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锅组件和食物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273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蒸锅组件和食物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蒸锅组件和食物加工机 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用烹饪电器,尤其涉及一种蒸锅组件以及采用该蒸锅组件的食 物加工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食物加工机通常具有搅拌和加热功能,其主要包括具旋转驱动功能的机 体;安装在机体上的锅体;安装在锅体内并由机体旋转驱动的搅拌刀组;以及,安装在锅体 开口上的蒸锅组件。加热器可设置在锅体的底部区域,以便对锅体内的食物(例如,汤、粥 等液体)进行加热。在锅体内产生的蒸汽可上升到蒸锅组件内,以便对蒸锅组件内的食物 进行加热。[0003]如图1所示,为一种现有技术的蒸锅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其公开在欧洲专利第EP 1731068 BI号中。该蒸锅组件包括第一蒸锅14、第二蒸锅13和蒸锅盖47。该第二蒸锅13 可根据需要选用,并且设置在该蒸锅盖47和第一蒸锅14之间。该第一蒸锅14和第二蒸锅 13的底部分别设有蒸汽通孔37和38。[0004]如图2所示,为上述欧洲专利第EP 1731068 BI号所公开的一种食物加工机的平 面示意图。该食物加工机包括其内设有驱动电机的外壳I ;以及,其内设有搅拌刀组和加 热器的锅体2。该锅体2的开口处设有锅体盖3。该食物加工机可与图1所示的蒸锅组件组 合使用。在使用时,该蒸锅组件可取代该锅体盖3而安装在该锅体2的开口处。通过操作 控制器5的按钮或开关,启动该食物加工机进行工作,从而对锅体2内的食物进行加热。在 锅体2内产生的蒸汽可上升到该蒸锅组件的由蒸锅盖47和第一蒸锅14所围成的空间内, 以便对该蒸锅组件内的食物进行加热、蒸熟。[0005]然而,这种食物加工机存在以下缺点。由于该锅体2内通常也会放有需要加工的 食物,因此当第一蒸锅14或第二蒸锅13内放置的食物与锅体2内的食物具有不同风味时, 经过该第一蒸锅14或第二蒸锅13内的食物的蒸汽在经过冷凝而回到锅体2内后会导致锅 体2内的食物串味,从而使该锅体2内的食物失去原有的风味。[0006]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克服上述缺点的蒸锅组件以及采用该蒸锅组件的食物加 工机。实用新型内容[000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食物加工机的蒸锅组件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锅组 件。[0008]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蒸锅组件,该蒸锅组件包 括第一蒸锅,该第一蒸锅包括侧壁和底部,该侧壁和底部围成用以容纳食物的空间,且该 底部上设有多个蒸汽通孔;以及蒸锅盖,该蒸锅盖用以盖在该第一蒸锅的顶部开口上。该蒸 锅组件还包括蒸锅底座,该蒸锅底座包括围成收容空间的侧壁和底部,该第一蒸锅能够搁 置在该蒸锅底座上且使得该第一蒸锅的底部位于该蒸锅底座的收容空间内,该蒸锅底座的底部在中央区域设有蒸汽通孔,并且在该中央区域之外的该蒸锅底座的底部的区域具有收集槽。[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方面,该第一蒸锅的底部的中央区域为实心区域,且 该第一蒸锅的底部的中央区域与该蒸锅底座的底部的中央区域相对应。[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优选方面,该蒸锅盖上设有多个蒸汽通孔,并且该第一蒸 锅的侧壁的上方部位设有多个蒸汽通孔。[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选方面,该蒸锅底座的蒸汽通孔由一自该蒸锅底座的底部 向上延伸的筒体形成;该筒体、该蒸锅底座的侧壁和该蒸锅底座的底部限定该收集槽。[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优选方面(其基于上述第三优选方面),该筒体为圆柱形 筒体或自该蒸锅底座的底部向上逐渐变细的筒体。[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优选方面,该蒸锅组件还包括第二蒸锅,该第二蒸锅包括 围成用以容纳食物的空间的侧壁和底部,且该第二蒸锅的底部上设有多个蒸汽通孔;该第 二蒸锅能够搁置在该第一蒸锅上且使得该第二蒸锅的底部位于该第一蒸锅的空间内,此时 该蒸锅盖用以盖在该第二蒸锅的顶部开口上。