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392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餐具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餐具等进行清洗的餐具清洗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这种餐具清洗机具有图13所示的结构。图13是表示现有技术的餐具清洗机120的结构的侧视截面图。
如图13所示,餐具清洗机120具有餐具清洗机本体101(以下简称为“本体”)和门体107。为了易于将餐具106等装入餐具架105中以及将其取出,门体107包括能够向本体101上方滑动打开的上门体103;以及在将下侧轴支在本体101上的状态下,能够向本体101前方(图13的左侧)打开的下门体104。
另外,本体101在其前方具有开口部102。开口部102其上部向后方(图13的右侧)倾斜。
在本体101的内部设置有放置餐具106等的餐具架105。餐具架105能够从开口部102向本体101的前方拉出(参照日本特开2002-219083号公报)。
在这种现有的餐具清洗机120中,为了能够使本体101上部的开口尽可能地大,而使上门体103向开口部102的突出量(即上门体103的长度)尽可能地小,使得当打开门体107时,上门体103尽可能地不覆盖开口部102。
然而,为了在原样保持开口部102大小的情况下缩短上门体103,而必需加长下门体104。采用这种结构,当打开门体107时,存在下门体104向本体101前方的凸出量较大的问题。
即在将这种现有的餐具清洗机120设置在厨房的水池侧的情况下,即使能够放置本体101,在打开门体107时,下门体106与水管等外部装置接触的可能性高。如果是在下门体104与外部装置接触的情况下,则很难拉出餐具架105,其结果,存在安放餐具106变得显著困难的问题。
此外相反,在缩短下门体104的长度,加长上门体103的情况下,当打开门体107时,由于上门体103覆盖开口部102的上部,所以,使得将餐具106放置在餐具架105、特别是上层的餐具架105上以及将其取出变得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将餐具等放置在餐具架中以及将其取出的、使用便利性有显著提高的餐具清洗机。
本发明的餐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内、具有开口部的清洗槽;设置在清洗槽内、收纳被清洗物的餐具架;以及用于开闭开口部的门体,其中,开口部从本体前面至上面开口,同时,本体的上部形状形成为从前面至背面使上方凸出的圆弧形状,门体具有其前端部打开至中央部更下方位置的上门体以及向前方并且向下方打开的下门体。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开口部从本体的前面至上面开口并且通过使上门体其前端部较大地打开至中央部的更下方位置,使得即使增大上门体,也可以实现较大的开口部,因此,能够提供易于从上部将餐具等装入餐具架中以及将其取出的、使用便利性有显著提高的餐具清洗机。
另外,在本体的背面外侧也可以具有用于接受从上门体滴下的水滴的盛水部。
采用这种结构,在清洗途中等状态下,当使餐具清洗机的门体进行开闭动作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盛水部接受来自上门体的水滴。这样,在打开上门体的情况等下,能够降低水滴从上门体落在本体的外侧、水滴顺着本体附着在电源线上、水滴落下至水池中的可能性。因此,能够始终保持水池周围的清洁,同时,能够抑制漏电等危险性,以提高安全性。
另外,也可以是盛水部具有与清洗槽或者排水口连接的孔部,使积存在盛水部中的水流入到清洗槽内或者排水口中的结构。
采用这种结构,由于积存在盛水部中的水能够流入到清洗槽内或者排水槽中,所以水不从盛水部溢出,能够提高安全性,同时,由于不是水积存在盛水部内的状态,因此可以保持餐具清洗机清洁。
另外,盛水部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带坡度的底面部,使水集中在至少一个位置上。
采用这种结构,由于流入到盛水部的水滴通过底面部的坡度而集中,因此容易进行清扫等检修。
另外,盛水部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向着孔部并带有坡度的底面部,使水集中在孔部中。
采用这种结构,使得流入到盛水部中的水能够高效地从孔部排出。
另外,也可以是在上门体的前端部具有用于接收附着在上门体内壁上的水滴的盛水部的结构。
采用这种结构,能够防止在清洗途中打开门体时,因上门体在全开状态下停止时的冲击等,而使附着在上门体上的水滴飞出至本体的背面壁或者插座部分等上。这样,能够始终保持清洗槽周围的清洁,同时,能够抑制漏电等危险性,以提高安全性。
另外,盛水部也可以由软质材料制成。
采用这种结构,在关闭门体的情况下,能够使门体和本体的间隙狭小,提高外观的美观性,同时,在盛水部与本体接触的情况下,能够减小对门体开闭动作的影响。
另外,盛水部也可以由硬质材料制成。
采用这种结构,在门体开闭时,能够通过设计而有意地确保上门体和本体无干涉的间隙。由此,手不会从上门体和本体之间的间隙进入,能够提高安全性。
另外,也可以将盛水部与上门体形成为一体。
