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钢管吹吸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41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旋转式钢管吹吸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钢管生产中对钢管内表面杂质进行处理的吹吸灰装置。
技术背景在现有的钢管生产过程中,从冷床冷却后钢管内表面就已粘附一层氧化铁皮,在钢管矫直过程中,由于受矫直辊外力挤压作用,钢管的内表面也有氧化铁皮层脱落,导致大量的氧化铁皮等杂物产生,所以必须对钢管进行吹扫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目前使用最多的吹扫方式是采用边吹边吸,吹吸结合的技术,一般是由吹灰侧气源、吹吸灰装置和吸灰侧除尘装置等组成。传统的吹吸灰装置主要由槽盖、活动底槽、支座及驱动气缸等组成,槽盖由气缸驱动可以实现开启和闭合,当槽盖开启后,拨料装置将钢管拨入活动底槽中,此时槽盖闭合,吹灰侧气源对准钢管一端吹灰,钢管内壁氧化铁等杂物通过钢管另一端的吸灰除尘装置进入收集箱内,钢管在吹吸灰槽中完成内表吹灰,吹灰完成后活动底槽由气缸驱动打开,钢管直接滚落到吹吸灰槽下的输送辊道上,由输送辊道向前输送钢管至下一道工序。由于这种传统的吹吸灰装置的上料和下料侧均在同一侧,上料须通过多级上料台架将钢管托起进入活动底槽,而下料是由活动底槽打开,钢管直接落入下方的输送辊道内,容易导致多级上料过程中或者下料时钢管剧烈撞击,擦伤钢管表面,砸坏设备。因此经常会因设备故障而停产,而且在生产中也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地是提供一种能改变吹吸灰的上下料模式,减少设备投入量,降低设备故障,生产效率高的吹吸灰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提供一种旋转式钢管吹吸灰装置,包括吹气喷管、升降油缸、驱动电机、轴承座组成;其特征是还包括喷吹管调整装置、吹灰侧导向架、上活动盖装置、下旋转拨盘装置、吸灰侧推板、吸灰侧导向架组成;上活动盖装置为桁架式焊接结构,并由安装在吹灰侧导向架和吸灰侧导向架上的能实现与下旋转拨盘装置的密封与开启的降油缸驱动;吹吸灰的上下料分别位于吹吸灰装置的两侧;下旋转拨盘装置为三星拨爪式V型槽结构,其上安装有可以直接把钢管拨入V型槽内,还可以托着钢管下料的拨料钩,该拨料钩采用开槽式结构;在吹吸灰密封槽内的长度方向上为通长密封结构;吸灰侧推板安装在吸灰侧导向架上,由气缸驱动的吸灰侧推板实现与下旋转拨盘装置吸灰侧端面的密封;下旋转拨盘装置两端的轴头由轴承座支承,并通过驱动电机实现旋转,与驱动电机相连的编码器控制每次旋转120° ;吹气喷管和可以实现调整针对不同规格钢管中心标高不一致喷吹的喷吹管调整装置安装在吹灰侧导向架上;吸灰侧推板7开有中心孔与除尘装置的吸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可靠地对钢管进行吹吸灰操作,密封性好,装置本身可以实现上下料,可减少设备投入量,可有效地提高生产作业率,加大操作人员的安全系数。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旋转式钢管吹吸灰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图I的A-A剖视图,其中上活动盖装置位于上位;图3是图I的A-A剖视图,其中上活动盖装置位于下位;图4是图I左侧的吸灰侧放大图;图5是图I右侧的吹灰侧放大图。附图中1.吹气喷管;2.喷吹管调整装置;3.吹灰侧导向架;4.升降油缸;5.上活动盖装置;6.下旋转拨盘装置;7.吸灰侧推板;8.吸灰侧导向架;9.驱动电机;10.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f图5所示的一种旋转式钢管吹吸灰装置,主要由吹气喷管I、喷吹管调整装置2、吹灰侧导向架3、升降油缸4、上活动盖装置5、下旋转拨盘装置6、吸灰侧推板7、吸灰侧导向架8、驱动电机9和轴承座10组成。