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再处理器用的阀保持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38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化再处理器用的阀保持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医疗、牙科、制药或验尸物件和装置的消毒或杀菌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柔性内窥镜及其部件、配件的消毒和杀菌。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一种装配有照明和透镜系统的仪器,且通常由医生使用来检查身体器官或体腔内部。内窥镜包括位于内窥镜中且由医生使用来打开和关闭空气/水通路和抽吸/活组织检查通路的多个阀。在内窥镜操作中,仪器会覆盖有血和其他富含蛋白质的体液,所以会要求内窥镜在每次使用期间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抗菌灭活。液体抗菌灭活系统现在广泛应用于对例如内窥镜的设备(所述设备不能承受高温的蒸汽杀菌装置)进行清洁和灭活。液体抗菌灭活系统通常使得内窥镜的暴露表面接触液体消毒剂或无菌制剂(例如过醋酸或其他强氧化剂)。
上述系统的一个问题是其不能适当地对用于内窥镜中的阀进行清洁和灭活。在此,内窥镜的阀通常在第一常闭位置和第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第一常闭位置时,一个阀构件上的表面抵靠着另一个阀构件的表面,且在第二打开位置时,各个构件的相应表面彼此间隔开。当阀从内窥镜移开时,这些表面通常彼此推压进行接触,进入阻止了液体消毒剂或无菌制剂对上述表面进行接触和灭活。
清洁上述阀组件的一个方法是物理地(即手动地)分离接触表面,并使这些表面暴露于消毒或杀菌制剂。这样的操作并不理想,因为其需要操作者手动操作阀组件,进而会暴露于其上面的污染物。此外,这样一个清洁过程加入了人为的误差,且难以使得清洁过程高效进行。
其他已知的清洁阀组件的方法包括声波清洁或使用囊袋或篮框在自动化装置中进行再生处理,或进行多次处理循环。
上述清洁方法都不能确保阀组件的接触表面彼此分离且在再生操作中彻底地暴露于清洁和消毒溶液。此外,要求特别或重复清洁和消毒循环的再生处理是不经济的,且对使用者来说是不理想的。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及其他问题,并提供了一种用于保持自动化再处理器装置中阀组件的夹具,其中阀组件维持在“打开”位置,以使得在再生操作过程中接触表面通常地暴露于清洁和消毒溶液。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保持洗涤装置中的阀构件的夹具。所述阀构件具有打开位置和常闭位置。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容置段和第二容置段,所述容置段可释放地连接到彼此上面以形成夹具,所述夹具可操作以将所述阀构件以打开位置保持在所述夹具中。所述第一容置段具有内空腔,其尺寸使得其可通过其中的第一开口接收所述阀构件的一部分。所述第一容置段还包括与所述内空腔相连通的流体开口,所述流体开口的尺寸使得其可接收流经的抗菌流体。所述第二容置段具有第二空腔,其尺寸使得其在其中容置所述阀构件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容置段具有至少一个流体开口。在所述第一容置段连接到所述第二容置段上时,所述第一容置段中的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容置段中的第二空腔相对齐,以限定阀夹具保持腔,其尺寸可在所述开口位置容纳和保持所述阀构件。当抗菌流体被迫通过所述第一容置段和第二容置段中的所述开口流经所述阀夹具保持腔时,所述保持腔的尺寸可使得流体围绕且流经所述阀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保持自动洗涤装置中的阀组件的夹具。所述阀组件可在打开位置和常闭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容置段和第二容置段,所述容置段可释放地连接到彼此上面。所述第一容置段具有第一内空腔和与所述第一内空腔相连通的开口,所述第一内空腔尺寸使得其可接收所述阀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当所述第二容置段可释放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容置段上时,所述第二容置段与所述第一容置段形成了流体密封连接。当所述第一容置段和所述第二容置段连接到彼此上时,其限定了内腔体,其尺寸可在开口位置容纳和保持所述阀组件,且限定围绕所述阀组件的空间。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段中的第一开口,连接到抗菌流体的所述源上,以使得所述腔体填充有所述抗菌流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保持自动洗涤装置中的阀组件的夹具。