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锅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7974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能锅盖的制作方法
节能锅盖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锅盖。
现有锅盖在烹调时若放入铲勺,锅和盖之间就会露出整圈的缝,铲勺把越厚 缝隙越大,热量散发越多,烹调时间要越久,耗时耗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国策。
专利Z L200720010908.6新式锅盖在盖体边缘开设一个矩形缺口卡住汤勺、铲 子,解决了露缝的问题,但也留下了图示直通盖体顶部的缺口常开耗能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放入汤勺、铲子后锅与盖不露缝,不放入汤勺、铲子则锅与 盖不露口,根本解决缝口耗能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锅盖外缘设置加宽的折边,仅在折边外缘设置可容留 汤勺或铲子把的二个开口。开口深度至少等于锅口的厚度加上汤勺或铲子把的 厚度,开口底部到折边内边缘的尺寸至少等于锅的厚度,开口底部到径向对边 的最大尺寸至少等于锅的外径。在相邻两个开口之间有拨动盖,它可以根据需 要盖住任~~^个开口 °
多个开口的宽i可有大小,开口底部形状与汤勺或铲子把的截面相仿,开口 底部形状可以是平直状或弧形状,弧形状又可以是外凸状或内凹状。
锅体与折边交接处可有一圈内凹的凸缘。
采用以上方案后,烹调时将锅盖开口对着放入锅内的汤勺或锅铲把,并顶着 汤勺或铲子向就近锅边靠去就能盖密锅盖。这样既节能减排又节省烹调时间, 汤勺或铲子即得到消毒又不占地方;平时蒸煮不卡铲勺只要盖锅盖时,只要将 锅盖开口处移到锅外就能盖密锅盖;开口在不用时可盖上拨动盖;该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节能锅盖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节能锅盖与锅配合的示意图。
由图1和图2可知锅盖3与加宽的折边1交接处可有一圈内凹的凸缘2 ,在 折边l外缘设置可容留汤勺、铲子把的开口7、 8。开口深度至少等于锅口的 厚度加上汤勺或铲子把的厚度,开口底部到折边内边缘的尺寸至少等于锅口的 厚度,开口底部到径向对边的最大尺寸至少等于锅4的外径。当汤勺或铲子放 入锅后,将锅盖开口7、 8对着放入锅内的汤勺或铲子把,并顶着汤勺或铲子 向就近锅边靠去就能盖密锅盖。折边开口7的底部形状是平直状;折边开口8 底部形状是内凹弧形状,也可以是与其相反的外凸弧形状;多个开口可适配不 同汤勺或铲子把截面的需要。在相邻两个开口之间有拨动盖6通过螺钉或铆钉 5与折边活动连接,它可以根据需要盖住任一个开口。拨动盖6上的手把9外 覆盖有隔热塑胶。
烹调时将锅盖3开口7对着放入锅内的汤勺或锅铲把(未示),并顶着汤勺 或锅铲向就近锅边靠去就能盖密锅盖;同理平时蒸煮不卡铲勺只要盖锅盖时, 只要将锅盖凸缘2顶到锅口的内缘,就可将开口 7或开口 8处移到锅外而盖密
锅盖o
权利要求
1. 一种节能锅盖,由锅盖本体和手把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锅盖宽折边(1)外缘设置可容留汤勺、铲子把的开口(7、8);开口深度至少等于锅口的厚度加上汤勺或铲子把的厚度,开口(7、8)底部到折边内边缘的尺寸至少等于锅口的厚度,开口(7、8)底部到径向对边的最大尺寸至少等于锅(4)的外径;当汤勺或铲子放入锅后,将锅盖开口(7、8)对着放入锅内的汤勺或铲子把,并顶着汤勺或铲子向锅边靠去就能盖密锅盖;两折边开口(7、8)间有拨动盖(6)通过螺钉或铆钉(5)与折边活动连接,它可以盖住任一个开口。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节能锅盖,其特征在于开口 (7、 8)的底部 有适配汤勺、铲子不同截面的形状;开口 (7)的底部形状是平直状;开口 (8) 底部裙状是内凹弧形状,也可以是与其相反的外凸弧形状。
3. 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节能锅盖,其特征在于拨动盖(6)上的把手(9 )外覆盖隔热塑胶。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节能锅盖,其特征在于锅盖(3)与加宽折 边(1 )处有一圈内凹的凸缘(2 );不卡铲勺只要盖锅盖(3 )时,只要将锅 盖凸缘(2 )顶到锅口的内缘,就可将开口 ( 7 、 8)处移到锅(4 )外而盖密锅盖o
全文摘要
一种节能锅盖,它是在锅盖外缘设置了较宽的平折边,在折边边缘制出可容纳汤勺或锅铲把的相邻的两个开口,开口的底边不同,以较好包容不同截面的把;在相邻两个开口之间的折边上活动连接有拨动盖,它可以根据需要盖住任一个开口;烹调时将锅盖开口对着放入锅内的汤勺或锅铲把,并顶着汤勺或锅铲向就近锅边靠去就能盖密锅盖。这样既节能减排又节省烹调时间,汤勺或锅铲既得到消毒又不占地方;平时蒸煮不卡铲勺只要盖锅盖时,只要将锅盖开口处移到锅外就能盖密锅盖;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A47J36/00GK101444397SQ20081018168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30日
发明者李有为 申请人:李有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