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节能环保流水线水煮食物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节能环保流水线水煮食物机,包括投料机构,投料机构的下料口通过滑道连通有煮作机构,所述的煮作机构为:包括传动链架,传动链架上设有上下循环转动的弯板链条,弯板链条上等间距地设有煮斗,传动链架的底部下方为炉具煮槽,炉具煮槽下方设有炉具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自动煮作、效率高、节能、环保,大量节省人力,一台机器可以替代很多人工操作。
【专利说明】全自动节能环保流水线水煮食物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商业厨房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环保流水线水煮多种食物、面条、米粉、米线、水饺等水煮食物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传统的水煮食物方式均为手工操作,此方式花费时间长、卫生较无保障、人为判断煮作情况,取水煮食物的时间不恒定,形成水煮食物煮作时间不同,口感、口味不统一,员工的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方面的弊端。基于上述背景,我们创造了一种节能环保自动化流水线水煮多种食物机(包括:面条、米粉、米线、水饺、汤圆等),来改变人们的煮作方式。本发明突破了传统煮作方式,属国内首创产品,弥补了市场空白,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卫生、自动化程度高的流水线水煮多种食物机,以克服传统燃气炉煮面的燃烧不充分、环境污染、能量消耗、燃烧噪音大的弊端,以及员工的工作效率低和电磁炉水煮食物的所需电力大,水煮食物机通过一系列机械传动和微机电子集成控制技术,是一款集自动化、人机体验、高效、节能、环保等多功能新型商业厨房设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全自动节能环保流水线水煮食物机,包括投料机构,投料机构的下料口通过滑道连通有煮作机构,所述的煮作机构为:包括传动链架,传动链架上设有上下循环转动的弯板链条,弯板链条上等间距地设有煮斗,传动链架的底部下方为炉具煮槽,炉具煮槽下方设有炉具机构,煮斗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煮斗挂钩,煮斗挂钩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挂架上,挂架固定连接在弯板链条上,弯板链条与链轮啮合连接,链轮和主传动链轮轴配合,主传动链轮轴套在铰座轴承内,链轮套在链轮轴上,链轮轴套在铰座轴承内,铰座轴承固定在机架上,链轮再通过链架传动链条与电机传动连接,煮斗两侧面的前进方向对应设有U形的翻倒导轨,煮作机构的出料部位设有使煮斗翻转的翻倒挂杆;翻倒挂杆位于煮作机构的出料位置的煮斗的对应两侧边,且翻倒挂杆与煮斗翻倒导轨所处的平面相垂直,煮斗从炉具煮槽一端进入炉具煮槽内进行煮作,当煮斗挂钩前进到达煮作机构的出料位置时,煮斗旁的翻倒导轨触碰到翻倒挂杆的端部,煮斗底部向上,顶部向下翻转,将煮熟的食物倾倒出来;煮作机构的出料位置下方设有倒面斜斗,煮熟的食物通过倒面斜斗倾倒在倒面斜斗下方的空碗内,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机构的运行。
[0006]所述的炉具机构包括炉体,炉体内设有直角弯道的火道、火道通过风机法兰与风机相连通,燃气炉安装在火道燃烧腔体下端,燃烧腔体上端是炉具煮槽,燃烧腔体上端高于炉具煮槽底部,燃烧腔体两边均高于炉具煮槽内底部,燃烧腔体内均匀开有多个吸火口,火道焊接在燃烧腔体吸火口上,且高出于炉具煮槽内底部,经过多个直角弯道均匀排列在炉具煮槽内,火道出口经直角弯道焊接在炉具煮槽底部,火道出口连接在风机吸风口,风机排风口连接在排风管口上。
[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自动煮作、效率高、节能、环保,大量节省人力,一台机器可以替代很多人工操作。根据客户排队的人数,可灵活调节机器运行的速度,无客户流失;配以独特配方的系列水煮食物通过机器煮作,口感统一且卫生达标;机器自动化程度高,整个过程只需2个人。新鲜、快捷,最快可10秒出一碗水煮食品,能满足各种客流量的需求。精致小巧,商铺占地面积小,约3平方米。本产品结合高效节能炉具,通过排污、降耗方面的处理,实现了低噪、高效、环保的功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方向视图;
[0009]图2-1是本发明炉具机构的主视图;
[0010]图2-2是图2-1的俯视图;
[0011]图3-1是煮作机构的主视图;
[0012]图3-2是图3-1的俯视图;
[0013]图4-1是煮斗组件的俯视图;
[0014]图4-2是煮斗组件的主视图;
[0015]图4-3是煮斗组件的侧视图;
[0016]图4-4是煮斗组件的立体图;
