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帘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1542866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窗帘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窗帘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窗帘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的窗帘有各种型式,包含可纵向伸缩的横叶式百叶帘、卷帘、百折帘、蜂巢帘、风琴帘、罗马帘…,以及可横向伸缩的直叶式百叶帘、布帘…等等。上述各种窗帘均具有一固定于窗户顶缘的上轨,以及一设于该上轨下方的活动帘组(指百叶帘的帘叶、布帘的帘幔等),该活动帘组可受外力作用而改变其遮蔽窗户的状态,例如卷帘、百折帘、罗马帘等可往上缩合或往下伸展,横叶式(或直叶式)百叶帘除了可纵向(或横向)伸展、缩合,还可改变帘叶的倾斜角度,而双开式布帘的左右二帘幔可往两旁缩合分离或往中央伸展合拢…,诸如此类。
窗帘的控制方式可概分为手动及电动两种型式。手动式窗帘绝大多数均是在其上轨内设置与活动帘组连接的连动机构,并设一由上轨一端垂下的外露拉绳(或珠链)供使用者拉动,以控制活动帘组伸展或缩合,若是百叶帘,则通常还具有一由上轨垂下的调整杆,可供使用者旋动,以控制帘叶的倾斜角度。此外,由于窗帘的外露拉绳可能与人发生纠缠意外(美国及世界各地每年均会发生数起幼童不慎被窗帘拉绳勒毙的不聿事件),因此近来业界正致力研发无外露扭绳的(手动)窗帘,而无外露拉绳的升降式窗帘多半是利用弹簧弹力与活动帘组的重力维持均衡,使活动帘组在不受外力作用下可维持于当时高度,但因弹簧有弹性疲乏等问题,使得此类窗帘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不甚理想;另外,美国第6044889号专利案利用二定位绳的张力将百叶帘的下轨托撑于预定高度,然而除了也有定位绳会逐渐松弛的类似问题外,其定位绳(局部)依然露现于窗帘底侧,不但影响美观且仍具有与人纠缠。
另一方面,电动式窗帘虽然在使用上较为方便,且因为没有拉绳、调整杆等外露的控制用物件,使得外观清爽美观,同时还可避免外露拉绳与人体发生纠缠的意外。然而,因为每一电动窗帘都须独自具备马达、电源供应器、控制电路等等,因此其价格明显偏高,并非一般消费大众所能接受(特别是屋内所有窗户均要统一装设电动窗帘时)。再者,电动窗帘的电池是装设于窗帘上轨,因此要换装电池时十分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帘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应用该控制系统及方法的窗帘完全没有外露的绳索,可彻底避免绳索与人(特别是幼童)发生纠缠勒颈的意外。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帘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应用该控制系统及方法的窗帘可以完全不需拉绳或调整杆等外露的控制用物件,能使窗帘外观极为单纯清爽(有如电动窗帘一般),以增进室内美观。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帘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应用该控制系统及方法的窗帘能以电动方式进行驱控,十分方便;而且,与常用的电动窗帘相较之下,应用本发明的窗帘成本较低(若同一场所设置多数窗帘,价格差距会更大),此外,当本发明的控制系统需要更换电池时,使用者并不用登高在窗帘上轨处进行拆除及安装作业,较为简便。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帘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其并非利用弹簧弹力或绳索张力去维持升降式窗帘的高度,可稳定地控制及维持窗帘的状态,不会因时间而降低稳定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窗帘控制系统,包含有一上轨及一活动帘组,该上轨设于窗户顶缘,该活动帘组设于该上轨下方,可受外力作用而改变其遮蔽该窗户的状态;该控制系统包含有一连动装置,设于该上轨,至少具有一可受外力驱转的入力件,以及一可随该入力件对应转动的引动部;该入力件具有一外露的承接部;该引动部与该窗帘的活动帘组直接或间接连接,当引动部转动时可带动该活动帘组对应地活动,而改变其遮蔽该窗户的状态;以及一驱控装置,在不使用的状态下与该窗帘分离,其整体呈长杆状,一端设有一可供使用者橾控的操控部,另一端设有一可依操控该操控部的动作而对应旋转的出力件,该出力件前端具有一接驳部,该接驳部能以可自由抽离的方式与该连动装置的承接部接合,且在前述接合状态下若该出力件受控旋转,则可迫使该连动装置的入力件对应转动。
