在堆叠时保持相同且稳定的堆叠高度,有利于机械化生产中的定位,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碗体1、上碗底2、环状紧箍21、双层隔热圈3、定位凸台9与下碗底4一体成型。
本发明可以采用热塑性树脂(如聚丙烯等)、多层共挤PP材料、改性PP材料、HIPS材料等制成,摈弃了目前使用PP材料制造方成便面碗需用内、外碗复合的方法,大大简化了碗的结构,还有利于环境保护。
如图1A所示,隔热碗的双层隔热圈需压合,使其隔热圈之间无间隙。
本发明还涉及制造如上所述的隔热碗的模具,包括阳模、隔热圈模、阴模,如图2、3、4、5所示,阳模5及阳模5内的拉伸模51为辅助拉伸所用;隔热圈模是一个T形凸模8,T形凸模8上的上沿平面83用来形成下碗底4,阴模7内还设有一个T形凹模71,T形凹模71上设有一向中心的凸起714,凸起的上平面717用来形成环状紧箍21。凸起714的底部设有底部平面716,底部平面716下方有一个截面715,在截面715下方有一个向中心突出的截止面713;所述T形凸模8上还设有一平面84,平面84用来形成定位凸台;所述的T形凸模8上有一下斜面81,T形凹模71上设置一斜面712与下斜面81对应,斜面712与下斜面81压合形成双层隔热圈3,。
如上所述的隔热碗的制造方法,在隔热碗成型时,先通过热炉加热软化热塑性树脂(如聚丙烯)片材6,片材6进入阴模7上方,由一辅助凸模将片材6固定在阴模7上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I将热塑性树脂材料片材6固定在阴模7上沿,T形凸模8的下斜面81、下平面85位于T形凹模71的截止面713与截面715之间;(如附图2所示)II阳模5向下运动至T形凹模71上的阳模截止面711之上,(如附图6所示);III拉伸模51向下运动至T形凸模上的上沿平面83之上,同时压空和真空启动;此时片材6已紧密吸附在阴模7、T形凹模71及T形凸模8上沿(参见图7所示)IV拉伸模51向上运动至T形凹模71上的阳模截止面711之上(如图8所示);V T形凸模8向上运动,将已紧密吸附在上沿平面83及平面84、下平面85上的片材6托起,并使下斜面81与斜面712压合,形成双层隔热圈3,同时下平面85与凸起714的底部平面716压合,使环状紧箍21压盖在双层隔热圈3顶部(如图9所示)。
当步骤III完成后,片材6因受热并受压空及真空的作用其在模具中的形态如图7所示,当步骤IIII、IV、V完成时,形成了定位凸台9及下碗底4、环状紧箍21,而T形凸模的下斜面81配合T形凹模上的斜面712形成双层隔热圈(如图9所示)。
为使双层隔热圈能紧密粘合无空隙,斜面712的角度α与下斜面81的角度β需因应片材6的材质不同进行相应的调整,一般斜面712的角度α小于下斜面81的角度β,且该角度的差值大于等于5°、小于等于15°,斜面86的角度γ大于等于β;本实施例中α为75°,β为83°,γ为85°。这几个角度也可以是α为65°,β为80°,γ为80°。
如图9所示,T形凹模71上设有一个向中心的凸起714,该凸起的上平面717用来形成环状紧箍21,凸起714的底部平面716通过与T形凸模8上的下平面85挤压,使环状紧箍21压盖在双层隔热圈3顶部。该环状紧箍21可以确保碗体内与双层隔热圈3之间不会形成缝隙,起到了密封作用。
隔热碗成形后,T形凸模8向下运动退出,隔热碗自模具内被拽出。
具体实施例方式
二为了对本发明获得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根据附图结合另一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制造如上所述的隔热碗的模具还可以包括阳模、隔热圈模、阴模,如图2-1、3-1、4-1、5-1所示,阳模5及阳模5内的拉伸模51为辅助拉伸所用,T形凸模8的上沿平面83用来形成下碗底4,阴模7下设有一个可滑动的T形凹模71,所述T形凹模71上设有一向中心的凸起714,凸起的上平面717用来形成环状紧箍21;向中心的凸起714的底部设有底部平面716,底部平面716下方有一个截面715;T形凸模8上沿还设有一平面84,平面84用来形成定位凸台9,T形凸模8上还设有一截止面82及下斜面81,T形凹模71上设置一斜面712与下斜面81对应,该截止面82与斜面712及下斜面81通过配合形成双层隔热圈3。
