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根据室内温度自动调节保温程度的被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793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能根据室内温度自动调节保温程度的被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品,能根据室内温度自动调节保温程度的被子。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人的一生至少要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睡眠,而被子是睡眠所必不可少的,由于人们在睡眠时室内的气温有时高有时低,这就对被子的保暖程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一般时人们多采取夏天盖薄被冬天盖厚被的方式解决,但由于不少地区早晚的温差比较大,也就是刚天黑的时候气温比较高,快天亮时气温比较低,这时利用薄被、厚被替换的方式就比较麻烦了,一般人都不会去拿两条被子换来换去的;而这时盖一条被子就会出现天刚黑睡觉时热而盖不住被子,天要亮时即使捂严了被子也觉得寒冷的情况发生,经常会出现感冒或风湿等疾病的情况,也会影响睡眠的质量,不利于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经市场调查和网络检索,目前虽有一些能调节被子保温程度方面的实用新型设计,但均都不太适用,不是造价昂贵、僵硬厚重,就是有噪音或耗电高,至今不能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也未能有企业大规模生产,仅在试验的阶段,未能彻底解决因气温变化而自动调节被子保温程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由于室内气温的高低变化而被子不能自动调节保温程度影响睡眠、诱发疾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能根据室内温度自动调节保温程度的被子,它由被套(1)、被内气囊(2)、透气孔(3)、橡胶软管(4)、手动充放皮囊(5)及自动温控充放气部分组成;带有透气孔(3)的被内气囊(2)装在被套(1)内,橡胶软管(4)一端同被内气囊(2)相连通,另一端经三通同手动充放皮囊(5)及自动温控充放气部分相连通,被内气囊(2)的下面一侧粘在与被内气囊(2)大小相同的柔软织物上。主要是采用在被套中加入带透气孔的橡胶气囊垫,利用气囊的膨胀与收缩来关闭和打开透气孔,以达到调节保温程度的功能,当气囊逐渐膨胀时透气孔逐渐缩小,通过透气孔的气体对流就会减少,被子的保温性能就逐渐增加,直至气囊逐渐膨胀到透气孔完全闭合,无气体通过透气孔形成对流,此时被子的保温性能达到最高;当膨胀的气囊逐渐缩小时透气孔逐渐增大,通过透气孔的气体对流就会逐渐增多,被子的保温性能就逐渐降低,直至气囊逐渐缩小到最小时透气孔完全打开,气体通过透气孔形成对流最大,此时被子的保温性能达到最低。当室温降低时手动或自动温控充放气系统向气囊内充气,通气孔缩小,被子保温性能增加;当室温升高时手动或自动温控充放气系统从气囊内抽气,通气孔增大,被子保温性能降低。这样就达到了气温变化而自动调节被子保温程度的功能,利于人们的良好睡眠,减少因室温变化而被子保暖程度不变而引起的各种疾病的发生。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动调温型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被套,2为被内气囊,3为透气孔,4为橡胶软管,5为手动充放气皮囊。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金属片自动调温型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被套,2为被内气囊,3为透气孔,4为橡胶软管,5为手动充放气皮囊,6为温控充放气系统的箱体,7为充放气囊,8为充放气囊底托板,9为与气囊相连的定位滑环,10为定位立柱,11为螺旋型双金属片,12为传动联杆,13为固定双金属片的立柱。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温控电动调温型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被套,2为被内气囊,3为透气孔,4为橡胶软管,5为手动充放气皮囊,6为温控充放气系统的箱体,7为充放气囊,8为充放气囊底托板,9为定位滑环,10为定位立柱,14为卡齿形传动杆,15为齿轮箱,16为限定卡齿形传动杆的滑槽,17为电源,18为电子温控器,19为电动机。