[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优选方面(其基于上述第五优选方面),该蒸锅底座具有 顶部边缘,该第一蒸锅具有能够搁置在该蒸锅底座的顶部边缘上的顶部边缘,该第二蒸锅 具有能够搁置在该第一蒸锅的顶部边缘上的顶部边缘,且该第二蒸锅的顶部边缘还限定接 纳该蒸锅盖的边缘的凹部。[00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食物加工机,其包括机体和安装在该机体上的锅体,该锅 体的底部设有加热器。该食物加工机还包括上述第一至第六优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 蒸锅组件,该蒸锅组件设置在该锅体的开口上。[0016]优选地,该锅体的底部还设有搅拌刀组,且该机体能够驱动该搅拌刀组进行旋转。[0017]优选地,该蒸锅组件的蒸锅底座和该锅体的开口之间设有密封圈。[001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蒸锅组件以及采用该蒸锅组件的食物加工机具有 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收集槽收集在蒸锅组件内所产生的冷凝物,从而避免 蒸锅组件内的食物与食物加工机的锅体内的食物串味。[0019]在以下对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的描述中,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 的细节。从这些描述、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中,可以清楚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


[0020]可参考附图通过实施例更加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其中附图并未按照比例绘 制,在附图中[0021]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的蒸锅组件的分解示意图;[0022]图2是一种现有技术的食物加工机的平面示意图,其可与图1所示的蒸锅组件组 合使用;[0023]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蒸锅组件的立体组装示意图;[0024]图4是图3所示的蒸锅组件的蒸锅底座的立体示意图;[0025]图5是图3所示的蒸锅组件的第一蒸笼的立体示意图;[0026]图6是图3所示的蒸锅组件的第二蒸笼的立体示意图;[0027]图7是图3所示的蒸锅组件的蒸锅盖的立体示意图;并且[0028]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食物加工机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这些描述仅仅列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及其保护范围无 任何限制。[0030]另外,为了易于描述一个元件或部件与附图所示的另一元件或部件的关系,可在 本文中使用空间相对用语,诸如“下部”、“上部”和类似用语。应了解的是,空间相对用语预 期涵盖除了附图所描绘的方位之外的装置在使用和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举例而言,如果附 图中的装置颠倒,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部件“下部”的元件然后可定向于其它元件或部件 “上部”。[0031]请参照图3,其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蒸锅组件60的立体组装示 意图。该蒸锅组件60可包括蒸锅底座61,第一蒸锅62,第二蒸锅63和蒸锅盖64。[0032]参照图4所示,该蒸锅底座61包括围成收容空间的侧壁611和底部612。该蒸锅 底座61的底部612在中央区域设有蒸汽通孔613,并且在该中央区域之外的该蒸锅底座61 的底部612的区域具有收集槽615。该蒸锅底座61的蒸汽通孔613可由一自该蒸锅底座61 的底部612向上延伸的筒体614形成;此时,该筒体614、该蒸锅底座61的侧壁611和该蒸 锅底座61的底部612可限定该收集槽615。该筒体614可为自该蒸锅底座61的底部612 向上逐渐变细的筒体。当然,该筒体614也可为具有上下相同直径的圆柱形筒体。[0033]一并参照图5所示,该第一蒸锅62包括侧壁621和底部622,该侧壁621和底部 622围成用以容纳食物的空间,且该底部622上设有多个蒸汽通孔623。该蒸汽通孔623可 为圆形、半圆形、月牙形、正方形、长方形或其它形状的通孔。