如上所述的隔热碗的制造方法,在隔热碗成型时,先通过热炉加热软化热塑性树脂(如聚丙烯)片材6,片材6进入阴模7上方,由一辅助凸模将片材6固定在阴模7上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I将热塑性树脂材料片材6固定在阴模7上沿,T形凸模8的截止面82、下平面85位于T形凹模71的截面715的下方,(如图2-1所示);II阳模5向下运动至T形凹模71上的阳模截止面711之上,(如图6-1所示);III拉伸模51向下运动至T形凸模的上沿平面83之上,同时压空和真空启动;此时片材6已紧密吸附在阴模7、T形凹模71及T形凸模8上(如图7-1所示);IV拉伸模51向上运动至T形凹模71上的阳模截止面711之上;(如图8-1所示)V T形凸模8向上运动,截止面82、上沿平面83、平面84及下平面85将已紧密吸附在该T形凸模上的片材6托起,并使下斜面81与斜面712压合,开有成双层隔热圈3,同时下平面85与T形凹模71上向中心的凸起714的底部平面716压合。
当步骤III完成后,片材6因受热并受压空及真空的作用,其在模具中的形态如图7-1所示,当步骤III、IV、V完成时,形成了定位凸台9、下碗底4及环状紧箍21,T形凸模8上的下斜面81配合T形凹模上的斜面712使双层隔热圈得以紧密贴合,加大了隔热圈的强度(如图9-1)。
为使双层隔热圈能紧密粘合无空隙,斜面712的角度与下斜面81的角度β需因应片材6的材质不同进行相应的调整,一般斜面712的角度α小于下斜面81的角度β,且该角度的差值大于等于5°、小于等于15°,斜面86的角度γ大于等于β;本实施例中角度α为65°,角度β为80°,γ为85,这几个角度也可以是α为75°,角度β为83°,γ为83°。
T形凸模8上的截止面82在T形凸模8向上的运动中将紧贴在其上的片材6托起,使形成双层隔热圈底部及侧壁的片材厚度均匀,双层隔热圈高度一致,底部平滑,增加了双层隔热圈的强度。
如图9-1,T形凹模71上有一个向中心的凸起714,凸起的上平面717用来形成环状紧箍21,T形凸模8上的下平面85通过与底部平面716挤压,使环状紧箍压盖在双层隔热圈顶部。该环状紧箍21可以确保碗内与双层隔热圈3之间不会形成缝隙,起到了密封作用。隔热碗成形后,T形凹模71沿碗的径向,分别向外滑动(如图9-1所示),同时T形凸模8向下运动退出,T形凸模8内的顶杆811向上运动,将隔热碗由模具内顶出(如图10-1所示)。
如图11,定位凸台9可使隔热碗在堆叠、落碗时定位准确,环状紧箍21又可对碗的移动起限位作用,限制了碗的晃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隔热碗,包括碗体、碗底,碗体、碗底用热塑性树脂材料制成,在碗体(1)下部设置上碗底(2),上碗底(2)向下延伸后再向上翻折形成双层隔热圈(3),双层隔热圈(3)紧密贴合无间隙,上碗底(2)与定位凸台(9)之间有一环状紧箍(21),其特征在于碗体上的定位凸台(9)高于环状紧箍(21);碗体(1)、上碗底(2)、环状紧箍(21)、双层隔热圈(3)、定位凸台(9)与下碗底(4)一体成型。
2.一种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碗的模具,包括阳模、隔热圈模、阴模,其特征在于阳模(5)上还有一拉伸模(51);隔热圈模是一个T形凸模(8),T形凸模(8)上设有下斜面(81)、斜面(86),上沿平面(83)、平面(84)、下平面(85),阴模(7)内还设有一个T形凹模(71),T形凹模(71)上设置一斜面(712)与下斜面(81)对应,斜面(712)的角度α小于下斜面(81)的角度β,且该两角度的差值大于等于5°、小于等于15°,斜面(86)的角度γ大于等于β;所述的T形凹模(71)上设有一向中心的凸起(714),向中心的凸起(714)下方设有一截面(715),截面(715)的下方是一个向中心突出的截止面(713);凸起(714)的底部平面(716)与下平面(85)对应。
