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汁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26305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榨汁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榨汁机,包括底座、驱动机构、外壳、盖、榨汁头和过滤结构,驱动机构位于底座的内腔中,外壳支撑固定在底座上,该外壳的上端具有开口部,该外壳的下端侧壁上具有残渣出口和汁液出口,盖安装在外壳的开口部处,在该盖上设置有与工作腔连通的进料入口,榨汁头可转动地安装在工作腔内,用于将渣和汁分离的过滤结构设置在工作腔内下部;榨汁机还包括设置在进料入口与榨汁部分之间的切割刀具,该切割刀具安装在榨汁头的旋转轴上。本发明所提供的榨汁机用切割刀具将蔬果全自动切割成若干小片后再用榨汁头以低速旋转挤压的方式挤榨取汁液,不仅能使蔬果里的固有味道和营养不受到破坏,而且,出汁率高,操作简单,节省时间,机器使用寿命长。
【专利说明】榨汁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厨房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榨汁机。
【背景技术】
[0002]为了健康地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家中直接制作和饮用蔬果汁液,市场上也因应出现了大量能够从蔬菜或水果中简单榨取汁液的装置。目前,榨汁装置主要有以下两种结构形式:
[0003]一种是高速离心式榨汁装置。这种榨汁装置是利用粉碎装置将待榨取汁液的蔬果粉碎,然后以高速旋转的方式利用离心力将汁液甩出。此种榨汁方式具有的较大缺点是,当遇到比较大的蔬果时需要人工切成小片后再投到入料端口,然后才能进行粉碎榨取汁液,这样操作起来比较费时间,另外在高速粉碎蔬果以及分离汁液的过程中,蔬果中含有的固有味道和营养会被破坏,并且会损失大量的植物纤维。
[0004]另一种是螺杆挤压式榨汁装置。这种榨汁装置是利用螺杆结构挤压待榨取汁液的蔬果,从而将汁液分离出来。此种榨汁方式的缺点是,当遇到比较大的蔬果时同样需要人工切成小片后再投到入料端口,而且,对电机的功率要求较大,机器寿命短。
[0005]综上,现有榨汁装置均存在操作复杂,耗费时间长的问题,给消费者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榨汁机,该榨汁机不仅能使蔬果里的固有味道和营养不受到破坏,确保榨取出来的汁液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出汁率高,操作简单,节省时间,机器使用寿命长。
[0007]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榨汁机,包括底座、驱动机构、外壳、盖、榨汁头和过滤结构,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底座的内腔中,所述外壳支撑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该外壳的上端具有开口部,该外壳的下端侧壁上具有残渣出口和汁液出口,所述盖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开口部处且与所述外壳形成工作腔,在该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工作腔连通的进料入口,所述榨汁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工作腔内,该榨汁头包括具有螺旋凸筋的榨汁部分、驱动机构连接部分和旋转轴,该驱动机构连接部分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该旋转轴与所述盖枢接,用于将渣和汁分离的所述过滤结构设置在所述工作腔内下部;所述榨汁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料入口与所述榨汁部分之间的切割刀具,该切割刀具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割刀具包括刀盘和刀片,所述刀盘包括内轮毂部、夕卜轮毂部和位于该内轮毂部与该外轮毂部之间的盘体部,所述内轮毂部设置有与所述旋转轴配合的刀盘轴孔,在所述盘体部上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缺口,所述缺口旋转方向前侧和后侧的所述盘体部的端部分别为前端部和后端部,所述切削切割刀具固定在所述后端部的上表面上。