所述的窗帘的控制系统,以该驱控装置迫使该连动装置的入力件正转或反转,可分别带动该窗帘的活动帘组伸展或缩合。
所述的窗帘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是应用于百叶帘;以该驱控装置迫使该入力件正转或反转,可分别带动该百叶帘的所有帘叶往前倾斜或往后倾斜。
所述的窗帘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是应用于百叶帘;该连动装置具有二前述入力件,各该入力件分别具有一前述承接部;以该驱控装置迫使其中一该入力件正转或反转,可分别带动该百叶帘的帘叶伸展或缩合;以该驱拄装置迫使另一该入力件转动,则可调整该百叶帘的帘叶的倾斜角度。
所述的窗帘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是应用于百叶帘;以该驱控装置迫使该入力件旋转,可带动该百叶帘的帘叶伸展、缩合,或是调整该等帘叶的倾斜角度。
所述的窗帘的控制系统,该连动装置包含有相互啮合的一蜗杆及一蜗轮,该蜗杆对应于该入力件方面,该蜗轮对应于该引动部方面。
所述的窗帘的控制系统,该连动装置包含有一传动齿轮组,将该入力件方面的旋转运动提升转速之后传递至该引动部方面。
所述的窗帘的控制系统,该连动装置的承接部呈多角形嵌孔;该驱控装置的接驳部呈多角形柱体。
所述的窗帘的控制系统,该驱控装置供使用者以手动方式驱使该出力件旋转。
所述的窗帘的控制系统,该驱控装置的操控部为一可供摇转的曲柄。
所述的窗帘的控制系统,该驱控装置设有一可驱转该出力件的马达及一可提供该马达动力的电源;该驱控装置的操控部由若干可控制该马达运转动作的开关所构成。
本发明提供的窗帘的控制系统,还可以是包含有一从动单元、一主动单元及一介面单元;该从动单元装设于该上轨,本身不具有动力源,但可受外力驱动而运作,且其运作时能带动该活动帘组活动;该主动单元可供使用者握持及操作,并可由手动或电动方式输出动力;该介面单元使该主动单元的出力端与该从动单元的入力端接驳,并能将主动单元的动力传达至该从动单元。
本发明提供的窗帘的控制方法,操握一平时与该窗帘分离的长杆状驱控装置的第一端,以该驱控装置第二端所设的一出力件前端去接合设在窗帘上轨的一可旋转的入力件,进而利用该驱控装置第一端的操控部控使该出力件产生相应的旋转动作,而迫使该入力件随之旋转;该入力件的旋转动作能使设在窗帘上轨的一连动装置带动该窗帘的活动帘组对应地活动,使得该活动帘组改变其遮蔽该窗户的状态;控制完毕后,再将该驱控装置抽离该窗帘上轨而另外收置。
所述的窗帘的控制方法,以该驱控装置迫使该入力件正转或反转,可分别带动该窗帘的活动帘组伸展或缩合。
所述的窗帘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是应用于百叶帘;以该驱控装置迫使该入力件旋转,可带动该百叶帘的帘叶出现伸展、缩合或倾斜等动作。
所述的窗帘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是应用于百叶帘;该窗帘上轨设有二前述入力件;以该驱控装置迫使其中一该入力件正转或反转,可分别带动该百叶帘的帘叶伸展或缩合;以该驱控装置迫使另一该入力件转动,则可带动该百叶帘的帘叶产生倾斜动作。
所述的窗帘的控制方法,使用者是以手动方式驱使该驱控装置的出力件旋转。
所述的窗帘的控制方法,该驱控装置为一具有马达及电源的电动装置,使用者利用可控制马达运作的开关控使该出力件转动。
本发明提供的窗帘控制方法,运用上述的窗帘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以下即配合附图举若干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一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发明的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控制系统应用于多组窗帘时的构成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控制系统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控制系统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连动装置的示意图;图5