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工具、被固定部件的固定构造、被固定部件的固定方法及固定工具的固定解除方法

文档序号:1492226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固定工具、被固定部件的固定构造、被固定部件的固定方法及固定工具的固定解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被固定部件固定在固定部件上时使用的固定工具、被固定部件的固
定构造、被固定部件的固定方法及固定工具的固定解除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将汽车的后组合灯安装在主体面板上,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在形成于车身 面板(主体面板)的规定位置上的各安装孔分别安装第一部件,在灯座(后组合灯的壳体) 上形成卡定框,在该卡定框上分别安装第二部件。而且,通过将该第二部件安装在第一部件 上,从而将灯座安装在车身面板上,但是部件件数多,操作性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0-1087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情况,其课题是提供一种部件件数少且操作性良好的固定工
具、被固定部件的固定构造、被固定部件的固定方法及固定工具的固定解除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是一种固定工具,向形成于固定部件的固定孔和形成于被固定
部件的被固定孔插通,从而将上述被固定部件固定在上述固定部件上,并且具有插入上述
固定孔及上述被固定孔的主体部;从上述主体部的一端侧的侧面伸出而形成,并縮小直径
而插入上述被固定孔,在通过被固定孔之后恢复并卡定在该被固定孔的周边部的卡定部;
可倾倒地安装在上述主体部的另一端侧,并且在上述卡定部卡定在上述被固定孔的周边部
的状态下,倾倒而与上述固定部件接触并与上述卡定部一起夹持该固定部件及上述被固定
部件的操作片;以及维持上述操作片的倾倒状态的锁定机构。 在上述方案中,在插入固定孔及被固定孔的主体部,设有从主体部的一端侧的侧
面突出的卡定部,使该卡定部縮小直径而插入被固定孔内。而且,在卡定部通过被固定孔之
后,该卡定部恢复,在卡定部恢复的状态下,卡定部卡定在被固定孔的周边部。 另外,在主体部的另一端侧,可倾倒地安装有操作片,在卡定部卡定在被固定孔的
周边部的状态下,使该操作片倾倒,则操作片与固定部件接触并与卡定部一起夹持固定部
件及被固定部件。而且,利用锁定机构,维持操作片的倾倒状态(所谓正式固定)。
由此,被固定部件被固定在固定部件上。通过这样,仅用固定工具就能将被固定部
件固定在固定部件上,因此与以往相比能够削减部件件数,操作性也良好。 在此,在操作片与卡定部一起夹持固定部件及被固定部件的状态下,使操作片与
固定部件接触,而通过该操作片陷入固定部件侧,从而作用从主体部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 引入夹子的力(反作用力)。通过利用该引入力,能够作为螺栓、螺母的替代品而使用该固
定工具。 另外,根据该固定工具,在使卡定部卡定在被固定孔的周边部的状态下,仅仅使操 作片倾倒,就能以用固定工具紧固的状态将被固定部件固定在固定部件上。因此,无需利用工具等的紧固作业,就能用使操作片倾倒的一次作业进行组装,能够可靠且容易地将被固定部件固定在固定部件上。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是一种固定工具,向形成于固定部件的固定孔和形成于被固定部件的被固定孔插通,从而将上述被固定部件固定在上述固定部件上,并且具有插入上述固定孔及上述被固定孔的主体部;设在上述主体部的一端侧的侧面,并防止在通过上述被固定孔之后从被固定孔的周边部脱落的防脱部;可倾倒地安装在上述主体部的另一端侧,并且在防止上述防脱部从上述被固定孔脱落的状态下倾倒而与上述固定部件接触,并与上述防脱部一起夹持该固定部件及上述被固定部件的操作片;以及维持上述操作片的倾倒状态的锁定机构。 在第一方案中,在主体部设置卡定部,并且使该卡定部发生弹性变形而卡定在被固定孔的周边部,而在第二方案中,例如在主体部设置凸部或凹部形状的防脱部,并在被固定孔的孔壁设置该防脱部可通过的切口部或伸出部。 由此,在防脱部通过切口部或伸出部之后,利用被固定孔的周边部或该伸出部防止主体部脱落。从而,无需在主体部设置卡定部之类的弹性变形部。 而且,在第二方案中,也可以上述防脱部是沿着上述主体部向上述被固定孔的插
入方向形成的防脱肋,在该防脱肋的端面通过了形成于上述被固定孔的孔壁上的切口部之
后,使该主体部旋转,从而防止上述防脱肋从上述被固定孔的周边部脱落。 在上述结构中,作为防脱部在主体部沿着主体的插入方向形成防脱肋。因此,在被
固定孔的孔壁设置该防脱肋可通过的切口部,在防脱肋的端面通过了该切口部之后,使主
体部旋转,则防脱肋与被固定孔的周边部相对,并被防止从该被固定孔的周边部脱落。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是一种固定工具,用于在固定部件上固定被固定部件,具有设
在上述固定部件上,并插入形成于上述被固定部件上的插入孔内的主体部;可倾倒地安装
在上述主体部,并倾倒而与上述插入孔的周边部接触,并且与上述固定部件一起夹持上述
被固定部件的操作片;以及维持上述操作片的倾倒状态的锁定机构。 在第三方案中,将主体部设在固定部件上,因此无需像第一及第二方案那样进行将主体部安装在固定部件上的安装工序。 本发明的第四方案是一种固定工具,用于在固定部件上固定被固定部件,具有设在上述被固定部件上,并插入形成于上述固定部件上的插入孔内的主体部;可倾倒地安装在上述主体部,并倾倒而与上述插入孔的周边部接触,并且与上述被固定部件一起夹持上述固定部件的操作片;以及维持上述操作片的倾倒状态的锁定机构。 在第四方案中,将主体部设在被固定部件上,因此无需像第一及第二方案那样进行将主体部安装在被固定部件上的安装工序。 在第一 第四方案中,也可以上述操作片呈大致U字状,并且设在两端部的销与设在上述主体部的轴孔配合而可以倾倒。 在上述结构中,将操作片形成为大致U字状,并在该操作片的两端部设置销。而
且,在主体部设置轴孔,使操作片的销与该轴孔配合而使该操作片可以倾倒。 在第一 第四方案中,也可以在上述操作片的轴部设置按压部,该按压部在利用
上述锁定机构锁定上述操作片的状态下按压上述固定部件。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操作片的轴部设置按压部,并在操作片的锁定状态下按压固定部件,从而使该按压部陷入固定部件侧,对夹子作用引入的力。 在第一 第四方案中,也可以上述操作片由弹性部件形成,縮小宽度而插入上述 固定孔或上述插入孔内,并在通过固定孔或插入孔之后恢复。 在上述结构中,由弹性部件形成操作片,并使操作片縮小宽度而插入固定孔或插 入孔内。由此,在操作片通过固定孔或插入孔之后,该操作片恢复,而在操作片与卡定部之 间配置固定部件及被固定部件,从而成为防止固定工具脱落的状态(所谓临时固定)。
换言之,在该固定工具中,由于兼备临时固定和正式固定的机构双方,因此无需用 于临时固定固定工具的其他部件,能够实现结构部件件数的削减及无工具化。而且,也可以 事先将固定工具安装在固定部件上。 在第一 第四方案中,上述锁定机构也可以包括设在上述操作片或上述主体部 的配合部;以及设在上述主体部或上述操作片上并与上述配合部配合而维持已倾倒的上述 操作片的倾倒状态的锁定槽。 在上述结构中,在操作片(或主体部)设置配合部,并在主体部(或操作片)设置