所述阀组件可在打开位置和常闭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容置段和第二容置段,所述容置段可释放地连接到彼此上面。第一容置段和第二容置段限定了内空腔,其尺寸可在开口位置容纳和保持所述阀组件。流体入口与所述腔体相连通,且可连接到所述洗涤系统中的抗菌流体源上。流体出口与所述腔体相连通,以使得所述抗菌流体排出所述夹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清洁医疗器械中的阀组件的方法。所述阀组件可在打开位置和常闭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打开位置时通常接触的表面被间隔开,且在常闭位置时所述通常接触的表面彼此接触。所述清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所述阀组件插入到洗涤装置的夹具中,所述夹具可进行操作以在洗涤循环中将所述阀组件保持在打开位置;以及b)在所述洗涤循环中强迫抗菌流体围绕和流经所述阀组件。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是用于清洁阀组件的装置不需要操作者在清洁和消毒过程中暴露于阀组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是用于清洁内窥镜或在自动化再生装置中类似物的阀组件的夹具。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是用于清洁内窥镜或类似物中的阀组件的夹具,其将阀组件保持在使其所有表面都暴露于清洁和杀菌溶液的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是用于清洁内窥镜或类似物中的阀组件的夹具,其允许在单次常规再生操作中完成对阀组件的再生处理。
参考以下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附图和附属权利要求书,这些及其他优点将是显然的。


本发明采取了具体的部件和排列方式,其优选实施例将在说明书和附图(其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中具体描述,其中图1是内窥镜或类似物的阀组件和用于在自动化再处理器装置中保持阀组件的夹具的分解立体图,显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2是在分解状态下的图1中夹具的剖视图,显示了形成夹具的、彼此间隔开的两个容置段和位于其中一个容置段中通常构造的阀组件;图3是图1中所示夹具(处于装配状态)的剖视图,其中阀组件置于其中;图4是沿图2中4-4线所取的剖视图;图5是图2中指定区域的放大图;以及图6是图3中指定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来显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其中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夹具10,用于在自动化再生处理器中的医疗器具(例如内窥镜等)中支承阀组件20。
阀组件20自身不构成本发明的部分,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夹具10及其操作对阀组件20进行了说明。如图中所示的阀组件20代表内窥镜或其他类似医疗装置中常见的阀组件。阀组件20主要包括位于一端的、具有阀致动组件32的细长阀杆22和位于另一端的间隔开的多个O型圈24。最好如图2和3所示,阀致动组件32基本上由套环34组成,其适合于将阀组件20连接到内窥镜(未示)的配合平面上。套环34基本上由内金属套筒36和外塑料护套或壳体38组成。金属套筒36大体上是筒形,且具有由向内延伸的环形壁36c分隔开的第一端部分36a和第二端部分36b。金属套筒36的第一端部分36a包括内螺纹,其允许套环34被连接到内窥镜的支柱或肩部(未示)的配合螺纹上。第二端部分36b限定了筒形空腔42,其尺寸适合于容纳盖体或按钮44(其连接到阀杆22的一端),最好如图2和3所示。表现为螺旋弹簧的推压元件46位于盖体44和环形壁36c之间。阀杆22包括加大的中央部分22a,其限定了环形表面28,最好如图5和6所示。环形表面28抵靠着环形壁36c,用于限定阀杆22相对于套环34的移动,最好如图2和5所示。
细长通道或腔体52沿轴向贯穿阀杆22和盖体44。腔体52包括横向延伸的分叉52a,最好如图3所示。
弹簧46将阀杆22推压到第一位置,最好如图2和5所示,其中中央部分22a的环形表面28抵靠着环形壁36c的表面。
阀组件20是内窥镜(未示)的一部分,且连接有将要位于内窥镜中筒形孔中的阀杆22。内窥镜中的流体端口与筒形孔交叉,且用于控制内窥镜中的空气或流体流动。阀杆22上的O型圈相对于流体端口进行设置,以使得阀杆22相对于流体端口的移动能够以公知的方式来打开或关闭内窥镜中的选择端口。