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电子温控电动调温型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被套,2为被内气囊,3为透气孔,4为橡胶软管,5为手动充放气皮囊,6为温控充放气系统的箱体,17为电源,18为电子温控器,20为电动充放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即采用一同被套1长、宽略小,其间带有透气孔3的被内气囊2装在被套1内,被内气囊2采用的是如同普通玩具气球相当的优质软橡胶制成,被内气囊2可以由若干个小气囊经细橡胶软管连接组成,橡胶软管4一端同被内气囊2相连通,一端同手动充放皮囊5相连通,为了使被内气囊2和透气孔3相对固定,将被内气囊2的下面一侧粘在同被内气囊2大小相同的柔软织物上,如为增加保暖度和舒适感,也可在被内气囊2下增加一轻薄柔软的类似于毯子的保暖垫子。当使用时带有柔软织物或保暖垫子的一面向下覆盖人体,此时如感觉保暖度不够就捏动手动充放皮囊5通过橡胶软管4为被内气囊2充气,使被内气囊2逐渐膨胀,透气孔3逐渐缩小,通过透气孔3的空气对流传热就会减少,同时被内气囊2本身厚度增加,通过被内气囊2的热传导减少,提高被子的保暖度;如感觉保暖度太高就旋松手动充放皮囊5的放气旋扭,通过橡胶软管4为被内气囊2放气,使被内气囊2逐渐缩小,透气孔3逐渐增大,同时被内气囊2本身厚度减少,使通过通气孔3的空气对流增加,通过被内气囊2的热传导增加,降低被子的保暖度。被内气囊2内无空气时保暖度最低(可先打开手动充放皮囊5上的放气阀,然后轻轻挤压被子,使被内气囊2中无空气),被内气囊2充满空气膨胀使透气孔3完全闭合时保暖度最高。为避免充气过多涨爆被内气囊2,可另加一限压阀在手动充放皮囊5上或橡胶软管4上。
参见附图2,被套1、被内气囊2、透气孔3、橡胶软管4、手动充放皮囊5与图1中的连接、作用完全相同,其后图标6-13为双金属片自动温控充放气部分,图标7-13等部件均在温控充放气系统的箱体6内,被内气囊2通过橡胶软管4及三通与充放气囊7相连,充放气囊7上部与温控充放气系统的箱体6粘接固定在一起,下部与充放气囊底托板8相粘接固定,左右通过与充放气囊7相连的定位滑环9套在定位立柱10上,螺旋型双金属片11一端与温控充放气系统的箱体6固定连接,一端与固定双金属片的立柱13上端圆环中的小轴相连固定,小轴在圆环中可以自由转动,固定双金属片的立柱13固定在温控充放气系统的箱体6底部,传动联杆12一端与充放气囊底托板8通过圆环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双金属片的立柱13上端圆环中的小轴相连固定。螺旋型双金属片11的外侧金属的热膨胀系数大于内侧金属的热膨胀系数,当室温升高时螺旋型双金属片11向内弯曲带动传动联杆12使充放气囊底托板8向下移动,使充放气囊7膨胀通过橡胶软管4抽出被内气囊2中的空气,使透气孔3扩大,同时被内气囊2变薄,使被子的保温性能降低;当室温降低时螺旋型双金属片11向外弯曲带动传动联杆12使充放气囊底托板8向上移动,使充放气囊7压缩通过橡胶软管4向被内气囊2中充入空气,使透气孔3缩小,同时被内气囊2变厚,使被子的保温性能增加。利用手动充放皮囊5对被内气囊2的充入或放出空气来设定开始使用时的合适保暖程度,以后就可根据室温变化自动调节被子的保温程度。
参见附图3,图标1-10所示的部件与图2中的功能和连接方式完全相同,卡齿形传动杆14上端与充放气囊底托板8相连固定,下端在限定卡齿形传动杆的滑槽16中,中间卡齿部分与齿轮箱15的齿轮相互卡接,电子温控器18控制电源17对电动机19的正反转控制及通断。当室温降低时电子温控器18控制电动机19正转一定时间,通过齿轮箱15带动卡齿形传动杆14使充放气囊底托板8向上移动,使充放气囊7压缩通过橡胶软管4向被内气囊2中充入空气,使透气孔3缩小,同时被内气囊2变厚,使被子的保温性能增加,如气温继续降低此过程将反复进行,直至充放气囊7完全压缩到最小带动限位开关(图中略去)而不再压缩;当室温升高时电子温控器18控制电动机19反转一定时间,通过齿轮箱15带动卡齿形传动杆14使充放气囊底托板8向下移动,使充放气囊7膨胀通过橡胶软管4从被内气囊2中抽出空气,使透气孔3增大,同时被内气囊2变薄,使被子的保温性能降低,如气温继续升高此过程将反复进行,直至充放气囊7完全膨胀到最大带动限位开关(图中略去)而不再膨胀。利用手动充放皮囊5对被内气囊2的充入或放出空气来设定开始使用时的合适保暖程度,以后就可根据室温变化自动调节被子的保温程度。
