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9394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烹饪用具,具体属于电压力锅结构的技 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压力锅按控制方式可分为温控式和压控式。压控式 自动电压力锅大都是在加热部件与外锅之间设置有实现内锅与外 锅间弹性连接的波纹板、或碟形弹簧等弹性支撑机构,通过这些 弹性支撑机构将内锅中产生的压力传递到加热部件,加热部件挤 压弹性支撑机构,使加热部件与加热部件之间产生相对位移,从 而使安装于加热部件与外壳之间的压力控制装置动作,以控制加 热部件的接通与断开,达到控制内锅压力的目的。加上现有的压 力锅的外锅上都设置有中环的部件,对于加工的工序上存在一定 费工时和增加一定的成本。现有电压力锅在压力控制装置动作信 号的采集往往忽略了加热部件底部长时间使用的变形,这样会降 低电压力锅的寿命。同时波纹板、或碟形弹簧等这些弹性支撑机 构结构复杂,加工及安装不容易,生产成本较高,影响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利用现在
盛行的气压幵关技术,从而达到以压控为目的,而且其结构简单、 成本低又安全,保证使用寿命的电压力锅。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压力锅,包括锅盖、内锅 和外锅体,外锅体设有加热部件,加热部件与内锅底面接触,锅 盖上设有气压开关装置,并且电连接加热部件,外锅体由底盘和外 壳组成,加热部件位于底盘内,底盘面上的边加设外壳,外壳上
设有提手并延伸至外锅体内,提手的上表面设有凹槽,内有扣部; 内锅放于外锅体内,内锅固定在外壳上的两提手之间;锅盖设有 扣部,与提手上的扣部相适配。
外锅体上的扣部设有导线端子脚,端子脚电连接底盘的加热 部件。锅盖上的扣部设有导线端子脚,端子脚电连接锅盖内的气 压开关装置。外锅体的扣部与锅盖的扣部扣合后,外锅体的端子 脚与锅盖的端子脚电连接。
气压开关装置位于锅盖,开口向内锅。气压开关装置由固定 座、气压膜和开关总成组成;上述的固定座开口设有级位,固定 座设于锅盖的上壁的正中央,其开口的级位上封盖上一气压膜, 再盖上一密封胶圈;固定座内设有开关总成,开关总成伸有触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内锅被定位在两提手之间,节省 了以往压力锅使用的中环,只靠外壳固定内锅不但具有结构简单、 安全可靠,从而保证使用寿命,而且有加工过程容易和降低成本 的功效;加上使用现在流行的风压开关装置,与电压力内的加热
部件电连接,能令电压力锅容易达到压力控制的精确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放大图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3是图1中A-A放大图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4是图1中B-B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6是图5中C-C放大图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7是图6中C--C放大图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8是图7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的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中l为锅盖;ll为锅盖的扣部;12为锅盖的端子脚;13 为滑块;2为内锅;21为内锅的提手;22内锅提手上的端子脚; 23为内锅提手上的凹槽;24为内锅的扣部;3为外锅体;31加
热部件;32为底盘;33为外壳;34为外锅体的提手;35为外锅 体提手上的凹槽;36为外锅体的扣部;37为外锅体的端子脚;4 为气压开关装置;41为固定座;42为气压膜;43为开关总成;44 为密封胶圈;45为触头;46为螺钉。
如图所示, 一种电压力锅,包括锅盖l、内锅2和外锅体3, 外锅体3设有加热部件31,加热部件31与内锅2底面接触,锅盖
1上设有气压开关装置4,并且电连接加热部件31,外锅体3由底 盘32和外壳33组成,加热部件31位于底盘32内,底盘32面上 的边加设外壳33,外壳33上设有提手34并延伸至外锅体3内, 提手34的上表面设有凹槽35,内有扣部36;内锅2放于外锅体3 内,内锅2固定在外壳33上的两提手34之间;锅盖1设有扣部 11,与提手34上的扣部36相适配。
如图2所示,内锅2分别由锅盖1和外锅体3的提手34贴紧 其内壁和外壁,锅盖1的贴紧能保证电压力锅工作时,内锅2内 的环境是密封。锅盖1上的端子脚12与外锅体3上的端子脚37 连接,使锅盖1上的气压开关装置4和外锅体3内的加热部件31 通电,令电压力锅正常工作。
整个压力锅没有使用中环配件,减少电压力锅的加工工序, 节省加工时间,降低生产成本。外壳33可以使用不锈钢镶嵌,依 靠外壳33作为外锅体3支撑内锅2,又能达到压力锅的安全使用。
如图3所示,内锅2外壁上装有提手21。方便使用者容易取 走内锅2,内锅2上的提手21上设有端子脚22,上接锅盖l内的 端子脚12,下接外锅体3内的端子脚37,使气压开关装置4和加 热部件31电连接。
