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低温冷榨制备茶籽油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脂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低温冷榨制备茶籽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2009年卫生部批准茶籽油为新资源食品。但当前在高品质茶籽油制取中由于存在一系列技术瓶颈问题,该资源优势未能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研究解决高品质茶油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已成为油脂工业发展所急需。茶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橄榄油,达83%以上,维生素E含量极高,特别是富 含茶多酚,是一种营养价值极其丰富的食用油,被誉为“东方顶级营养油”。当前,我国高品质茶籽油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热榨法生产的茶籽油易使茶籽油中天然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和固有香味丧失,制得茶籽油颜色深,必须进行进一步的精炼加工,能耗大。低温压榨法生产茶籽油,脱壳及壳仁分离困难,脱壳后茶叶籽仁含油率高,力口压困难,易结膛,普通榨油机无法正常运转。精炼工序存在能耗大、油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茶叶籽来源品种多样,油脂组成及活性组分差异大,标准化生产技术亟待建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温冷榨制备茶籽油的方法,本方法工艺路线合理,出油率高,油品质量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低温冷榨制备茶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I)将采集来的油茶球果自然晒干、破壳,取出油茶籽再晒干,在0_5°C的低温环境贮存一段时间,让其自然后熟,再清理霉变茶籽,水分含量7% -10% ;(2)将筛选后的茶籽,通过茶籽剥壳分离机进行脱壳分离,要求籽仁中含壳量8% -15% ;(3)将分离后的茶籽仁,投入双螺杆榨油机里,在-10°c -40°c之间的低温下榨油,控制出饼口温度在40°C -60°C,得到冷榨毛油,螺杆转速35-40r/min,进料速度80_100kg/h ;(4)毛油过滤将毛油采用密闭过滤机和袋式过滤机两次过滤,得到清澈透明冷榨油;(5)低温水洗向步骤(4)的冷榨油里加入一定量稀碱溶液,降低酸价,用离心机分离出油皂,在分离出的油中加入70-800C热水进行水洗3-4遍,分离油水;(6)负压脱水将水洗后的油泵入真空罐中,在真空度大于-0. 085MPa,温度控制在60°C _80°C的条件下,进行负压脱水干燥,得到脱水油,脱除油中水分含量小于0. 1%以下;(7)脱色,所述脱色使用的脱色剂为硅藻土和活性炭,硅藻土和活性炭重量比例为
2-3 :1,脱色剂用量为油量的1% -3% ;
所述的硅藻土经过下列处理硅藻土先用10-15%盐酸溶液浸泡2-3小时,然后,放入10-12%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3小时,再放入10-15%的双氧水溶液中浸泡1-2小时,然后去离子水洗净,在10000-12000转/分条件高速分散10-15分钟,烘干得到;(8)冬化脱蜡将脱水后的油泵入养晶罐,缓慢降温至3°C时,保温静置4-6小时,结晶、养晶,析出油中少量的蜡脂,分离后,得到最终的茶籽油成品。所述的一种低温冷榨制备茶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螺杆榨油机的主 要参数为螺杆直径D=75mm,长径比L/D=16,中心距a =65mm,压缩比g=5. 