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帘型卷帘布及利用该卷帘布的卷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137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罗马帘型卷帘布及利用该卷帘布的卷帘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形成有褶圈的罗马帘型卷帘用卷帘布及利用该卷帘布的卷帘,更具体地说,在织造褶圈形成面料时,在褶圈形成面料的背面一体织造供褶圈绳插入的环,把褶圈形成面料及卷升面料设置成两层以防止儿童因玩耍而把褶圈绳缠绕于颈部。为实现此目的,在织造褶圈形成面料(30)时,供褶圈绳(31)插入的环(32)以沿横向及纵向形成的方式与褶圈形成面料(30)一体地织造;褶圈形成面料(30)的上端固定于框架(39);放置褶圈形成面料(30)的背面上的卷升面料(36)的上端及多条褶圈绳(31)的上端固定于卷取棒(37);并且所述褶圈形成面料(30)的下端、卷升面料(36)的下端及褶圈绳(31)的下端固定于重垂杆(42)。
【专利说明】罗马帘型卷帘布及利用该卷帘布的卷帘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其上形成有裙圈(loop)的罗马帘型卷帘(Roman shade typeblind)的卷帘布及利用该卷帘布的卷帘,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织造褶圈形成面料时在褶圈形成面料的背面一体地织造供褶圈绳插入的环并且褶圈形成面料及卷升面料设置成双层以预先防患褶圈绳缠绕于儿童的颈部的罗马卷帘布及利用该卷帘布的罗马卷帘。
【背景技术】
[0002]一般而言,窗帘及卷帘安装于建筑物的窗户或出入口以用于遮挡阳光、切断外部视线、隔音、防寒等目的,除这些实用性之外,窗帘及卷帘借助于能与内部墙壁或玻璃谐调的色彩搭配被用作提高室内美观的室内装饰的重要要素。
[0003]所述窗帘及卷帘多种多样,根据其形态分为:从中央向两侧面展开和折叠的普通窗帘,分成多片并能调节每片倾斜角的垂直帘,具有在旋转的卷取棒上或从旋转的卷取棒卷绕或退绕的一层或两层卷帘布的卷轴帘,窗帘布借助于调整长度的褶圈绳的卷取动作而向上和向下形成褶皱并折叠的方式的罗马帘窗帘等。
[0004]韩国注册实用新型第20-0444019号涉及传统的罗马帘型卷帘,其图1至图5b显示出传统的卷帘的结构体。图1是显示罗马帘型的窗帘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背面立体图,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传统的罗马帘型卷帘包括框架10、褶圈形成面料11及配备于褶圈形成面料11的背面的褶圈绳支撑部12和重垂杆13。另外,图4是图3的纵剖面图,图5a及图5b是图1的纵剖面图。
[0005]通常安装于窗户上部的框架10具有适当长度,其对应于窗户的长度,以及卷取棒14,其可旋转地设置在框架10的内部。在所述卷取棒14的一侧配备卷取装置15,从而拉动连接于卷取装置15的调整绳16,使卷取棒14旋转。
[0006]褶圈形成面料11的一端固定于框架10的前面内侧。而且,在能旋转地安装的卷取棒(14)上,固定着由多股构成的裙圈绳17的一端,在裙圈形成面料11的另一端,固定着重垂杆13,以便在褶圈形成面料11展开时始终保持张紧的状态。
[0007]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一端固定于卷取棒14的多股褶圈绳17借助于褶圈绳支撑部12而插入褶圈形成面料11的背面。如图4所示,褶圈绳支撑部12包括:凸出有销形态的连接销18的装饰体19、附着有连接环20的装饰固定件21。装饰体19的连接销18贯通褶圈形成面料11并固定于装饰固定件21,从而把装饰体19与装饰固定件21结合成一体以形成驱动绳支撑部12。
[0008]因此,在褶圈形成面料11上沿横向及纵向以给定间隔形成的孔22中插入褶圈绳支撑部12的装饰体19后,使褶圈绳17穿过露出于褶圈形成面料11背面的各个连接环20,从而完成褶圈形成面料11的组装作业。
[0009]如此完成褶圈形成面料11的组装后,把在下端固定了重垂杆13的褶圈形成面料11的另一端,即把其上端固定于框架10的前面内侧,使多股褶圈绳17的上端固定于卷取棒14,完成卷帘的组装。[0010]在罗马帘型的卷帘中,在褶圈形成面料11完全展开的状态下,如图1及图5a所示,褶圈形成面料完全挡住窗户,因而使室内、外遮蔽。
[0011]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使用者拉动调整绳16,则连接于卷取装置15的卷取棒14在旋转的同时,卷绕多股褶圈绳17,因此,位于固定了褶圈绳17的褶圈形成面料11最下端的褶圈绳支撑部12向上部移动,此时,褶圈绳17被褶圈绳支撑部12的连接环20引导并稳定地移动。
[0012]在连接于裙圈绳17状态中向上部移动的裙圈绳支撑部12以形成于包括裙圈形成面料11的两侧面及中央的多列中的状态与重垂杆13 —起上升,并且由于褶圈形成面料11的下部以相同的速度及高度上升,因此如图5b所示,如果褶圈绳支撑部12在与上部的相邻褶圈绳支撑部12相接,那么褶圈形成面料11依次被折叠以从而形成褶圈。
[0013]与之相反,如果为把如上形成褶圈的褶圈形成面料11向下部展开而向相反方向拉动调整绳16,那么,多股褶圈绳17从卷取棒14同时松开,褶圈形成面料11借助于重垂杆13的重量而自然垂下,从而能够挡住窗户。

【发明内容】

[0014]但是,具有这种结构的罗马帘型的窗帘所使用的褶圈形成面料及利用其的卷帘存在如下多种问题。