采用这种结构,能够减小构成门体的零件数目,能够降低成本。另外,能够除去水从嵌合部的浸入、降低零件的嵌合强度等使质量降低的原因,能够提高品质。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易于将餐具等放置在餐具架中以及将其取出的、使用便利性有显著提高的餐具清洗机。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的结构的侧视截面图。
图2是表示该餐具清洗机的外观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打开该餐具清洗机的门体时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用于开闭该餐具清洗机的上门体和下门体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该餐具清洗机的盛水部结构的部分的侧视截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的盛水部的结构的侧视截面图。
图7是用于说明该餐具清洗机的另一结构的侧视截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的结构的背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的结构的背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该餐具清洗机的盛水体的结构的侧视截面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的盛水体的结构的侧视截面图。
图13是表示现有技术的餐具清洗机的结构的侧视截面图。
符号说明1、101本体;1a前面部;1b背面部;1c圆弧形部;1d平面部;2清洗槽;3、105餐具架;4、102开口部;5、107门体;6、103上门体;7、104下门体;8窗;9上层架;10下层架;11滑动部;12支承部;13清洗喷嘴;14清洗泵;15加热器;16控制装置;17顶部;18接合部;21密封件;22密封承受件;23上门体支承部;24下门体支承部;25上门体回转轴;26下门体回转轴;27移动轴;28移动槽;29第一连动部件;30第二连动部件;31连动部件间回转轴;32连动部件间回转孔;33上门体连动孔;34上门体连动回转轴;35止动部件;36止动部承受部;37盖(收纳部);38本体侧面体;39上端部;40盛水部;41水滴;42阀;43底面部;45、46管;47软管;50盘碟类;51餐具保持部;60、72、73、74、75、80、84、120餐具清洗机;61中央部;62前端部;70清洗槽;82、83盛水部;106餐具。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中,本发明不受本实施方式所限制。
(第一实施方式)首先,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60的结构的侧视截面图。此外,图2是表示该餐具清洗机60的外观的侧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餐具清洗机60具有餐具清洗机本体1(以下简称为“本体”)。当从侧面观察时,本体1的外廓形状具有分别大致呈铅直状的前面部1a和背面部1b;以及在前面部1a和背面部1b之间使上方凸出的形成为大致圆弧状的圆弧形部1c。另外,本体1在其前面(图1和图2的左侧)具有大致平面形状的平面部1d。
餐具清洗机60在本体1的内部具有清洗槽2,该清洗槽2收容有用于收纳餐具等被清洗物的餐具架3。如图1所示,清洗槽2的上部沿着本体1上部的圆弧形部1c的内表面而从上面至背面(图1的右侧)形成为使上方凸出的大致圆弧形。
另外,清洗槽2具有从前面至上面开口的开口部4,并且具有用于封闭开口部4的可自由开闭的门体5。
门体5包括向本体1上部的外侧打开的上门体6,用于打开开口部4中的、设置在清洗槽2的上面的部分;以及其下方轴支在本体1上并向前方且向下方打开的下门体7,用于打开开口部4中的、设置在清洗槽2的前面的部分(关于门体5打开的状态可参照图3)。
上门体6具有用于确认清洗槽2内部的半透明的窗8。上门体6的截面形状与本体1的上面的截面形状相同,形成为使外侧凸出的大致圆弧形状。上门体6以沿着本体1上部的圆弧形部1c的外轮廓移动的方式来开闭开口部4。
图3是表示打开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60的门体5时的结构的侧视图。如图3所示,上门体6能够在图中沿箭头“ロ”所示的方向转动,下门体7能够在图中沿箭头“イ”所示的方向转动。
返回到图1可以看出,餐具架3包括上层架9以及具有餐具保持部51的下层架10的上下两层筐架。上层架9与下层架10共用构成部件。
餐具架3在其下面具有滑动部11,相对于设置在清洗槽2内面的支承部12,能够在前后方向(图1的水平方向)上可滑动地被支承。当打开下门体7时,餐具架3能够在下门体7上被拉出。
餐具清洗机60还包括清洗泵14、以及用于向餐具喷射由清洗泵14所加压的清洗水的清洗喷嘴13。
另外,在清洗槽2的下部配置有用于加热清洗水的加热器15。在清洗槽2的下部还设置有控制装置16,用于控制清洗泵14、以及加热器15等。
此处,更详细地说明餐具清洗机60的门体5的结构。
如图3所示,开口部4形成为包含本体1的前面部1a、以及从前面部1a至上面向外膨出设置的圆弧形部1c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开口部4的上端部39位于本体1的圆弧形部1c的上面的顶部17附近。在本体1的上部面积中,前面部1a侧大致一半面积形成为开口部4。(其中,直线C为通过顶部17的铅直线,开口部4的上端部39位于该铅直线附近)。