与配合部配合的锁定槽,在配合部与锁定槽配合的状态下,维持操作片的倾倒状态。 而且,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上述配合部设在上述操作片,与上述配合部配合并使
该操作片沿着上述主体部的轴线方向立起的被配合部设在主体部。 在上述结构中,将配合部设在操作片,将与配合部配合并使操作片沿着主体部的 轴线方向立起的被配合部设在主体部。通过使操作片立起,在将操作片插入固定孔内时,能 够防止操作片倾倒,因此容易操作。 在第一 第四方案中,也可以在上述操作片上设置定心机构,该定心机构在上述 操作片立起的状态下与上述固定孔或上述插入孔的孔壁抵接,并相对于该固定孔或上述插 入孔规定上述主体部的中心位置。 在上述结构中,在操作片上设置定心机构,在操作片立起的状态下,该定心机构与
固定孔或插入孔的孔壁抵接。由此,相对于固定孔或插入孔规定主体部的中心位置。 通过在使操作片縮小宽度的状态下使定心机构与固定孔或插入孔的孔壁抵接,从而
以用定心机构顶住的状态保持固定工具,能够使固定工具相对于固定孔或插入孔可靠地定心。 在第一 第四方案中,也可以通过使上述配合部向与上述操作片的倾倒方向相交
的方向移动,从而解除该配合部锁定在上述锁定槽上的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仅改变操作片的位置,配合部从锁定槽被解除锁定。 在第一 第四方案中,也可以设置连接上述被配合部与上述锁定槽,并且上述配
合部从锁定槽直至到达被配合部所通过的返回槽。 在上述结构中,设有连接被配合部与锁定槽,并且配合部从锁定槽直至到达被配 合部所通过的返回槽,改变了配合部锁定在锁定槽时该配合部所通过的通路、和配合部从 锁定槽被解除锁定后该配合部所通过的通路(返回槽)。 由此,从锁定在锁定槽的状态解除配合部时,也可以不通过用于使配合部卡定在 该锁定槽的通路,所以能够使配合部锁定在锁定槽的状态的配合力与从锁定槽解除配合部 的锁定时的配合解除力独立。从而,能够在增大配合部与锁定槽的配合力的同时,减小配合 部从锁定槽的配合解除力。 在第一、第二方案中,也可以设置位于上述主体部的一端侧并与上述被固定部件
9接触而限制主体部向上述操作片的倾倒方向的倾倒的限制部。 若在卡定部卡定在被固定孔的周边部的状态下使操作片倾倒,则该操作片与固定 部件接触并与卡定部或防脱部一起夹持固定部件及被固定部件,而根据上述结构,通过设 置限制主体部的倾倒的限制部,在使操作片倾倒时,该限制部与被固定孔的周边部抵接,从 而限制主体部的倾倒。由此,能可靠地得到利用锁定机构的操作片的锁定状态。而且,也可 以将卡定部兼作限制部。 在第二方案中,上述限制部兼作上述防脱部。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将限制部兼作防脱部,因此无需另外设置防脱部。 本发明的第五方案是在被固定部件的固定构造中,将被固定部件固定在固定部件上。 根据上述方案,能够得到与第一 第四方案的效果大致相同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六方案是将被固定部件固定在固定部件上的被固定部件的固定方法,
具备将方案1记载的固定工具的上述卡定部插入并通过上述被固定孔的第一插入工序;
在上述第一插入工序后,将上述固定工具的上述操作片插入并通过上述固定孔的第二插入
工序;以及,在上述第二插入工序后,使该操作片倾倒,并与上述卡定部一起夹持上述固定
部件及上述被固定部件,从而将被固定部件固定在固定部件上的固定工序。 在上述方案中,在第一插入工序,将固定工具的卡定部插入并通过被固定孔,在将
卡定部卡定在被固定孔的周边部之后,在第二插入工序中,将固定工具的操作片插入并通
过固定孔。由此,能够在操作片与卡定部之间,配置固定部件和被固定部件。 而且,在固定工序中,若使操作片倾倒,则与卡定部一起夹持固定部件及被固定部
件,从而能将被固定部件固定在固定部件上。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案中,在上述第一插入工序,上述固定工具的上述主体部被临 时固定在上述被固定部件上。 根据上述结构,在第一插入工序,能够将固定工具的主体部临时固定在别固定部 件上。通过这样,与固定工序不同而设置临时固定工序,通过兼备它们两方,能够实现结构 部件件数的削减及无工具化。
本发明的第七方案具有解除上述操作片的倾倒状态的倾倒状态解除工序;在上
述倾倒状态解除工序后,使上述操作片旋转立起的操作片立起工序;以及在上述操作片立
起工序后,将上述操作片从上述固定孔或上述插入孔拔出的操作片拔出工序。 在上述方案中,在倾倒状态解除工序,在解除了操作片的倾倒状态之后,在操作片
立起工序,使操作片旋转立起。而且,在操作片拔出工序,将操作片从固定孔或插入孔拔出,
从而分开固定部件和被固定部件。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由于如上所述构成,因此部件件数少,而且将被固定部件固定在固定部件时的操 作性良好。


图1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子的壳体的固定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子的分解立体图。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子的立体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子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子的主视图,表示将夹子插入壳体的贯通孔的状 态。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子的主视图,表示将临时固定在壳体上的夹子插 入主体面板的固定孔的状态。 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子的主视图,表示将夹子插入主体面板的固定孔
的状态'
侧视图'
立体图'
图8A是图7的侧视图。
图8B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子使壳体固定在主体面板上的状态的
图9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子使壳体固定在主体面板上的状态的
图10是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子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子的第一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2是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子的第一变形例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子的第二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4是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子的第二变形例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夹子的立体图。
