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兰花香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7574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树兰花香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用香精,具体是涉及树兰花香精。
背景技术
日用香精,主要用于生活用品如香皂、洗发水,化妆品等,其使用范围广,分类品种很多,在其中树兰花香精最为常见,现有的树兰花香精也有很多品种,按颜色分为自树兰花香精、粉树兰花香精、红树兰花香精等,目前的树兰花香精的成分简单,香味单调,用量大,不具有杀菌等功能,而且往往有变色之弊。如申请号为01106661,申请日为2001年4月26日,发明名称为长效固香剂的专利,其特征是先将树兰花香精20-25%置于容器内,其次将乳化剂60-65%置于容器内,再次是将定香剂15 20%加入容器内,用电动搅拌器搅拌10分钟,装入容器内密封或采用国际香精15-20 %、糊精60-70 %、定香剂15-20%或采用茉莉香精15-20%、乙醇60-70%、定香剂15-20%。上述专利的树兰花香精20-25%作为原料,用量大,而且成分简单,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量极少,香味纯正丰富,还具有持久性强等优点的树兰花香精。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本发明的树兰花香精是采用如下配方的组分和重量百分比精制而成山萩油5. 0 5. 2%、树兰叶油4. 8 5. 0%、血柏木油3. 0 3. 2%、广藿香油0. 5 0. 6%、白兰叶油1.0 1. 1%、^菜籽油0. 1 0. 2%、鸢尾凝脂0. 5 0.6%、 P-石竹烯10. 0 11.0%、芳樟醇4. 0 4. 3%、甲基柏木醚15. 0 17. 0%、壬醛0. 7 1.0%、 a-己基肉桂醛10. 0 12. 0%、甲基紫罗兰酮5. 0 5. 5%、异长叶烷酮9. 0 10. 0%、乙酸柏木酯5. 0 6. 0%、二氢茉莉酮酸甲酯20. 0 23. 0%。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上述配方的树兰花香精适用于白色膏霜、乳液、香糖蜜等加香产品,使用范围广,原料来源方便,无变色之弊,香味纯正丰富,持久性强,加杀菌剂还具有杀菌防霉等优点,用量极少,一般用量为0. 5% -1. 0%。
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的树兰花香精以下述原料组合,具体成分和重量包括有山萩油5.2g、树兰叶油5. Og、血柏木油3. Og、广藿香油0. 6g、白兰叶油1. lg、芹菜籽油0. 2g、鸢尾凝脂0. 6g、 13 -石竹烯11. 0g、芳樟醇4. Og、甲基柏木醚17. Og、壬醛1. Og、 a -己基肉桂醛12. Og、甲基紫罗兰酮5. 5g、异长叶烷酮10. 0g、乙酸柏木酯6. Og、二氢茉莉酮酸甲酯20. Og。原料经称重、混合、调制、搅拌、灌装而成,制成的香精颜色为白色液体,适用在白色膏霜、乳液、香糖蜜等力日香产品中。原料混匀后可加入到上述50 75°C的溶胶中,搅拌均匀后注模冷却成型保存。
权利要求
一种树兰花香精,其特征在于,它所含有的各组分的配比为山萩油5.0~5.2%、树兰叶油4.8~5.0%、血柏木油3.0~3.2%、广藿香油0.5~0.6%、白兰叶油1.0~1.1%、芹菜籽油0.1~0.2%、鸢尾凝脂0.5~0.6%、β-石竹烯10.0~11.0%、芳樟醇4.0~4.3%、甲基柏木醚15.0~17.0%、壬醛0.7~1.0%、α-己基肉桂醛10.0~12.0%、甲基紫罗兰酮5.0~5.5%、异长叶烷酮9.0~10.0%、乙酸柏木酯5.0~6.0%、二氢茉莉酮酸甲酯20.0~23.0%。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树兰花香精,其特征在于山萩油、树兰叶油、血柏木油、广藿香油、白兰叶油、芹菜籽油为一般物理工艺制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兰花香精,其特征在于组分和重量百分比含量包括山萩油5.0~5.2%、树兰叶油4.8~5.0%、血柏木油3.0~3.2%、广藿香油0.5~0.6%、白兰叶油1.0~1.1%、芹菜籽油0.1~0.2%、鸢尾凝脂0.5~0.6%、β-石竹烯10.0~11.0%、芳樟醇4.0~4.3%、甲基柏木醚15.0~17.0%、壬醛0.7~1.0%、α-己基肉桂醛10.0~12.0%、甲基紫罗兰酮5.0~5.5%、异长叶烷酮9.0~10.0%、乙酸柏木酯5.0~6.0%、二氢茉莉酮酸甲酯20.0~23.0%。本配方的树兰花香精适用于白色膏霜、乳液、香糖蜜等加香产品,无变色之弊,香味纯正丰富,持久性强,用量极少等优点。
文档编号C11B9/00GK101760308SQ20081015904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5日
发明者李全伟 申请人:李全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