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用于蔬果的农药残留解毒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801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专用于蔬果的农药残留解毒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ー种专用于蔬果的农药残留解毒剤。
背景技术
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蔬菜、水果的生长期已越来越短,而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蔬菜、水果的病虫害也越来越重,绝大部分蔬菜、水果需要连续多次放药后才能成熟上市。农药污染较重的有叶类蔬菜,其中韭菜、油菜、黄瓜、番茄、玉米受到的污染比例最大。水果类如苹果、梨、荔枝、瓜类等,农药的污染也非常大。目前在蔬果生产中使用的农药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有机磷农药,主要有乐果、敌百虫、敌敌畏、内吸磷、对硫磷、马拉硫磷等60余种。人们吃了施用有机磷农药的果蔬或薯类、谷物等,可能发生肌肉震颤、痉挛、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症状,甚至昏迷死亡。ニ是有机氯农药,该农药是高残毒农药,其中六六六、DDT等我国早已禁用,但至今仍有违规使用的情况,尤其林丹、毒杀芬、氯丹等仍继续使用。有机氯脂溶性强,不易水解和降解,非常稳定,聚集于人体脂肪,在自然和食物中能长期残留,果蔬及粮、谷、薯、茶、烟草都可残留有机氯,禽、鱼、蛋、奶等动物性食物污染率高于植物性食物,而且不会因其贮藏、加工、烹调而減少,很容易进入人体积蓄。有机氯农药可致急性或慢性中毒。急性中毒引发中毒者中枢神经症状。症状一般为乏力、恶心、眩晕、失眠;慢性中毒可造成人的肝、肾和神经系统损伤,DDT还有致癌性。三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该类农药是应用很广的新型杀虫剂与除草剤,如抗蚜威、克百威、西维因、残杀威、杀螟丹等,其毒性跟有机磷相似,但毒性较轻,恢复也快。食用了残留这类农药较多的果蔬及谷、薯、茶等,中毒者会产生和有机磷中毒大致相同的症状,但其毒性较轻,一般几小时就能自行恢复。四是拟除虫菊酷类农药,对人类低毒,但有蓄积性,中毒表现症状为神经系统症状和皮肤刺激症状。去除蔬菜水果农药残留的传统方法有1.清水浸泡洗涤法主要用于叶类蔬菜,如菠菜、生菜、小白菜等。一般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主要为了增加农药的溶出。如此清洗浸泡2-3次,可清除绝大部分残留的农药成分。2.碱水浸泡清洗法在清水中加入食用碱配制成碱水,将经初步冲洗后的蔬菜放入碱水中,根据菜量多少配足碱水,浸泡5-1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蔬菜,重复洗涤3次以上。3.加热烹饪法对ー些其他方法难以处理的蔬菜有的采用通过加热去除部分残留农药。常用于芹菜、圆白菜、青椒、豆角等。先用清水将表面污物洗浄,放入沸水中2-5分钟捞出,然后用清水冲洗1-2遍后置于锅中烹饪成菜肴。4.清洗去皮法对于带皮的蔬菜如黄瓜、胡萝卜、冬瓜、南瓜、茄子、西红柿等,用锐器削去含有残留农药的外皮,只食用肉质部分。5.盐水浸泡清洗法适量浓度的盐水即氯化钠溶液能加速部分极性农药残留物的溶解,从而达到去除蔬菜上残留的农药。首先用清水洗去蔬菜表面的泥沙污垢,然后用盐水浸泡5-10分钟,再用清水漂洗。注意盐水浸泡时尽量保持蔬菜表面的完整,避免溶出的药物又吸附到蔬菜断面,造成相反的效果。这些方法虽有一定的效果,但还是难以彻底解决农药残留的问题,而且有些方法操作起来也比较费时耗力。蔬果农药残留的危害我国目前年用量为80-100万吨,居世界首位。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得蔬果中农药残留量超标问题突出,当农药残留在人体中达到一定的数量,不为人体所分解时,将无法避免的发生各种病变,导致神经系统失调,破坏人体器官生理功能,内分泌紊乱等等疾病。目前,我国与蔬菜、水果有关的強制性国家标准35项,涉及农药残留指标58项,农药52种。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开始关注蔬果的质量问题。为减少蔬果农药残留的危害,市场急需一系列行之有效且能够解决蔬果农药残留问题的天然解毒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专用于蔬果的农药残留解毒剂的技术方案,具有成本低,效果显著,不含任何化学防腐剤、香精、激素等物质,天然环保、无任何毒副作用等优点。所述的ー种专用于蔬果的农药残留解毒剤,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O按重量百分含量称取黄酒29-49%、刺梨12-21%、白芷10_18%、紫苏8-16%、梔子
6-13%,柴胡5-13%,将刺梨、白芷、紫苏、梔子、柴胡均粉碎至100-150目,备用;
2)将上述全部粉碎后的材料用黄酒浸泡2-5天,再滤除渣滓,所得滤液即是解毒剤。所述的ー种专用于蔬果的农药残留解毒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黄酒含量为