夹具10适合于在自动化再生处理器的清洁循环过程中保持阀组件20。夹具10包括第一容置段60和第二容置段10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容置段60大体上管形的,且包括大体筒形的主体部分62,其向下逐渐变细形成较小端部分64(其形状限定了管接头)。主体部分62具有外筒形表面62a。在筒形主体部分62的外筒形表面62a上形成有环形槽66。环形槽66的尺寸使得其可容纳O型圈。主体部分62具有平面端平面76。在端平面76中形成有横向沟槽78。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容置段60包括可容纳阀组件20的一部分的空腔82。在所示实施例中,空腔82是筒形的,且尺寸可容纳阀组件20的阀杆22。如图所示,通过端表面76可进入空腔82。在此,空腔82的尺寸大于阀杆22以使得限定周围的空间,但是其尺寸小于套环34,其中套环34抵靠着端表面76。穿过端部分64的开口84与空腔82相连通。第一容置段的端部分64的尺寸可接纳传统的聚合物管88(最好如图3所示),如后面所详细描述。一对销96从主体部分62向外延伸。销86沿轴向彼此对齐,且从主体部分62的相反侧延伸。主体部分62包括直径变小的筒形部分62b,以使得容置段60被容纳在安装板92的开口中,最好如图1所示。大致U型的销94贯穿筒形部分62b中的孔,且可操作以将第一容置段60锁定在安装板92上。
第二容置段100的尺寸使得其可释放地连接到第一容置段60上。如实施例所示,第二容置段100大体是筒形,且具有开口端102和封闭端104。第二容置段100限定了大体筒形的空腔106,其尺寸可容纳阀组件20的阀致动组件32和第一容置段60的主体部分62。第二容置段100包括筒形侧壁部分112和端壁部分114。侧壁部分112包括内表面122,且端壁部分114包括内表面124,最好如图2所示。侧壁部分112的内表面122大体是筒形,且包括直径变化的各个段。内表面122的第一区段122a是筒形,且与由端壁部分114所形成的表面124相连通。表面区段122a和表面124限定了大体筒形的空腔,用于容纳套环34和阀杆22的按钮44。内表面122的区段122b的尺寸使得其在流态模式下与第一容置段60中的O型圈72相接合。
一对L型沟槽132形成于第二容置段100中,最好如图1所示。L型沟槽132从第二容置段100的开口端102延伸到侧壁部分112内。L型沟槽132包括第一腿部分132a,其沿平行于夹具10的中心轴“A”的方向延伸;和第二腿部分132b,其沿与第一腿部分132a成直角的方向延伸,最好如图1所示。L型沟槽132的尺寸使得其可容纳第一容置段60的销96,其中第二容置段100能够以卡口式连接的方式连接到第一容置段60上。
端壁部分114的内表面124包括三个径向延伸的通路136,其连通(并构成了)着一对开口138(其贯穿第二容置段100的侧壁部分112),最好如图3和4所示。第二容置段100包括一体地形成在端壁部分114上的圆柱形凸块142。螺纹孔144形成于凸块142中,最好如图2和3所示。开口146贯穿端壁部分114,且与螺纹孔144相连通。在所示实施例中,开口146是与较大螺纹孔144相连通的较小筒形通道。螺纹插塞152的尺寸使得其可拧入到螺纹孔144内。中心孔口154贯穿插塞152,且与开口146相连通。
第一容置段60和第二容置段100优选由聚合物材料形成(其选自包括各种聚烯烃在内的一组聚合物材料),且优选由聚丙烯形成。第一容置段60和第二容置段100优选通过模制过程而由聚合物材料制成。销96在模制过程中可被埋嵌于第一容置段60内。第一容置段60和第二容置段100大体相对于贯穿夹具10的轴“A”对称,最好如图1所示。
现在参考夹具10的操作,前述类型的阀组件20放置在夹具10内,用于在再处理器的自动循环过程中进行清洁和灭活。夹具10适合于安装在再处理器中。在所示实施例中,夹具10利用U型销94安装到再处理器中的平面安装板92上。夹具10利用管88连接到抗菌流体源上。管88是再处理器的流体循环系统的一部分,且抗菌流体在再处理器的微生物灭活阶段中被强迫流经管88。
当第二容置段100从第一容置段60移去时,阀组件20设置在第一容置段60中,如图2所示。如图所示,阀组件20的阀杆22延伸到由第一容置段60所限定的空腔82内。在该位置,阀组件20位于其通常的“关闭位置”即常闭位置,其中弹簧46推压阀杆22上的环形表面28和金属套筒36的环形壁36c以使其彼此进行接触,如图2和5所示。当阀组件20放置在第一容置段60内时,第二容置段100连接到第一容置段60上。在此,在第二容置段100中的沟槽132的腿部分132a与第一容置段60上的销96对齐。然后,第二容置段100沿轴向朝向第一容置段60移动,同时销96进入沟槽132的腿部分132a内。当销96与沟槽132的底部接合时,第二容置段100围绕轴线“A”旋转一角度,以将销96移动到L型沟槽132的腿部分132b和封闭端内。如上所述,由表面122的区段122a和端壁部分114的表面124所限定的空腔106的尺寸具有这样一个深度,其小于盖体44和套环34的长度,其中当第二容置段100连接到第一容置段60上时,盖体44被迫压入套环34内,如图3所示。当第二容置段100连接到第一容置段60上时,阀组件20处于“打开位置”,其中阀杆22上的环形表面28被迫远离环形壁36c的表面。如图3所示,阀组件20在再处理器的自动循环过程中保持在开口位置。在上述循环中,抗菌流体被迫通过管88进入第一容置段60的内空腔82内。如上所述,第一容置段60和第二容置段100的尺寸使得在第一容置段60的O型圈72和第二容置段100的内表面122的区段122b之间形成流体密封。结果使得,被迫进入第一容置段60的内空腔82中的抗菌流体被迫围绕并流经阀组件20,如图3和6中的箭头所示。抗菌流体被迫通过第二容置段100中的开口138和插塞152中的孔口154流出夹具10,如图3中的箭头所示。