参见附图4,被套1、被内气囊2、透气孔3、橡胶软管4、手动充放皮囊5与图1中的连接、作用完全相同,其后图标为自动温控充放气部分,电动充放气泵20的输出口接在橡胶软管4上,电源17通过电子温控器18控制电动充放气泵20的充放气工作。当室温降低时电子温控器18控制电动充放气泵20充气口打开接通橡胶软管4,抽气口关闭,并开始充气1-20秒(可设定时间),经过橡胶软管4向被内气囊2中充入空气,使透气孔3缩小,同时被内气囊2变厚,使被子的保温性能增加,如气温继续降低此过程将反复进行,直至气泵的正压限压阀起动使电动充放气泵20不再向被内气囊2充气为止;当室温升高时电子温控器18控制电动充放气泵20抽气口打开接通橡胶软管4,充气口关闭,并开始抽气1-20秒(可设定时间),经过橡胶软管4从被内气囊2中抽出空气,使透气孔3增大,同时被内气囊2变薄,使被子的保温性能降低,如气温继续升高此过程将反复进行,直至气泵的负压限压阀起动使电动充放气泵20不再从被内气囊2中抽气为止。利用手动充放皮囊5对被内气囊2的充入或放出空气来设定开始使用时的合适保暖程度,以后就可根据室温变化自动调节被子的保温程度。
以上图1为简单的手动调温型,图2、图3、图4为自动调温型,根据此原理可有多种实现方式,这里只简单举例说明。相对而言图2所实现的比较合理,因其节能并无噪音,如将其双金属片自动温控充放气部分缩小化并多个相连置于被套的底部或一侧,则更为方便简捷。
以上所述的被子可以使人们不必为室温的高低不断变化而烦恼,他可以随着室温的变化自动或手动的改变被子的保暖程度,达到人体睡眠时所需的合理保暖需要,使人舒适安稳的睡眠,避免感冒、风湿等疾病的发生,使人们有充沛的精力去学习和工作;且本实用新型能耗极低甚至可以无能耗。
权利要求1.能根据室内温度自动调节保温程度的被子,其特征在于它由被套(1)、被内气囊(2)、透气孔(3)、橡胶软管(4)、手动充放皮囊(5)及自动温控充放气部分组成;带有透气孔(3)的被内气囊(2)装在被套(1)内,橡胶软管(4)一端同被内气囊(2)相连通,另一端经三通同手动充放皮囊(5)及自动温控充放气部分相连通,被内气囊(2)的下面一侧粘在与被内气囊(2)大小相同的柔软织物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根据室内温度自动调节保温程度的被子,其特征是自动温控充放气部分由温控充放气系统的箱体(6)及其内部的充放气囊(7)、充放气囊底托板(8)、定位滑环(9)、定位立柱(10)、螺旋型双金属片(11)、传动联杆(12)、固定双金属片的立柱(13)组成,被内气囊(2)通过橡胶软管(4)及三通与充放气囊(7)相连,充放气囊(7)上部与温控充放气系统的箱体(6)粘接固定在一起,下部与充放气囊底托板(8)相粘接固定,左右通过与气囊相连的定位滑环(9)套在定位立柱(10)上,螺旋型双金属片(11)一端与温控充放气系统的箱体(6)固定连接,一端与固定双金属片的立柱(13)上端圆环中的小轴相连固定,小轴在圆环中可以自由转动,固定双金属片的立柱(13)固定在温控充放气系统的箱体(6)底部,传动联杆(12)一端与充放气囊底托板(8)通过圆环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双金属片的立柱(13)上端圆环中的小轴相连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根据室内温度自动调节保温程度的被子,其特征是自动温控充放气部分由温控充放气系统的箱体(6)及其内部的充放气囊(7)、充放气囊底托板(8)、卡齿形传动杆(14)、齿轮箱(15)、限定卡齿形传动杆的滑槽(16)、电源(17)、电子温控器(18)、电动机(19)组成,电子温控器(18)通过导线与电源(17)及电动机(19)相连,卡齿形传动杆(14)上端与充放气囊底托板(8)相连固定,下端在限定卡齿形传动杆的滑槽(16)中,中间卡齿部分与齿轮箱(15)的齿轮相互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根据室内温度自动调节保温程度的被子,其特征是自动温控充放气部分由温控充放气系统的箱体(6)及其内部的电源(17)、电子温控器(18)、电动充放气泵(20)组成,电子温控器(18)通过导线与电源(17)及电动充放气泵(20)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品,能根据室内温度自动调节保温程度的被子。为达到自动调节保暖程度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带有透气孔3的被内气囊2装在被套1内,橡胶软管4一端同被内气囊2相连通,另一端通过三通同手动充放气囊5以及充放气囊7相连通,充放气囊7通过充放气囊底托板8与螺旋型双金属片11相连接。在人睡眠使用此被子时,当室温升高时双金属片11向内弯曲,由此使充放气囊7膨胀,抽出被内气囊2中的空气,使透气孔3扩大,使被子的保温性能降低;当室温降低时双金属片11向外弯曲,使充放气囊7压缩,向被内气囊2中充入空气,被内气囊2膨胀使透气孔3缩小,使被子的保温性能增加。
文档编号A47G9/00GK2909992SQ20062000690
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3日
发明者曹金奎 申请人:曹金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