此处,更详细地说明上门体6和下门体7的开闭结构。图4是用于表示餐具清洗机60的上门体6和下门体7的开闭结构的侧视图。
首先,如图4所示,上门体6和下门体7的接合部18被设置于在本体1的前面形成的平面部1d上,利用设置在上门体6侧的密封件21和设置在下门体7上的密封承受件22,而不漏水地密封上门体6和下门体7之间的间隙。
此处,图4是表示上门体6和下门体7关闭的状态,如上所述,图3是表示上门体6和下门体7打开的状态。以下,同时使用图3和图4进行说明。
上门体6具有上门体支承部23,下门体7具有下门体支承部24。
上门体支承部23利用设置在清洗槽2侧面上的上门体回转轴25,而可自由转动地轴支在本体1上,另外,下门体支承部24,利用下门体回转轴26,而可自由转动地轴支在本体1上。
移动轴27被设置在上门体支承部23上,同时,用于限制移动轴27的移动槽28被设置在清洗槽2的侧面上。由于随着上门体支承部23的移动,移动轴27沿着移动槽28移动,因此,能够限制上门体6的动作。
上门体6和下门体7利用第一连动部件29和第二连动部件30而连接。利用这种结构,当下门体7打开时,与向前方的转动(向图3的方向“イ”的转动)连动,可使上门体6向上方转动(向图3的方向“ロ”转动)。
第一连动部件29的一端(图4的左侧)固定在下门体7上,另一端具有连动部件间回转轴31。连动部件间回转轴31通过设置在第二连动部件30的下端上的连动部件间回转孔32,而能够自由转动地轴支第二连动部件30。
另外,在第二连动部件30的上端设置有上门体连动孔33。上门体连动孔33利用设置在上门体支承部23的图4下部的上门体连动回转轴34而能够自由转动地轴支。
另外,为了在打开开口部4时限制门体5的位置,而在第二连动部件30上设置有作为突出部的止动部35,同时,在本体1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与该止动部35接触的止动部承受部36。
此外,如图3所示,在打开上门体6时,上门体支承部23从本体1向上方突出的部分,在关闭上门体6时,被设置在上门体6侧面上的盖(收纳部)37所覆盖并收纳。这样,当关闭上门体6时,从外面看不见上门体支承部23,能够实现高设计性。
而且,上述上门体支承部23、第一连动部件29、第二连动部件30和移动槽28等的,用于支承门体5转动用的机构零件被设置在本体1侧部的两侧,利用本体侧面体38覆盖(参见图2)。这样,从外面看不见这些机构零件,能够实现高设计性。
另外,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60中,当使门体5打开的动作结束时,上门体支承部23和本体1的圆弧形部1c交叉的位置(D点)位于开口部4的上端部39的后方。
在打开门体5的状态下,上门体6的前端部62的位置位于上门体6的中央部61(这里称为上门体6表面的中心部)的下方。采用这种结构,在餐具清洗机60中,由于上门体6打开得较大,因此可以防止在开放状态下,上门体6覆盖开口部4,从而易于使餐具类从上部出入。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60中,上门体6和下门体7连动。即,通过以下门体回转轴26为中心,向着图3的箭头“イ”方向使下门体7向前方转动,上门体6也与其连动,在箭头“ロ”方向转动,打开开口部4。因此,如果使上门体6或者下门体7的任一个运动,则另一个也连动。由此,能够提高门体5的操作性以及使用便利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60中,当打开开口部4时,上门体6以上门体回转轴25为中心,向本体1的上方后方移动,在移动结束时,在上门体支承部23移动至开口部4的上端部39更后方的时刻,止动部35与止动部件支承部36接触,上门体6和下门体7停止,因此,成为不能再继续移动的开放状态。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60中,如图3和图5所示,在本体1的背面部1b的外侧,具有盛水部40,使得在门体5打开的状态下,即使水滴41从上门体6的前端部62滴落在本体1的外侧上,也能够将其接住。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60的盛水部40的结构的部分侧视截面图。图5A是表示关闭上门体6时的状态,图5B是表示打开上门体6时的状态。如图5B所示,从上门体6的内侧滴落在本体1的外侧上的水滴41和从上门体6的前端部62滴下的水滴41都能够由盛水部40接住。
其次,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60的动作和作用。
一般,在设置餐具清洗机60的情况下,具有沿着厨房的侧壁使餐具清洗机60的正面向着前面放置的情况(正面放置)、和使其侧面向着前面放置的情况(纵向放置)。近期的厨房一般在厨房的侧壁上设置有集中控制浴槽或者供热水器等供热水设备的控制器。
在厨房中设置现有餐具清洗机120的情况下,将控制器设置在比餐具清洗机120的本体101高的位置上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控制器设置得比本体101稍微低的情况下,为了确保设置在控制器上的显示部的确认性以及开关部件的操作性,而必需使餐具清洗机120稍微离开壁面设置。这样,为了取得场所,而会损害在厨房中的作业性。另外,在控制器被设置在更低的位置的情况下,设置餐具清洗机120变得困难。