与传统工艺比较本发明方法的优点为I、传统茶籽清理后,将茶籽粉碎,保留全部壳在籽仁中,对机械磨损大,且出油率低;本发明工艺脱壳分离后,仁中含壳8% -15%,提高了出油率,减少对设备的磨损。2、传统用180°C高温炒籽,使籽含水在4%左右,使茶籽里蛋白质变性,容易焦糊,破坏茶籽里含有的活性物质,产生苯丙芘等有害物质;本发明工艺无需蒸炒籽仁,直接常温榨油,常温榨油可以产品保持原生态,工艺污染少,能耗低,营养损耗少,不会产生苯丙芘等有害物质,所得油品质量闻。3、传统榨油时入榨温度必须在105度至125度之间,出饼口温度在150°C ;本发明工艺在-10°c度至+40°C任意一个温度点皆可,出饼口温度在40°C -60°c,降低了能耗的同时,保留了茶籽油的全部营养,提高了茶油品质。4、传统工艺须进行脱胶、脱色、高温脱臭,特别是高温脱臭,不但使油中活性物质散失殆尽,且能使油裂变分解,产生对人体有害物质。本发明工艺无需此精炼过程,缩短了工艺流程,保留茶油固有香味、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茶油的营养成分和多种活性物质,所得茶油更营养。总之,本发明方法,将传统油茶籽采用热榨榨油工艺改变为低温或常温冷榨工艺榨油,降低减低了能耗,提高了出油率;因为低温榨油,不会产生焦糊物质产生,固省去了脱胶、脱色、高温脱臭等精炼工序,进一步降低了能耗,缩短了流程,简化了工艺,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提高了茶油质量,避免了油脂过分精炼,高温裂变分解时,产生对人体有的害物质,最大限度保留了茶油固有香味、营养成分和多种活性物质,为医用茶油提供了高品质基料油,生产的冷榨茶油油酸含量高,克以制取医用油酸,质量稳定可靠。说明书附I为本发明的制得的冷榨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含量检测报告。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生产IOOkg茶籽油为例。(I)将采集来的油茶球果自然晒干、破壳,取出油茶籽再晒干,在0_5°C的低温环境贮存一段时间,让其自然后熟,再清理霉变茶籽,水分含量7% -10% ;(2)称取600kg将筛选后的茶籽,通过茶籽剥壳分离机进行脱壳分离,要求籽仁中含壳量10% ;(3)将分离后的茶籽仁,投入双螺杆榨油机里,在-10°C -40°C之间的低温下榨油,控制出饼口温度在40°C _60°C,实现常温榨油,得到冷榨毛油,螺杆转速35-40r/min,进料速度 80-100kg/h ;
毛油过滤将毛油采用密闭过滤机和袋式过滤机两次过滤,得到清澈透明冷榨油;(5)低温水洗向步骤(4)的冷榨油里加入一定量稀碱溶液,降低酸价,用离心机分离出油皂,在分离出的油中加入70-800C热水进行水洗3-4遍,分离油水;(6)负压脱水将水洗后的油泵入真空罐中,在真空度大于-0. 085MPa,温度控制在60°C _80°C的条件下,进行负压脱水干燥,得到脱水油,脱除油中水分含量小于0. 1%以下;(7)脱色,所述脱色使用的脱色剂为硅藻土和活性炭,硅藻土和活性炭重量比例为
2-3 :1,脱色剂用量为油量的1% -3% ;所述的硅藻土经过下列处理硅藻土先用10-12%盐酸溶液浸泡2-3小时,然后, 放入10-12%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3小时,再放入10-15%的双氧水溶液中浸泡1-2小时,然后去离子水洗净,在10000-12000转/分条件高速分散10-15分钟,烘干得到;(8)冬化脱蜡将脱水后的油泵入养晶罐,缓慢降温至3°C时,保温静置4-6小时,结晶、养晶,析出油中少量的蜡脂,分离后,得到最终的茶籽油成品。本发明工艺所得到的脱壳冷榨纯天然油茶籽油产品质量检测结果见表I.表I脱壳冷榨纯天然油茶籽油产品质量
指标(GB/T
检验项0名称 11765-2003压榨成品实测数据检验方法依据
油茶籽油- 级)
色泽(罗维朋比色
黄 35 红 2. 0黄 35 红 L 5 GB/T 5492-1985
槽25. 4_)彡
具有油茶籽油固有
具有油茶籽油固有的 气味、滋味的气味和滋味,尤异 GB/+T 5525-1985
气味和滋味,无诗味
味
透明度澄清、透明澄清、透明 GB/T 5525-1985
水分/%SS0. 100. 10GB./T 5528-1995
