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工件去污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7969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长工件去污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污箱,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放射性沾污设备的长工件去污箱。
背景技术
核电厂内的部分放射性沾污设备和部件在维修或储存以前需要进行去污处理。对 需要进行维修和储存的放射性沾污设备和部件经密封包装后,运至放射性机修车间及仓库 的去污车间进行去污处理。根据设备和部件沾污的类型和程度不同,以及设备和部件的材 料、外形尺寸等不同,采用的去污方法也不同,可采用化学方法去污和机械方法去污。去污 后的设备和部件在其表面剂量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以后再对设备进行维修、检测、装配和 运输。长工件去污箱就是主要去污设备之一。 目前的去污箱主要是用化学浸泡的方法进行去污,去污效果差;一次只能进行一 种污染类型的设备或部件;只能用于专属设备的清洗,使用范围窄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清洗小尺寸设备,又能清洗长工件,能够同时进行 不同污染类型的设备或部件的长工件去污箱。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长工件去污箱,在箱体内设加热管和工件架,箱 体的外侧设有进液管,箱体上面有箱盖,箱盖上设有通风孔,在箱体的侧壁还设有开关盖装 置和通风装置,其中该去污箱内设有隔板,将去污箱分割成几个相互独立的工作区间,每个 工作区间内均设有超声波振动盒,每个工作去见的箱盖均相互独立。 上述的隔板外缘固定一个密封圈,隔板连同密封圈一起嵌在固定于箱体内部的导
槽中,密封圈与气体接管相连,气体接管与进气阀连接,隔板被压板压紧,压板与轴连接并
可沿轴滑动,压板通过定位块和压板挡板固定。 上述的开关盖装置在气缸底座上面设置了 一个弹簧。 上述的通风连锁装置包括一个与箱盖连接的曲柄机构,曲柄机构通过轴与固定在
风管上部的风管支座上的旋转轴部件连接,旋转轴部件通过处于箱体外侧的风阀拉杆与处
于风管底部的风阀开关连接,风阀开关与风阀挡板相连,风管内侧上部开了一个风口。 上述的通风连锁装置和开关盖装置通过连杆联结在一起实现联动。 上述的箱盖上设置了一个圆形通风孔,上面通过密封垫和密封板密封,密封板通
过固定在箱盖上的快速夹钳压紧密封板。 本发明的效果(1)通过设置两个隔板使长工件去污箱能够同时清洗三个不同污 染类型和程度的部件,拆除隔板还能清洗大尺寸设备和部件,适应性强。(2)由于该工作箱 的通风装置设计精巧,在清洗过程中不会在成放射性气体外泄。(3)去污箱的自动关盖装置 中加入了弹簧,这样一旦出现停电或其他故障通风停止时,可以保证箱盖立即关闭,大大提 高了安全性能。(4)该去污箱中设置了超声波振荡盒,使机械去污和化学去污相结合提高了去污能力与速度。


本发明所提供的长工件去污箱的相关示意图如下 图1长工件去污箱结构俯视图。 图2分隔板结构主视图。 图3分隔板结构俯视图。 图4开关盖系统主视图。 图5箱盖进气装置主视图。 图6箱盖与通风系统连接主视图。 1-加热管;2-进液管;3-进气阀;4-工件架;5-箱盖;6-箱体;7-通风孔;8_超 声波振荡盒;9-隔板;10-开关盖装置;ll-连杆;12-通风连锁装置;13-压板;14-定位块; 15-导槽;16-密封圈;17-气体接管;18-轴;19-压板挡板;20_曲柄机构;21-螺纹叉形 件;22-拉杆;23-弹簧;24-汽缸底座;25-汽缸;26-压縮气体接管;27-快速夹钳;28-密 封板;29-固定支座;30-密封垫;31-旋转轴部件;32_开盖杠杆;33_风管支座;34_风口 ; 35-风管;36-风阀开关;37-风阀挡板;38-风阀拉杆;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长工件去污箱的箱体6被两个可拆卸的隔板9分割成三个 独立的工作区间,每个工作区间的底部均有一对盘成s形的加热管l,在加热管的上面设置 有一个工件架4,工件架4和加热管1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在箱体6两侧分别设置六个和七 个超声波振动盒8,每个工作区间都有一个独立的箱盖5、箱盖5上开一个通风孔7,在箱体 6的外侧设置有通风连锁装置12,它通过连杆11与开关盖装置10连接,同时每个工作区间 的箱体6外侧还设置有进液管2、进气阀3。 如图2和图3所示,隔板9外侧用螺钉固定一个气体密封圈16,气体密封圈16通 过一个气体接管17与设置在箱体6外侧的进气阀3相连,在去污箱的内侧有两个导槽15, 来固定隔板9和气体密封圈16。隔板9被与轴18连接的压板13压紧,压板13的压板挡板 19刚好卡在设置于箱体6内侧的定位块14下面固定住压板13。 在实际操作时,沿着轴18将压板13平移一段距离,使压板挡块19和箱体6内侧 的定位块14错开,压板13以轴18旋转,压板13打开,将带有气体密封圈16的隔板9插入 导槽15中,连接气体接管17,将压板13旋转至水平,平移到定位块14位置,压板13得以固 定。打开进气阀3,密封圈16充气,这样就实现了长工件去污箱箱体6的物理隔离,拆除隔 板的程序按照相反步骤实现。 如图4所示,箱盖5通过螺栓与曲柄机构20相连,曲柄机构20以连杆11为轴与 固定在箱体6外侧的风管支座33相连,曲柄机构20的另一端与螺纹叉形件21相连,螺纹 叉形件21与连接活塞的拉杆22连接,拉杆22穿过一个弹簧23,弹簧23固定于汽缸底座 24上,汽缸25的上部和下部各连接一个压縮气体接管26。 在实际操作时,压縮气体从压縮气体接管26进入汽缸25,推动活塞带动拉杆22, 带动曲柄机构20打开箱盖5或者关闭。如果在清洗工件过程中出现故障,汽缸25内的压
