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传动窗帘架手拉自启动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139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螺旋传动窗帘架手拉自启动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传动窗帘架手拉自启动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窗帘开闭装置多采用拉绳式,即窗帘圈以一定间隔距离可滑动地穿套在窗帘杆上,并以一定间隔距离被栓在环形拉绳上,开闭窗帘时,用手或通过电机拉动拉绳,使固定在拉绳上的窗帘圈逐一散开而相互间隔一定距离,从而使窗帘布呈展开状,反之,反向拉动拉绳则使窗帘布收拢。由于环状拉绳一旦装配完毕就无法变更其长度,因此对于非标准宽度的窗户来说,如要安装这种只能拉绳式窗帘架,就必须事先“量身定制”;另一方面,由于窗帘圈与其所穿套的窗帘杆之间为滑动摩擦,而窗帘布的重量通过窗帘圈全部转换为 窗帘圈与窗帘杆之间的相对压力,根据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 = NXu (其中N为相对压力、u为摩擦系数),因此窗帘圈与窗帘杆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在使用中表现为所需拉力较大且有较大的噪音。针对上述问题,一种螺杆式窗帘架被设计出来,它通过螺杆的正反转动,驱动穿套在其上的引环螺母或窗帘圈左右移动,如专利号为8620950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螺旋式自动开闭窗帘装置》及专利号为90224991. 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螺旋式窗帘架》就是这种设计,由于螺杆可以很方便地截短,因此可以很方便地配装于不同宽度的窗户上,但它们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其中后者的方案中,所有的窗帘圈都直接穿套在螺杆上,也即窗帘布的全部重量均由该螺杆承受,因此该螺杆所需的旋转驱动力较大,而且使用时间一长,螺杆有可能因此而变形,会进一步影响使用;而前者的方案中,窗帘圈穿套在一光杆上,并在第一个窗帘圈上一体连接一引环螺母,并将该引环螺母穿套并螺接在与光杆平行的螺杆上,该设计由于分别设置了起传动作用的螺杆和起承重作用的光杆,使窗帘布的重量大部分由光杆来承受,从而减少了螺杆所需的旋转驱动力;然而在这两种方案,窗帘圈或引环螺母与其穿套螺接的螺杆之间仍然是滑动摩擦,其摩擦力较大,使用时噪声也较大。为了提供一种磨擦小、噪音低且传动与承重相分离的螺旋式窗帘架,授权公开号为CNl 140216C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就提供了一种新的螺旋式窗帘架,该螺旋式窗帘架,包括有上下相互平行的螺旋钢丝、滑杆以及位于它们两端的支座,所述的螺旋钢丝形如弹簧但呈刚性,并可由其两端支座内的驱动机构驱动旋转;所述的滑杆上设置有多个可沿滑杆移动的、用于固定窗帘吊环的吊环座,并至少设置有一个导引座,该导引座与相应的吊环座连为一体,导引座上部设置有二个向上凸起的滚针,该二滚针可绕它们各自的转轴转动,并卡在所述螺旋钢丝的螺旋节上;并且所述的导引座上还设置有一导引套,将该导引套对应的螺旋钢丝局部套在其中。由于窗帘的重量吊环作用于滑杆上,而吊环相对滑杆的移动则由导引座上的滚针与螺旋钢丝之间的相对螺旋运动来驱动,从而使传动与承重相分离,即使螺旋钢丝稍有变形也不影响使用;而由于滚针与螺旋钢丝之间为滚动摩擦,摩擦力极小,而且所需驱动力也很小,再加上吊环座与滑杆之间的滚动摩擦设计,使用起来极为轻巧且噪音很小。一般驱动上述螺旋钢丝旋转的驱动机构为电机,而电机的开启和关闭一般通过额外增加的开关进行控制,但是根据人们惯用使用方法,一般会直接手拉窗帘布,因此会造成使用不太方便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手拉动窗帘布就能启动电机转动的螺旋传动窗帘架手拉自启动开关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螺旋传动窗帘架手拉自启动开关装置,包括用于悬挂窗帘布的牵引装置,用于驱动螺旋钢丝转动的电机,螺旋钢丝的局部套设在所述牵引装置内、从而使牵引装置能在转动的螺旋钢丝驱动下移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电机工作的控制电路板,用于感应所述牵引装置是否移动的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相连,所述控制电路板根据检测装置检测到牵引装置有移动信号时启动所述电机工作。作为改进,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牵引绳;牵引绳滚轮,牵引绳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牵引装置上,牵引绳绕过所述牵引绳滚轮后的第二端也连接在所述牵引装置上;所述牵引绳滚轮上设置有第一磁钢;第一霍尔感应元件,与所述第一磁钢相对应、能感应到所述第一磁钢靠近信号,该第一霍尔感应元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相连。再改进,所述牵引绳的第一端通过一弹簧连接在所述牵引装置上,所述牵引绳的第二端也通过一弹簧连接在所述牵引装置上。再改进,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在螺旋传动窗帘架的轨道内部。再改进,所述第一霍尔感应元件设置在螺旋传动窗帘架的轨道一侧。再改进,所述牵引装置上设置有第二磁钢,所述螺旋传动窗帘架的轨道末端设置有第二霍尔感应元件,该第二霍尔感应元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控制所述电机工作的控制电路板,及设置用于感应所述牵引装置是否移动的检测装置,并将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相连,所述控制电路板根据检测装置检测到牵引装置有移动信号时启动所述电机工作,这样当手拉动窗帘布时,牵引装置有会有移动信号,这样控制电路板会根据检测装置检测到牵引装置有移动信号时启动所述电机工作,即实现了手拉动窗帘布就能启动电机转动,从而带动整个窗帘自动移动的目的,使用非常方便,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