图16是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夹子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17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夹子的壳体的固定构造的分解立体
图1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夹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夹子的立体图。
图20是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夹子的锁定杆的动作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21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夹子的侧视图,表示将夹子插入壳体的贯通孔的
图22A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夹子的侧视图,表示将夹子插入主体面板的固定


状态。
孔的状态。 图22B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夹子的侧视图,表示通过夹子使壳体固定在主体 面板上的状态。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夹子的变形例的壳体的固定构造的分解立体 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夹子及壳体的变形例的壳体的固定构造的分 解立体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夹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子进行说明。
11
如图l所示,在主体面板(固定部件)10上例如固定组合灯用的壳体(被固定部 件)12,而该壳体12通过该夹子(固定工具)14固定在主体面板10上。
在此,壳体12呈大致圆锥台状,中央部成为平坦面12A,在该平坦面12A的中央部 形成有贯通孔16(被固定孔)。而且,在该贯通孔16的彼此相对的位置上配置有一对切口 部16A。另一方面,在主体面板10上,在与将壳体12安装在主体面板10时的壳体12的贯 通孔16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固定孔18。 如图1 图3所示,夹子14由树脂成型,并且具备主体部(主体)20,该主体部20 包括可插入壳体12的贯通孔16的大致圆筒状的插入部22和设在该插入部22的相反侧的 大致棱柱状的轴部24,在轴部24,相对于该轴部24可倾倒地安装操作片26。而且,为了便 于说明,将轴部24侧作为上部,将插入部22侧作为下部。 插入部22做成可插入到壳体12的贯通孔16的大小,在插入部22的外周面形成 有可插通贯通孔16的切口部16A内的截面呈大致矩形的一对定位肋30。
通过使该定位肋30的位置与切口部16A的位置一致,决定夹子14相对于壳体12 的方向。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将形成有该定位肋30的一侧作为插入部22(主体部20)的 前后面。而且,该定位肋30的形状根据切口部16A的形状而不同。 另外,从插入部22的侧面向外侧突出爪部(卡定部)32。该爪部32的截面呈大致 三角形状,爪部32的上表面大致正交于插入部22的轴线P。而且,在爪部32的周围,以爪 部32的上面侧成为自由端侧的方式形成有大致倒U字状的切槽部28,爪部32能够以爪部 32的基部为中心縮小直径。 而且,在爪部32的上面,竖立设有具有与插入部22的外周面大致相同直径的外周 面的圆弧肋34。该圆弧肋34可以与壳体12的贯通孔16的孔壁抵接,并在爪部32卡定在 壳体12上的状态下,配置在贯通孔16的内侧,并保持爪部32(参照图6)。
另一方面,在轴部24形成有贯通轴部24的侧面的轴孔36。在该轴孔36中可以 插入设在后述的操作片26上的轴(销)38。而且,在轴部24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从轴部24 的上表面直到前面侧中央,凹下设置具有侧视(参照图4)为凸状的圆弧面的导向槽40。
在该导向槽40的上端部,凹下设置大致长方体状的配合孔(被配合部)42。而且, 在导向槽40的下端部,以比导向槽40更进一步下降的状态凹下设置与导向槽40正交的锁 定槽(锁定机构)44。另外,在位于锁定槽44的下部的轴部24的前壁46的两侧,设有从轴 部24的侧面伸出的伸出部48。 安装在轴孔36的操作片26呈大致U字状,在操作片26的内面的两端侧,设有彼 此相对而突出的轴38。该轴38插入轴孔36,并借助于该轴38,可以使操作片26相对于轴 部24倾倒。 在此,轴38及轴部24之中,将任意一方做成椭圆形状,并根据操作片26的倾倒角 度,改变轴38与轴部24之间的间隙,在操作片26被锁定的位置,使该间隙变得最小。
另外,在轴38与轴38之间,设置间隙而使操作片26可以縮小宽度。而且,在使该 操作片26縮小宽度的状态下,可以插入主体面板10的固定孔18。 另外,该操作片26宽度比壳体12的贯通孔16的孔径还宽(参照图7)。而且,该 间隙为使操作片26插入固定孔18而设置成縮小宽度所需的量,尽量增大轴38与轴部24 的配合余量而防止轴38从轴部24容易脱落。
另外,在操作片26的两端部的大致中央设有定心肋(定心机构)50,并且如图7所 示,设定为在操作片26沿着轴部24的轴线方向的状态下比轴部24还长。因此,在使操作 片26插通主体面板10的固定孔18的状态下,该定心肋50能够与固定孔18的孔壁抵接。
而且,如图3及图4所示,从操作片26的自由端部的内侦U,设有朝向操作片26的 后方向倾斜下方延伸的大致棱柱状的锁定杆52。该锁定杆52可以与配合孔42配合或解除 配合,在锁定杆(配合部)52与配合孔42配合的状态下,维持操作片26的立起状态(参照 图3)。 另外,锁定杆52可以在导向槽40内移动,若从操作片26的立起状态使操作片26 进一步倾倒,则锁定杆52与配合孔42的配合状态被解除,锁定杆52沿着导向槽40移动。
而且,锁定杆52可以与锁定槽44配合或解除配合,在与锁定槽44配合的状态下, 锁定杆52被限制移动,从而操作片26被锁定(图4的用虚拟线表示的状态)。
另外,解除锁定杆52与锁定槽44的配合状态时所需的应力大于解除锁定杆52与 配合孔42的配合状态时所需的应力。由此,在提高操作片26的操作性的同时,能可靠地维 持利用操作片26的锁定状态。 而且,从操作片26的自由端侧的外面,朝向定心肋50的相反侧,以从操作片26的 自由端部突出的长度延伸出一对延伸部54,并且连接该延伸部54的端部彼此而设置呈大 致三角形状的操作部56。 通过按压该操作部56,使操作片26倾倒。在操作部56隔开中央部而凹下设置大 致三角形状的减薄部58,防止在成型后操作部56收縮。而且,通过设置该减薄部58,减薄 部58的外缘部形成肋60,因此能够提高操作部56的刚性。 操作片26可以弹性变形,若用于使该操作片26倾倒的操作部56容易弹性变形, 则其操作性产生不良情况,因此提高操作部56的刚性,从而提高操作性。而且,通过使操作 部56从操作片26延伸,操作部件62 (操作片26及操作部56)的长度变长,因此操作性变 得良好。 另一方面,在操作片26的轴38侧的前面,突出设置按压部64。如图8A及图8B所 示,在插入部22的爪部32通过贯通孔16内,且操作片26通过固定孔18的状态下,使爪部 32的上表面与该操作片26的按压部64的距离小于主体面板10和壳体12的壁厚(t)。