3.一种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碗的模具,包括阳模、隔热圈模、阴模,其特征在于阳模(5)上还有一拉伸模(51);隔热圈模是一个T形凸模(8),T形凸模(8)上设有下斜面(81)、斜面(86),截止面(82)、上沿平面(83)、平面(84)、下平面(85);阴模(7)上设有一个可滑动的T形凹模(71),T形凹模(71)上设置一斜面(712)与下斜面(81)对应,斜面(712)的角度α小于下斜面(81)的角度β,且该两角度的差值大于等于5°小于等于15°,斜面(86)的角度γ大于等于β;所述T形凹模(71)上还设有一向中心的凸起(714),向中心的凸起(714)下方设有截面(715);凸起(714)的底部平面(716)与下平面(85)对应。
4.一种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热塑性树脂材料片材(6)固定放在阴模(7)上沿,T形凸模(8)下斜面(81)、下平面(85)位于T形凹模(71)的截止面(713)与截面(715)之间;2)阳模(5)向下运动至T形凹模(71)上的阳模截止面(711)之上;3)拉伸模(51)向下运动至T形凸模上的上沿平面(83)之上,同时压空和真空启动;4)拉伸模(51)向上运动至T形凹模(71)上的阳模截止面(711)之上;5)T形凸模(8)向上运动,使下斜面(81)与斜面(712)压合,同时T形凸模上的下平面(84)与向中心的凸起(714)的底部平面(716)压合。
5.一种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热塑性树脂材料片材6固定放在阴模(7)上沿,T形凸模(8)的截止面(82)、下平面(85)位于T形凹模(71)的截面(715)下方;2)阳模(5)向下运动至T形凹模(71)上的阳模截止面(711)之上;3)拉伸模(51)向下运动至T形凸模的上沿平面(83)之上,同时压空和真空启动;4)拉伸模(51)向上运动至T形凹模(71)上的阳模截止面(711)之上;5)T形凸模(8)向上运动,使下斜面(81)与斜面(712)压合,同时T形凸模上的下平面(85)与向中心的凸起(714)的底部平面(716)压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盛装食品的隔热碗、制造该碗的模具和制造方法。隔热碗包括碗体、上碗底,双层隔热圈、环状紧箍;其特征是定位凸台高于环状紧箍;碗体、上碗底、环状紧箍、双层隔热圈、定位凸台与下碗底一体成型。制造隔热碗的模具,包括阳模、T形凸模、T形凹模,其特征是阳模上有一拉伸模;T形凸模上设有两个斜面、两个平面和上沿平面。T形凹模上设置一斜面并与T形凸模的斜面对应,T形凹模上的斜面的角度α小于斜面的角度β,两角度的差值大于等于5°、小于等于15°,T形凸模斜面的角度Y大于等于β;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生产制造容易,可大大降低制造成本;碗内无缝隙,有利于消费者清洗和反复使用,还可以达到环保、隔热的目的;确保碗在堆叠时保持相同且稳定的堆叠高度,有利于机械化生产中的定位,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A47G19/02GK1485008SQ02143980
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8日
发明者魏应州, 赖正兴 申请人:顶益(开曼岛)控股有限公司, 英属育新(开曼岛)控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