与此相对,采用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60,由于将本体1的上部形状形成为从前面至背面使上方凸出的大致圆弧形,因此,在正面放置的情况下,即使当控制器被设置得比本体1稍低时,也可以不与控制器接触而将本体1设置得靠近壁面。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使用者能够从上方越过本体1确认控制器,因此,能够得到显示部的确认性并且能够确保开关部件的操作性。
这样,采用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60,即使在具有浴槽或供热水器等的控制器的厨房中,也能够确保控制器的确认性和操作性,并能够提高设置性。
另外,在餐具清洗机60中,将本体1的上部形状和上门体6的上部形状分别形成为向上方膨出(使上方凸出)的大致圆弧形,同时,使上门体6沿着本体1上部的圆弧形部1c移动,以开闭从清洗槽2的前面至上面设置的开口部4。采用这种结构,由于能够将打开开口部4时的餐具清洗机60的高度抑制得较低,因此,能够易于在已设置有吊橱柜等那样的、设置空间在高度方向狭窄的地方进行设置。
另外,在现有的餐具清洗机120中,从侧面观察的从清洗槽的背面至上面的形状大致为直角。这样,在清洗时,清洗水难以从清洗槽内部的背面向着上面而到达,结果,从上面落下并注入餐具中的清洗水较少,清洗附着在餐具表面上的污物的性能降低。然而,采用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60的结构,由于清洗槽2离开背面的上面的形状为大致圆弧形,因此,流至上面的清洗水量增加,可使从上面下降并注入餐具中的清洗水增多,能够可靠地洗掉附着在餐具表面的污物。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60中,其开口部4包含本体1的前面部1a、从前面部1a至上面向外膨出的圆弧形部1c。由此,使餐具等在餐具架3中的安放和取出变得容易,能够提高餐具安放性。
此外,通过使设置在清洗槽2上面的开口部4的上端部39位于圆弧形部1c的顶部17的附近,而能够使本体1的上部面积的大致一半打开。因此,能够确认至上层架9的里面,并且餐具等也容易出入。
另外,如图1所示,在餐具清洗机60中,这样构成餐具架3,使得盘碟类50的重心位置和圆弧形部1c的圆弧中心位置与本体1的前面的距离分别大致相等。这样,即使为较大的盘子,也不会与清洗槽2的开口部4的边缘接触,因此容易出入。
在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60中,通过使清洗槽2的前面和上面开放而形成开口部4。因此,覆盖该开口部4的门体5,与具有同等程度本体尺寸的现有的餐具清洗机120相比,在上下方向变长。因此,在利用一扇门向上打开的结构的情况下,门会成为妨碍,使得难以从上方放置并取出餐具。另外,在利用一扇门向下打开的结构的情况下,如果正面放置,则较大的门从本体向前面打开,厨房柜台上的调理空间狭窄,如果为纵向放置,则门有可能碰到水管而不能完全打开门。
然而,采用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60,利用上门体6和下门体7两扇门构成门体5,在从清洗槽2的前面至上面设置的开口部4的平面部1d上形成门体5的分割位置(即接合部18)。因此,由于当打开开口部4时,下门体7向本体1的前方的突出量少,所以,可以减小在正面放置的情况下,在本体1前方所必要的深度尺寸。另外,在纵向放置的情况下,即使水管等在本体1的附近存在时,由于能够减少下门体7与水管碰撞的可能性,而可以提高本体1的设置性。
一般,在将餐具清洗机60设置在狭窄厨房的水池侧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将清洗槽2的开口部4放置在厨房右或者左边的水池侧的纵向放置比将其设置在使用者对面的正面放置的情况多。
这样,在纵向放置的情况下,当打开门体5而使餐具出入时,从开口部4的斜上方进行,而本发明的上门体支承部23,形成为使上方凸出的大致圆弧形,使得当关闭上门体6时,收容在盖37内,因此,当打开上门体6时,上门体支承部23与圆弧形部1c的交叉位置向着开口部4的上端部39的更后方移动。即,由于上门体支承部23具有不会防碍开口部4的结构,所以,不会遮挡使用者的视野,能够提高餐具的安放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性清洗机60中,在上门体6上设置收纳上门体支承部23的盖37,当关闭门体5时,从上门体支承部23的本体1突出的部分被收纳在盖37中。此外,不从上门体支承部23的本体1突出的部分被本体侧面体38所覆盖。这样,由于上门体支承部23和上门体连动回转轴34等机构零件不在本体外露出,因此,能够防止尘埃或者垃圾等异物侵蚀上门体回转轴25或者上门体连动回转轴34等回转轴中并堆积,从而,能够平稳地开闭门体5。
而且,由于移动轴27和移动槽28利用本体侧面体38而形成为不在本体外露出的结构,因此,能够防止尘埃、垃圾等异物侵蚀到移动轴27和移动槽28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60中,在本体1的背面部上具有盛水部40。因此,当门体5开闭时,即使水滴41从上门体6的内面或者前端部62滴落在大致圆弧形本体1的外面上,也可以利用盛水部40接住。这样,水滴41不会垂落在水池70(参见图3)内,因此能够保持清洁,同时能够防止水滴41附着在配置于制品背面的电源线上(图中没有示出),以提高安全性。