为沿图4中5-5剖线的剖视图;图5为本发明的控制系统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驱控装置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控制系统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控制系统第二较佳实施例中的连动装置的示意图,其中的入力件位在卡掣位置;图9为沿图8中9-9剖线的剖视图;图10类同图8,但其中的入力件位在解掣位置;图11为本发明的控制系统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状态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的控制系统第三较佳实施例中的连动装置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控制系统中的驱控装置的另一实施态样;以及图14为本发明控制系统中的驱控装置的又一实施态样。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先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窗帘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稍后再以较为具体的结构说明各构成单元在实际上的可能实施型态。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的控制系统(20)的基本构成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控制系统(20)应用于一窗帘(10),而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可应用于公知的各式窗帘,包含纵向伸缩的横叶式百叶帘、卷帘、百折帘、蜂巢帘、风琴帘、罗马帘…,以及横向伸缩的直叶式百叶帘、布帘……等等;该窗帘(10)包含有一上轨(11)及一活动帘组(12),该上轨(11)横向固设于窗户(图中未示)的顶缘位置,该活动帘组(12)设于该上轨(11)下方,可遮蔽于窗户的室内一侧,并可受外力作用而改变其遮蔽该窗户的状态。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控制系统(20)包含一设于窗帘上轨(11)的连动装置(21),以及一平时与窗帘(10)分离的驱控装置(25)。
该连动装置(21)为不具动力源的机械式机构,其至少具有一入力件(22)及一引动部(23),该入力件(22)具有一露现于该上轨(11)外部(通常为底侧)的承接部(24),可受外力驱动而旋转;该引动部(23)与窗帘(10)的活动帘组(12)直接或间接连接,可随入力件(22)的旋转动作而对应旋转,当引动部(23)转动时,可带动该活动帘组(12)对应地活动,而改变其遮蔽该窗户的状态。
该驱控装置(25)不与窗帘(10)或连动装置(21)直接连结,其整体概呈长杆状,具有适当长度,使一般使用者能握持其一端而以另一端伸及窗帘上轨(11)的高度;驱控装置(25)供人握持的一端设有一操控部(26),另一端设有一出力件(27),使用者可操控该操控部(26)而使该出力件(27)依操控动作而旋转;该出力件(27)前端具有一接驳部(28),该接驳部(28)能以可自由抽离的方式与该连动装置(21)的入力件(22)承接部(24)接合,且在接合状态下若该出力件(27)受挫旋转,则可迫使连动装置(21)的入力件(22)对应转动。
由此,当使用者欲控制窗帘(10)的遮蔽状态时,即可操握该驱控装置(25)设有操控部(26)的一端,并将另一端的接驳部(28)伸至窗帘上轨(11)而与该连动装置(21)露现于外的入力件(22)承接部(24)接合,进而由该操控部(26)控使出力件(27)作预定的旋转动作,直接迫使连动装置(21)的入力件(22)旋转,经由该引动部(23)带动窗帘的活动帘组(12)对应地活动(例如纵向伸缩、横向伸缩或帘叶偏转等),而达到改变窗户遮蔽状态的目的;控制完毕后,即可将驱控装置(25)(接驳部(28))抽离窗帘上轨(11)而另外收置。
换言之,本发明所提供的窗帘操控系统可视同由一从动单元、一主动单元及一介面单元所构成;该从动单元大体上即是指前述连动装置(21),其装设于窗帘上轨(11),本身不具有动力源,但可受外力驱动而运作,且具运作时能带动窗帘的活动帘组(12)活动;该主动单元大体上即是指前述驱控装置(25),其平时与窗帘(10)分离,可供使用者握持及操作,并可由手动或电动方式输出动力;该介面单元使该主动单元的出力端与该从动单元的入力端接驳,并能将主动单元的动力传达至该从动单元,相当于前述驱控装置(25)的接驳部(28)与前述连动装置(21)的承接部(24)。而本发明的窗帘操控方法,即是使用者在必要时以该上动单元通过该介面单面将动力输入窗帘上轨的该从动单元,驱使从动单元运作而带动窗帘的活动帘组;操控完毕后再使该主动单元脱离该从动单元(即脱离窗帘)。