4縮空气消失,弹簧23失去约束,立即使螺纹叉形件21带动曲柄机构20关闭箱盖5,防止放 射性气体或者液体外。保证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如图5所示,箱盖5上部开一个圆形的通风孔7,通风孔7用一个密封垫30和密封 板28密封,上面用一个通用的快速夹钳27压紧密封板28,快速夹钳27用螺栓固定在箱盖 5的固定支座29上。 实际操作中,在用设备进行清洗去污前,将快速夹钳27打开,移走密封板28和密 封垫30,这样在箱盖5上的圆形通风孔7便处于开启状态,在设备工作时,通风系统处于开 启状态,空气从通风孔7流向箱体6内部。通风孔7的开启避免了箱体6内形成负压。当 设备停用时,将密封板28和密封垫30放好,快速夹钳27就位。这样设备通风停止时,设备 内部与外界空气隔绝,可以确保箱内气体也不会外泄。 如图6所示,箱盖5通过螺栓与曲柄机构20连接,曲柄机构20与固定在风管35 上部的风管支座33上的旋转轴部件31连接,旋转轴部件31通过处于箱体6外侧的风阀拉 杆38与出于风管35底部的风阀开关36连接,风阀开关36与风阀挡板37相连,风阀开关 36与风阀挡板37成约60。,风管35内侧上部开了一个风口 34。 当开盖时,通过风阀拉杆38运动,推动风阀开关36动作,风阀挡板37逐渐打开, 到达垂直位置,风管35顺畅排风。在关盖时,原理相同,最终风阀挡板37到达倾斜位置。
本发明的长工件去污箱的工作过程清洗工件前,先打开通风系统,防止放射性气 体从箱体中外泄。通过开关盖系统,打开箱盖5,把工件放在工件架4上,关闭箱盖5,通过 进液管2通入配置好的化学溶液,启动超声波振荡盒8,加热化学溶液进行清洗。如果清洗 部件较小,插入隔板9,可同时清洗三个部件。清洗完毕后,排净清洗液,打开箱盖5,取出部 件。
权利要求
一种长工件去污箱,在箱体(6)内设加热管(1)和工件架(4),箱体(6)的外侧设有进液管(2),箱体(6)上面有箱盖(5),箱盖(5)上设有通风孔(7),在箱体的侧壁还设有开关盖装置(10)和通风装置(12),其特征在于该去污箱内设有隔板(9),将去污箱分割成几个相互独立的工作区间,每个工作区间内均设有超声波振动盒(8),每个工作去见的箱盖(5)均相互独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工件去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9)外缘固定一个密封圈(16),隔板(9)连同密封圈(16) —起嵌在固定于箱体(6)内部的导槽(15)中,密封圈(16)与气体接管(17)相连,气体接管(17)与进气阀(3)连接,隔板(9)被压板(13)压紧,压板(13)与轴(18)连接并可沿轴(18)滑动,压板(13)通过定位块(14)和压板挡板(19)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工件去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盖装置(10)在气缸底座(24)上面设置了一个弹簧(23)。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长工件去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连锁装置(12)包括一个与箱盖(5)连接的曲柄机构(20),曲柄机构(20)通过轴与固定在风管(35)上部的风管支座(33)上的旋转轴部件(31)连接,旋转轴部件(31)通过处于箱体(6)外侧的风阀拉杆(38)与处于风管(35)底部的风阀开关(36)连接,风阀开关(36)与风阀挡板(37)相连,风管(35)内侧上部开了一个风口 (34)。
5. 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长工件去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连锁装置(12)和开关盖装置(10)通过连杆(11)联结在一起实现联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工件去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盖(5)上设置了一个圆形通风孔(7),上面通过密封垫(30)和密封板(28)密封,密封板(28)通过固定在箱盖(7)上的快速夹钳(27)压紧密封板(28)。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清洗污染核设备的长工件去污箱。该去污箱由箱体、两个隔板、39个超声波振动盒、箱盖自动开关系统、通风系统等组成。由于该去污箱设置了两个隔板将去污箱分隔为相互独立的清洗单元,在清洗不同污染类型的小部件时,三个单元互不干扰,不会造成交叉污染;由于每个工作单元中都设置了13个超声波振动盒,形成了特有的化学去污和机械去污相结合的清洗方式,清洗效果好;该去污箱的自动开关盖系统和通风系统保证了清洗过程中不会发生放射性气体外泄,提高了安全性能。
文档编号B08B3/12GK101733256SQ20081018099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0日
发明者刘天斌, 吴明, 周洪琦, 金青 申请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