上活动盖装置5由安装在吹灰侧导向架3和吸灰侧导向架8上的升降油缸4驱动上下升降运动,实现与下旋转拨盘装置6的密封与开启;下旋转拨盘装置6两端的轴头由轴承座10支承,并通过电机9驱动旋转,与电机9相连的编码器控制每次旋转120° ;吹气喷管I和喷吹管调整装置2安装在吹灰侧导向架3上,可以实现调整针对不同规格钢管中心标高不一致的喷吹;吸灰侧推板7安装在吸灰侧导向架8上,由气缸驱动的吸灰侧推板7实现与下旋转拨盘装置6吸灰侧端面的密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进行吹吸灰生产时,安装在吹灰侧导向架3和吸灰侧导向架8上的升降油缸4处于原始状态,上活动盖装置5位于上位(如图2所示),由检测元件检测到输入辊道上有钢管,且输出辊道上没有钢管时发出信号给驱动电机9,驱动电机9带动下旋转拨盘装置6开始旋转120°后停止,输入辊道内的钢管由下旋转拨盘装置6上的拨料钩拨动落入V型槽内,升降油缸4的活塞杆伸出,带动上活动盖装置5下降与下旋转拨盘装置6密封(如图3所示),同时吸灰侧推板7的气缸伸出带动吸灰侧推板7与下旋转拨盘装置6吸灰侧端面的密封,此时吹气喷管I开始向钢管内表面吹气,同时吸灰侧的除尘装置启动进行吸收钢管内壁的氧化铁皮等杂物,实现边吹边吸,吹吸结合的工作模式;当吹吸完成后,升降油缸4的活塞杆缩回,上活动盖装置5上升至原位,同时吸灰侧推板7也缩回至原位,驱动电机9启动再旋转120°,此时吹完灰的钢管随着下旋转拨盘装置6的旋转,由拨料钩托着落入输出辊道内,同时拨料钩又拨起下一根钢管进入V型槽内,完成下一个循环作业。
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式钢管吹吸灰装置,包括吹气喷管(I)、升降油缸(4)、驱动电机(9)、轴承座(10)组成;其特征是还包括喷吹管调整装置(2)、吹灰侧导向架(3)、上活动盖装置(5)、下旋转拨盘装置(6)、吸灰侧推板(7)、吸灰侧导向架(8)组成;上活动盖装置(5)为桁架式焊接结构,并由安装在吹灰侧导向架(3)和吸灰侧导向架(8)上的能实现与下旋转拨盘装置(6)的密封与开启的降油缸(4)驱动;吹吸灰的上下料分别位于吹吸灰装置的两侧;下旋转拨盘装置(6 )为三星拨爪式V型槽结构,其上安装有可以直接把钢管拨入V型槽内,还可以托着钢管下料的拨料钩,该拨料钩采用开槽式结构;在吹吸灰密封槽内的长度方向上为通长密封结构;吸灰侧推板(7)安装在吸灰侧导向架(8)上,由气缸驱动的吸灰侧推板(7)实现与下旋转拨盘装置(6)吸灰侧端面的密封;下旋转拨盘装置(6)两端的轴头由轴承座(10)支承,并通过驱动电机(9)实现旋转,与驱动电机(9)相连的编码器控制每次旋转120° ;吹气喷管(I)和可以实现调整针对不同规格钢管中心标高不一致喷吹的喷吹管调整装置(2)安装在吹灰侧导向架(3)上;吸灰侧推板(7)开有中心孔与除尘装置的吸管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式钢管吹吸灰装置,包括吹气喷管、升降油缸、驱动电机、轴承座组成;其特征是还包括喷吹管调整装置、吹灰侧导向架、上活动盖装置、下旋转拨盘装置、吸灰侧推板、吸灰侧导向架组成;上活动盖装置为桁架式焊接结构,并由安装在吹灰侧导向架和吸灰侧导向架上的能实现与下旋转拨盘装置的密封与开启的升降油缸驱动;吹吸灰的上下料分别位于吹吸灰装置的两侧;下旋转拨盘装置为三星拨爪式V型槽结构,其上安装有可以直接把钢管拨入V型槽内,还可以托着钢管下料的拨料钩,由气缸驱动的吸灰侧推板实现与下旋转拨盘装置吸灰侧端面的密封;其优点是吹吸灰操作可靠、生产作业率高,操作人员的安全。
文档编号B08B9/032GK202762694SQ20122045094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5日
发明者葛国军, 李军, 朱晋英, 蒋波, 肖湖福, 汪文俊, 朱恒 申请人: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