杂质/%^ U 050.01GB/T 5529-1985
酸值(KOH) /
^ I U2.9GB/T 5530-2005
(mg/g)
过氧化值
彡 6.04.0GB/T 5538-2005
/ (mmol/kg)
尤析出物,罗维朋比无析出物,罗维朋比 加热实验(280°C)GB/T 5525-1985
色黄色值不变,红色色:黄色值不变,红值增加小于0. 4 色值增加小于-0. I
折光指数(n4l)) I. 460 1,4641.461 GB/T 5527-1985
20
相对密度(dM ) 0.912 0.9220.9148 GB/T 5526-1985
碘值(I)(g/100g) 83 8985.2 GB/T 5532-1995 皂化值(KOH)
193 196194. I GB/T 55 34-1995
(mg/g)
不皂化物(g/kg) 彡 150.67 GB/T 5535-1998
饱和酸7 11饱和酸9. 10
主要脂肪酸组成
油酸74 87油酸79.7 GB/T 17376.....1998
亚油酸7 14亚油酸9.2
溶剂残留/GB/T
不得检出未检查
(mg/kg)5009.37-2003
维生素GB/T
—— 20.2 E/(mg/100g) 5009.82-2003由表I可知,除了酸值外,其它质量指标均优于GB/T 11765-2003压榨成品油茶籽
油一级,并优于初榨橄榄油的质量指标。
权利要求
1.一种低温冷榨制备茶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采集来的油茶球果自然晒干、破壳,取出油茶籽再晒干,在0-5°C的低温环境贮存一段时间,让其自然后熟,再清理霉变茶籽,水分含量7% —10% ; (2)将筛选后的茶籽,通过茶籽剥壳分离机进行脱壳分离,要求籽仁中含壳量8%—15% (3)将分离后的茶籽仁,投入双螺杆榨油机里,在-10°C_40°C之间的低温下榨油,控制出饼口温度在40°C _60°C,得到冷榨毛油,螺杆转速35-40r/min,进料速度80_100kg/h ; (4)毛油过滤将毛油采用密闭过滤机和袋式过滤机两次过滤,得到清澈透明冷榨油; (5)低温水洗向步骤(4)的冷榨油里加入一定量稀碱溶液,降低酸价,用离心机分离出油皂,在分离出的油中加入70-80°C热水进行水洗3-4遍,分离油水; (6)负压脱水将水洗后的油泵入真空罐中,在真空度大于_0.085MPa,温度控制在600C _80°C的条件下,进行负压脱水干燥,得到脱水油,脱除油中水分含量小于O. 1%以下; (7)脱色,所述脱色使用的脱色剂为硅藻土和活性炭,硅藻土和活性炭重量比例为2-31,脱色剂用量为油量的1% -3% ; 所述的硅藻土经过下列处理硅藻土先用10-15%盐酸溶液浸泡2-3小时,然后,放入10-12%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3小时,再放入10-15%的双氧水溶液中浸泡1_2小时,然后去离子水洗净,在10000-12000转/分条件高速分散10-15分钟,烘干得到; (8)冬化脱蜡将脱水后的油泵入养晶罐,缓慢降温至3°C时,保温静置4-6小时,结晶、养晶,析出油中少量的蜡脂,分离后,得到最终的茶籽油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低温冷榨制备茶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螺杆榨油机的主要参数为螺杆直径D=75mm,长径比L/D=16,中心距a =65mm,压缩比§=5. 5。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冷榨制备茶籽油的方法,包括清理茶籽、脱壳分离、常温榨油、低温水洗、负压脱水、低温精炼、多重过滤、冬化脱蜡。本发明工艺简单,能耗低,出油量高,所制得的茶籽油颜色浅,品质高,营养保留全面,保留了茶油的固有香味。
文档编号C11B1/06GK102965187SQ20121043958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6日
发明者王仁宽 申请人:安徽新世界绿洲茶油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