当阀组件20保持在如图3所示的“打开位置”时,随着抗菌流体在再处理器的自动循环过程中被迫流经夹具10,阀组件20的内外表面暴露于抗菌流体。这样,夹具10提供了一种方法,用于清洁内窥镜和其他类似装置的阀组件的内表面。
尽管图中仅显示了单个夹具10,但是可以理解大部分内窥镜包括至少两个阀组件20。因此,在再处理器中可以设置两个夹具10,以便利对内窥镜的阀组件20的清洁,以及在自动化再处理器循环过程中对内窥镜的清洁。
前述说明是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应该可以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示例的目的,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正。只要这些改变和修正落入本发明请求保护的范围或其等同物内,本发明就包括这些改变和修正。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保持洗涤装置中的阀构件的夹具,所述阀构件具有打开位置和常闭位置,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容置段和第二容置段,所述容置段可释放地连接到彼此上面以形成夹具,所述夹具可操作以将所述阀构件以打开位置保持在所述夹具中;所述第一容置段具有内空腔,其尺寸使得其可通过其中的第一开口来容纳所述阀构件的一部分,所述第一容置段还包括与所述内空腔相连通的流体开口,所述流体开口的尺寸使得其可接收流经的抗菌流体;以及所述第二容置段具有第二空腔,其尺寸使得其可容置所述阀构件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容置段具有至少一个流体开口;在所述第一容置段连接到所述第二容置段上时,所述第一容置段中的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容置段中的第二空腔相对齐,以限定阀夹具保持腔;该阀夹具保持腔的尺寸使得其可将所述阀构件容纳和保持在所述打开位置,且当抗菌流体被迫通过所述第一容置段和第二容置段中的开口流经所述阀夹具保持腔时,该阀夹具保持腔的尺寸使得流体围绕且流经所述阀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段和第二容置段由聚合物材料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材料从包括各种聚烯烃的一组聚合物材料中选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材料是聚丙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段以扭转锁定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二容置段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容置段和所述第二容置段连接到彼此上时,在所述第一容置段和所述第二容置段之间形成了流体密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连接到抗菌流体的加压源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阀构件处于常闭位置时,所述阀构件形成了接触表面;且当所述阀构件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接触表面被间隔开。
9.一种用于保持自动洗涤装置中的阀组件的夹具,所述阀组件可在打开位置和常闭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容置段和第二容置段,所述容置段可释放地连接到彼此上面,所述第一容置段具有第一内空腔和与所述第一内空腔相连通的开口,所述第一内空腔的尺寸使得其可容纳所述阀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当所述第二容置段可释放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容置段上时,所述第二容置段与所述第一容置段形成了流体密封连接;当所述第一容置段和所述第二容置段连接到彼此上时,所述第一容置段和所述第二容置段限定了内腔体,其尺寸可在开口位置容纳和保持所述阀组件,且限定围绕所述阀组件的空间;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段中的第一开口,其连接到抗菌流体的所述源上,以使得所述内腔体填充有所述抗菌流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限定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段和第二容置段由聚合物材料形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材料从包括各种聚烯烃的一组聚合物材料中选择。