由此,在使操作片26倾倒,且使锁定杆52与锁定槽44配合(锁定)的状态下,操 作片26的按压部64与主体面板10抵接,用按压部64和爪部32的上表面夹持主体面板10 和壳体12。由此,壳体12固定在主体面板10上(参照图9)。
接着,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子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首先,使夹子14的操作片26的锁定杆52与配合孔42配合,在使操 作片26立起的状态下,将图1所示的夹子14的插入部22的定位肋30与壳体12的贯通孔 16的切口部16A对位,使该插入部22插入贯通孔16。 在图5所示的状态下按压夹子14,并借助于贯通孔16的内缘部使插入部22的爪 部32縮小直径。由此,插入部22可以插入贯通孔16内。而且,如图6所示,若爪部32通 过贯通孔16内,则爪部32恢复,爪部32的上表面可以与贯通孔16的周边部抵接(第一插 入工序)。另外,爪部32的圆弧肋34配置在贯通孔16的内侧,爪部32被保持在贯通孔16 内。
在该状态下,壳体12配置在爪部32与操作片26之间,夹子14被临时固定在壳体 12上(临时固定工序)。 然后,使操作片26插通主体面板10的固定孔18。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按压夹子 14,并借助于固定孔18的内缘部使操作片26縮小宽度。由此,操作片26可以插入固定孔 18内。 而且,如图7所示,若操作片26通过固定孔18内,则操作片26恢复,操作片26可 以与固定孔18的周边部抵接(第二插入工序)。在该状态下,定心肋50与固定孔18的孔 壁抵接,从而夹子14相对于固定孔18的轴心被定位。 在此,通过在使操作片26縮小宽度的状态下使定心肋50与固定孔18的孔壁抵 接,从而以用定心肋50顶住的状态保持夹子14,能够相对于固定孔18使夹子14准确地进 行定心。 然后,从该状态,如图4所示,沿着导向槽40使操作片26倾倒。此时,与配合孔42 配合的锁定杆52的配合状态被解除,操作片26可以倾倒,锁定杆52沿着导向槽40移动。 而且,直至锁定杆52与锁定槽44配合,使操作片26倾倒。 通过使锁定杆52与锁定槽44配合,如图8B所示,操作片26被限制其移动,并且 主体面板10和壳体12被夹持在插入部22的爪部32的上表面与操作片26的按压部64之 间,由此,壳体12被固定在主体面板10上(固定工序)。通过这样,能够仅用夹子14将壳 体12固定在主体面板10上,因此与以往相比能够削减部件件数,而且操作性也良好。
在此,在插入部22的爪部32通过贯通孔16内,且操作片26通过固定孔18的状 态下,如图10所示(而且,图10是说明用的简图),使爪部32的上表面与该操作片26的按 压部64的距离(h)小于主体面板10和壳体12的壁厚(t) (h < t),从而在壳体12被固定 在主体面板10上的状态下,作用将按压部64向主体面板10压紧的力F。
因此,在该按压部64产生其反作用力N,该反作用力N通过操作片26传递到轴38, 成为引入夹子14的引入力A。 在此,将轴38的轴心的位置和按压部64与主体面板10接触的位置在夹子14的 水平方向上错开,以防向夹子14的引入力A和根据按压部64的压紧力F成为同一直线状。 由此,在主体部20以轴38为中心产生向箭头B方向的力矩。 因此,作用将按压部64进一步向主体面板10压紧的力F,向夹子14的引入力A增 大,从而夹持主体面板IO和壳体12的夹持力增大。由此,能可靠地将壳体12固定在主体 面板10上。由此,通过利用向夹子14的引入力A,能够作为螺栓、螺母的替换品而使用该夹 子14。 而且,通过根据操作片26的倾倒角度,改变轴38与轴部24之间的间隙,在锁定操 作片26的位置,使该间隙变得最小,从而能够将向夹子14的引入力从轴部24可靠地传递 到轴38。 另外,由于将爪部32的上表面形成为与插入部22的轴线大致正交,因此在使壳体 12固定在主体面板10上的状态下,爪部32的上面与壳体12的贯通孔16的周边部面接触。 由此,在爪部32的上表面作用集中应力而防止爪部32挠曲等。 如此,根据该夹子14,使爪部32卡定在贯通孔16的周边部,在使操作片26通过固 定孔18之后,仅使操作片26倾倒,就能够以用夹子14紧固的状态将壳体12固定在主体面板10上。 因此,可以消除利用工具等的紧固作业,可以用使操作片26倾倒的一次作业进行 组装,能可靠且容易地将壳体12固定在主体面板10上。这样,能够仅用夹子14将壳体12 固定在主体面板10上,因此与以往相比能够削减部件件数,而且操作性也良好。
另外,通过使与配合孔42配合的锁定杆52朝向操作片26的后方向倾斜下方延 伸,从而在使操作片26倾倒时,锁定杆52以挠曲的状态在导向槽40内移动。因此,在该锁 定杆52与锁定槽44配合时,通过锁定杆52的恢复而锁定杆52轻弹锁定槽44的侧壁的外 缘部,所以在操作片26上得到节制感。 而且,在使该锁定杆52与锁定槽44配合的状态下,若要使操作片26返回原来的 位置,则在锁定杆52产生向相对锁定槽44的侧壁顶住的方向的应力,用于维持锁定杆52 的锁定状态的载荷变高。 换言之,能够使将操作片26从锁定槽44解除锁定时所需的载荷高于从操作片26 立起的状态使操作片26倾倒时所需的载荷,能够得到操作片26的操作性良好,且难以解除 锁定的夹子14。 另外,操作片26由弹性部件形成,并且使该操作片26縮小宽度而插入固定孔18 内。若操作片26通过固定孔18,则该操作片26恢复,而在该状态下,在操作片26与爪部 32之间配置主体面板10及壳体12,夹子14成为被防脱的状态,因此能够临时固定夹子14。 而且,该临时固定在插入部22的爪部32通过贯通孔16内的状态下也成立。
换言之,在该夹子14中,由于兼备临时固定和正式固定的机构双方,因此无需用 于临时固定夹子14的其他部件,能够实现结构部件件数的削减及无工具化。而且,在使插 入部22的爪部32通过贯通孔16之前,也可以使操作片26通过固定孔18,从而能够将夹子 14预先安装在主体面板10上。 另外,通过使操作片26的锁定杆52与轴部24的配合孔42配合,从而能够使操作 片26沿着主体部20的轴线方向可靠地立起。由此,操作片26被定位在规定位置,在将操 作片26插入固定孔18内时,不存在操作片26错误地倾倒的情况,容易进行操作。
而且,通过使该锁定杆52从操作片26的自由端部延伸出,能够提高操作片26的 自由端侧的刚性,能够提高操作片26的操作性。 另外,在此,在使操作片26立起或使操作片26倾倒的状态下能进行锁定即可,因 此轴部24不限其形状。 例如,如图11所示,在大致棱柱状的轴部66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从轴部66的上表 面直到前壁凹下设置导向槽68,在该导向槽68的上端部设置配合孔(被配合部)70,在导 向槽68的下端部设置锁定孔(锁定槽)72。而且,分别设置区分配合孔70或锁定孔72与 导向槽68的区分肋74、76。 另一方面,从操作片78的自由端部的内侧,使大致棱柱状的锁定杆(锁定机构)80 下垂,如图12所示,使该锁定杆80与利用区分肋74与导向槽68区分的配合孔70配合(实 线),从而能够使操作片78立起。 而且,也可以通过使锁定杆80与利用区分肋76与导向槽68区分的锁定孔72配 合(虚拟线),锁定操作片78。在此,通过改变相对于操作片78的锁定杆80的角度和区分 肋74、76的倾斜,能够改变操作片78的操作性。
