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饮具及其安装方法

文档序号:1366379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热饮具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电热炊具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的前序部分的电热炊具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热炊具且尤其是塑料电热壶中,塑料壶在加热机构工作时因塑料的热膨胀系数较高而发生一定程度的膨胀。当加热组件被固定在塑料壶的圆柱形内壁中时,当加热组件工作时存在这样的危险,即在加热组件和塑料壶内壁之间的连接因热膨胀而松动。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再可靠地保证壶腔的密封。因此,在已知的电热炊具中,加热组件借助附加机构被固定在烹饪器皿里,例如借助膨胀环等构件。
WO01/93732A1公开了一种电热壶,其中,加热组件固定在壶的圆柱形内壁上并且在壶外表面上设有一个金属的装饰环,该装饰环不仅保持在壶的外侧区域里,而且保持在器皿底板的一个环形槽中。当壶热膨胀时出现这样的危险,即固定在内周面上的加热组件变松动了。
EP0700654B1公开了另一种电热炊具。在这里,一个加热机构与烹饪器皿材料熔合连接。在烹饪器皿的外周面上设有一个金属的装饰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塑料的电热炊具,其中,随时都能保证在塑料壶和加热组件之间的可靠连接。
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来完成该任务。从各自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到了有利的改进方案的特征。
在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带有塑料烹饪器皿的电热炊具中,本发明规定,一个覆环至少以其内周面的一部分贴在烹饪器皿的外周面上并且在加热机构工作时传力配合地与外周面连接。而在烹饪器皿是冷的并且加热机构关断时,最好在覆环和烹饪器皿的外周面之间设有微小的径向间隙。这样一来,就能避免烹饪器皿的覆环在加热机构工作时承受太高的应力,在易损材料的情况下,在长时间工作后可能会由此出现应力开裂或断裂。对于例如由聚碳酸酯构成的烹饪器皿来说,会出现这样的危险,因为塑料尽管比较耐热并因而适用于该应用目的,但同时它具有相当高的脆性和缺口冲击敏感性。覆环在烹饪器皿外周面上的固定适当地通过从下方装上的并能与烹饪器皿连接的器皿底板来完成。
覆环最好被安装成几乎与器皿底板一样高,因此,在烹饪器皿热膨胀时,覆环被牢固地保持在烹饪器皿的外周面上,这样一来,与冷态相比,径向间隙被缩小到零。覆环尤其可以由金属片如特种钢片或铝片制成。这样就保证了覆环的热膨胀系数明显小于塑料烹饪器皿的热膨胀系数,结果当其受热时,由于金属环被牢牢固定住,所以能保证位移受限制或者能保证牢牢固定住。
本发明的炊具的优点是,加热机构可以简单地安装在烹饪器皿的尽可能呈圆柱形的内周面里,而不必采用附加的固定措施。这降低了安装成本和生产成本,因为不需要在烹饪器皿的内表面上设置凸肩或固定圈等构件。
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规定,覆环是一个完整的环。覆环例如可以在未事先加热的情况下通过简单移动被安装在壶的外周面上。或者,覆环也可以是一个开口或断开的环,它在外周边上有一个对接点,该对接点在安装状态下借助紧固机构或闭合机构被接合在一起。
覆环底部可以突出超过烹饪器皿并因而同时构成烹饪器皿的安置底脚。这样一来,覆环不仅满足装饰目的,而且能发挥功能上的任务。但通常由器皿底板构成烹饪器皿的安放底脚。
出于艺术造型以及金属环的朝上止挡限位的考虑而可以规定,烹饪器皿上部的外周面和覆环外周面相互平齐。为此,在烹饪器皿外周面上可以设置一个凸肩,覆环的上边缘与该凸肩平齐相接。该凸肩最好在上边缘上有一个自由切口,这样,或许存在的覆环毛刺不会造成烹饪器皿被压入或损坏。
尤其如上述实施形式之一所述的电热炊具的安装方法规定了,一个完整的覆环被推移到烹饪器皿的外周面上并且借助一个随后安装的器皿底板被固定住。而一个开口的覆环可以通过闭合机构和/或紧固机构的闭合作用被安装在烹饪器皿的外周面上。在这里,随后安装在烹饪器皿上的器皿底板也用于把覆环固定在其预定的安装位置上。当加热机构工作且烹饪器皿被相应加热时,在烹饪器皿和覆环之间的微小的径向间隙被缩小到零,在这里,如此计算这个缩小程度,即覆环没有对烹饪器皿施加值得一提的径向应力,因此,烹饪器皿不会受损。


