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叶片水垢清洗方法

文档序号:1478747阅读:7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叶片水垢清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洗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叶片水垢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发动机热冲击叶片裂纹扩展试验是在发动机设计、使用过程中必不可缺少的一种试验,其目的是为了了解疲劳裂纹扩展情况及剩余使用寿命。在发动机的热冲击叶片裂纹扩展试验中,试验件要经过数以千次升温—降温—升温的过程,升温是由燃烧室产生的高温气体来完成,降温是对已具有高温的试验件喷水完成的。试验完成后再对试验件进行荧光检测。既把试验件放在浸泡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清洗并烘干,然后在显影粉中显像,再在紫外灯照射下观察,以判断试验件是否有裂纹、以及裂纹多少与长短。由于叶片热冲击试验要不断地反复地加温与喷水降温,这样就会在试验件表面形成水垢,而水垢会掩盖细小的裂纹及裂纹扩展的位置与长短,影响了荧光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因此又需对其水垢进行清除。刮除叶片表面的水垢会留下刮痕使荧光检测时发生误判;用盐酸等强酸浸洗水垢则会腐蚀叶片,使裂纹扩大,不仅对试验件造成损坏,同时也对热冲击试验的结果产生影响。叶片在热冲击试验中形成的水垢与普通热水器中形成的水垢不相同,除了钙镁水垢之外还有一些其他金属的氧化物的烧结物、积碳等,由于叶片上的水垢不能用强酸清洗,单纯使用一定浓度的醋酸也无法清除。也有使用清洗液的,但效果均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除叶片表面水垢效果明显、成本低廉、方法简捷,对操作人员无毒害,环境污染小,对发动机叶片无损害的发动机叶片水垢清洗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1、按下列组分(重量百分比)配制清洗液乙酸5~10%,乙二酸3~5%,抗坏血酸5~10%,余为水混合,制成清洗液,其PH值为5.5~6.0;2、浸泡将上述清洗液加温80~100C°,发动机叶片放在其中浸泡2~3小时后取出;3、冲洗用清水清洗至叶片表面用PH试纸测定PH值为7.0~7.5为止;4、干燥用烘箱80±10C°烘干30分钟;5、过滤与回收用过的清洗液用微孔陶瓷板过滤,回收再利用。
本发明的优点是成本低廉,清洗液可以过滤后调节酸度反复使用,每公斤清洗液进行20次清洗后过滤仍可以使用,其清洗液成本不到50元。方法简捷、清除水垢效果好,对操作人员无毒害,环境污染小,对发动机叶片无损害。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叙。
实施例1本发明由以下几个步骤实现。
1、按下列组分(重量百分比)配制清洗液由乙酸5%,乙二酸3%,抗坏血酸10%,余为水配制成清洗液,其清洗液的PH值为5.5~6.0;2、浸泡上述清洗液加温80~100C°,发动机叶片放在其中浸泡2小时后取出清洗;3、冲洗用清水清洗至叶片表面用PH试纸测定PH值为7.0~7.5为止;4、干燥用烘箱在80±10C°条件下,烘30分钟至干燥;5、过滤与回收将使用过的清洗液用微孔陶瓷板过滤、回收再利用。
实施例21、按下列组分(重量百分比)配制清洗液由乙酸6%、乙二酸4%,抗坏血酸6%,余为水配制成清洗液,配置好的清洗液的PH值为5.5~6.0;2、浸泡上述清洗液加温80~100C°,将叶片在清洗液中浸泡3小时后取出清洗;3、冲洗用清水清洗至叶片表面用PH试纸测定PH值为7.0~7.5为止;4、干燥用烘箱在80±10C°条件下,烘30分钟至干燥;5、过滤与回收使用过的清洗液用微孔陶瓷板过滤,回收再利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叶片水垢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1)、按下列组分(重量百分比)配制清洗液乙酸5~10%,乙二酸3~5%,抗坏血酸5~10%,余为水混合,制成清洗液,其PH值为5.5~6.0;(2)、浸泡将上述清洗液加温80~100℃,发动机叶片放在其中浸泡2~3小时后取出;(3)、冲洗用清水清洗至叶片表面用PH试纸测定PH值为7.0~7.5为中性为止;(4)、干燥用烘箱80±10℃烘干30分钟;(5)、过滤与回收用过的清洗液用微孔陶瓷板过滤,回收再利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发动机叶片水垢清洗方法。主要是通过配制清洗液,浸泡,冲洗,干燥,过滤与回收几个步骤完成。成本低廉,清洗液可以过滤后调节酸度反复使用。方法简捷、清除水垢效果好,对操作人员无毒害,环境污染小,对发动机叶片无损害。
文档编号C11D7/26GK101041157SQ20071003480
公开日2007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4日
发明者卢江虹 申请人: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