[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上部的下端直径小、上端直径大的锥形进料部和下部的下端直径小、上端直径大的锥形榨汁部,且所述进料部的锥度大于所述榨汁部的锥度。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榨汁部的内壁上设置有一条或多条沿轴向延伸的引导筋条和一条或多条沿轴向延伸的研磨筋条,所述引导筋条与所述研磨筋条间隔设置,且所述引导筋条上端的高度大于所述研磨筋条的高度。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榨汁部分下部的中空圆筒状的过滤腔壁,在该过滤腔壁上设置有多个滤孔,该过滤腔壁与所述外壳形成的空间与所述残渣出口连通,该过滤腔壁的内腔与所述汁液出口连通。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底部形成有中空防水圆柱体、环绕该防水圆柱体的环状排渣平台以及形成于该防水圆柱体与该排渣平台之间的环状接汁槽,所述接汁槽与所述汁液出口连通,所述排渣平台包括内挡壁、外挡壁以及形成于该内挡壁与该外挡壁之间的环状挡渣凹槽,所述残渣出口的入口端位于所述外挡壁的上表面上;所述榨汁部分的下端设置有环状挡渣筋条,该挡渣筋条插入所述挡渣凹槽中。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榨汁部分的下端设置有位于所述挡渣筋条内侧的环状挡汁筋条以及形成于该挡汁筋条与所述挡渣筋条之间的挡汁凹槽,所述内挡壁插入该挡汁凹槽中。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榨汁部分的下端设置有位于所述挡渣筋条外侧的一个或多个推渣块,该推渣块的下端面与所述外挡壁的上表面相对。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榨汁部分的下端设置有位于所述挡渣筋条外侧的一个或多个推渣片,该推渣片的位于榨汁部分旋转方向前侧的侧面为斜面,且该推渣片的下端插入所述挡渣凹槽内。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榨汁机还包括安全保护装置,该安全保护装置包括触动杆、开关连杆、开关连杆固定架及设置在所述底座顶面上的微动开关,所述开关连杆固定架固定在外壳的外侧面上,所述开关连杆位于开关连杆固定架内,且该开关连杆的下端与所述微动开关相对,该开关连杆的上端位于所述外壳开口部的外侧,所述触动杆设置于所述盖的端面上,该触动杆具有与所述开关连杆的上端配合的斜面。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榨汁机,由于在进料入口与榨汁头之间设置有切割刀具,体积较大的蔬果通过该切割刀具被切割成若干小片,然后再进入榨汁头与外壳之间的空间内进行研磨榨汁,因此出汁率高,蔬果里的固有味道和营养不受到破坏,榨取出来的汁液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由于不需要人工切成小片,因此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另外,蔬果切割成小片后,阻力小,只需要采用小功率电机即可,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而且还能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榨汁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所述榨汁机的一个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所述榨汁机的另一个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0022]图5为图1所述榨汁机的切割刀具的立体示意图。