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材料是聚丙烯。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段以扭转锁定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二容置段上。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容置段和所述第二容置段连接到彼此上时,在所述第一容置段和所述第二容置段之间形成了流体密封。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连接到抗菌流体的加压源上。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阀组件处于常闭位置时,所述阀组件形成了接触表面;且当所述阀组件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接触表面被间隔开。
17.一种用于保持自动洗涤装置中的阀组件的夹具,所述阀组件可在打开位置和常闭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容置段和第二容置段,所述容置段可释放地连接到彼此上面;第一容置段和第二容置段限定了内空腔,其尺寸可在开口位置保持所述阀组件;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流体入口,所述流体入口可连接到所述洗涤系统中的抗菌流体源上;以及流体出口,其与所述空腔相连通,以使得所述抗菌流体排出所述夹具。
18.如权利要求17所限定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段和第二容置段由聚合物材料形成。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材料从包括各种聚烯烃的一组聚合物材料中选择。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材料是聚丙烯。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段以扭转锁定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二容置段上。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容置段和所述第二容置段连接到彼此上时,在所述第一容置段和所述第二容置段之间形成了流体密封。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连接到抗菌流体的加压源上。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阀组件处于常闭位置时,所述阀组件形成了接触表面;且当所述阀组件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接触表面被间隔开。
25.一种用于清洁医疗器械中的阀组件的方法,所述阀组件可在打开位置和常闭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打开位置时通常接触的表面被间隔开,且在常闭位置时所述通常接触的表面彼此接触,所述清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所述阀组件插入到洗涤装置的夹具中,所述夹具可进行操作以在洗涤循环中将所述阀组件保持在打开位置;以及b)在所述洗涤循环中强迫抗菌流体围绕和流经所述阀组件。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容置段和第二容置段,所述容置段可释放地连接到彼此上面。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保持自动洗涤装置中的阀组件(20)的夹具(10),所述阀组件(20)可在打开位置和常闭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夹具(10)包括第一容置段(60)和第二容置段(100),所述容置段可释放地连接到彼此上面。第一容置段和第二容置段(60,100)限定了内空腔(82),其尺寸可在开口位置保持所述阀组件(20)。流体入口(84)与腔体/空腔(82)相连通,且可连接到所述洗涤系统中的抗菌流体源上。流体出口(138)与所述空腔相连通,以使得所述抗菌流体排出所述夹具(10)。
文档编号B08B9/00GK1795056SQ200480014743
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8日
发明者埃里克·霍尔斯特德, 杰拉尔德·E·麦克唐奈, 罗伯特·M·普里斯特 申请人:斯特里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