(第二实施方式)其次,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72的结构的侧视截面图。
如图6所示,餐具清洗机72的结构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60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设置于本体1的背面部1b上的盛水部40的底面的一部分上设置有与清洗槽2连通的管45。
在餐具清洗机72中,在管45到达清洗槽2的部分上配置有阀42,能够使积存在盛水部40中的水滴41返回至清洗槽2内。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60相同,并省略其说明。
采用这种结构,当在清洗中进行反复几次开闭动作的情况下,利用本体1的背面部1b的盛水部40而能够收取流落在本体1外面的水滴4 1,并使其再返回至清洗槽2内。
因此,水滴41不从设置在本体1的背面部1b上的盛水部40溢出,能够提高制品的安全性。另外,在餐具清洗机72中,由于采取上述的循环结构,所以,通过门体5的开闭而能够使积存在本体1背面的盛水部40中的水滴41返回清洗槽2内,使得水不会成为积存在盛水部40中的状态,能够保持餐具清洗机72清洁。
此处,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的另一结构。图7是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73的另一结构的侧视截面图。
如图7所示,餐具清洗机73在本体1的背面部1b的盛水部40中形成有管46,其与软管47连接,将水排出至排水口(图中没有示出)。作为这种结构,能够得到与上述餐具清洗机72同样的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其次,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74的结构的、从背面观察本体1的图。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74中,在设置于本体1的背面部1b上的盛水部40的底面部43上设置有坡度,将流入的水滴41集中在底面部43的本体1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60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采用这种结构,因门体5的开闭动作而流入本体1的背面部1b的盛水部40中的水滴41,利用底面部43内面的坡度而集中在一个地方,因此,容易检修,并能够保持餐具清洗机74清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74中表示水滴41全部集中在底面部43的中心部一个地方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该例子。例如,对底面部43的坡度进行设计,使水滴41分开集中于多个地方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
(第四实施方式)其次,说明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75的结构的、从背面观察本体1的图。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75中,向着设置在本体1的背面部上的盛水部40的底面部43上所设置的管45、46,设置底面部43的坡度。与管45、46相关的结构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的餐具清洗机72,73相同(参见图6和图7)。另外,由于上门体6的动作等其他构成元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60同样,因此省略其说明。
采用这种结构,即使在清洗中反复门体5的开闭动作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底面部43的坡度,高效率地将流入本体1的背面的盛水部40中的水滴41集中在管45、46中,并将其排出至清洗槽2或排水口。
因此,水滴41不会从盛水部40溢出,能够提高安全性。此外,通过在底面部43上设置坡度,由于水滴41不残留在本体1的背面的盛水部40中,因而能够保持餐具清洗机75清洁。
(第五实施方式)其次,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80的结构的侧视图。
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8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60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上门体6的前端部62的内侧,利用爪嵌合或者夹住或者粘接等方法安装盛水部82。在图11中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80的盛水部82的结构的侧视截面图。图11A表示关闭上门体6时的状态,图11B表示打开上门体6时的状态。
