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商用节能电热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215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型商用节能电热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商用节能电热锅,属于炊事用品。
背景技术
目前,直径在30cm以下的复底钎焊电热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应用,几乎家家户户都在使用,以其安全方便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但是,由于不锈钢锅体和铝发热盘的结合牢固性问题,致使发热盘不能太大,大于40cm以上的发热盘尚无先例,主要原因是不锈钢与铝质发热盘热胀冷縮系数不同,直径大的发热盘在加热时,材质之间的适配不好,容易造成脱焊开裂,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因此,现有的大型商用厨锅还仍然都是采用传统的蒸汽加热、煤气加热或煤炭加热等,不能实现电加热。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商用节能电热锅,结构牢固,性能可靠,质量有保证,能够实现大型商用厨锅的电加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型商用节能电热锅,有不锈钢锅体和铝发热盘,铝发热盘的环形凹槽中配装有环形电热管,其特征在于不锈钢锅体的底部对应铝发热盘的各环形连接处焊接有间隔2-10cm的不锈钢铆钉,不锈钢铆钉穿过铝发热盘上的穿孔形成铆接并焊接固定。 分布较为密集的不锈钢铆钉加焊接,增加了焊接(即钎焊)后两种金属的抗拉强度,解决了因热膨胀不同,热应力大导致的脱焊开裂难题。结构牢固,性能可靠,保证了质量。其中,不锈钢铆钉可以是空心铆钉,也可以是实心铆钉,空心铆钉在加工过程中自然形
成扩口状,即方便了焊接,也便于加强焊接。 不锈钢锅体和铝发热盘之间设导热铝板,保证均匀导热,在导热铝板上设有分布的分割槽,用以减小缓解铝发热盘的热胀冷縮应力,分割槽在导热铝板上呈放射状分布,调节性能更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型商用节能电热锅,较为密集的不锈钢铆钉加焊接,大大增加了焊接后两种金属的抗拉强度,而且不锈钢锅体和铝发热盘的导热铝板通过设置分布的分割槽,减小、缓解了铝发热盘的热胀冷縮应力,设计合理,结构牢固,性能可靠,保证了质量,能够制作成直径大于40cm发热盘的电热锅,实现了大型商用厨锅的电加热,充分享受到了电加热的利处,简单、方便、可实现自动控制等。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复底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0009] 图2、导热铝板及铝发热盘部分结构示意图。[0010] 图3、图2中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不锈钢锅体2、不锈钢铆钉3、导热铝板4、铝发热盘5、分割槽。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上述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型商用节能电热锅,有不锈钢锅体1和铝发热盘4,铝发热盘4的环形凹槽中配装有环形电热管,不锈钢锅体1的底部对应铝发热盘4的各环形连接处焊接有间隔2-10cm的不锈钢铆钉2,不锈钢铆钉2穿过铝发热盘4上的穿孔形成铆接并焊接固定,不锈钢铆钉2可以是实心铆钉,也可以是空心铆钉,图示中为空心铆钉。不锈钢锅体1和铝发热盘4之间设有导热铝板3,导热铝板3上分布有分割槽5,分割槽5在导热铝板3上呈放射状分布。 分布较为密集的不锈钢铆钉2加焊接,大大增加了焊接后两种金属的抗拉强度,
而且不锈钢锅体1和铝发热盘4间的导热铝板3通过设置分布的分割槽5,减小、缓解了铝
发热盘的热胀冷縮应力,结构牢固,性能可靠。 曾做过严格的超强性试验验证,质量可靠,有保证。 试验过程 把直径为52cm的铝发热盘4与直径为90cm的不锈钢锅体1焊接组装,使用了 100多个不锈钢铆钉2,加热至摄氏400度以上,立刻投入冷水中急冷,如此反复千余次,铝发热盘4与不锈钢锅体1未出现脱焊开裂现象。
权利要求一种大型商用节能电热锅,有不锈钢锅体和铝发热盘,铝发热盘的环形凹槽中配装有环形电热管,其特征在于不锈钢锅体的底部对应铝发热盘的各环形连接处焊接有间隔2-10cm的不锈钢铆钉,不锈钢铆钉穿过铝发热盘上的穿孔形成铆接并焊接固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商用节能电热锅,其特征在于不锈钢锅体和铝发热盘之间设有导热铝板,导热铝板上分布有分割槽。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商用节能电热锅,其特征在于分割槽在导热铝板上呈放射状分布。
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大型商用节能电热锅,其特征在于不锈钢铆钉为空心铆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商用节能电热锅,属于炊事用品,有不锈钢锅体和铝发热盘,铝发热盘的环形凹槽中配装有环形电热管,其特征在于不锈钢锅体的底部对应铝发热盘的各环形连接处焊接有间隔2-10cm的不锈钢铆钉,不锈钢铆钉穿过铝发热盘上的穿孔形成铆接并焊接固定。较为密集的不锈钢铆钉加焊接,大大增加了焊接后两种金属的抗拉强度,而且不锈钢锅体和铝发热盘的导热铝板通过设置分布的分割槽,减小、缓解了铝发热盘的热胀冷缩应力,设计合理,结构牢固,性能可靠,保证了质量,能够制作成直径大于40cm发热盘的电热锅,实现了大型商用厨锅的电加热,充分享受到了电加热的好处,简单、方便、可实现自动控制等。
文档编号A47J27/00GK201481043SQ20092022473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1日
发明者许康, 许建国, 黄奎业 申请人:黄奎业;许建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