如图4所示,气压开关装置4位于锅盖1,开口向内锅2。气 压开关装置4由固定座41、气压膜42和开关总成43组成;固定 座41开口设有级位,固定座41设于锅盖1的上壁的正中央,由
螺钉46固定于锅盖1内,其开口的级位上封盖上一气压膜42,再 盖上一密封胶圈44;固定座41内设有开关总成43,开关总成43 伸有触头45。
气压开关装置4上的气压膜42触感锅内的气压,当气压达到 一定压力时,气压令气压膜42发生形变,推动触头45,使开关总 成43工作,控制压力锅的工作时间。
如图5和6所示,提手34上的扣部36设有导线端子脚37, 端子脚37电连接底盘32的加热部件31。锅盖1的扣部U上设有 导线端子脚12,端子脚12电连接锅盖1内的气压开关装置4。外 锅体3的扣部36与锅盖1的扣部11扣合后,外锅体3的端子脚 37与锅盖1的端子脚12电连接。锅盖1上设有一滑块13,当锅 盖1和外锅体3扣合后,滑块13插进外锅体3上的提手34内的 级位,保证锅盖1不会受气压往外的张力而松脱于外锅体3,确保 电压力锅的密封状态。
如图7所示,内锅2上设有提手21,提手21的上表面设有凹 槽23,内有扣部24;锅盖1上的扣部11与内锅2上的扣部24扣 合后,滑块13插进内锅2上的提手21内的级位,保证锅盖l不 会受气压往外的张力而松脱于内锅2,确保电压力锅的密封状态。
如图8所示,滑块13拔出外锅体3的提手34上的级位,锅 盖1则旋开于外锅体3,锅盖1上的扣部11与外锅体3上的扣部 36分离,锅盖l上的段子脚12和外锅体3上的端子脚37也同时
分离,则气压开关装置4和加热部件31断路。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达到了以压控为目的,而 且其结构简单又安全,确保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电压力锅,包括锅盖(1)、内锅(2)和外锅体(3),外锅体(3)设有加热部件(31),加热部件(31)与内锅(2)底面接触,锅盖(1)上设有气压开关装置(4),并且电连接加热部件(3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锅体(3)由底盘(32)和外壳(33)组成,加热部件(31)位于底盘(32)内,底盘(32)面上的边加设外壳(33),外壳(33)上设有提手(34)并延伸至外锅体(3)内,提手(34)上设有扣部(36);所述的内锅(2)放于外锅体(3)内,内锅(2)固定在外壳(33)上的两提手(34)之间;所述的锅盖(1)设有扣部(11),与提手(34)上的扣部(36)相适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外锅体(3)的扣部(36)上设有导线端子脚(37),外锅 体(3)的扣部(36)与锅盖(1)的扣部(11)扣合后,端 子脚(37)与锅盖(1)的扣部(11)接触,端子脚(37) 电连接底盘(32)的加热部件(31)。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锅盖(1)的扣部(11)上设有导线端子脚(12),外锅 体(3)的扣部(36)与锅盖(1)的扣部(11)扣合后,端 子脚(12)与外锅体(3)的扣部(36)接触,端子脚(12) 电连接锅盖(1)内的气压开关装置(4)。
4、 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所述的电压力锅,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锅体(3)的扣部(36)与锅盖(1)的 扣部(11)扣合后,外锅体(3)的端子脚(37)与锅盖(1) 的端子脚(12)电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气压开关装置(4)位于锅盖(1),开口向内锅(2)。 气沐:开关装置(4)由固定座(41)、气压膜(42)和开关总 成(43)组成;上述的固定座(41)开口设有级位,固定座(41)设于锅盖(1)的上壁的正中央,其开口的级位上封 盖上一气压膜(41),再盖上一密封胶圈(44);固定座(41) 内设有开关总成(43),开关总成(43)伸有触头(45)。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 述外锅体(3)上的提手(34)表面设有凹槽(35),内设有 扣部(3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烹饪用具,具体属于电压力锅结构的技术领域。电压力锅,包括锅盖、内锅和外锅体,外锅体设有加热部件,加热部件与内锅底面接触,锅盖上设有气压开关装置,并且电连接加热部件,外锅体由底盘和外壳组成,加热部件位于底盘内,底盘面上的边加设外壳,外壳上设有提手并延伸至外锅体内,提手的上表面设有凹槽,内有扣部;内锅放于外锅体内,内锅固定在外壳上的两提手之间,锅盖设有扣部,与提手上的扣部相适配。本实用新型达到以压控为目的,而且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又安全,保证使用寿命的电压力锅。
文档编号A47J27/08GK201001621SQ20062005936
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5日
发明者冼国佳 申请人:冼国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