另外,锁定操作片78也可以使用锁定杆80以外的部件。例如,如图13及图14所 示,在操作片82的内表面的中央,沿着操作片82的延伸方向设有稍微减薄操作片82的壁 厚的凹部84,在该凹部84,在与操作片82的内表面之间设置间隙的状态下,设有架设在该 凹部84的两侧壁的弹性片86 (锁定机构)。 另一方面,在大致棱柱状的轴部87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从轴部87的上表面直到前 壁87A凹下设置导导向槽88,在该导向槽88的上端部设有配合孔(被配合部)90。而且, 从轴部87的前壁87A的两侧部中央,伸出卡定爪(锁定机构)92,下表面与轴部66的轴线 大致正交。 也可以是如下结构,若使操作片82倾倒,则弹性片86与该卡定爪92抵接,暂且操 作片82的移动被限制,而若进一步按压操作片82,则弹性片86向操作片82的凹部84 —侧 发生弹性变形,可以通过卡定爪92。而且,若弹性片86通过卡定爪92,则弹性片86恢复而 卡定在卡定爪92,操作片82被锁定。 以下,对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夹子进行说明。而且,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 同的内容省略其说明。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使锁定杆52与操作片26 —起移动,并根据该锁 定杆52的位置,进行临时固定或正式固定,而在此,如图15及图16所示,代替锁定杆52,将 支柱(被配合部)100固定在轴部102,用该支柱100对操作片104进行卡定或卡定解除。
支柱100从轴部102的上表面向轴部102的上部倾斜后方延伸,在操作片104立 起的状态下,在操作片104的内侧的位置,向轴部102的前方侧沿水平方向折弯,在前端部 形成有从上下面伸出的卡定部106。 在该卡定部106,可以抵接操作片104的自由端部,并设定成在操作片104的自由 端部与卡定部106的内面抵接的状态下,处于操作片104沿着轴部102的轴线方向立起的 位置。而且,在操作片104与卡定部106的内表面抵接的状态下,操作片104被限制移动, 并维持立起的状态。 另外,从轴部102的前壁108的两侧部中央伸出伸出片(锁定机构)IIO。另一方 面,在操作片104的内表面中央部,在其前面侧突出设置突起部(锁定机构)112。若使操作 片104倾倒,则该突起部112与伸出片IIO抵接,被限制移动,若进一步按压操作片104,则 操作片104通过突起部112发生弹性变形,该突起部112越过伸出片110。
在该突起部112越过伸出片IIO之后,操作片104恢复,突起部112被卡定在伸出 片110的下表面。由此,操作片104被锁定。 该场合,由于卡定部106不移动,因此在操作片104的锁定状态下,有时卡定部106 成为妨碍,而只要在使操作片104立起或使操作片104倾倒的状态下能锁定即可,根据向主 体面板10的安装位置而不成问题。 接着,对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夹子进行说明。而且,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 同的内容省略其说明。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设置于夹子14的主体部20的上部的轴部24 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凹下设置导向槽40,在导向槽40的上端部凹下设置配合孔42,在导向槽 40的下端部凹下设置锁定槽44。而且,设在操作片26上的锁定杆52沿着导向槽40在配 合孔42或锁定槽44之间移动。
16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7 图19所示,在导向槽40的两侧,设有从锁定槽 44连接到配合孔42的返回槽94。该返回槽94设置成比锁定槽44进一步下降的高度,与 导向槽40同样,返回槽94俯视呈凸状的圆弧面并与配合孔42连接。在配合孔42的两侧, 设有与返回槽94连接的引导面94A,在返回槽94内移动的锁定杆52的前端部顺利地导向 配合孔42。 返回槽94与导向槽40之间利用导向槽40的侧壁40A区分,防止在导向槽40 (或 返回槽94)内移动的锁定杆52的前端部到达返回槽94(或导向槽40)。
另外,如图20所示,在锁定杆52的背面中央突出设置突起部52A。通过向与操作 片26的倾倒方向相交(在此为大致正交)的方向按压该突起部52A,能够使该锁定杆52的 前端部从锁定槽44向返回槽94移动。 锁定杆52从操作片26的自由端部的内侧延伸出,在锁定杆52的自由状态下,锁 定杆52的前端部与导向槽40相面对。因此,在锁定杆52位于返回槽94的状态下,成为在 锁定杆52积累恢复力的状态。 从而,在锁定杆52在返回槽94内移动时,锁定杆52在对锁定槽44的侧壁44A及 导向槽40的侧壁40A加力的同时进行移动,而在配合孔42没有限制锁定杆52的移动的壁 部,因此锁定杆52的前端部经过引导面94A被引导到配合孔42,并与配合孔42配合。
这样,通过设置连接配合孔42与锁定槽44,并且在锁定杆52的前端部从锁定在锁 定槽44的状态解除时锁定杆52的前端部直至到达配合孔42所通过的返回槽94,能够改变 锁定杆52的前端部锁定在锁定槽44时该锁定杆52的前端部通过的通路(导向槽40)、和 锁定杆52的前端部从锁定槽44解除锁定时该锁定杆52的前端部通过的通路(返回槽)。
由此,在使锁定杆52的前端部从锁定在锁定槽44的状态解除时,无需越过锁定槽 44而从该锁定槽44解除锁定,因此能够使锁定杆52的前端部锁定在锁定槽44的状态的 配合力和将锁定杆52的前端部从锁定槽44解除锁定时的配合解除力独立。因此,能够增 大锁定杆52的前端部与锁定槽44的配合力,并且能够减小锁定杆52的前端部的从锁定槽 44的配合解除力。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插入部22的外周面形成有可插通贯通孔 16的切口部16A内并且截面呈大致矩形的一对定位肋30,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7及图 21所示,在位于操作片26的倾倒方向(箭头A方向)的相反侧的插入部22的外周面设置 限制爪(限制部)96,并将该限制爪96的相反侧作为定位肋30。 该限制爪96的外面向外侧伸出。该限制爪96的截面呈大致三角形状,限制爪96 的上表面与插入部22的轴线P大致正交。而且,在限制爪96的周围,以限制爪96的上表 面侧成为自由端侧的方式形成有大致倒U字状的切槽部96A,该限制爪96能够以限制爪96 的基部为中心縮小直径。 由此,在将夹子14临时固定在壳体12上的临时固定工序中,以图21所示的状态 按压夹子14,并借助于贯通孔16的内缘部使限制爪96与插入部22的爪部32 —起縮小直 径,并将爪部32及限制爪96插入贯通孔16内,如图22A所示,使爪部32及限制爪96的上 表面与贯通孔16的周边部抵接。 在爪部32卡定在贯通孔16的周边部的状态下,如图22B所示,使操作片26倾倒, 则该操作片26与主体面板10接触并与爪部32或限制爪96 —起夹持主体面板10及壳体12。 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那样,在夹子14,在壳体12固定在主体面板10上的 状态下,作用将按压部64向主体面板10压紧的压紧力F,因此在该按压部64发生其反作用 力N,该反作用力N通过操作片26传递到轴38,并成为引入夹子14的引入力A。