如图2所示,当同一场所的多组窗帘(10)均应用本发明的控制系统时,各窗帘(10)的上轨(11)同样设一前述连动装置(21),但用以驱动连动装置(21)的前述驱控装置(25)则不需准备对应的数量,亦即,只要连动装置(21)的承接部(24)及驱控装置(25)的接驳部(28)规格配合,即可用一驱控装置(25)去控制复数的窗帘(10)(即使该等窗帘型式不同亦可)。
接著即举例说明本发明的窗帘控制系统在实际上的较佳实施结构。
请先参阅图3,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控制系统的应用状态),本实施例是应用于一卷帘(10A)。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连动装置(30)包含有一入力件(31),概呈杆状,以可原地旋转的方式枢设于窗帘上轨(11A)内的最右端,其轴心大致呈纵向,底端略朝室内一侧斜出,且底端面凸露于上轨(11A)外部,该入力件(31)底端设有一承接部(32),为一由底端面往内凹陷的嵌孔,其外端形成由外往内逐渐缩小的椎状孔缘,内端则为等孔径的正六角孔,该入力件(31)的上半段设有一双螺纹的蜗杆(33);一蜗轮(34),轴心呈左右向,枢设于该入力件(32)后方并与该蜗杆(33)啮合;一传动齿轮组(35),由若干相互啮合或同轴接合的齿轮所构成,以该蜗轮(34)的轴心为入力轴,将动力由右向左传递,其出力轴仍为左右向,而过程中由数次“大∶小”的齿轮比达到增加转速的目的;一轴杆(36),横向枢设于该上轨(11A)内,与该齿轮组(35)的出力轴同轴连结;窗帘(卷帘)(10A)的活动帘组(帘片)(12A)将其上缘平行固定于该轴杆(36)周面,由此,当轴杆(36)原地旋转时,该活动帘组(12A)可被轴杆(36)往上卷收而上升缩合,或是被由轴杆(36)往下施放而下降伸展,亦即,该轴杆(36)的周面形成可带动活动帘组(12A)升降的引动部(37)。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驱控装置(40)具有一固定握把(41),该握把(41)前端枢设一直杆状的出力件(42),该出力件(42)最前端形成一正六角柱状的接驳部(43),其可嵌插入该连动装置(30)的入力件(31)承接部(32);该握把(41)后端枢设一曲柄(44),曲柄(44)的枢接端直接与该出力件(42)连结,曲柄(44)的自由端枢设有一握套(45);该曲柄(44)形成该驱控装置(40)的操控部(46)。使用者可一手捉握该固定握把(41),以另一手捉握后端的该握套(45)并摇转该曲柄(44),使前端的该出力件(42)以相同旋向原地旋转。
由此,使用者欲控制窗帘(卷帘)(10A)作升降动作时,即可操握该驱控装置(40),将其最前端的接驳部(43)往上嵌插入露现于窗帘上轨(11)外的孔形承接部(32)(注本实施例的孔形承接部(32)外端设计成椎状,可便于嵌插动作),再由该操控部(46)(即该曲柄(44))手动控使该出力件(42)正转或反转,迫使该连动装置(30)的入力件(31)对应旋转,经由(双螺纹)蜗杆(33)-蜗轮(34)以及齿轮组(35)的传动,使该轴杆(36)以数倍于该出力件(42)的转速正转或反转,而将窗帘(10A)的活动帘组(帘片)(12A)往上卷收或往下施放。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蜗杆-蜗轮机构具有单向传动的特性(亦即蜗杆(33)获得旋转扭力时可顺利带动蜗轮(34)随之转动,但来自蜗轮(34)方面的旋转扭力却会受蜗杆(36)所卡掣挡止),因此使用者得以用该驱控装置(40)间接驱转上轨(11)内的该轴杆(36),且在将活动帘组调整至所需高度后,纵使抽离该驱控装置(40),由前述蜗杆-蜗轮的自锁作用,该轴杆(36)会立即受到卡定,不致被活动帘组(12A)的重量拉动而旋转,使得活动帘组(12A)能稳固定位于预定高度。