[0015]第一,为以露出于褶圈形成面料背面的方式形成褶圈绳支撑部,需要沿褶圈形成面料的横向及纵向保持给定的间隔地逐一形成孔,然后使褶圈绳支撑部的装饰体穿过所述孔进行组装,同时还需要把连接环分别联接于装饰固定件,因而褶圈形成面料的组装所需时间长,成为了降低生产率的原因。
[0016]第二,由于在褶圈形成面料上形成的孔中插入褶圈绳支撑部的装饰体进行组装,因此在使用中发生褶圈绳支撑部容易从褶圈形成面料脱离的问题。
[0017]第三,由于装饰体露出于褶圈形成面料的前面,因而有损外观。
[0018]第四,由于使得在褶圈形成面料上形成褶圈的多股褶圈绳露出于褶圈形成面料的背面,在褶圈形成面料完全遮蔽窗户的下降状态下,儿童藏于褶圈形成面料后进行玩耍时,因不注意而拉动褶圈绳发生褶圈绳断裂或因玩耍而把褶圈绳缠绕于颈部的危险情形,因此,为解决这种问题,美国、欧洲等地正在推进使褶圈绳不露出于外部的安全装置的立法。
[0019]第五,褶圈形成面料由一层构成,在褶圈形成面料位于下死点的状态下,室内无法采光及通风,因此必须卷起褶圈形成面料。
[0020]第六,在名称为“高度及亮度调节型卷帘”的韩国注册实用新型第20-0365028号中公布了另一种传统罗马卷帘,即使在使透光部及遮光部连续形成的卷帘布位于下死点的状态下也能采光及通风,但在这种类型中,重垂杆置于折叠的卷帘布上,卷帘布的一端固定于框架,另一端固定于卷取棒,因此为完成打开窗户,需要把由两层构成的卷帘布整体完全卷绕于卷取棒,因而卷帘布卷绕的卷取棒的整体外径增大,不仅框架的整体规模增大,而且无法迅速打开窗户。特别是当应用于因层高较高、窗户的高度较高的剧场、教堂、体育馆、酒店大厅、机场等的窗户时,这种问题更加严重。
[0021]第七,根据韩国注册实用新型第20-0365028号的另一种传统罗马卷帘,置于褶圈上的重垂杆上升或下降而开闭窗户,因此,只能使用单一种类的一体型卷帘布,以使得位于前方、后方的卷帘布无法使用不同厚度及颜色,从而在营造多种形态的室内气氛方面存在局限。
[0022]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如上以往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罗马卷帘布及使用该卷帘布的罗马卷帘,其具有环,其中在织造褶圈形成面料时,在褶圈形成面料的背面沿横向及纵向以给定的间隔一体地织造供褶圈绳插入的环,能够使作为褶圈形成面料的卷帘布的生产率实现最大化。
[0023]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罗马卷帘布及使用该卷帘布的罗马卷帘,其具有卷升(roll up)面料,其中卷升面料独立地位于具有多股褶圈绳的褶圈形成面料的后方,并同时具备重垂杆,以便这些面料的下端固定,能够消除因多股褶圈绳露出于外部而造成的多种问题。
[0024]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罗马卷帘布及使用该卷帘布的罗马卷帘,其构造成具有卷升面料、卷绕在卷取棒上的褶圈绳和褶圈形成面料,褶圈形成面料的一端固定于框架以便在褶圈形成面料上连续形成褶圈,从而提供具有形成在其上的透光部及遮光部的两层面料。
[0025]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罗马卷帘布及使用该卷帘布的罗马卷帘,其具有卷升面料,其独立地位于具有多股褶圈绳的褶圈形成面料的后方;和重垂杆,其设置成将卷升面料的下端和褶圈形成面料的下端固定至重垂杆,以便在褶圈形成面料完全降低到下死点的状态下,即使不形成褶圈,也使卷升面料及褶圈形成面料的透光部及遮光部一致,从而实现室内的采光及通风。
[0026]为达成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罗马帘型卷帘布,其具有环,其中,在织造褶圈形成面料时,供褶圈绳插入的环以沿横向及纵向形成在所述褶圈形成面料的表面上的方式与所述褶圈形成面料一体地织造。
[0027]为完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罗马帘型卷帘,其包括框架、卷取棒、重垂杆以及由褶圈形成面料与卷升面料构成的卷帘布。在通过拉动适应于驱动卷取装置的调整绳时,在所述褶圈形成面料上形成褶圈的卷帘,其中:所述卷取棒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框架上;位于所述褶圈形成面料背面的所述卷升面料的上端及适应于插入于形成在所述褶圈形成面料上的环中的多条褶圈绳的上端固定于所述卷取棒;所述褶圈形成面料的上端固定于所述框架,所述褶圈形成面料的下端、所述多条褶圈绳的下端以及所述卷升面料的下端固定于所述重垂杆;以及在织造褶圈形成面料时,供所述褶圈绳插入的环以沿横向及纵向形成在所述褶圈形成面料的表面上的方式与所述褶圈形成面料一体形成。
[0028]本发明的卷帘布及卷帘与以往罗马帘型的窗帘或卷轴帘相比,具有如下多种优点。
[0029]第一,在织造褶圈形成面料时,供褶圈绳插入的环以在褶圈形成面料的背面上沿横向及纵向以给定的间隔彼此间隔的方式与褶圈形成面料一体化地自动织造,从而无需象以往一样,把分离褶圈绳支撑部联接于褶圈形成面料,因而不仅能够增大褶圈形成面料的生产率,而且能够大幅节省生产成本。
[0030]第二,在织造褶圈形成面料时,如果使褶圈绳自动插入环,则无需把褶圈绳逐一插入褶圈绳支撑部,因而不仅能够进一步增大褶圈形成面料的生产率,而且能够进一步节省生产成本。[0031]第三,褶圈绳支撑部不露出于褶圈形成面料的前面,从而使褶圈形成面料的外观美丽。
[0032]第四,卷升面料位于有多股褶圈绳插入的褶圈形成面料的一侧,因此多股褶圈绳不露出于外部,从而不仅能够防止因儿童玩耍造成褶圈绳断裂或因不注意而把褶圈绳缠绕于颈部造成的安全事故于未然,而且还克服了对用于防止褶圈绳露于外部的安全装置的立法。
