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碳砖清理刮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306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石墨碳砖清理刮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墨碳砖清理刮刀。
背景技术
铸锭炉热场顶部有八块为了控制排气的碳砖,长时间排气、排杂导致杂质积累,缝隙变小,排杂效果降低,影响硅锭质量,因此需要使用刮刀定期清理,由于炉腔内顶部空间狭小,碳砖凹槽内清理时非常困难且清理不干净。刮刀又称镘刀,修型中使用最多最广的工具,有平头、尖头和圆头等几种,主要用来修理型砂(芯)的较大平面,开挖浇冒口,切割沟槽和铸肋,修整砂坯及软硬砂床,把砂型表面的加强钉掀入砂型等。现有刮刀形状与开刃方向与铸锭炉热场内碳砖凹槽内形状不相符,因其铸锭炉热场碳砖凹槽内形状是为排气、排杂设计,故现有刮刀的形状与开刃处不适合凹槽内杂质的清理,且现有刮刀形状与尺寸不能适合清理热场碳砖及凹槽内杂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石墨碳砖清理刮刀,外形为T型刮刀,结构简单,形状和刀刃方向与铸锭炉热场内碳砖凹槽内形状相符,方便在狭小的炉腔内顶部空间清理碳砖凹槽内的杂质,制作成本低;本刮刀功能多,梯形刀片方便清理普通平面上的杂质,不锈钢片一端的三面刀刃方便清理凹槽和台阶式区域;本刮刀可以有效清理碳砖,保证了铸锭炉热场顶部的排杂效果,从而保证了硅锭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墨碳砖清理刮刀,包括圆柱刀柄、矩形不锈钢片和梯形刀片;圆柱刀柄垂直固定于不锈钢片的中间,梯形刀片固定于不锈钢片的一端,不锈钢片的另一端三面有刀刃。梯形刀片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不锈钢片的一端。刀柄为不锈钢管状刀柄。刀柄为伸缩套节不锈钢刀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石墨碳砖清理刮刀外形为T型刮刀,结构简单,形状和刀刃方向与铸锭炉热场内碳砖凹槽内形状相符,方便在狭小的炉腔内顶部空间清理碳砖凹槽内的杂质,制作成本低;本刮刀功能多,梯形刀片方便清理普通平面上的杂质,不锈钢片一端的三面刀刃方便清理凹槽和台阶式区域;本刮刀可以有效清理碳砖,保证了铸锭炉热场顶部的排杂效果,从而保证了硅锭质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0014]I为圆柱刀柄,2为矩形不锈钢片,3为梯形刀片,4为刀刃。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石墨碳砖清理刮刀,包括圆柱刀柄1、矩形不锈钢片2和梯形刀片3 ;圆柱刀柄I垂直固定于不锈钢片2的中间,梯形刀片3固定于不锈钢片2的一端,不锈钢片2的另一端三面有刀刃4 ;梯形刀片3可拆卸的固定于不锈钢片2的一端;刀柄I可以为不锈钢管状刀柄;刀柄可以为伸缩套节不锈钢刀柄,根据需要调节刀柄的长度。由于T形刮刀不方便放置和运输,因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形可以将刀柄设置为可拆卸式,刀柄与不锈钢片螺纹连接,需要使用时将刀柄安装上去,不需要使用时可拆卸下来,当刀柄与不锈钢片采用螺纹连接时,可以适当增加连接处不锈钢片的厚度。为了增加不锈钢刀柄的摩擦力以避免使用时由于不锈钢的光滑表面造成的脱手损坏刮刀事故,可以在刀柄的外面设置一层防滑层,比如带有凸起的塑料、硅胶层或隔热棉层等。优选的不锈钢片的长为130mm,宽30mm,厚2.5 3mm,圆柱刀柄的半径为12.5mm,圆柱刀柄的长度为80mm,梯形刀片的上底与不锈钢片的宽度相同,下底长度为50mm,梯形刀片通过螺杆螺母固定于不锈钢片的一端,不使用时可以将梯形刀片拆卸下来。当需要清理台阶形区域时,使用具有三面刀刃的一端,每一个台阶形区域的截面为L形,将三面刀刃的其中两面与L的两边接触,水平拉动刮刀刀柄即可方便的清理台阶区域;当需要清理普通区域时可以使用梯形刮刀。
权利要求1.一种石墨碳砖清理刮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刀柄(I)、矩形不锈钢片(2)和梯形刀片(3);圆柱刀柄(I)垂直固定于所述不锈钢片(2)的中间,梯形刀片(3)固定于所述不锈钢片(2)的一端,所述不锈钢片(2)的另一端三面有刀刃(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碳砖清理刮刀,其特征在于:梯形刀片(3)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不锈钢片(2)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碳砖清理刮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I)为不锈钢管状刀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碳砖清理刮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为伸缩套节不锈钢刀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碳砖清理刮刀,包括圆柱刀柄、矩形不锈钢片和梯形刀片;圆柱刀柄垂直固定于不锈钢片的中间,梯形刀片固定于不锈钢片的一端,不锈钢片的另一端三面有刀刃。本实用新型外形为T型刮刀,结构简单,形状和刀刃方向与铸锭炉热场内碳砖凹槽内形状相符,方便在狭小的炉腔内顶部空间清理碳砖凹槽内的杂质,制作成本低;本刮刀功能多,梯形刀片方便清理普通平面上的杂质,不锈钢片一端的三面刀刃方便清理凹槽和台阶式区域;本刮刀可以有效清理碳砖,保证了铸锭炉热场顶部的排杂效果,从而保证了硅锭质量。
文档编号B08B1/00GK203030553SQ201220696660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7日
发明者王纪山 申请人:衡水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