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波清洗、雾化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149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超声波清洗、雾化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同时涉及超声波清洗机和超声波雾化机,具体指一种集超声波清洗和 超声波雾化于一体的机器。
背景技术
目前超声波雾化机(又称加湿机)和超声波清洗机都是自成一体,使用各自的电 路工作,为两件完全独立的产品。为防止超声波清洗机清洗振子的核心部件-压电陶瓷晶 片在高速振动时破碎,清洗振子往往采用压电陶瓷晶片加前后夹铁的结构,其不足是体积 大,重量重、成本高。由于清洗振子上述原因,超声波清洗机通常设计为内胆加外壳的双层 结构一种是圆型电饭煲结构,另一种是内胆加外壳的长方体结构,清洗振子用螺栓固定在 金属内胆外壁或者把压电陶瓷晶片用胶水直接粘在金属内胆外壁。现有的超声波清洗机内 胆必须是金属材料,清洗振子在振动时带动整个金属内胆一起振动工作。由于这种内外双 层结构,造成超声波清洗机体积大,成本高,加工复杂。这也是造成超声波清洗机与超声波 雾化机兼容在同一容器中难度较大的原因,因此,目前市面上还未见超声波清洗与雾化融 为一体的机器。由于超声波清洗与雾化为不同的产品,不但加重了消费者的购买负担,而且 存在两套电路结构和容器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成本低、集 超声波清洗和超声波雾化于一体的机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超声波清洗、雾化一体机,包括超声 波清洗容器和安装在超声波清洗容器上的超声波清洗振子,在超声波清洗容器下设有电源 盒,电源盒内设有工作电路;所述超声波清洗振子包括压电陶瓷晶片,压电陶瓷晶片上设有 电极,电极与工作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晶片固定封装于绝缘材料内,所述 电极从绝缘材料中引出;在超声波清洗容器内设有雾化水箱,雾化水箱中隔离有竖向的水 雾通道,在超声波清洗容器底部设有超声波雾化头,超声波雾化头正对水雾通道,超声波雾 化头与超声波清洗振子共用上述工作电路。进一步地,在超声波清洗容器和电源盒之间设有支撑腿,支撑腿上段设有螺纹孔, 下段设有定位孔,在超声波清洗容器底部设有带外螺纹的连接柱,支撑腿上段通过螺纹孔 与连接柱螺纹连接;在电源盒上表面设有定位销,支撑腿通过下段的定位孔套在定位销上。在雾化水箱上设有加水口,加水口上设有盖子,在雾化水箱和水雾通道共用的箱 壁上设有兼起雾化用水水深定位的雾化出水孔。所述超声波清洗振子安装在超声波清洗容器底部或侧壁。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强度、低阻尼绝缘材料封装压电陶瓷晶片,因此清洗振子体积 大幅减小,可以把原来超声波清洗机内胆加外壳的双层结构变为单层结构,而且该单层也 不一定非要金属材料,可以是非金属。在该单层内再设置一个雾化水箱,使超声波清洗机与雾化机结合成一体,共用一套电源(转换非常容易),共用一套容器,一机两用,以减少资源 的消耗,减少制造环节,降低制造成本,同时也使机器外观造型更加丰富。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电路图。其中,1-超声波清洗容器;2-超声波清洗振子;3-电源盒;4-雾化水箱;5-水雾通 道;6-超声波雾化头;7-加水口 ;8-盖子;9-雾化出水孔;10-鼎盖;11-支撑腿;12-连接 柱13-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从图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超声波清洗、雾化一体机,包括超声波清洗 容器1和安装在超声波清洗容器上的超声波清洗振子2。在超声波清洗容器1下设有电源 盒3,电源盒内设有工作电路。所述超声波清洗振子包括压电陶瓷晶片(其表面已经涂覆有 金属薄层),压电陶瓷晶片上设有正负电极,电极与工作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改进 在于压电陶瓷晶片固定封装于绝缘材料内,这里的绝缘材料为高强度、低阻尼绝缘材料, 如酚醛树脂等。电极从绝缘材料中弓丨出再与工作电路连接。超声波清洗容器水浅时,超声波清洗振子安装于容器壁上;容器大、水足够深时, 置清洗振子于容器底,图1反映的是安装在底部的状态。清洗振子可直接作用于工作介质。 清洗振子工作时,超声波清洗容器并不与超声波振子一起振动。根据压电陶瓷晶片的形状及封装方式的组合,本实用新型的清洗振子主要有三种 形式(但不局限于下述方式)一、压电陶瓷晶片为圆片形,压电陶瓷晶片被绝缘材料全包 围固定封装;二、压电陶瓷晶片为圆环形,压电陶瓷晶片被绝缘材料全包围固定封装;三、 压电陶瓷晶片为圆片形,压电陶瓷晶片被绝缘材料固定封装后其中一面的中心部位外露 (即半包围),外露部分为振子的辐射面,这种结构与全包围结构相比具有振动衰减小的优 点o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将振子放置在工作介质中,使用方便、灵活。也可以根据需要 在振子前后两面或单面加装薄铁片,这不但进一步保护了陶瓷晶片,使其免于振动破碎,又 便于振子与清洗容器的固定安装。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强度、低阻尼绝缘材料封装压电陶瓷晶片,因此清洗振子体积 大幅减小,可以把原来超声波清洗机内胆加外壳的双层结构变为单层结构,即上述超声波 清洗容器为一单层,而且该单层也不一定非要金属材料,可以是非金属。