[0033]第五,如果罗马卷帘布具有在其上连续形成的透光部及遮光部,那么具有的优点是,即使在把既定量的卷升面料卷绕于卷取棒以在褶圈形成面料上形成褶圈的状态下,也能够实现室内采光及通风。也就是说,即使在打开窗户的一部分的状态下,卷升面料及褶圈形成面料的透光部及遮光部布置成彼此相互交替,也能够实现室内的采光及通风。
[0034]第六,在当其一端固定于重垂杆的卷升面料及褶圈绳卷绕于卷取棒时,其一端固定于框架的褶圈形成面料上形成褶圈,因此,如果只把卷升面料卷绕于卷取棒,窗户便完全打开,这使其上卷绕有褶圈形成面料的卷取棒上的外径缩小以减小框架的整体规模,而且,卷绕于卷取棒的卷升面料的卷取量减小以迅速打开例如在剧场、教堂、体育馆、酒店大厅、机场等中的具有较闻闻度的窗户。
[0035]第七,卷升面料、褶圈形成面料及褶圈绳固定于重垂杆的任何一侧,因此,在借助于卷升面料及褶圈形成面料而遮蔽窗户的状态下,在褶圈形成面料的下端不形成褶圈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室内的采光及通风,因而能够营造更美丽的室内气氛。
[0036]第八,褶圈形成面料的上部一端固定于框架,卷升面料的上部一端固定于卷取棒,这些面料的另一端的下部与褶圈绳一起固定于重垂杆的任何一侧,因而根据建筑物内部的颜色,褶圈形成面料及卷升面料彼此具有不同的颜色,因而能够营造多种形态的室内气氛。
[0037]第九,卷取棒上卷绕的卷升面料可以采用薄材质,褶圈形成面料可以使用厚材质,从而即使在外部气温较低的冬季,也能够提供由较厚材质构成的罗马帘型的卷帘,同时使外径随着卷升面料卷绕于卷取棒而增大的现象实现最小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8]图1是显示传统的罗马帘型卷帘的立体图。
[0039]图2是图1的传统的罗马帘型卷帘的背面立体图。
[0040]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0041]图4是图3的纵剖面图。
[0042]图5a及图5b是图1的纵剖面图。
[0043]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褶圈形成面料的织造方法的组织图。
[0044]图7是本发明的褶圈形成面料的背面图。
[0045]图8a及图8b是沿图7的线A-A及B-B截取的剖面图。
[0046]图9是显示褶圈绳支撑用环插入在褶圈形成面料背面形成的环的图。
[0047]图10是显示在褶圈形成面料的前面形成插入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0048]图11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罗马卷帘的立体图。
[0049]图12a及图12b作为显示本发明的第I实施例的图11的纵剖面图,图12a是显示褶圈形成面料完全展开状态的图,图12b是显示了在卷升面料卷绕于卷取棒时形成在褶圈形成面料上的褶圈的状态的图。
[0050]图13a至图13c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褶圈形成面料的不同固定位置的剖面图。
[0051]图14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罗马卷帘的重垂杆的纵剖面图。
[0052]图15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罗马卷帘的立体图。
[0053]图16a及图16b作为显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图15的纵剖面图,图16a是显示褶圈形成面料的透光部及不透光部与卷升面料的透光部及不遮光部交错状态的图,图16b是显示褶圈形成面料的透光部及遮光部与卷升面料的透光部及遮光部一致状态的图。
[0054]图17是显示本发明的重垂杆的第一变形例的纵剖面图。
[0055]图18a及图18b是显示本发明的重垂杆的第二变形例的纵剖面图。
[0056]图19a及图19b是显示本发明的重垂杆的第三变形例的纵剖面图。
[0057]图20a及图20b是显示本发明的重垂杆的第四变形例的纵剖面图。
[0058]图21a及图21b是显示本发明的重垂杆的第五变形例的纵剖面图。
[0059]图22a及图22b是显示本发明的重垂杆的第六变形例的纵剖面图。
[0060]图23a及图23b是显示本发明的重垂杆的第七变形例的纵剖面图。
[0061]图24a及图24b是示出本发明的褶圈形成面料及卷升面料的变形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2]通过对与附图相关的以下实施例进行描述,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将更加明确。
[0063]特定的结构以及功能性说明是出于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列举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可以以多种方式实施,不应解释为限定于本申请的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例。
[0064]本发明不应当限于以下所述的优选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多种形式进行修改。因此,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是,这并非是要把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限定于特定的公开形态,应理解为包括本发明的思想及技术范围所包括的所有变形、均等物以及代替物。
