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陶炉式炒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664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电陶炉式炒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电陶炉式炒锅,涉及烹调设施,包括有锅体,装在锅体两侧的锅耳,装在锅体底部下的电陶炉盘,所述电陶炉盘的上端面为向内凹的曲面,所述锅体底部为与所述电陶炉盘上端面形状相对应的向外凸的曲面,与现有技术相比,锅体底部既能保留传统圆底炒锅炒菜平顺的优点,而且也依然继承电陶炉火力大、爆炒效果好的特点。
【专利说明】电陶炉式炒锅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烹调设施,尤其是一种电陶炉式炒锅。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电陶炉式炒锅,一般包括有锅体,装在锅体两侧的锅耳,装在锅体底部下的电陶炉盘,该电陶炉盘为一柱形体,其上端面为平面,这就决定了锅体底部为平底,因此锅体内表面存在夹角,在用锅铲铲锅内的炒菜时不平顺,在翻炒食物时不好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陶炉式炒锅,它可以解决现有的平底电炒锅炒菜不平顺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有锅体,装在锅体两侧的锅耳,装在锅体底部下的电陶炉盘,所述电陶炉盘的上端面为向内凹的曲面,所述锅体底部为与所述电陶炉盘上端面形状相对应的向外凸的曲面。
[0005]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方案是:所述电陶炉盘的隔热底盘上盘旋迂回镶嵌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两端分别焊接在高频磁接头两个电热丝接线端子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电陶炉盘内电热丝上面设有远红外储能板,所述远红外储能板与锅体底部相接。
[000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电陶炉盘的上端面为向内凹的曲面,因此锅体底部能保留传统圆底炒锅炒菜平顺的优点,而且也依然继承电陶炉火力大、爆炒效果好的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发明的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结合附图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本发明,它包括有其底部为曲面的锅体1,装在锅体两侧的锅耳2,装在锅体I底部下的底座8,底座8下支撑有锅脚9,底座8上装有温度调节开关7,底座8内装有电陶炉盘3,电陶炉盘3的上端面为向内凹的曲面,电陶炉盘3最上层为远红外储能板4,远红外线储能板4沿着锅体I底部呈弧形排列,远红外储能板4下面是电热丝5,该电热丝盘旋迂回镶嵌在电陶炉盘3的隔热底盘上,电热丝5两端分别焊接在高频磁接头两个电热丝接线端子6上,既能使锅体底部保留传统圆底炒锅炒菜平顺的优点,又继承电陶炉火力大、爆炒效果好的特点。
【权利要求】
1.一种电陶炉式炒锅,包括有锅体(1),装在锅体两侧的锅耳(2),固定装在锅体底部下的电陶炉盘(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陶炉盘的上端面为向内凹的曲面,所述锅体底部为与所述电陶炉盘上端面形状相对应的向外凸的曲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陶炉式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陶炉盘的隔热底盘上盘旋迂回镶嵌有电热丝(5),所述电热丝(5)两端分别焊接在高频磁接头两个电热丝接线端子(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陶炉式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陶炉盘内电热丝上面设有远红外储能板(4 ),所述远红外储能板(4 )与锅体(I)底部相接。
【文档编号】A47J27/00GK104382477SQ201310570650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7日
【发明者】苏志强 申请人:苏志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