该第一蒸锅62的侧壁621的 上方部位可设有多个蒸汽通孔624。该蒸汽通孔624可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长形槽。该第 一蒸锅62能够搁置在该蒸锅底座61上且使得该第一蒸锅62的底部622位于该蒸锅底座 61的收容空间内(当然,该筒体614应尽量避免与该第一蒸锅62接触)。该第一蒸锅62的 底部622的中央区域6221可为实心区域。优选的是,该第一蒸锅62的底部622的实心区 域与该蒸锅底座61的底部612的中央区域相对应(例如,将中央区域6221与蒸锅底座61 的底部612的蒸汽通孔613设计为大小相同且上下对应,或者设计为使中央区域6221能够 覆盖该蒸汽通孔613),以减小或避免冷凝物自中央区域6221下落而通过该蒸汽通孔613。[0034]一并参照图6所示,该第二蒸锅63包括围成用以容纳食物的空间的侧壁631和底 部632,且该第二蒸锅63的底部632上设有多个蒸汽通孔633。该蒸汽通孔633也可为圆 形、半圆形、月牙形、正方形、长方形或其它形状的通孔。该第二蒸锅63的侧壁631的上方 部位也可设有多个蒸汽通孔634。该蒸汽通孔634也可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长形槽。该第 二蒸锅63能够搁置在该第一蒸锅62上且使得该第二蒸锅63的底部632位于该第一蒸锅 62的空间内。当然,该第二蒸锅63的深度应小于该第一蒸锅62的深度,以避免该第二蒸锅 63与该第一蒸锅62内的食物相接触。该第二蒸锅63的底部632的中央区域6321可设计 为与上述的第一蒸锅62的底部622的中央区域6221相同。[0035]一并参照图7所示,该蒸锅盖64用以盖在该第二蒸锅63的顶部开口上。当然,容易理解的是,第二蒸锅63可根据需要选用。当不选用该第二蒸锅63时,该蒸锅盖64用以 盖在该第一蒸锅62的顶部开口上。该蒸锅盖64上可设有多个蒸汽通孔643。该蒸汽通孔 643的数量不宜过多,其应以不过分泄露该蒸锅组件60内的蒸汽为宜。[0036]一并参照图3至图7所示,该蒸锅底座61可具有顶部边缘616,该第一蒸锅62可 具有能够搁置在该蒸锅底座61的顶部边缘616上的顶部边缘626,该第二蒸锅63可具有能 够搁置在该第一蒸锅62的顶部边缘626上的顶部边缘636,且该第二蒸锅63的顶部边缘 636还可限定接纳该蒸锅盖64的边缘641的凹部637。当然,该蒸锅底座61、第一蒸锅62、 第二蒸锅63和蒸锅盖64还可分别具有把手618、628、638和648,以方便使用者操作。[0037]如图8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食物加工机80的截面示意图。该 食物加工机80可包括机体71和安装在该机体71上的锅体72。该锅体72的底部可设有加 热器722。该食物加工机80还可包括上述的蒸锅组件60,此时该蒸锅组件60可设置在该 锅体72的开口上。该锅体72的底部还可设有搅拌刀组721,且该机体71能够通过例如电 动马达711驱动该搅拌刀组721进行旋转。能够理解的是,当该电动马达711和该搅拌刀 组721不在同一轴线上时(例如图8所示的左右布置),该电动马达711可通过传动带驱动 该搅拌刀组721 ;当该电动马达711和该搅拌刀组721位于同一轴线上时(例如将电动马 达711设置在搅拌刀组721下方的上下布置),该电动马达711可通过联接器与该搅拌刀组 721的转轴结合,进而驱动该搅拌刀组721。该蒸锅组件60的蒸锅底座61和该锅体72的 开口之间还可设有密封圈73。该食物加工机80还可包括实现其功能的其它必要部件,这些 部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文不再赘述。[0038]该食物加工机80在使用时,锅体72通过底部的加热器722加热,使在锅体72内 的液体食物723产生的蒸汽a上升通过蒸汽通孔613而进入到蒸锅组件60。该蒸汽a可 对第一蒸锅62内的食物(如图8中的虚线所示)进行加热,同时使得该第一蒸锅62内的 食物产生蒸汽b。该蒸汽b上升到与蒸锅盖64接触时发生冷凝而形成冷凝物C。该冷凝物 c将流入到收集槽615内。该图8中还显示了设置在第一蒸锅62和蒸锅盖64之间的第二 蒸锅63。当然,如上所述的那样,该第二蒸锅63可根据需要选用。当不选用该第二蒸锅63 时,该蒸锅盖64用以盖在该第一蒸锅62的顶部开口上。[003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蒸锅组件以及采用该蒸锅组件的食物加工机具有 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所产生的冷凝物和湿气不会返回到锅体内,而是通过收 集槽收集在蒸锅组件内所产生的冷凝物和湿气,从而避免蒸锅组件内的食物与食物加工机 的锅体内的食物串味,保持了各食物容器内的食物的原汁原味。