[0065]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说明并非有意限定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单数的形式只要在文理上并未明确指出不同,则包括复数的形式。在本说明书中,“包括”或“具有”等术语用于指定说明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应理解为并不事先排除一个或其以上的其它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附加可能性。
[0066]另外,在参照附图的本发明的描述中,相同组件通过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组件,并且为了描述简洁起见,将避免对它们的重复特征的描述。如果确定涉及对本发明的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使得本发明的实质不清楚,那么也将被避免。
[0067]在下文中,参照附图,详细地给出对于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用于罗马卷帘的卷帘布和使用卷帘布的罗马卷帘的说明。在附图中彼此对应的部件或组件通过相应的附图标记表示。
[0068]图6是本发明的褶圈形成面料的织造方法的组织图,图7是本发明的褶圈形成面料的后视图,图8a及图8b是沿图7的线A-A及B-B截取的剖面图。如图7所示,作为本发明中应用的卷帘布的褶圈形成面料30具有环32,在背面供褶圈绳31插入的环32沿横向及纵向在织造褶圈形成面料30时一体形成。
[0069]在织造裙圈形成面料30时形成环32后,在后续作业中把裙圈绳31插入环32,不过,考虑到生产率等,更优选地,织造褶圈形成面料30时,使褶圈绳31插入环32。
[0070]将褶圈绳31插入到环32中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在进行把多股经纱34挂于织造机(省略图示)的作业时,一起挂上褶圈绳31,并且如图8a所示,在向多股经纱34供应纬纱33的过程中,在形成环32的部位,纬纱33经过褶圈绳31的上部进行织造,然而如图Sb所示,在不形成环32的部位,纬纱33不经过褶圈绳31的上方进行织造。
[0071]图9是显示褶圈绳支撑用环插入在褶圈形成面料背面形成的环的状态的图。在以手工作业方式把褶圈绳31插入环32的过程中,在某一个环32无法穿过而组装的情况下,发生无法在未插入褶圈绳31处形成褶圈的致命缺陷。因此,如图9所示,也可以把褶圈绳支撑用环35固定于环32,使褶圈绳31穿过褶圈绳支撑用环35进行组装。
[0072]褶圈绳支撑用环35可以是具有重叠部35a的金属或合成树脂材质的环形态,或者是具有借助于连接装置(粘合件或尼龙搭扣等)而连接的连接部位的带子型(省略图示)。
[0073]褶圈形成面料30也可以只由遮光部织造。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透光部及遮光部反复织造以实现即使不把卷升面料卷绕于卷取棒也能实现室内的采光及通风。
[0074]图10是显示在褶圈形成面料的前面形成插入部的状态的立体图。如图10所示,在透光部30a及遮光部30b交替并反复形成褶圈形成面料30的情况下,在遮光部30b的前面沿横向形成至少一个插入部30c以具有两层,并把棒38插入所述插入部30c中,从而能够更多样地营造室内气氛。
[0075]另外,如图7所示,在透光部30a及遮光明部30b交替并反复形成的褶圈形成面料30的情况下,通过插入环32的褶圈绳31的颜色可以与褶圈形成面料30的颜色相同,但褶圈绳31可以通过褶圈形成面料30的透明部30a显露于外部,存在有损外观的忧虑,因而优选以透明材质制作褶圈绳31。
[0076]下面对利用上述罗马卷帘布的卷帘的结构进行说明。
[0077]图11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卷帘的立体图,图12a及图12b是图11的纵剖面图。本发明的卷帘把卷取棒37能旋转地安装于框架39,卷升面料36与多股褶圈绳31在其一端处固定于形成在卷取棒37上的加装槽37a中,以便通过使用者操纵以在卷取棒37上或从卷取棒37卷绕或退绕卷升面料36及多股褶圈绳31的方式拉动调整绳40,使卷取装置41旋转。
[0078]另外,在不具有形成在卷取棒37上的加装槽37a的情况下,多股褶圈绳31固定于卷升面料36上端,并且借助于尼龙搭扣(省略图示)可拆装地把固定有所述褶圈绳31的卷升面料36固定于卷取棒37。本发明的卷帘的卷升面料36既可以与褶圈形成面料30相同的方式织造,也可以使用通常的卷帘用面料。
[0079]褶圈形成面料30以其一端固定于框架39上的方式设置在面向卷升面料36的一侦牝并且如图12a所示,褶圈形成面料30固定到形成于框架39的前面下端上的加装槽39a。
[0080]图13a至图13c是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褶圈形成面料的不同固定位置的图。作为变形例,如图13a所示,加装槽39a可以形成在框架39的前面上端上,而且如图13b及图13c所示,加装槽39a可以形成在在框架39的前面下端的内侧或外侧上。
[0081]环32以与褶圈形成面料36 —体织造的方式通过给定的距离彼此间隔地横向和纵向地形成在褶圈形成面料30的背面上。而且如果在织造褶圈形成面料36时,褶圈绳31已插入于所述环32,那么褶圈绳31固定于卷取棒37上。另一方面,如果在织造褶圈形成面料36时裙圈绳31未插入环32,那么裙圈绳31以其一端固定于卷取棒37并且另一端与裙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 —起固定于重垂杆42的方式穿过各个环32。