[0023]以上各图中,100-盖,110-进料入口,120-旋转轴孔,130-固定凹槽,140-触动杆,200-榨汁头,210-旋转轴,211-第一部分,212-第二部分,220-挡渣筋条,230-连接轴,231-轴孔,240-螺旋凸筋,250-挡汁筋条,260-挡汁凹槽,270-推渣块,280-推渣片,290-榨汁部分,291-过滤腔壁,300-外壳,310-开口部,311-固定凸筋,320-进料部,330-榨汁部,331-引导筋条,332-研磨筋条,340-防水圆柱体,350-接汁槽,360-排渣平台,361-内挡壁,362-外挡壁,363-挡渣凹槽,370-残渣出口,380-汁液出口,390-卡槽,400-驱动机构,410-电机,420-减速器,421-输出轴,430-触动槽,440-开关连杆,450-开关连杆固定架,460-微动开关,500-切割刀具,510-刀片,520-刀盘,521-内轮毂部,522-外轮毂部,523-盘体部,524-刀盘轴孔,600-底座,610-卡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5]参见图1,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榨汁机包括有:底座600、驱动机构400、外壳300、榨汁头200、切割刀具500、盖100及过滤结构,其中,底座600用于支撑外壳300,在该底座600的内腔中装有驱动机构400,驱动机构400包括有电机410和减速器420 (如图3所示),减速器420的输出轴421从底座600的顶盖竖直向上伸出与榨汁头200连接。减速器420用于减小电机410的旋转速度,并使得榨汁头200相比于传统榨汁机的榨汁头以更低的速度旋转,能使蔬果里的固有味道和营养不受到破坏,榨取出来的汁液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底座600的顶面上沿输出轴421的周向设置有多个用以固定外壳300的卡钩610。
[0026]继续参见图1,外壳300为上端具有开口部310的筒状结构,优选地,所述外壳300包括上部的下端小、上端大的锥形进料部320和下部的下端小、上端大的锥形榨汁部330,且进料部320的锥度大于榨汁部330的锥度。本实施例的外壳300的进料部320上端的直径大大的大于榨汁部330上端的直径,如此,在不增加榨汁头200直径的情况下,有利于较大体积的果蔬进入榨汁头200与外壳300之间的空间内,同时有利于进入更多的果蔬,提高榨汁效率,而且,由于不需要增大榨汁头200直径,因此驱动机构400的电机410可以采用小功率的电机,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0027]外壳300的底部形成有中空防水圆柱体340、环绕该防水圆柱体340的环状排渣平台360以及形成于防水圆柱体340与排渣平台360之间的环状接汁槽350。防水圆柱体340用于穿过输出轴421。接汁槽350用于接收分离出来的汁液,该接汁槽350与设置在外壳300下端侧壁上的汁液出口 380连通。排渣平台360包括内挡壁361、外挡壁362以及形成于内挡壁361与外挡壁362之间的环状挡渣凹槽363,残渣出口 370的入口端位于所述外挡壁362的上表面上。优选地,为了彻底将残渣排出,外挡壁362的上表面为沿圆周方向倾斜的斜面,残渣出口 370设置在外挡壁362的上表面的最低位置处。
[0028]优选地,所述榨汁部330的内壁上设置有一条或多条沿轴向延伸的引导筋条331和一条或多条沿轴向延伸的研磨筋条332,所述引导筋条331与所述研磨筋条332间隔设置,且所述引导筋条331上端的高度大于所述研磨筋条332的高度。[0029]优选地,在开口部310的外周侧面上形成有多个向外突出的固定凸筋311。
[0030]优选地,在外壳300的外底面上形成有与卡钩610配合的卡槽390 (如图3所示),外壳300通过该卡槽390和该卡钩610可拆卸地装配在底座600上。
[0031]继续参见图1,所述盖100安装在所述外壳300的开口部310处且与所述外壳300形成工作腔,盖100的中部形成有旋转轴孔120,且在该盖100上与旋转轴孔120偏心设置有进料入口 110。优选地,在盖100的盖沿内侧设置有与固定凸筋311配合的固定凹槽130,所述盖100通过该固定凹槽130和固定凸筋311可拆卸地与外壳300连接。
[0032]继续参见图1,所述榨汁部分290包括榨汁部分290、驱动机构连接部分和旋转轴210,榨汁部分290的外表面设置有沿螺旋方向延伸的螺旋凸筋240,本实施例的过滤结构为设置在榨汁部分290下部的中空圆筒状的过滤腔壁291,且在过滤腔壁291上设置有多个滤孔,使得从磨碎的材料中榨取的汁液穿过该滤孔,达到汁液与残渣分离的效果。优选地,所述滤孔的孔径的尺寸大小由上往下逐渐减小,因为食材颗粒的大小由上往下逐渐减小。过滤结构除了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之外,还可以采用在榨汁部分290与外壳之间设置一个滤筒,同样可以起到分离渣和汁的目的。