[0040]以上所述仅用于示例性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 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若干改进、修改和变形,但 这些改进、修改和变形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都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蒸锅组件,其包括第一蒸锅,所述第一蒸锅包括侧壁和底部,所述侧壁和底部围成用以容纳食物的空间, 且所述底部上设有多个蒸汽通孔;以及蒸锅盖,所述蒸锅盖用以盖在所述第一蒸锅的顶部开口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锅组件还包括蒸锅底座,所述蒸锅底座包括围成收容空间的侧壁和底部,所述第一蒸锅能够搁置在所述蒸锅底座上且使得所述第一蒸锅的底部位于所述蒸锅底座的收容空间内,所述蒸锅底座的底部在中央区域设有蒸汽通孔,并且在所述中央区域之外的所述蒸锅底座的底部的区域具有收集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锅的底部的中央区域为实心区域,且所述第一蒸锅的底部的中央区域与所述蒸锅底座的底部的中央区域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锅盖上设有多个蒸汽通孔,并且所述第一蒸锅的侧壁的上方部位设有多个蒸汽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锅底座的蒸汽通孔由一自所述蒸锅底座的底部向上延伸的筒体形成;所述筒体、所述蒸锅底座的侧壁和所述蒸锅底座的底部限定所述收集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为圆柱形筒体或自所述蒸锅底座的底部向上逐渐变细的筒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锅组件还包括第二蒸锅,所述第二蒸锅包括围成用以容纳食物的空间的侧壁和底部,且所述第二蒸锅的底部上设有多个蒸汽通孔;所述第二蒸锅能够搁置在所述第一蒸锅上且使得所述第二蒸锅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一蒸锅的空间内,此时所述蒸锅盖用以盖在所述第二蒸锅的顶部开口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锅底座具有顶部边缘,所述第一蒸锅具有能够搁置在所述蒸锅底座的顶部边缘上的顶部边缘,所述第二蒸锅具有能够搁置在所述第一蒸锅的顶部边缘上的顶部边缘,且所述第二蒸锅的顶部边缘还限定接纳所述蒸锅盖的边缘的凹部。
8.一种食物加工机,其包括机体和安装在所述机体上的锅体,所述锅体的底部设有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蒸锅组件,所述蒸锅组件设置在所述锅体的开口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食物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的底部还设有搅拌刀组, 且所述机体能够驱动所述搅拌刀组进行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食物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锅组件的蒸锅底座和所述锅体的开口之间设有密封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蒸锅组件和食物加工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食物加工机不能防止食物串味的问题。该蒸锅组件包括第一蒸锅、蒸锅盖和蒸锅底座。该第一蒸锅包括围成用以容纳食物的空间的侧壁和底部,且该底部上设有多个蒸汽通孔。该蒸锅盖用以盖在该第一蒸锅的顶部开口上。该蒸锅底座包括围成收容空间的侧壁和底部,该第一蒸锅能够搁置在该蒸锅底座上且使得该第一蒸锅的底部位于该蒸锅底座的收容空间内,该蒸锅底座的底部在中央区域设有蒸汽通孔,并且在该中央区域之外的该蒸锅底座的底部的区域具有收集槽。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收集槽收集在蒸锅组件内所产生的冷凝物,从而避免蒸锅组件内的食物与食物加工机的锅体内的食物串味。
文档编号A47J36/20GK202843301SQ20122043331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9日
发明者叶秀山 申请人:广州胜维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叶秀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