接著请参阅图7,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控制系统的应用状态),本实施例是应用于一横叶式百叶帘(10B)。如图8、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连动装置(50)包含有一入力件(51),概由一线轴(52)及一同轴连结于该线轴(52)底端的杆柱(53)所构成,该杆柱(53)轴心设有一开口朝下的嵌孔状承接部(54)(形状同于前例的承接部,容不赘述),且杆柱(53)周面设有类似齿轮的环形卡齿(55)(图9),该入力件(51)以可原地旋转的方式枢设于窗帘上轨(11B)内的最右端,且入力件(51)的杆柱(53)底端由上轨(11B)底侧的一圆孔(13)穿出,此外,上轨(11B)内面于该圆孔(13)缘边设有环形齿槽(14)(图9),入力件(51)的环形卡齿(55)可由上往下嵌入该环形齿槽(14)内;一弹簧(56),抵接于该入力件(51)上方,平时可将入力件(51)往下推抵至如图8所示状态,亦即使入力件(51)的环形卡齿(55)嵌合于上轨(11B)的环形齿槽(14);二滑轮(57),对称地枢设于窗帘上轨(11B)的左右二端;在本实施例中,窗帘(百叶帘)(10B)的活动帘组(12B)具有二拉绳(15),该二拉绳(15)呈一左一右分别纵向贯穿活动帘组(12B)的所有帘叶(16),各拉绳(15)底端固定于活动帘组(12B)的下轨(16),顶端穿入上轨(11B)并绕过对应的滑轮(57)周面再往右延伸而固定于该入力件(51)的线轴(52)周面,由此,当入力件(51)原地旋转时即可将该二拉绳(15)逐渐卷收至线轴(52)上,或是由线轴(52)上施放出该二拉绳(15),使得底缘被该二拉绳(15)所悬吊的活动帘组(12B)能对应地往上缩合或往下伸展,亦即,该线轴(52)的周面形成可带动活动帘组(12B)升降的引动勤部(58)。
由此,使用者可操作前一实施例的该驱控装置(40),将其出力件(42)前端的接驳部(43)插入本实施例的该连动机构(50)的入力件(51)承接部(54),同时略微向上施力以将该入力件(51)往上推移至如图10所示位置,亦即使入力件(51)的环形卡齿(55)往上脱出上轨(12B)底面的环形齿槽(14),然后在此状态下由该驱控装置(40)驱使入力件(51)原地旋转,使其以该线轴(52)卷收或施放该二拉绳(15),以带动窗帘(百叶帘)(10B)的帘叶(16)往上缩合或往下伸展。当使用者将窗帘调整至适当高度后,若把该驱控机构(40)的接驳部(43)往下抽离该连动机构(50)的承接部(54),则该入力件(51)会立刻被上方的该弹簧(56)往下抵回图8所示位置,再度呈现卡掣状态而无法旋转,使得窗帘(10B)的活动帘组(12B)能定位于当时高度,不会往下滑降。
本实施例的该连动机构(50)仅用以控制窗帘(百叶帘)(12B)的升降动作,至于其帘叶(16)倾斜角度的控制机制,本例中的窗帘(12B)仍是沿用公知的百叶帘帘叶倾角控制方式,亦即该等帘叶(16)的左右二侧各具有一纵向串连的梯带(18),各该梯带(18)的顶端伸入于窗帘上轨(11b)内,且前后二侧分别固定于上轨(11b)内的一横向轴杆(园中未示)的前后二侧,此外,窗帘(12B)侧边设有一调整杆(19),该调整杆(19)顶端勾挂于枢设在窗帘上轨(11B)的一蜗杆(图中未示)底端,扭转该调整杆(19)可间接驱使与该蜗杆啮合的一蜗轮(图中未示)旋转,而该蜗轮可直接带动前述轴杆原地旋转,如此由该二梯带(18)牵动帘叶(16)的前后二侧,使所有帘叶(16)的倾斜角度同步变化。但上述机构及动作原理为公知技术,故在此仅作简要描述,且图中未予绘出。
当然,本发明的连动机构亦可设计成能控制百叶帘的帘叶倾斜角度。请参阅图11、图12,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同样是应用于一横叶式百叶帘(10C),其中的连动机构(60)即兼具控制帘叶升降及控制帘叶倾斜的功能。基本上,本实施例的连动机构(60)是利用前一实施例所揭露的机构(图中右方)控制帘叶的升降动作,此部份不再重述;另一方面,该连动机构(60)另设有一蜗杆(61)一蜗轮(62)机构(图中左方),可带动一轴杆(63)旋转而经 由梯带(18C)牵动帘叶产生倾斜变化,亦即类似前段所述的常用百叶帘帘叶倾角控制结构,差别在于该蜗杆(61)下方并非连结一常用调整杆,而是设计成如第一较佳实施例(图4、图5)中所示的结构,具有一可供驱控装置的接驳部嵌插的嵌孔状承接部(64)。总而言之,本实施例的连动机构(60)具有独立的二入力件(二承接部)及二引动部,而使用者可依控制目的(调整升降或调整倾角),将驱控装置的接驳部插入对应的承接部合内进行控制。
此外,本发明的连动机构亦可设计成仅用单一入力件(单一承接部)即可同时控制百叶帘的帘叶作升降及/或倾斜动作,例如可应用本发明申请人另外申请的,美国申请号第10/43330号专利所公开的结构(注在此仅是要表达本发明不排除上述功能的可能性,故对于上述专利的细部结构即不予详述)。
基本上,常用的各式窗帘中的连动机构,无论是控制纵向升降、横向开合或帘叶倾斜角度,均是利用(或是可以利用)旋转动作进行牵引带动,因此,本发明的以驱控装置驱转连动装置的方式,可应用在已知的各式窗帘-上并作各种控制动作,在此不逐一说明。