而且,向该夹子14的引入力A与根据按压部64的压紧力F不在同一直线上,因此 在主体部20以轴38为中心产生朝向箭头B方向的力矩,但是在使操作片26倾倒时,存在 夹子14相对于其轴线P倾斜的危险。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插入部22的操作片26的 倾倒方向的相反侧,设有限制主体部20的倾倒的限制爪96。 若将插入部22插入贯通孔16内,则该限制爪96与贯通孔16的周边部抵接。因 此,主体部20的箭头B方向的倾倒被限制,即便使操作片26倾倒,主体部20也不会倾倒。 从而,能可靠地得到操作片26的锁定状态。 另外,在这里,与爪部32另行设置了限制爪96,但是也可以通过将爪部32设置在 操作片26的旋转方向的延长线上,将该爪部32作为限制部。
接着,对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夹子的拆卸方法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通过使图19所示的锁定杆52与锁定槽44配合,主体面板10和壳体12 被夹持在插入部22的爪部32的上表面与操作片26的按压部64之间,使壳体12固定在主 体面板10上,而从该状态拆卸夹子14。 首先,如图20所示,向正交于锁定杆52的倾倒方向的方向按压设在锁定杆52上 的突起部52A,使锁定杆52的前端部向返回槽94移动(虚拟线)。由此,锁定杆52的前端 部与锁定槽44的配合状态被解除(倾倒状态解除工序)。 从该状态,使操作片26旋转,而锁定杆52的前端部在返回槽94内移动。而且,若 锁定杆52的前端部到达返回槽94的引导面94A,则锁定杆52利用恢复力想要回到操作片 26的中央部并与配合孔42配合。由此,如图22A所示,操作片26成为立起状态(操作片立 起工序)。 然后,在从固定孔18拔出操作片26时,操作片26与固定孔18的周边部抵接而縮 小宽度。由此,操作片26可以插入主体面板10的固定孔18,将操作片26从固定孔18拔 出,从而主体面板10与壳体12被分开(操作片拔出工序)。然后,使插入部22的爪部32 及限制爪96縮小直径,并将夹子14从壳体12拆卸。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插入部22的侧面设置一对爪部32,在通过贯通孔16时
使其縮小直径,在通过了贯通孔16之后使其恢复,从而使该爪部32卡定在贯通孔16的周
边部,但只要能防止插入部22通过贯通孔16而脱落即可,因此对此不限定。 例如,如图23所示,在插入部22的外周面,在操作片26的倾倒方向的相反侧,设
置限制主体部20的倾倒的限制爪96,在该限制爪96的相反侧,沿着插入部22的轴向设置
防脱肋(防脱部)98。该防脱肋98及限制爪96在与轴部24之间设置相当于壳体12的壁
厚的间隙。 而且,在将限制爪96及防脱肋98与形成于壳体12的贯通孔16的切口部16A进 行对位并使插入部22插入贯通孔16之后,使主体部20旋转。此时,不让防脱肋98的位置 与切口部16A的位置重叠。由此,防脱肋98及限制爪96与贯通孔16的周边部相面对,并 且被防止了从贯通孔16的周边部脱落。
因此,无需在插入部22设置爪部32之类的弹性变形部。而且,在此,虽然分别设 置了防脱肋98和限制爪96,但也可以将限制爪96兼作防脱部。 而且,在此,沿着插入部22的轴向形成防脱肋98,在将该防脱肋98与切口部16A 对位并使插入部22插入贯通孔16之后,使主体部20旋转,从而防止防脱部98脱落,但是 并不局限于此。 例如,虽然沿着插入部22的轴向形成防脱肋98,但也可以与插入部22的轴向相交 而形成(直线或曲线)防脱部(省略图示),并且在插入插入部22时沿着防脱部的形状将 插入部22插入贯通孔16内。由此,在将插入部22插入贯通孔16之后,无需使主体部20 旋转。 而且,在此,虽然在插入部22设置了防脱肋98,但由于在将插入部22插入贯通孔 16内之后,防止插入部22脱落即可,因此也可以在插入部22形成槽部(省略图示),并在 贯通孔16设置可插入该槽部的凸缘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主体部20设置插入部22,但是该插入部22并不 一定需要。例如,如图24所示,也可以将安装操作片26的主体部20直接设在壳体12上。 这样,就主体部20设在壳体12上的状态而言,可以是主体部20与壳体12 —体形成,也可 以是通过未图示的固定机构将主体部20固定在壳体12上。而且,虽然在此将主体部20设 在壳体上,但也可以将主体部20设在主体面板10侧。 以下,对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夹子进行说明。而且,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 同的内容省略其说明。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将夹子14由主体部20和操作片26这两个部件 构成,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一体成形,夹子113将主体部114和操作片116作为一个部 件构成。 如图25所示,主体部114包括插入部118和轴部120而构成,轴部120呈大致倒 T字状。与插入部118连接的轴部120的头部122宽度比插入部118窄,轴部120的脚部 124宽度进一步变窄。 从该脚部124的外面,在轴部120的头部122侧,分别突出轴126。在该轴126,大 致倒U字状的操作片116可以倾倒。在操作片116的两端侧,从操作片116的内表面直到 外面贯通有轴孔128。 在该轴孔128插入轴126,操作片116可以倾倒。在该状态下,在操作片116的内 表面与轴部120的脚部124之间设有间隙。操作片116由树脂成形,并可以弹性变形,因此 通过设置该间隙,可以縮小宽度。 另外,从操作片116的内表面中央部,向脚部124的端部分别竖立设有定心肋130。 在该定心肋130与脚部124之间设有间隙,操作片116可以縮小宽度。而且,通过定心肋 130与脚部124抵接,能够抑制夹子113的倾斜。 在此,由一个部件构成主体部114和操作片116,而且,相对于轴部120使操作片 116倾倒,因此在轴部120的轴126与操作片116的轴孔128之间,在成形时的模具的合模 时,成为插入模具的状态。 另外,若考虑该模具的强度、寿命等,则需要该模具的壁厚为0.5mm以上。因此,在 轴126与轴孔128之间,产生O. 5mm程度的间隙,由此,会产生晃动。
但是,由于是两部件之间的结构,并且用一个模具成形,因此能够削减组装工时和 模具费用,从而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 如上所述,这些实施方式始终是一个例子,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要内容的范围内 能够进行适当变更。从而,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上述具体例子。
权利要求