[0033]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连接部分为形成在过滤腔壁291内的连接轴230,该连接轴230的下端设置有正六边形轴孔231,所述输出轴421穿过防水圆柱体340插入该轴孔231内(如图2、3所示)。榨汁部分290与驱动机构400的连接方式除了采用轴和孔配合之外,还可以采用离合器和键连接等方式。旋转轴210包括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的第一部分211和横截面为圆形的第二部分212,第二部分212的上端插入所述盖100中心的旋转轴孔120内(如图2、3所示)。
[0034]优选地,在榨汁部分290的下端处向下凸出地设置有环状结构的挡渣筋条220和位于所述挡渣筋条220内侧的环状挡汁筋条250以及形成于该挡汁筋条250与所述挡渣筋条220之间的挡汁凹槽260。如图3、4所示,挡渣筋条220插入到挡渣凹槽363中,防止残渣进入榨汁部分290内部,内挡壁361插入该挡汁凹槽260中,可以进一步防止残渣和汁液混合。
[0035]优选地,在榨汁部分290的螺旋凸筋240的下端部设置有多个推渣块270,该推渣块270用以将已传送到外壳300的排渣平台360上的残渣排出外壳300的残渣出口 370。
[0036]优选地,所述榨汁部分290的下端设置有位于所述挡渣筋条220外侧的一个或多个推渣片280,该推渣片280的位于榨汁部分290旋转方向前侧的侧面为斜面,且该推渣片280的下端插入所述挡渣凹槽363内,通过推渣片280将进入挡渣凹槽363内的残渣排出。
[0037]切割刀具500设置在所述进料入口 110与所述榨汁部分290之间,用于将较大蔬果自动切割成小片。如图1、5所示,所述切割刀具500包括刀盘520和刀片510,所述刀盘520包括内轮毂部521、外轮毂部522和位于内轮毂部521与外轮毂部522之间的盘体部523,所述内轮毂部521设置有正六边形刀盘轴孔524,该刀盘轴孔524与所述旋转轴210的第一部分211配合,在所述盘体部523上设置有两个沿径向延伸的缺口,所述缺口旋转方向前侧和后侧的所述盘体部523的端部分别为前端部和后端部,所述切削切割刀具500固定在所述后端部的上表面上。通过调节刀片510与盘体部523之间的距离即可调节切削量。
[0038]优选地,榨汁机还包括安全保护装置,如图3所示,安全保护装置包括触动杆140、开关连杆440、开关连杆固定架450及设置在底座600上的微动开关460,其中触动杆140设置于盖100的端面上,开关连杆固定架450固定在外壳300的外侧面上,开关连杆440位于开关连杆固定架450内,微动开关460安装在底座600顶面上触动槽430位置装有微动开关460以控制电路的通断。
[0039]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以上实施方式构造的榨汁机的操作原理。
[0040]食物材料从盖100的进料入口 110进入到切割刀具500中的切割刀具500后,食物材料被旋转着的切割刀具500中的刀片510在低速旋转作用下不断地切割成若干小片,然后进入到榨汁部分290中,在旋转的榨汁部分290和引导筋条331以及研磨筋条332的共同作用下被强制向下运送的同时得以精细的磨碎及压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汁液通过在榨汁部分290上的滤孔流入榨汁部分290内部空间并汇集在外壳300底部的接汁槽350,通过汁液出口 380排出外壳300,而残渣则从残渣出口 370排出。
[0041]正如从前述中可见的,根据本发明的榨汁机具有下面的效果:
[0042]1、相对于高速离心式榨汁机的榨取方式,本发明以预处理方式用切割刀具将蔬果全自动切割成若干小片后再用榨汁头以很低的速旋转挤压的方式挤榨取代传统的用手工将蔬果切割成若干小片后再投进入料端口使用高速旋转挤压的方式挤榨,食材中包含的各种营养和固有味道最大限度地得到保持,并有可能进行广泛的汁液榨取而与蔬菜和水果的种类无关。
[0043]2、本发明的榨汁机,刀盘上装有锋利的刀片,可以将较大的蔬果先进行预处理全自动切割成若干小片,从而解放了人们的劳动,节省了时间。
[0044]3、本发明的榨汁机,榨汁头和滤网合二为一,减少了部件数量,结构更为简单,更易于生产制造。
[0045]4、本发明的榨汁机,榨汁头采取了中空的设计,节省了原材料,降低了成本。
[0046]5、本发明的榨汁机,取消了现有技术中工作腔内齿轮传动等复杂机构,减少了部件数量,更易于生产制造。
[0047]6、本发明的榨汁机,由于减少了部件数量,消除了因工作腔内齿轮传动带来的振动和噪音,同时避免了因齿轮磨损导致磨损材料粉末进入汁液被人误食而导致的潜在风险。