[0082]图14是显示本发明的卷帘的重垂杆的纵剖面图。如图14所示,把所述褶圈形成面料30、卷升面料36及褶圈绳31固定于重垂杆42,使得当通过拉动调整绳40在卷取棒37上或者从卷取棒37卷绕或退绕卷升面料36及褶圈绳31时,褶圈形成面料30、卷升面料36及褶圈绳31与重垂杆42 —起上升或下降。
[0083]在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图11中,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应用了从室外无法看到室内的遮光材质,但也可以根据需要,应用透光部及遮光部交替形成的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从而在不把原来挡住窗户的卷升面料36卷绕于卷取棒37并升起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室内的采光及通风。
[0084]图15是显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卷帘的立体图。就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卷帘而言,褶圈形成面料30与卷升面料36具有交替并重复地形成在其上的透光部30a和36a及遮光部30b和36b,从这点而言,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卷帘存在差异。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卷帘,装配在褶圈形成面料30上的褶圈绳31可以采用与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颜色相同的颜色,但在这种情况下,褶圈绳31通过褶圈形成面料30的透光部30a显露于外部,存在有损外观的忧虑,因而更优选以透明材质制作褶圈绳31。
[0085]图16a是显示褶圈形成面料的透光部和遮光部与卷升面料的透光部及遮光部交错状态的图,图16b是显示褶圈形成面料的透光部和遮光部对应于卷升面料的透光部及遮光部状态的图。就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卷帘而言,如图16a所示,把形成在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上的透光部30a和36a的高度tl设置成比其遮光部30b和36b的高度t2小。其理由是为了当褶圈形成面料30的透光部30a和遮光部30b布置为与卷升面料36的透光部36a和遮光部36b相互交错时,能够完全地遮蔽室内外。另外,如图16b所示,如果褶圈形成面料30的透光部30a和遮光部30b布置为对应于与卷升面料36的透光部36a和及遮光部36b,那么即使不把原来挡住窗户的卷升面料36卷绕于卷取棒37并升起,也能实现室内的采光及通风。
[0086]图17是本发明中的重垂杆的第一变形例的纵剖面图。本发明第一变形例的重垂杆42包括于其之间具有相位差的两个加装槽42a和42b,一个侧加装槽42a适应于使褶圈形成面料30插入地固定于其,另一个侧加装槽42b适应于使卷升面料36及褶圈绳31 —起插入地固定于其,从而在褶圈形成面料30上不形成松懈形态的褶圈,而保持平坦展开的状态。
[0087]图18a及图18b是显示本发明的重垂杆的第二变形例的纵剖面图。就本发明的重垂杆42的第一变形例而言,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之间彼此间隔与重垂杆42直径相应的距离,并且根据在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上形成有透明部30a和36a及不透明部30b和36b的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卷帘,因此从室外通过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之间的空间可以看到室内。[0088]因此,如图18a及图18b所示,如果用外壳43包围重垂杆42的外周面,则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之间的距离,此时,外壳43具有适应于减小重垂杆42的外径到最小尺寸的颈部43a。重垂杆42的第二变形例更优于透光部30a和36a及遮光部30b和36b形成在褶圈形成面料30与卷升面料36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0089]在这种情况下,最大限定地缩短使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之间的距离,以便在如图16a所示的透光部30a和36a与遮光部30b和36b相互交错的状态下,从室外无法看到室内。
[0090]图19a及图19b是显示本发明的重垂杆的第三变形例的纵剖面图。根据第三变形例,所述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在两者之间没有任何连接部分的情况下一体地固定于重垂杆42。本发明的重垂杆的第三变形例适合于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仅具有遮光部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或适合于透光部30a和36a及遮光部30b和36b以直线形状水平布置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不具有作为一体型的任何连接部的情况下,褶圈形成面料30、卷升面料36及褶圈绳31位于在重垂杆42的加装槽42a中并且通过分离固定件44的方式同时固定在加装槽42a上。