一般,在餐具清洗机中,在清洗途中等打开门体的情况下,附着在上门体的内壁上的水滴,因为上门体全开状态下停止时的冲击,而从上门体向本体的背面方向飞散。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80中,利用安装在上门体6上的盛水部82接住飞散的水滴42。这样,由于可防止水滴42附着在背面的壁上、或者飞出至位于本体1的背面上的插座等装置中,而能够经常保持水池70周围清洁,同时,能够降低漏电等的危险性,以提高安全性。
另外,将盛水部82设置在覆盖上门体6的开口部4的部分的上面,即最前端部分上,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大防止附着在门体5上的水滴42飞散的效果。
在餐具清洗机80的结构中,在关闭门体5的状态下,在使上门体6和本体1之间的间隙41变窄的情况下,通过由树脂等软质材料形成盛水部82,即使因为门体5的开闭动作使其与本体1接触,对门体5的开闭动作也没有影响,而且使外观优良。
另外,利用金属等硬质材料制成餐具清洗机80的盛水部82,在门体5关闭的状态下,如果通过设计而有意地确保上门体6和本体1之间不干涉的间隙41,则能够实现对门体5的开闭动作没有影响的、在上门体6和本体1之间的所希望宽度的间隙41。这样,能够防止因手等进入间隙41中强制拉伸上门体6的前端部62等而使餐具清洗机80成为不安全模式,从而能够提高安全性。
(第六实施方式)其次,说明第六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图12是说明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84的盛水部83的结构的侧视截面图。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84将盛水部83与上门体6形成为一体。其他结构元件与第五实施方式的餐具清洗机80相同,省略其说明。
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可减少构成上门体6的零件数,而能够使成本降低,同时,可除去水从嵌合部浸入或零件的嵌合强度等的品质降低的原因,因此能够提高餐具清洗机84的品质。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如上所述,通过采用本发明,可实现容易将餐具等放置在餐具架中以及将其取出,能够提供使用便利性显著提高的餐具清洗机的特别的效果,因此,能够作为清洗餐具等的餐具清洗机而有用。
权利要求
1.一种餐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设置在所述本体内、具有开口部的清洗槽;设置在所述清洗槽内、收纳被清洗物的餐具架;以及用于开闭所述开口部的门体,其中,所述开口部从所述本体的前面至上面开口、并且所述本体的上部形状形成为从前面至背面使上方凸出的圆弧形,所述门体具有其前端部打开至中央部更下方位置的上门体以及向前方且向下方打开的下门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的背面外侧具有用于接收从所述上门体滴下的水滴的盛水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水部具有与所述清洗槽或者排水口连接的孔部,积存在所述盛水部中的水流入到所述清洗槽内或者所述排水口中。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水部具有带有坡度的底面,以使水集中在至少一处位置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水部具有向着所述孔部并带有坡度的底面部,以使水集中在所述孔部中。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门体的所述前端部具有接收附着在所述上门体的内壁上的水滴的盛水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水体由软质材料制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水体由硬质材料制成。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水体与所述上门体形成为一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餐具清洗机,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内、具有开口部的清洗槽;设置在清洗槽内、收纳被清洗物的餐具架;和用于开闭开口部的门体,其中,开口部从本体的前面至上面开口,并且本体的上部形状形成为从前面至背面使上方凸出的圆弧形,门体具有其前端部打开至中央部更下方位置的上门体以及向前方且向下方打开的下门体。
文档编号A47L15/42GK101053507SQ20071009116
公开日2007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4日
发明者今西龙介, 下村一成, 筑谷惠次, 下部静男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