一种固定工具,向形成于固定部件的固定孔和形成于被固定部件的被固定孔插通,从而将上述被固定部件固定在上述固定部件上,其特征在于,具有插入上述固定孔及上述被固定孔的主体部;从上述主体部的一端侧的侧面伸出而形成,并缩小直径而插入上述被固定孔内,在通过被固定孔之后恢复并卡定在该被固定孔的周边部的卡定部;可倾倒地安装在上述主体部的另一端侧,并且在上述卡定部卡定在上述被固定孔的周边部的状态下,倾倒而与上述固定部件接触,并与上述卡定部一起夹持该固定部件及上述被固定部件的操作片;以及维持上述操作片的倾倒状态的锁定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片呈大致U字状,并且设在两端部的销与设在上述主体部的轴孔配合而能够 倾倒。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操作片的轴部设置按压部,该按压部在利用上述锁定机构锁定上述操作片的状 态下按压上述固定部件。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片由弹性部件形成,并縮小宽度而插入上述固定孔或上述插入孔内,而且在 通过固定孔或插入孔之后恢复。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定机构包括设在上述操作片或上述主体部的配合部;以及设在上述主体部或 上述操作片上,并与上述配合部配合而维持已倾倒的上述操作片的倾倒状态的锁定槽。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配合部设在上述操作片上,与上述配合部配合并使该操作片沿着上述主体部的轴 线方向立起的被配合部设在主体部。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上述配合部向与上述操作片的倾倒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从而解除该配合部锁 定在上述锁定槽上的状态。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设有连接上述被配合部与上述锁定槽,并且上述配合部从锁定槽直至到达被配合部所 通过的返回槽。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操作片上设置定心机构,该定心机构在上述操作片立起的状态下与上述固定孔 或上述插入孔的孔壁抵接,并相对于该固定孔或上述插入孔规定上述主体部的中心位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设有位于上述主体部的一端侧并与上述被固定部件接触而限制主体部向上述操作片 的倾倒方向的倾倒的限制部。
11. 一种被固定部件的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工具,将被固定部件固定在固定部件上。
12. —种被固定部件的固定方法,用于将被固定部件固定在固定部件上,其特征在于,具备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工具的上述卡定部插入并通过上述被固定孔的第一插 入工序;在上述第一插入工序后,将上述固定工具的上述操作片插入并通过上述固定孔的第二插入工序;以及在上述第二插入工序后,使该操作片倾倒,并与上述卡定部一起夹持上述固定部件及 上述被固定部件,从而将被固定部件固定在固定部件上的固定工序。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被固定部件的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插入工序,上述固定工具的上述主体部被临时固定在上述被固定部件上。
14. 一种固定工具的解除方法,用于解除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解除上述操作片的倾倒状态的倾倒状态解除工序;在上述倾倒状态解除工序后,使上述操作片旋转立起的操作片立起工序;以及 在上述操作片立起工序后,将上述操作片从上述固定孔或上述插入孔拔出的操作片拔 出工序。
15. —种固定工具,向形成于固定部件的固定孔和形成于被固定部件的被固定孔插通, 从而将上述被固定部件固定在上述固定部件上,其特征在于,具有插入上述固定孔及上述被固定孔的主体部;设在上述主体部的一端侧的侧面,在通过上述被固定孔之后,被防止从被固定孔的周 边部脱落的防脱部;可倾倒地安装在上述主体部的另一端侧,并且在防止上述防脱部从上述被固定孔脱落 的状态下倾倒而与上述固定部件接触,并与上述防脱部一起夹持该固定部件及上述被固定 部件的操作片;以及维持上述操作片的倾倒状态的锁定机构。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防脱部是沿着上述主体部向上述被固定孔的插入方向形成的防脱肋,在上述防脱 肋的端面通过了形成于上述被固定孔的孔壁上的切口部之后,使该主体部旋转,从而防止 上述防脱肋从上述被固定孔的周边部脱落。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片呈大致U字状,并且设在两端部的销与设在上述主体部的轴孔配合而能够 倾倒。
18.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操作片的轴部设置按压部,该按压部在利用上述锁定机构锁定上述操作片的状 态下按压上述固定部件。
19.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片由弹性部件形成,并縮小宽度而插入上述固定孔或上述插入孔内,而且在 通过固定孔或插入孔之后恢复。
20.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定机构包括设在上述操作片或上述主体部的配合部;以及设在上述主体部或 上述操作片上,并与上述配合部配合而维持已倾倒的上述操作片的倾倒状态的锁定槽。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配合部设在上述操作片上,与上述配合部配合并使该操作片沿着上述主体部的轴 线方向立起的被配合部设在主体部。
22.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上述配合部向与上述操作片的倾倒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从而解除该配合部锁 定在上述锁定槽上的状态。
23.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设有连接上述被配合部与上述锁定槽,并且上述配合部从锁定槽直至到达被配合部所 通过的返回槽。
24.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操作片上设置定心机构,该定心机构在上述操作片立起的状态下与上述固定孔 或上述插入孔的孔壁抵接,并相对于该固定孔或上述插入孔规定上述主体部的中心位置。
25.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设有位于上述主体部的一端侧并与上述被固定部件接触而限制主体部向上述操作片 的倾倒方向的倾倒的限制部。
2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限制部兼作上述防脱部。
27. —种被固定部件的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固定工具,将被固定部件固定在固定部件上。