[0017]图5-1至图5-5是煮斗翻转的动作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所示,水煮食物机,包括投料机构I,投料机构I的下料口 1-1通过滑道1-2连通有煮作机构(一般是指煮面机构),投料机构I是现有技术,目的就是将食物(面条或粉丝等),分成等份的通过滑道滑到煮作机构,投料机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理解,在此不过多奢述。煮作机构为:包括传动链架2-1,传动链架2-1上设有上下循环转动的弯板链条2-6,弯板链条2-6上等间距地设有煮斗2-2,传动链架2-1的下层下方为炉具煮槽,煮斗在弯板链条的带动下沿图3-1、图3-2中的运动方向运动,传动链架2-1上挂的煮斗为两层,下层的煮斗从图3-1的左边进入炉具煮槽,炉具煮槽内有加热沸腾的开水,通过匀速前进过程中的时间煮作,煮斗从图3-1的右边(煮作机构的出料部位)升起,这样煮斗内的食物就煮熟了。炉具煮槽下方设有炉具机构,煮斗组件的结构如图4-1至图4-4,煮斗2-2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煮斗挂钩2-15,煮斗挂钩2-15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挂架2-13上,挂架2_13固定连接在弯板链条2-6上,弯板链条2-6与链轮2-5啮合连接,链轮2-5套在链轮轴2_4上。主传动链轮轴2-16套在铰座轴承2-8内。铰座轴承2-8固定在机架上,链轮再通过链架传动链条2-7与步进电机2-9传动连接,煮斗2-2两侧面的前进方向对应设有U形的翻倒导轨2-3,煮作机构的出料部位设有使煮斗翻转的翻倒挂杆2-12 ;翻倒挂杆2-12位于煮作机构的出料部位的煮斗2-2的对应两侧边,且翻倒挂杆2-12与煮斗翻倒导轨2-3所处的平面相垂直,煮斗2-2从炉具煮槽一端进入炉具煮槽内进行煮作,当煮斗挂钩2-15前进到达煮作机构的出料位置时,煮斗2-2旁的翻倒导轨2-3触碰到翻倒挂杆2-12的端部,通过匀速前进运动作用使煮斗2-2底部向上,顶部向下翻转,将煮熟的食物倾倒出来(运动状态如图5-1至图5-5);煮作机构的出料部位下方设有倒面斜斗2-11,煮熟的食物倒面斜斗2-11倾倒在倒面斜斗2-11下方的空碗内。
[0019]如图2-1至图2-2,所述的炉具机构包括炉体3-1,炉体内底部设有直角弯道的火道3-4、火道3-4通过燃气炉3-3与风机3-2连通,燃气炉3_3安装在火道3_4燃烧腔体下端,燃烧腔体上端是炉具煮槽,燃烧腔体上端高于炉具煮槽底部,燃烧腔体两边均高于炉具煮槽内底部,燃烧腔体内均匀开有多个吸火口,火道3-4焊接在燃烧腔体吸火口上,且高出于炉具煮槽内底部,经过多个直角弯道均匀排列在炉具煮槽内,火道3-4出口经直角弯道焊接在炉具煮槽底部,火道3-4出口连接在风机3-2吸风口,风机3-2排风口连接在排风管口上。
【权利要求】
1.全自动节能环保流水线水煮食物,包括投料机构(1),其特征在于;投料机构(I)的下料口(ι-l)通过滑道(1-2)连通有煮作机构,所述的煮作机构为:包括传动链架(2-1),传动链架(2-1)上设有上下循环转动的弯板链条(2-6),弯板链条(2-6)上等间距地设有煮斗(2-2),传动链架(2-1)的底部下方为炉具煮槽,炉具煮槽下方设有炉具机构,煮斗(2-2)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煮斗挂钩(2-15),煮斗挂钩(2-15)的上端转动连接在挂架(2-13)上,挂架(2-13)固定连接在弯板链条(2-6),弯板链条与链轮(2-5)啮合连接,链轮和主传动链轮轴(2-16)配合,主传动链轮轴(2-16)套在铰座轴承内,链轮(2-5)套在链轮轴(2_4)上,链轮轴套在铰座轴承(2-8)内,铰座轴承(2-8)固定在机架上,链轮再通过链架传动链条(2-7)与电机(2-11)传动连接,煮斗(2-2)两侧面的前进方向对应设有U形的翻倒导轨(2-3),煮作机构的出料部位设有使煮斗翻转的翻倒挂杆(2-12);翻倒挂杆(2-12)位于煮作机构的出料位置的煮斗(2-2)的对应两侧边,且翻倒挂杆(2-12)与煮斗翻倒导轨(2-3)所处的平面相垂直,煮斗(2-2)从炉具煮槽一端进入炉具煮槽内进行煮作,当煮斗挂钩(2-15)前进到达煮作机构的出料位置时,煮斗(2-2)旁的翻倒导轨(2-3)触碰到翻倒挂杆(2-12)的端部,煮斗(2-2)底部向上,顶部向下翻转,将煮熟的食物倾倒出来;煮作机构的出料位置下方设有倒面斜斗(2-11),煮熟的食物通过倒面斜斗(2-11)倾倒在倒面斜斗(2-11)下方的空碗内,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机构的运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节能环保流水线水煮食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具机构包括炉体(3-1),炉体内设有直角弯道的火道(3-4)、火道(3-4)通过风机法兰(3-3)与风机(3-2)相连通,燃气炉(3-3)安装在火道(3-4)燃烧腔体下端,燃烧腔体上端是炉具煮槽,燃烧腔体上端高于炉具煮槽底部,燃烧腔体两边均高于炉具煮槽内底部,燃烧腔体内均匀开有多个吸火口,火道(3-4)焊接在燃烧腔体吸火口上,且高出于炉具煮槽内底部,经过多个直角弯道均匀排列在炉具煮槽内,火道(3-4)出口经直角弯道焊接在炉具煮槽底部,火道(3-4)出口连接在风机(3-2)吸风口,风机(3-2)排风口连接在排风管口上。
【文档编号】A47J27/14GK103610381SQ201310565549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2日
【发明者】汪爱群 申请人:汪爱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