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032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装置,特别是主要适用于热饮料机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热饮料机加热装置,发热元件(电热管)与受热体(运水管)之间 均为简易的单面贴合。如图1所示,发热管11用焊接方式与导热体12单边接触传热;如 图2所示,发热管21用铆接方式与导热体22申.边接触传热,截面表现为i:下(或左右)结 构布置,这种结构导致热交换严重滞后,饮料加热控温不准。而且因为单面贴合人人降低热 交换效率,同时损耗热能导致周边温升过高,产品能耗高,不环保,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在图 3、图4中,发热元件31(电热管)与受热体33(运水管)嵌设在导热体32内,较图1、图2 有所改善,总体上是受热兀件(水管)环抱发热兀件(发热管),但截面表现为内外结构布 置,显然这种环形发热管中心温度应是最高,但中心却无受热元件,这种结构虽然可以做到 能耗和温升相对较低,但热交换严重滞后问题还是没解决,饮料加热控温不准。 中国专利^ZL200720008161.0中公开'广'种加热器,它包括-,寿件以及.'泵体, 该铸件内嵌设有加热管以及绕在加热管外侧的水管,该加热管成U形并具有可接电源的两 电连接端,该水管具有伸出于铸件外的进口和出口 ,该泵体接于水管进口 。该结构的水管实 际上是位于加热管靠外的一侧,加热管其它发热面没有与水管发生热传递,或者,由于相隔 距离太大,导致热传递率底。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热交换率充分的加热装置,以克 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加热装置,包括嵌设在导热体内的电热元件和导水管,电热 元件电极设置在导热体外,导水管进、出水端口设置在导热体表面或外部,其结构特征是导 水管分布在电热元件外围,且导水管形成的截面也分布于电热元件周边两侧或两侧以上。 所述电热元件呈U形或圆环状,导水管沿电热元件以渐开螺旋的方式绕设,导水 管形成的轴截面分布f电热兀件轴截面的周围。 或者,所述电热元件呈U形或圆环状,导水管环抱电热元件螺旋绕设,导水管形成 的轴截面分布于电热元件中心轴线两侧。 所述导热体为金属铸件,呈圆盘状,电热元件为发热管,导水管为金属水管,导热 体与电热元件和导水管铸造成一体,同时起固定成形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导水管(形状不限,如单层、双层或多层螺旋渐开线形分布)环抱发 热元件,从而减少热损耗,导热体表面温升低,达到安全、节能、环保之功效。加热时水由导 水管中间定向通过完成升温或汽化过程,由于发热元件与受热元件之间的合理分布,并由 金属导热材质铸造成为一体,使受热兀件受热均匀,热效率显著提高,并有效縮减热交换滞 后时间,更有利于温度控制。另外,该产品整休外形可为圆盘状,装配整机一机双用(或多用)时,重叠放置,可W效减少卩T用空间,减小整机体积。其结构紧凑、体积小、成本低、适用 范围广。

图1-图4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木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电热元件与导水管绕设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实施例 参见图5-图7,木加热装置,包括嵌设在呈圆盘状的金属导热体3内并与其铸造为 --体的电热元件1和金属导水管2,电热元件电极设置在导热体外,导水管进、出水端口设 置在导热体外部。 电热元件1为发热管,呈圆环状,导水管2以渐开螺旋的方式绕设沿电热元件在其 外围,见图6,导水管形成的轴截面分布f电热兀件轴截面的周围,见图7。 第—实施例 参见图8,电热元件T呈U形,导水管2'环抱电热元件螺旋绕设,导水管形成的轴
截面分布T电热元件中心轴线两侧。其它未述部分M第-'实施例。
权利要求一种加热装置,包括嵌设在导热体(3)内的电热元件(1)和导水管(2),电热元件电极设置在导热体外,导水管进、出水端口设置在导热体表面或外部,其特征是导水管分布在电热元件外围,且导水管形成的截面也分布于电热元件周边两侧或两侧以上。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热元件(1)呈U形或圆环状,导水 管(2)沿电热元件以渐开螺旋的方式绕设,导水管形成的轴截面分布于电热元件轴截面的 周围。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热兀件(l')呈U形或圆环状,导水 管(2')环抱电热元件螺旋绕设,导水管形成的轴截面分布于电热元件中心轴线两侧。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热体(3)为金属铸件,呈圆盘状,电 热元件(1)为发热管,导水管(2)为金属水管,导热体与电热元件和导水管铸造成.'体。
专利摘要一种加热装置,包括嵌设在导热体内的电热元件和导水管,电热元件电极设置在导热体外,导水管进、出水端口设置在导热体表面或外部,其导水管分布在电热元件外围,且导水管形成的截面也分布于电热元件周边两侧或两侧以上。本实用新型的导水管(形状不限,如单层、双层或多层螺旋渐开线形分布)环抱发热元件,从而减少热损耗,导热体表面温升低,达到安全、节能、环保之功效。加热时水由导水管中间定向通过完成升温或汽化过程,由于发热元件与受热元件之间的合理分布,并由金属导热材质铸造成为一体,使受热元件受热均匀,热效率显著提高,并有效缩减热交换滞后时间,更有利于温度控制。其结构紧凑、体积小、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文档编号A47J31/54GK201435991SQ20092005494
公开日2010年4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5日
发明者刘有辉, 郭建刚 申请人: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