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改进在于在超声波清洗容器1内设有雾化水箱4,雾化水箱 4中隔离有竖向的水雾通道5,在超声波清洗容器1底部设有与雾化水箱配套的超声波雾化 头6,超声波雾化头6正对水雾通道5,超声波雾化头与超声波清洗振子共用上述工作电路, 由此使超声波清洗机与雾化机结合成一体。在雾化水箱4上设有加水口 7,加水口 7上设有盖子8,在雾化水箱4和水雾通道 5共用的箱壁上设有兼起水深定位的雾化出水孔9。工作时,盖子使加水口处于封盖状态,水雾通道中的水被雾化而减少到露出雾化出水孔时,由于内外压力差,水箱中的水从雾化 出水孔流出,直到将雾化出水孔封住,此时水不再流出,从而使水雾通道中的水始终保持需 要的高度。为了体现档次和美观,本实用新型将超声波清洗、雾化一体机外形设计为古鼎造 型,见图1 (图上为方鼎,按相同思想也可以设计为圆鼎)。在超声波清洗容器1上设有鼎盖 10,鼎盖10直接放置在超声波清洗容器1的口部,工作时取下鼎盖,露出容器敞口,便于操 作。在超声波清洗容器1和电源盒3之间设有支撑腿11,支撑腿上段设有螺纹孔,下段设有 定位孔,在超声波清洗容器1底部设有带外螺纹的连接柱12,支撑腿11上段通过螺纹孔与 连接柱12螺纹连接。在电源盒3上表面设有定位销13,支撑腿11通过下段的定位孔套在 定位销13上。本实用新型两机(超声波清洗机和雾化机)共用一套IC型开关电源。恰当设置 开关电源ic的RT、CT使开关频率为超声波清洗振子工作频率,脉冲方波经LC谐振电路使 清洗振子工作。通过转换开关并经整流后为超声波雾化头供电,即开关电源轮流为雾化头 和清洗振子供电。其详细电路如图2所示,图中虚线框内为电源盒内部分,A为开关电源, B为超声波雾化头,TD为超声波清洗振子,L为可调电感,T为开关电源脉冲变压器,其开关 频率等于TD工作频率,L与TD组成谐振电路,C、D为整流滤波元件,组成整流滤波电路,为 超声波雾化头提供直流电。K为雾化头和超声波清洗振子电源转换开关,通过开关K,使雾 化头和超声波清洗振子交替工作。当希望作为超声波清洗机工作时,只需取出雾化水箱4,向超声波清洗容器1内加 水,切换转换开关,即可使清洗振子工作,即变成超声波清洗机。当希望作为超声波雾化机 工作时,只需将原来超声波清洗容器1内的水倒出,装上雾化水箱4,向雾化水箱4内加水, 切换转换开关,即可使雾化头工作,即变成超声波雾化机。用一可调频率开关电源为超声波 清洗振子供电,整流后为超声波雾化头供电。
权利要求一种超声波清洗、雾化一体机,包括超声波清洗容器(1)和安装在超声波清洗容器上的超声波清洗振子(2),在超声波清洗容器(1)下设有电源盒(3),电源盒内设有工作电路;所述超声波清洗振子包括压电陶瓷晶片,压电陶瓷晶片上设有电极,电极与工作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晶片固定封装于绝缘材料内,所述电极从绝缘材料中引出;在超声波清洗容器(1)内设有雾化水箱(4),雾化水箱(4)中隔离有竖向的水雾通道(5),在超声波清洗容器(1)底部设有超声波雾化头(6),超声波雾化头(6)正对水雾通道(5),超声波雾化头与超声波清洗振子共用上述工作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清洗、雾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在超声波清洗容器(1)和电源盒(3)之间设有支撑腿(11),支撑腿上段设有螺纹孔,下段设有定位孔,在超声 波清洗容器(1)底部设有带外螺纹的连接柱(12),支撑腿(11)上段通过螺纹孔与连接柱 (12)螺纹连接;在电源盒(3)上表面设有定位销(13),支撑腿(11)通过下段的定位孔套在 定位销(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声波清洗、雾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在雾化水箱(4) 上设有加水口(7),加水口(7)上设有盖子(8),在雾化水箱(4)和水雾通道(5)共用的箱 壁上设有兼起雾化用水水深定位的雾化出水孔(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波清洗、雾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清洗振子(2)安装在超声波清洗容器(1)底部或侧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波清洗、雾化一体机,包括超声波清洗容器和超声波清洗振子,在超声波清洗容器下设有电源盒。超声波清洗振子的压电陶瓷晶片固定封装于绝缘材料内,电极从绝缘材料中引出。在超声波清洗容器内设有雾化水箱,雾化水箱中隔离有竖向的水雾通道,在超声波清洗容器底部设有超声波雾化头,超声波雾化头正对水雾通道。本实用新型可以把原来超声波清洗机双层结构变为单层结构。在该单层内再设置一个雾化水箱,使超声波清洗机与雾化机结合成一体,共用一套电源,共用一套容器,一机两用,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减少制造环节,降低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B08B3/12GK201596643SQ201020117229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3日
发明者邱咏, 邱瑞权 申请人:邱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