请再参阅图13,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驱控装置(70)为一电动装置,其具有一可供捉握的盒状壳体(71),由壳体(71)前端向外伸出一直杆状的出力件(72),该壳体(71)内设有可驱转该出力件(72)的马达(图中未示),以及可提供该马达动力的电源(未示),壳体(71)外部设有若干可控制该出力件(72)旋转动作的控制开关(73),例如包含可命令该出力件(72)快速正转或反转的开关(对应于驱控各种窗帘伸展或缩合),以及可命令该出力件(72)慢速正转或反转的开关(对应于驱控百叶帘的策叶倾斜角度),构成该驱控装置(70)的操控部(74)。此外,基于安全理由,本实施例在该出力件(72)外侧还包套一护管(75),使出力件(72)仅有最前端的接驳部(76)露现于外。
请再参阅图14,为另一种型式的电动式驱控装置(80),其包含一长管状的主体(81),主体(81)前端内部设有一马达(82),由主体(81)最前端凸伸出一可受该马达(82)驱转的短柱状出力件(83);主体(81)供握持的后端外部设有若干控制开关(84),开关(84)与马达(82)之间以电线连接。
综合以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窗帘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具有以下特色及优点一、应用本发明该控制系统及方法的窗帘,完全没有拉绳或珠链一类的控制用绳索露现在窗帘外部,因此可彻底避免绳索与人(特别是家中幼童)发生纠缠勒颈的意外,符合当今的窗帘发展趋势以及先进国家的安全标准。
二、应用本发明该控制系统及方法的窗帘,可以完全不具有拉绳或调整杆等外露的控制用物件(例如图3及图11),因此窗帘外观极为单纯清爽(有如电动窗帘一般),能增进室内美观。
三、由于常用电动窗帘是每一窗帘均具备一组独立的马达,电源供应器,控制电路等等,因此价格较为昂贵,特别中若家中所有窗尸均要装设电动窗帘,则其花费总额极高,并非一般消费者所能负担;而如前所述,若同一场所的复数窗帘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系统,则使用者可用单一驱控装置去控制所有窗帘,特别是该驱控装置若为电动装置,则不但在操作上拥有如同电动窗帘般的省力方便特性,而且,因为仅有该驱控装置设有马达、电源、控制电路等,而该等窗帘上均简单的机械性结构,因此本发明可使花费较为节省。
四、由于常用电动窗帘的电池设在窗帘上轨,因此若需要更换电池,使用者必须借助椅子或楼梯站至较高处,在窗帘上轨上拆换电池,十分不方便;本发明的控制系统中若需要更换电池,即是直将更换(与窗帘分离的)该驱挫装置内的电池,较为简便。
五、本发明并非利用弹簧弹力或绳索张力去维持升降式窗帘的高度,可稳定地控制及维持窗帘的状态,不会因时间而降低稳定度。
权利要求
1.一种窗帘的控制系统,前述窗帘包含有一上轨及一活动帘组,该上轨设于窗户顶缘,该活动帘组设于该上轨下方,可受外力作用而改变其遮蔽该窗户的状态;该控制系统包含有一连动装置,设于该上轨,至少具有一可受外力驱转的入力件,以及一可随该入力件对应转动的引动部;该入力件具有一外露的承接部;该引动部与该窗帘的活动帘组直接或间接连接,当引动部转动时可带动该活动帘组对应地活动,而改变其遮蔽该窗户的状态;以及一驱控装置,在不使用的状态下与该窗帘分离,其整体呈长杆状,一端设有一可供使用者橾控的操控部,另一端设有一可依操控该操控部的动作而对应旋转的出力件,该出力件前端具有一接驳部,该接驳部能以可自由抽离的方式与该连动装置的承接部接合,且在前述接合状态下若该出力件受控旋转,则可迫使该连动装置的入力件对应转动。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以该驱控装置迫使该连动装置的入力件正转或反转,可分别带动该窗帘的活动帘组伸展或缩合。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系统是应用于百叶帘;以该驱控装置迫使该入力件正转或反转,可分别带动该百叶帘的所有帘叶往前倾斜或往后倾斜。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系统是应用于百叶帘;该连动装置具有二前述入力件,各该入力件分别具有一前述承接部;以该驱控装置迫使其中一该入力件正转或反转,可分别带动该百叶帘的帘叶伸展或缩合;以该驱拄装置迫使另一该入力件转动,则可调整该百叶帘的帘叶的倾斜角度。
5.俯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系统是应用于百叶帘;以该驱控装置迫使该入力件旋转,可带动该百叶帘的帘叶伸展、缩合,或是调整该等帘叶的倾斜角度。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连动装置包含有相互啮合的一蜗杆及一蜗轮,该蜗杆对应于该入力件方面,该蜗轮对应于该引动部方面。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连动装置包含有一传动齿轮组,将该入力件方面的旋转运动提升转速之后传递至该引动部方面。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连动装置的承接部呈多角形嵌孔;该驱控装置的接驳部呈多角形柱体。