30-48%,优选为 32-47%。所述的ー种专用于蔬果的农药残留解毒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刺梨含量为14-20%,优选为 15-19%。所述的ー种专用于蔬果的农药残留解毒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芷含量为12-17%,优选为 13-16%。所述的ー种专用于蔬果的农药残留解毒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苏含量为9-15%,优选为10-13%。所述的ー种专用于蔬果的农药残留解毒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梔子含量为7-12%,优选为8-11%。所述的ー种专用于蔬果的农药残留解毒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柴胡含量为6-11%,优选为7-9%。上述一种专用于蔬果的农药残留解毒剤,以纯天然的刺梨、白芷、紫苏、梔子、柴胡为原料,用黄酒提取所得,不含任何化学防腐剤、香精、激素等物质,可洗脱并溶解蔬果上的农药残留物,预防因蔬菜、水果上的农药残留物经人们食用后在体内积累,导致癌症、痴呆、免疫低下等“迟发性”中毒现象。同时可作为饮料饮用,可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细胞营养,预防和缓解腹泻症状。其加工方法简便,生产成本低廉、天然安全、处理后蔬果无须再用清水漂洗,可以直接食用,无任何毒副作用。本申请文件中涉及的百分含量除另有说明外,其它的均为纯物质的重量百分含量。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进ー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实施例I
将刺梨、白芷、紫苏、梔子、柴胡均分别粉碎至100目,再向IOL容器内投入3. 2kg黄酒,I. 9kg刺梨粉、I. 6kg白]E粉、I. 3kg紫苏粉、I. Ikg梔子粉、O. 9kg柴胡粉,混合搅拌均勻,浸泡2天,然后滤除渣滓,过滤得滤液即成最终产品。实施例2
将刺梨、白芷、紫苏、梔子、柴胡均分别粉碎至150目,再向IOL容器内投入4. 7kg黄酒,I. 5kg刺梨粉、I. 3kg白芷粉、Ikg紫苏粉、O. 8kg梔子粉、O. 7kg柴胡粉,混合搅拌均匀,浸泡3天,然后滤除渣滓,过 滤得滤液即成最终产品。实施例3
将刺梨、白芷、紫苏、梔子、柴胡均分别粉碎至Iio目,再向IOL容器内投入3. 85kg黄酒,I. 7kg刺梨粉、I. 55kg白芷粉、I. Ikg紫苏粉、I. 05kg梔子粉、O. 75kg柴胡粉,混合搅拌均匀,浸泡4天,然后滤除渣滓,过滤得滤液即成最终产品。实施例4
将刺梨、白芷、紫苏、梔子、柴胡均分别粉碎至120目,再向IOL容器内投入3. 7kg黄酒,I. 8kg刺梨粉、I. 5kg白芷粉、I. 2kg紫苏粉、Ikg梔子粉、O. 8kg柴胡粉,混合搅拌均匀,浸泡5天,然后滤除渣滓,过滤得滤液即成最终产品。实施例5
将刺梨、白芷、紫苏、梔子、柴胡均分别粉碎至130目,再向IOL容器内投入4. Ikg黄酒,I. 6kg刺梨粉、I. 4kg白芷粉、I. 15kg紫苏粉、O. 9kg梔子粉、O. 85kg柴胡粉,混合搅拌均匀,浸泡2. 5天,然后滤除渣滓,过滤得滤液即成最终产品。实施例6
将刺梨、白芷、紫苏、梔子、柴胡均分别粉碎至140目,再向IOL容器内投入4. 05kg黄酒,I. 85kg刺梨粉、I. 35kg白芷粉、I. 13kg紫苏粉、O. 85kg梔子粉、O. 77kg柴胡粉,混合搅拌均匀,浸泡3. 5天,然后滤除渣滓,过滤得滤液即成最终产品。 以下通过试验进ー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专用于蔬果的农药残留解毒剤,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1)按重量百分含量称取黄酒29-49%、刺梨12-21%、白芷10_18%、紫苏8-16%、梔子6-13%,柴胡5-13%,将刺梨、白芷、紫苏、梔子、柴胡均粉碎至100-150目,备用; 2)将上述全部粉碎后的材料用黄酒浸泡2-5天,再滤除渣滓,所得滤液即是解毒剤。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专用于蔬果的农药残留解毒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黄酒含量为30-48%,优选为32-47%。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专用于蔬果的农药残留解毒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刺梨含量为14-20%,优选为15-19%。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专用于蔬果的农药残留解毒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芷含量为12-17%,优选为13-16%。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专用于蔬果的农药残留解毒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苏含量为9-15%,优选为10-13%。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专用于蔬果的农药残留解毒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梔子含量为7-12%,优选为8-11%。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专用于蔬果的农药残留解毒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柴胡含量为6-11%,优选为7-9%。
全文摘要
一种专用于蔬果的农药残留解毒剂,属于天然药物加工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方法制备1)称取黄酒29-49%、刺梨12-21%、白芷10-18%、紫苏8-16%、栀子6-13%,柴胡5-13%,均粉碎至100-150目备用;2)将上述材料用黄酒浸泡2-5天,再滤除渣滓,所得滤液即是解毒剂。上述一种专用于蔬果的农药残留解毒剂,不含任何化学防腐剂、香精、激素等物质,可洗脱并溶解蔬果上的农药残留物,其加工方法简便,生产成本低廉、天然安全,处理后蔬果无须再用清水漂洗,可以直接食用,无任何毒副作用。同时可作为饮料饮用,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细胞营养,预防和缓解腹泻症状。
文档编号C11D7/44GK102690738SQ20121017056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9日
发明者李兴彪, 王前华 申请人:浙江农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