28. —种固定工具的解除方法,用于解除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解除上述操作片的倾倒状态的倾倒状态解除工序; 在上述倾倒状态解除工序后,使上述操作片旋转立起的操作片立起工序;以及 在上述操作片立起工序后,将上述操作片从上述固定孔或上述插入孔拔出的操作片拔出工序。
29. —种固定工具,用于在固定部件上固定被固定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设在上述固定部件上,并插入形成于上述被固定部件的插入孔内的主体部; 可倾倒地安装在上述主体部,并倾倒而与上述插入孔的周边部接触,并且与上述固定 部件一起夹持上述被固定部件的操作片;以及 维持上述操作片的倾倒状态的锁定机构。
30.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片呈大致U字状,并且设在两端部的销与设在上述主体部的轴孔配合而能够 倾倒。
31.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操作片的轴部设置按压部,该按压部在利用上述锁定机构锁定上述操作片的状 态下按压上述固定部件。
32.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片由弹性部件形成,并縮小宽度而插入上述固定孔或上述插入孔内,而且在 通过固定孔或插入孔之后恢复。
33.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定机构包括设在上述操作片或上述主体部的配合部;以及设在上述主体部或上述操作片,并与上述配合部配合而维持已倾倒的上述操作片的倾倒状态的锁定槽。
34. 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配合部设在上述操作片上,与上述配合部配合并使该操作片沿着上述主体部的轴 线方向立起的被配合部设在主体部。
35. 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上述配合部向与上述操作片的倾倒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从而解除该配合部锁 定在上述锁定槽上的状态。
36. 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设有连接上述被配合部与上述锁定槽,并且上述配合部从锁定槽直至到达被配合部所 通过的返回槽。
37.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操作片上设置定心机构,该定心机构在上述操作片立起的状态下与上述固定孔 或上述插入孔的孔壁抵接,并相对于该固定孔或上述插入孔规定上述主体部的中心位置。
38. —种被固定部件的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29所述的固定工具,将被固定部件固定在固定部件上。
39. —种固定工具的解除方法,用于解除权利要求29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解除上述操作片的倾倒状态的倾倒状态解除工序; 在上述倾倒状态解除工序后,使上述操作片旋转立起的操作片立起工序;以及 在上述操作片立起工序后,将上述操作片从上述固定孔或上述插入孔拔出的操作片拔出工序。
40. —种固定工具,用于在固定部件上固定被固定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设在上述被固定部件上,并插入形成于上述固定部件的插入孔内的主体部; 可倾倒地安装在上述主体部,并倾倒而与上述插入孔的周边部接触,并且与上述被固 定部件一起夹持上述固定部件的操作片;以及 维持上述操作片的倾倒状态的锁定机构。
41. 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片呈大致U字状,并且设在两端部的销与设在上述主体部的轴孔配合而能够 倾倒。
42. 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操作片的轴部设置按压部,该按压部在利用上述锁定机构锁定上述操作片的状 态下按压上述固定部件。
43. 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片由弹性部件形成,并縮小宽度而插入上述固定孔或上述插入孔内,而且在 通过固定孔或插入孔之后恢复。
44. 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定机构包括设在上述操作片或上述主体部的配合部;以及设在上述主体部或 上述操作片上,并与上述配合部配合而维持已倾倒的上述操作片的倾倒状态的锁定槽。
45. 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配合部设在上述操作片,与上述配合部配合并使该操作片沿着上述主体部的轴线方向立起的被配合部设在主体部。
46. 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上述配合部向与上述操作片的倾倒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从而解除该配合部锁 定在上述锁定槽上的状态。
47. 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设有连接上述被配合部与上述锁定槽,并且上述配合部从锁定槽直至到达被配合部所 通过的返回槽。
48. 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操作片上设置定心机构,该定心机构在上述操作片立起的状态下与上述固定孔 或上述插入孔的孔壁抵接,并相对于该固定孔或上述插入孔规定上述主体部的中心位置。
49. 一种被固定部件的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40所述的固定工具,将被固定部件固定在固定部件上。
50. —种固定工具的解除方法,用于解除权利要求40所述的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解除上述操作片的倾倒状态的倾倒状态解除工序; 在上述倾倒状态解除工序后,使上述操作片旋转立起的操作片立起工序;以及 在上述操作片立起工序后,将上述操作片从上述固定孔或上述插入孔拔出的操作片拔出工序。
全文摘要
若使夹子(14)的插入部(22)插入贯通孔(16)并通过贯通孔(16)内,则爪部(32)恢复,爪部(32)的上表面可以与贯通孔(16)的周边部抵接。在该状态下,将操作片(26)插通主体面板(10)的固定孔(18),并通过固定孔(18)内,则操作片(26)恢复,操作片(26)可以与固定孔(18)的周边部抵接。从该状态,使操作部(56)倾倒,使锁定杆(52)与锁定槽(44)配合。由此,操作片(26)被限制其移动,并且壳体(12)被固定在主体面板(10)。
文档编号A47G29/00GK101754702SQ20088010016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6日
发明者渡边靖广, 福本充 申请人:株式会社利富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