[0091]除了用于将卷帘布固定于重垂杆42的加装槽42a上的分离固定件44之外,另一方面,优选地,重垂杆42可以直接粘合到卷帘布的一面,则能够使卷帘布简便地固定于重垂杆42。
[0092]然而,如果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如图24a所示具有倾斜地形成于其上的透光部30a和36a及遮光部30b和36b,或如图24b所示具有以波纹形式形成的透光部30a和36a及遮光部30b和36b,那么位于卷帘布的前面和后面的形状彼此不同,因而一体型的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在两者之间不具有任何连接部的情况下不能应用于重垂杆。图24a及图24b作为本发明的褶圈形成面料及卷升面料的变形例的主视图。
[0093]如上所述,如果使连接成一体的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包围在重垂杆42上,那么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之间彼此间隔与重垂杆42的外径相应的距离,因此可以从室外看到室内。这种现象在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包括透光部30a和36a及遮光部30b和36b时表现得更加严重。如图19b所示,这种问题能够通过使外壳43包围重垂杆42的外周面来解决,以允许最大限度地缩短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之间的距离。
[0094]图20a及图20b是显示本发明的重垂杆的第四变形例的纵剖面图。第四变形例可以应用于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并非一体化、而是彼此分别形成的情况。换句话说,第四变形例应用于在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上形成的透光部30a和36a及遮光部30b和36b并非带状型,而是如图24a及图24b所示构成倾斜形态或构成波纹形态的情形。这种情况下,如果使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如重垂杆的第三变形例所示构成一体型,那么位于前侧和后侧的褶圈形成面料30与卷升面料36的透光部30a和36a及遮光部30b和36b彼此分别不对应,从而无法遮蔽室内外。
[0095]因此,单独形成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下面,如图20a所示,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在其末端处与穿过形成褶圈形成面料30背面上的环32的褶圈绳31一起位于形成在重垂杆42上的加装槽42a中,并且利用分离固定件44同时固定到加装槽42a。[0096]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之间彼此间隔与重垂杆42外径相应的距离,因此可以从室外看到室内。因而必须把遮光部30b和36b的高度设置得比透光部30a和36a的高度大,从而如图20b所示,外壳43包围重垂杆42的外周面以允许最大限度的缩短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之间的距离。
[0097]图21a及图21b是显示本发明的重垂杆的第五变形例的纵剖面图。第五变形例适合于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只由形成于其上的遮光部构成,或适合于透光部30a和36a与遮光部30b和36b以直线形状水平形成。
[0098]图22a及图22b是显示本发明的重垂杆的第六变形例的纵剖面图。第六变形例可以应用于在褶圈形成面料30与卷升面料36上形成的透光部30a和36a与遮光部30b和36b并非带状型,而是构成倾斜形态或波纹形态的情形。
[0099]根据重垂杆的第五及第六变形例,在不具有形成在重垂杆42上的加装槽42a的情况下,褶圈形成面料30、卷升面料36和褶圈绳31利用诸如粘结带或双面胶带等的固定装置45固定至重垂杆42。
[0100]图23a及图23b是显示本发明的重垂杆的第七变形例的纵剖面图。褶圈形成面料
30、卷升面料36及褶圈绳31固定于重垂杆42,并且如果通过拉动调整绳40在卷取棒37上或从卷取棒37卷绕或退绕卷升面料36及褶圈绳31,那么使褶圈形成面料30、卷升面料36及褶圈绳31与重垂杆42 —起上升或下降。
[0101]此时,图23a示出了位于室内的褶圈形成面料30的一部分向下延长以围绕重垂杆42的构造;并且图23b示出位于室内的卷升面料36的一部分以及褶圈形成面料30的一部分向下延长以使褶圈形成面料30包围重垂杆42的前面并且卷升面料36包围重垂杆42的背面的构造。
[0102]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的遮光部30b和36b既可以无图案,也可以根据需要,形成多种形态的图案,或如图10所示形成至少一个插入部30c,插入棒38插入到插入部30c中以提供更平坦的褶圈。因此,本发明对于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的形状不具有任何限定。
[0103]现在,在根据本发明的罗马卷帘的上述构造下,将给出对使用卷帘布的罗马卷帘的操作的说明。
[0104]首先,在织造本发明所应用的卷帘布时,在织造机(省略图示)上悬挂多股经纱34后,如图8b所示,在经纱34之间供应纬纱33以织造遮光部30b和36b。S卩,如图6所示,纬纱33以“之”字形穿过经纱34之间,从而织造遮光部30b和36b。