9.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驱控装置供使用者以手动方式驱使该出力件旋转。
10.依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窗帘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驱控装置的操控部为一可供摇转的曲柄。
11.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驱控装置设有一可驱转该出力件的马达及一可提供该马达动力的电源;该驱控装置的操控部由若干可控制该马达运转动作的开关所构成。
12.一种窗帘的控制系统,包含有一从动单元、一主动单元及一介面单元;该从动单元装设于该上轨,本身不具有动力源,但可受外力驱动而运作,且其运作时能带动该活动帘组活动;该主动单元可供使用者握持及操作,并可由手动或电动方式输出动力;该介面单元使该主动单元的出力端与该从动单元的入力端接驳,并能将主动单元的动力传达至该从动单元。
13.一种窗帘的控制方法,操握一平时与该窗帘分离的长杆状驱控装置的第一端,以该驱控装置第二端所设的一出力件前端去接合设在窗帘上轨的一可旋转的入力件,进而利用该驱控装置第一端的操控部控使该出力件产生相应的旋转动作,而迫使该入力件随之旋转;该入力件的旋转动作能使设在窗帘上轨的一连动装置带动该窗帘的活动帘组对应地活动,使得该活动帘组改变其遮蔽该窗户的状态;控制完毕后,再将该驱控装置抽离该窗帘上轨而另外收置。
14.依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窗帘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该驱控装置迫使该入力件正转或反转,可分别带动该窗帘的活动帘组伸展或缩合。
15.依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窗帘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方法是应用于百叶帘;以该驱控装置迫使该入力件旋转,可带动该百叶帘的帘叶出现伸展、缩合或倾斜等动作。
16.依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窗帘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方法是应用于百叶帘;该窗帘上轨设有二前述入力件;以该驱控装置迫使其中一该入力件正转或反转,可分别带动该百叶帘的帘叶伸展或缩合;以该驱控装置迫使另一该入力件转动,则可带动该百叶帘的帘叶产生倾斜动作。
17.依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窗帘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者是以手动方式驱使该驱控装置的出力件旋转。
18.依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窗帘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驱控装置为一具有马达及电源的电动装置,使用者利用可控制马达运作的开关控使该出力件转动。
19.一种窗帘的控制方法,运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全文摘要
一种窗帘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该控制系统包含一设在窗帘上轨的连动装置,以及一平时与窗帘分离的长杆状驱控装置;控制窗帘时,使用者操握该驱控装置一端,并用另一端的一出力件接合该连动装置的一入力件,进而由设在握持端的橾控部使该出力件转动,而迫使连动装置的入力件对应旋转,间接带动窗帘的活动帘组(指帘幔、帘叶等)产生对应活动。本发明可使窗帘外观较为清爽美观,且因无外露的绳索而可避免绳索与人纠缠的意外;此外,由于使用单一驱控装置即可控制复数窗帘,因此花费较低。
文档编号A47H5/02GK1489964SQ0214752
公开日2004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14日
发明者粘铭, 粘 铭 申请人:亿丰综合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