以下,结合一个优选实施例并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图1以示意透视图表示本发明的电热炊具;图2表示在覆环和塑料烹饪器皿之间的连接点的细节图;图3表示覆环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的示意透视图表示一个电热式烹饪器皿10,它最好是塑料的并且至少在底部区域12里具有尽量成圆柱形的外周面14。一个把手16用于操纵烹饪器皿10并且可以被设计成各式各样的并且固定在外周面上,例如按照所示的形式。在烹饪器皿10的底部区域12上还能看到一个覆环20,它安置在烹饪器皿的外周面14上并且借助一个固定于烹饪器皿上的器皿底板36被固定住。器皿底板36因此在所示实施例里构成烹饪器皿10的底脚的一部分。覆环20的下边缘22因此被器皿底板36保持住。烹饪器皿10在安置于架子上的状态下安放在器皿底板36上。覆环20的外表面在所示实施例里与烹饪器皿10外周面平齐,这还要结合图2来详细描述。
图2在局部透视图中示出了烹饪器皿10的底部区域12,在这里,示出了一个电加热机构30,它通过密封环32被固定在烹饪器皿的内周面18上。密封环32在所示实施例里在其外周边上具有两个径向薄片33,这两个薄片在加热机构30被从下方装入时最好略微朝下弯曲并由此一方面用于把加热机构30固定在烹饪器皿10的内周面18上并且另一方面用于密封在加热机构30上方的储存液体而不使之朝下流走。另外,在加热机构30热膨胀时,密封环32用于产生一定的公差补偿作用,从而没有压力直接施加到烹饪器皿10的壁26上。
为了一目了然起见,只是示意画出了一个安置在加热机构30下方的且例如被固定在烹饪器皿10内周面18上和/或固定在加热机构30上的器皿底板36。在加热机构30加热时,烹饪器皿10也热了起来。由于烹饪器皿是塑料构成的,所以在强烈受热时就会出现一定的径向膨胀。在加热机构30和烹饪器皿10内周面18之间的牢固连接没有由此受到不利影响,这是因为弹性的薄片33用于相当牢固的接合。
在烹饪器皿10的冷态下,在外周面14和覆环20之间有一道约0.2-0.3毫米的径向间隙,该径向间隙在加热机构30工作时和烹饪器皿10或许被加热超过100℃时减小到零。为了避免烹饪器皿10或许有的应力开裂或断裂,适当地确定相互匹配的部件的尺寸,从而在烹饪器皿10被加热时没有通过覆环20施加值得一提的径向应力。尤其是对由聚碳酸酯等构成的烹饪器皿10来说,否则的话会因为太高的径向应力而出现损伤。
根据图2,烹饪器皿10的外周面在其外周边上几乎在加热机构30的高度上具有一个凸肩34,覆环20的上边缘平齐地与该凸肩相接。这样,一方面限定出该覆环20在烹饪器皿10外周面14上的精确位置。此外,通过在外周面之间的平齐过渡得到了有利的美观效果。在凸肩34的上边缘上,最好设有一个自由切口38,因此,或许由加工技术的原因而存在的覆环20毛刺没有被压入外周面14里。这样的通常0.1毫米宽的毛刺例如可能是由在前的激光切割作业引起的。由于最好被用于炊具的聚碳酸酯的缺口冲击敏感性很高,所以,这样的毛刺可能已经造成外观变差和/或损伤。
完整的覆环20例如可以以小间隙被推放到烹饪器皿10的外周面14上并且随后借助器皿底板36被固定住。或者,覆环20也可以成开口的或断开的环的形式,如图3所示。在这种情况下,覆环20具有一个对接点24,覆环20在安装状态下在该对接点上借助紧固机构或闭合机构25被保持在烹饪器皿上。
一个未示出的替换方式规定了,覆环20在炊具冷态下借助在外周面14上的突出部分被保持住。这些部分例如可以成浅冲台等形状,覆环20在小压力下可以被推移到其上。这些突出部分最好布置在这一个壁26的区域里,即在该区域里,壁能够略微朝内变形,而这不会带来外观变差、损伤或开裂的危险。在图2的例子里,这些突出部分因此最好安置在壁26的下边缘上,其中,径向热膨胀或许可以通过朝内的略微变形来补偿。为了减轻这种变形,壁26的下边缘或许可以有多个缝,当覆环20在加热机构30工作时对外周面14施加径向力时,这些缝就可以用于卸除烹饪器皿10的应力。
还如图2所示,覆环20可以突出超过下侧敞开的烹饪器皿10的下边缘,结果,覆环20的下边缘22同时构成烹饪器皿10的安放底脚。在该下边缘22上,可选择地可以设置加厚部、装上的橡胶圈或其它补充部件,以便例如使安放底脚抗滑动。但是,通常是由所示的器皿底板36构成炊具的安放底脚,如可以从图1中看到的那样。