[0105]为了形成环32,下面在不具有任何织造的情况下,如图8a所示,以“之”字形在经纱34之间供应的纬纱33通过形成环32的区域中从而形成环32。
[0106]在进行如上作业时,如图8b所示,把褶圈绳31悬挂于织造机,在除形成环32的部分之外的其余部分,使纬纱33不与褶圈绳31 —起织造。相反地,如图8a所示,只在环32的形成部位,纬纱33被穿过以包围褶圈绳31,从而允许褶圈绳31插入环32中。
[0107]借助于如上作业,织造出作为本发明卷帘布的褶圈形成面料30后,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卷帘布组装如图11及图15所示的卷帘。
[0108]如图12a及图16a所示,在卷升面料36及褶圈绳31从卷取棒37完全退卷的状态下,重垂杆42位于下死点,并且根据如图1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此时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仅具有形成在其上的遮光部以便遮蔽窗户。另外,根据如图15中所示的第二实施例,在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上形成的透光部30a和36a及不透光部30b和36b相互交错,从而使窗户完全遮蔽。
[0109]如上所述,在重垂杆42位于下死点的状态下,即使褶圈绳31插入于形成在在褶圈形成面料30背面上的环32中,褶圈绳31被卷升面料36完全包围并不露出于外部。另外,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的下端通过重垂杆42而不暴露,预先防止儿童拉动褶圈绳31或缠绕于他的颈部,并进一步避免褶圈绳31的意外断裂或安全事故。
[0110]特别地,在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由透光部30a和36a与不透明部30b和36b构成的情况下,如果使用者拉动调整绳40以使卷取棒37向图16a所示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以便打开部分窗户,那么卷升面料36及多股褶圈绳31同时卷绕于卷取棒37上。此时,在褶圈形成面料30、卷升面料36及褶圈绳(31)同时固定于如图14所示的重垂杆42的情况下,重垂杆42通过与卷绕在卷取棒37上的卷升面料36及褶圈绳31相应的量而上升,但一端固定于框架39的褶圈形成面料30在上升初期形成松懈的褶圈。之后,如果继续拉动调整绳40以使卷取棒37旋转,则褶圈46具有标准的形状。
[0111]另一方面,在图17的重垂杆的情况下,并且在图16a的第二实施例的情况下,在重垂杆42位于下死点的状态下,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完全遮蔽窗户。在这种状态下,如果起初拉动调整绳40,则重垂杆42如图12a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一样不通过与卷绕于卷取棒37的卷升面料36及褶圈绳31相应的量而上升,而是被转动。
[0112]因此,在重垂杆42的初始上升初期,在褶圈形成面料30上不产生松懈的褶圈46,并且包围重垂杆42的外壳43与重垂杆42的转动距离成正比地略微上升。通过以上操作,重垂杆42的移动距离极小,因而依然保持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挡住窗户的状态。换句话说,即使在展开褶圈形成面料30以在其下端不形成褶圈的状态下,也能够实现室内的采光及通风。
[0113]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遮挡住窗户的状态下,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上形成的透光部30a和36a及不透光部30b和36b也布置成相互一致以允许实现室内的采光及通风。如果为打开窗户而在此后继续拉动调整绳40,那么,通过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操作,卷升面料36及褶圈绳31被卷绕于卷取棒37,从而在褶圈形成面料30上形成褶圈46。
[0114]即使在利用上述操作在褶圈形成面料30上形成褶圈46的过程中,也可以使在褶圈形成面料30与卷升面料36上形成的透光部30a和36a及遮光部30b和36b布置成相互一致或交错以允许适当地调节室内的采光及通风。
[0115]如上所述,如图16b所示,随着卷取棒37的旋转而上升的重垂杆42位于形成于褶圈形成面料30的最下端的褶圈46的背面,并且重垂杆42不可见,因而预先防止了损害美观的现象。
[0116]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虽然是以使褶圈形成面料30位于室内侧并且卷升面料36位于窗户侧的卷帘安装状态为例,但也可以根据需要,相反地安装褶圈形成面料30及卷升面料36的位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罗马帘型卷帘布,其特征在于: 在织造褶圈形成面料时,供褶圈绳插入的环以沿横向及纵向形成在所述褶圈形成面料的表面上的方式与所述褶圈形成面料一体地织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罗马帘型卷帘布,其中: 所述褶圈形成面料只包括形成于其上的透光部或遮光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罗马帘型卷帘布,其中: 所述褶圈形成面料具有反复形成于其上的透光部及遮光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罗马帘型卷帘布,其中: 所述褶圈形成面料具有形成在所述遮光部的前面的至少一个插入部,所述插入部由两层形成。