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螺旋传动窗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I部放大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螺旋传动窗帘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I部放大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霍尔感应元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霍尔感应元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牵引绳滚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牵引装置的使用状态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3所示的螺旋传动窗帘架,其包括轨道1,用于悬挂窗帘布的牵引装置2,牵引装置2在轨道I内运行;用于驱动螺旋钢丝3转动的电机4,螺旋钢丝4的局部套设在所述牵引装置2内、从而使牵引装置2能在转动的螺旋钢丝4驱动下移动,牵引装置2的结构为常规结构,其具体包括包括用于悬挂窗帘布的连杆,与连杆连接的导引座,导引座上设置有导引套,螺旋钢丝的局部套设在所述导引套内,所述导引套上设置有穿孔,该穿孔内设置有能卡柱,卡柱与转动轴承相连、并卡在螺旋钢丝的螺旋节上;轨道I的一端部内设置有 用于控制所述电机4工作的控制电路板5,另外,本发明还设置有用于感应所述牵弓I装置是否移动的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电路板5相连,所述控制电路板根据检测装置检测到牵引装置有移动信号时启动所述电机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参见图2、5、6所示牵引绳6;牵引绳滚轮7,牵引绳6的第一端通过弹簧8连接在所述牵引装置2上,牵引绳6绕过所述牵引绳滚轮7后的第二端也通过弹簧8连接在所述牵引装置2上;所述牵引绳滚轮7上设置有第一磁钢9 ;第一霍尔感应元件10,与所述第一磁钢9相对应、能感应到所述第一磁钢9靠近信号,该第一霍尔感应元件10与所述控制电路板5相连;第一霍尔感应元件10设置在螺旋传动窗帘架的轨道I 一侧,第一霍尔感应元件10设置在电路板13上;所述牵引装置2上设置有第二磁钢11,参见图7所示;所述螺旋传动窗帘架的轨道I末端设置有第二霍尔感应元件12,该第二霍尔感应元件12也与所述控制电路板5相连,第二霍尔感应元件12设置在一安装架14上,该安装架14设置在轨道I末端。
权利要求
1.一种螺旋传动窗帘架手拉自启动开关装置,包括用于悬挂窗帘布的牵引装置,用于驱动螺旋钢丝转动的电机,螺旋钢丝的局部套设在所述牵引装置内、从而使牵引装置能在转动的螺旋钢丝驱动下移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电机工作的控制电路板,用于感应所述牵引装置是否移动的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相连,所述控制电路板根据检测装置检测到牵引装置有移动信号时启动所述电机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螺旋传动窗帘架手拉自启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牵引绳; 牵引绳滚轮,牵引绳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牵引装置上,牵引绳绕过所述牵引绳滚轮后的第二端也连接在所述牵引装置上;所述牵引绳滚轮上设置有第一磁钢; 第一霍尔感应兀件,与所述第一磁钢相对应、能感应到所述第一磁钢靠近信号,该第一霍尔感应元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传动窗帘架手拉自启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绳的第一端通过一弹簧连接在所述牵引装置上,所述牵引绳的第二端也通过一弹簧连接在所述牵引装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螺旋传动窗帘架手拉自启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在螺旋传动窗帘架的轨道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旋传动窗帘架手拉自启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霍尔感应元件设置在螺旋传动窗帘架的轨道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螺旋传动窗帘架手拉自启动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上设置有第二磁钢,所述螺旋传动窗帘架的轨道末端设置有第二霍尔感应元件,该第二霍尔感应元件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相连。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传动窗帘架手拉自启动开关装置,包括用于悬挂窗帘布的牵引装置,用于驱动螺旋钢丝转动的电机,螺旋钢丝的局部套设在所述牵引装置内、从而使牵引装置能在转动的螺旋钢丝驱动下移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电机工作的控制电路板,用于感应所述牵引装置是否移动的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相连,所述控制电路板根据检测装置检测到牵引装置有移动信号时启动所述电机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手拉动窗帘布就能启动电机转动,从而带动整个窗帘自动移动的目的,使用非常方便,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
文档编号A47H5/02GK102743091SQ201210236430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9日
发明者瞿德阳 申请人:吴巧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