附图标记一览表10-烹饪器皿;12-底部区域;14-外周面;16-把手;18-内周面;20-覆环;22-下边缘;24-对接点;25-紧固机构/闭合机构;26-壁;30-加热机构;32-密封环;33-薄片;34-凸肩;36-器皿底板;38-自由切口;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热炊具,它包括一个塑料的烹饪器皿(10)和一个器皿底板(36)以及一个外侧的覆环(20),该器皿底板具有一个电加热机构(30)并且通过一个环形的密封件(32)被形状配合和/或传力结合地保持在该烹饪器皿(10)的内周面(18)的底部区域(12)中,该覆环安置在该烹饪器皿(10)的外周面(16)的底部区域(12)中,其特征在于,该覆环(20)至少以其内周面的一部分贴在烹饪器皿(10)的外周面(14)上并且在通电加热机构(30)工作时传力配合地且无间隙地与外周面(14)连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炊具,其特征在于,该覆环(20)在烹饪器皿(10)冷态下以小的径向间隙贴在其外周面(14)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炊具,其特征在于,在烹饪器皿(10)冷态下以及加热机构(30)关掉时的该径向间隙约为0.1毫米-0.5毫米。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炊具,其特征在于,该覆环(20)在器皿底板(36)被装上时被该器皿底板保持住。
5.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炊具,其特征在于,该覆环(20)在烹饪器皿(10)冷态下借助凸出的部分保持在外周面(14)上。
6.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炊具,其特征在于,该覆环(20)大致安装在与器皿底板(36)一样的高度上。
7.如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炊具,其特征在于,该覆环(20)由金属片构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炊具,其特征在于,该覆环(20)由特殊钢片或铝片构成。
9.如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炊具,其特征在于,该覆环(20)是一个整环。
10.如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炊具,其特征在于,该覆环(20)在其外周边上有一个敞开的对接点(24)。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炊具,其特征在于,该覆环(20)在安装状态下借助一个紧固机构和/或闭合机构保持在烹饪器皿(10)上。
12.如权利要求1-11之一所述的炊具,其特征在于,该覆环(20)的下部突出超过烹饪器皿(10)并构成该烹饪器皿的安放底脚。
13.如权利要求1-12之一所述的炊具,其特征在于,在烹饪器皿(10)的外周面(14)上设有一个凸肩(34),覆环(20)的上边缘平齐地连接在该凸肩上。
14.如权利要求1-13之一所述的炊具,其特征在于,该烹饪器皿(10)的上部的外周面与覆环(20)的外周面相互平齐。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炊具,其特征在于,该凸肩(34)在一个抵靠在该覆环(20)的上边缘上的区域里有一个自由切口(38)。
16.一种电热炊具安装方法,其中,一个器皿底板(36)和电加热机构(30)被装在塑料的烹饪器皿(10)的底部区域中,随后一个覆环(20)被安装在该烹饪器皿(10)的外周面(14)上,其特征在于,该完整的覆环(20)被推动并借助固定在其上的器皿底板(36)被保持住。
17.一种电热炊具安装方法,其中,一个器皿底板(36)和电加热机构(30)被装在塑料的烹饪器皿(10)的底部区域中,随后,一个覆环(20)被安装在该烹饪器皿(10)的外周面(14)上,其特征在于,该开口的覆环(20)借助一个紧固机构和/或闭合机构(25)被小间隙地安装在外周面(14)上并且借助固定于其上的器皿底板(36)被保持住。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该方法用于安装如权利要求1-15之一所述的电热炊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热炊具,它包括塑料的烹饪器皿(10)、器皿底板以及外侧的覆环(20),器皿底板具有一个电加热机构(30)并且通过环形的密封件(32)被形状配合和/或传力结合地保持在烹饪器皿内周面的底部区域(12)中,该覆环安置在该烹饪器皿的外周面的底部区域(12)里。本发明规定,该覆环至少以其内周面的一部分贴在烹饪器皿的外周面(14)上并且在通电加热机构(30)工作时传力配合且无间隙地与外周面(14)连结。本发明还涉及相应的炊具的安装方法。
文档编号A47J27/21GK1589716SQ20041005602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5日
发明者K·西蒙, M·理查德, S·迈克尔 申请人:Bsh博施及西门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