5.一种罗马帘型卷帘,包括框架、卷取棒、重垂杆以及由褶圈形成面料与卷升面料构成的卷帘布,在通过拉动适应于驱动卷取装置的调整绳时,在所述褶圈形成面料上形成褶圈,其中: 所述卷取棒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框架上; 位于所述褶圈形成面料背面的所述卷升面料的上端及适应于插入于形成在所述褶圈形成面料上的环中的多条褶圈绳的上端固定于所述卷取棒; 所述褶圈形成面料的上端固定于所述框架,所述褶圈形成面料的下端、所述多条褶圈绳的下端以及所述卷升面料的下端固定于所述重垂杆;以及 在织造褶圈形成面料时,供所述褶圈绳插入的环以沿横向及纵向形成在所述褶圈形成面料的表面上的方式与所述褶圈形成面料一体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罗马帘型卷帘,其中: 所述褶圈形成面料、所述卷升面料及所述褶圈绳在包围重垂杆的状态下共同固定至重垂杆的任何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罗马帘型卷帘,其中: 所述褶圈形成面料在其下端处固定于所述重垂杆的任何一侧,并且所述卷升面料及所述褶圈绳在它们的下端处分固定于所述重垂杆的另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罗马帘型卷帘,其中: 所述褶圈形成面料及卷升面料在于其之间不具有任何连接部的情况下彼此一体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5或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罗马帘型卷帘,其中: 所述褶圈形成面料及所述卷升面料彼此分别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罗马帘型卷帘,其中: 所述褶圈形成面料及卷升面料在于其之间不具有任何连接部的情况下彼此一体形成,并且所述褶圈形成面料、所述卷升面料及所述褶圈绳的下端在包围所述重垂杆的状态下共同固定至所述重垂杆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罗马帘型卷帘,其中: 所述褶圈形成面料及所述卷升面料彼此分别形成,并且所述褶圈形成面料的下端、所述卷升面料的下端以及所述褶圈绳的下端在包围所述重垂杆的外周面的状态下彼此重叠并共同固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罗马帘型卷帘,其中:借助于固定装置,把所述褶圈形成面料、所述卷升面料及所述褶圈绳固定于重垂杆的外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罗马帘型卷帘,其中: 利用分离固定件,把所述褶圈形成面料、所述卷升面料及所述褶圈绳固定于形成在所述重垂杆上的加装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罗马帘型卷帘,其中: 所述固定件附着于所述褶圈形成面料及所述卷升面料的任何一面或其每一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罗马帘型卷帘,其中: 外壳包围所述重垂杆的外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罗马帘型卷帘,其中: 所述外壳具有形成于其上的颈部。
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罗马帘型卷帘,其中: 所述重垂杆具有形成在其上部和下部的加装槽,形成于其上部的所述加装槽具有固定于其的所述褶圈形成面料、所述卷升面料及所述褶圈绳,并且所述褶圈形成面料以固定至形成在所述重垂杆的下部上的所述加装槽的方式被延长至所述重垂杆的下部以包围重垂杆的前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罗马帘型卷帘,其中: 所述卷升面料以与褶圈形成面料一起固定至形成在所述重垂杆的下部上的所述加装槽的方式被延长至所述重垂杆的下部以包围重垂杆的背面。
1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罗马帘型卷帘,其中: 所述褶圈形成面料或所述卷升面料具有形成于其上的透光部或遮光部。
2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罗马帘型卷帘,其中: 所述褶圈形成面料或所述卷升面料具有反复地形成于其上的透光部及遮光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罗马帘型卷帘,其中: 所述褶圈形成面料及所述卷升面料的厚度、颜色和组织彼此不同。
2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罗马帘型卷帘,其中: 所述褶圈绳由透明材质制成。
2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罗马帘型卷帘,其中: 形成在所述重垂杆上的所述加装槽彼此具有相位差。
【文档编号】A47H23/06GK103747710SQ201280028321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5日
【发明者】边泰雄 申请人:卫柏思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