[004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榨汁机,包括底座、驱动机构、外壳、盖、榨汁头和过滤结构,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底座的内腔中,所述外壳支撑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该外壳的上端具有开口部,该外壳的下端侧壁上具有残渣出口和汁液出口,所述盖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开口部处且与所述外壳形成工作腔,在该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工作腔连通的进料入口,所述榨汁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工作腔内,该榨汁头包括具有螺旋凸筋的榨汁部分、驱动机构连接部分和旋转轴,该驱动机构连接部分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该旋转轴与所述盖枢接,用于将渣和汁分离的所述过滤结构设置在所述工作腔内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榨汁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料入口与所述榨汁部分之间的切割刀具,该切割刀具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刀具包括刀盘和刀片,所述刀盘包括内轮毂部、外轮毂部和位于该内轮毂部与该外轮毂部之间的盘体部,所述内轮毂部设置有与所述旋转轴配合的刀盘轴孔,在所述盘体部上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缺口,所述缺口旋转方向前侧和后侧的所述盘体部的端部分别为前端部和后端部,所述切削切割刀具固定在所述后端部的上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部的下端直径小、上端直径大的锥形进料部和下部的下端直径小、上端直径大的锥形榨汁部,且所述进料部的锥度大于所述榨汁部的锥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榨汁部的内壁上设置有一条或多条沿轴向延伸的引导筋条和一条或多条沿轴向延伸的研磨筋条,所述引导筋条与所述研磨筋条间隔设置,且所述引导筋条上端的高度大于所述研磨筋条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榨汁部分下部的中空圆筒状的过滤腔壁,在该过滤腔壁上设置有多个滤孔,该过滤腔壁与所述外壳形成的空间与所述残渣出口连通,该过滤腔壁的内腔与所述汁液出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底部形成有中空防水圆柱体、环绕该防水圆柱体的环状排渣平台以及形成于该防水圆柱体与该排渣平台之间的环状接汁槽,所述接汁槽与所述汁液出口连通,所述排渣平台包括内挡壁、外挡壁以及形成于该内挡壁与该外挡壁之间的环状挡渣`凹槽,所述残渣出口的入口端位于所述外挡壁的上表面上;所述榨汁部分的下端设置有环状挡渣筋条,该挡渣筋条插入所述挡渣凹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榨汁部分的下端设置有位于所述挡渣筋条内侧的环状挡汁筋条以及形成于该挡汁筋条与所述挡渣筋条之间的挡汁凹槽,所述内挡壁插入该挡汁凹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榨汁部分的下端设置有位于所述挡渣筋条外侧的一个或多个推渣块,该推渣块的下端面与所述外挡壁的上表面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榨汁部分的下端设置有位于所述挡渣筋条外侧的一个或多个推渣片,该推渣片的位于榨汁部分旋转方向前侧的侧面为斜面,且该推渣片的下端插入所述挡渣凹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榨汁机还包括安全保护装置,该安全保护装置包括触动杆、开关连杆、开关连杆固定架及设置在所述底座顶面上的微动开关,所述开关连杆固定架固定在外壳的外侧面上,所述开关连杆位于开关连杆固定架内,且该开关连杆的下端与所述微动开关相对,该开关连杆的上端位于所述外壳开口部的外侧,所述触动杆设置于所述盖的端面上,该触动杆具有与所述开关连杆的上端 配合的斜面。
【文档编号】A47J19/06GK103705098SQ201210372160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8日
【发明者】王冬雷 申请人: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