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茶膏煮制、溶解和倾倒的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890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用于茶膏煮制、溶解和倾倒的茶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茶膏煮制、溶解和倾倒的茶具,茶壶的壶口悬挂连接一个溶解器(2),整体置于茶壶内的溶解器(2)为上部的碗状内凹圆台与下部的空心柱体构成,空心柱体底部封闭且在底部侧边开至少2个由内向外逐渐变大的喇叭状向下倾斜通道(12)与茶壶内腔相通;所述茶壶柄(5)上部有一外伸的弧形玻璃棒(4),弧形玻璃棒(4)的顶端扣住茶壶盖(3);所述茶壶外底面镀有电磁波吸收涂层(8);本实用新型采用中国传统文化龙的设计元素,融合了艺术与文化,弥补了茶膏冲泡工具空白,弘扬了中国的茶文化,更好展示茶膏宫廷艺术。
【专利说明】用于茶膏煮制、溶解和倾倒的茶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膏煮制、溶解和倾倒的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由茶壶、溶解器和公道杯三部分组成的用于茶膏煮制、溶解和倾倒的茶具。
【背景技术】
[0002]茶是具有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的饮料,茶膏更是茶中圣品,是茶叶深加工、高附加值的速溶饮料,然而传统冲泡茶叶的茶具不适合于茶膏冲泡,茶膏有自己独特的茶文化渊源,因此我公司开发出一款适合茶膏煮制、溶解、倾倒的专用茶具,由茶壶、溶解器、公道杯三个独立的部分组成,融合了中国茶文化、茶膏文化、中国宫廷艺术等元素,茶膏在融化过程中,通过溶解器的龙口缓慢吐出茶膏液体与茶壶中热水逐步混溶,形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方便、安全、人性化,用于茶膏煮制、溶解和倾倒一体化的茶具,并采用中国传统文化龙的设计元素,融合了艺术与文化,弥补了茶膏冲泡工具空白,弘扬了中国的茶文化,更好展示茶膏宫廷艺术。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用于茶膏煮制、溶解和倾倒的茶具,有一玻璃材质的茶壶,茶壶包括茶嘴、茶壶盖和茶壶柄,其特征在于,茶壶的壶口悬挂连接一个溶解器,整体置于茶壶内的溶解器为上部的碗状内凹圆台与下部的空心柱体构成的一体结构,空心柱体底部封闭且在底部侧边开至少2个由内向外逐渐变大的喇叭状向下倾斜通道与茶壶内腔相通;所述茶壶柄上部有一外伸的弧形玻璃棒,弧形玻璃棒的顶端扣住茶壶盖;所述茶壶外底面镀有电磁波吸收涂层。
[0006]作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
[0007]所述的溶解器碗状上端的内凹圆台上边缘部分与茶壶的壶口悬挂连接。
[0008]所述的弧形玻璃棒顶端与茶壶盖之间有2~3毫米间隙,防止倾倒液体时茶壶盖掉落。
[0009]所述溶解器底部的喇叭状向下倾斜通道为龙头形状造型,茶膏溶解后从该龙头口渗入茶壶内,艺术美观、弘扬中国茶文化。
[0010]所述溶解器的玻璃空心柱底部采用有一定拱弧形封闭结构,喇叭状向下倾斜通道的进液口开在最低处,以利于溶解的茶膏顺畅流出。
[0011]所述的溶解器底部不低于茶壶壶体高度的三分之一,不高于茶壶壶体高度的三分之二,更好的呈现出多个通道或龙头同时渗透溶解了的茶膏液体的景观。
[0012]所述溶解器的碗状内凹圆台表面开设至少2个直径3~8毫米的内排气孔,目的是排出煮制过程中茶壶内水蒸汽。
[0013]位于碗状内凹圆台中央的空心柱其内径为10-30毫米。
[0014]所述茶壶盖表面开设至少2个直径31毫米的外排气孔,排出溶解器排出的蒸汽。[0015]所述的茶壶还配置一个设计风格相同的玻璃材料制公道杯,公道杯的手柄设计成S型,避免了人手被热水杯烫伤的危险,并在手柄上部制有一向上外伸的玻璃棒,该玻璃棒为龙头形状造型,茶壶内溶解好的茶膏溶液倒入公道杯内,方便倒入品饮者小杯内。
[0016]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茶膏煮制、溶解和倾倒的茶具,溶解器及盖上设计的多个排蒸汽小孔解决了煮制沸腾时茶嘴喷水的难题;茶壶柄有一外伸的玻璃棒扣住壶盖设计,解决了茶壶倾倒过程中盖子掉落的可能;公道杯柄S型设计,避免了人手被热水杯烫伤的危险;龙元素的融入弥补了现有技术茶膏冲泡工具空白,弘扬了中国的茶文化,更好展示茶膏宫廷艺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溶解器底部采用龙头通孔的原理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公道杯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1]图中:1-茶嘴,2-溶解器,3-茶壶盖,4-弧形玻璃棒,5-茶壶柄,6-水位线,7-茶膏,8-电磁波吸收涂层,9-茶壶盖上的外排气孔,10-溶解器上的内排气孔,11-溶解器的上端边缘,12-倾斜通道,13-公道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1-4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3]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茶膏煮制、溶解和倾倒的茶具,由茶壶和溶解器(2)组成,玻璃制作的茶壶包括茶嘴(I)、茶壶盖(3)和茶壶柄(5),放置在茶壶内的溶解器(2)外形像一个空心的高脚玻璃酒杯,其下部的空心柱体与上部的碗状内凹圆台构成一体结构,碗状内凹圆台的上端边缘部分悬挂连接于茶壶壶口,壶口上有茶壶盖(3);溶解器(2)下部是摆放茶膏(7)的空心柱体,该空心柱体底部封闭且在四面开有由内向外逐渐变大的喇叭状倾斜通道(12)与茶壶内腔相通,冲泡溶解后的浓厚茶膏液经喇叭状倾斜通道(12)流出,与茶壶中的清水混合成为茶水。由于喇叭状倾斜通道(12)的外观设计成中国传统的龙头造形,当浓厚的茶膏液从龙头口流出渗入茶壶内的清澈水体中这一过程非常好看,仿佛山水艺术画面,既美观又能丰富人们品茶的情调或趣味,还有利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当溶解器(2)底部的多个喇叭状倾斜通道(12)从不同方向同时向外流出茶膏液时,此时呈现的是多个龙头口吐烟雾、烟雾在清澈水体中蜿蜒流动的景观,就像一幅梦景般的立体构图。
[0024]茶壶柄(5)上部有一外伸的弧形玻璃棒(4),盖上茶壶盖(3)后,弧形玻璃棒的顶端距茶壶盖(3)留有3毫米间隙,该设计巧妙地实现了保护茶壶盖的功能,即当人们手握茶壶柄通过茶嘴(I)倾倒茶水时,能够确保茶壶盖被弧形玻璃棒的顶端扣住而不掉落;从斜线方向即可取出和盖上茶壶盖(3);悬挂于壶口上的溶解器(2)的底部不低于茶壶壶体高度的三分之一,不高于茶壶壶体高度的三分之二,这样的设计能更好的呈现出多个通道或龙头同时渗透溶解了的茶膏液体的景观,景观持续时间更长。
[0025]溶解器的上端边缘(11)部分悬挂于茶壶壶口,茶膏(7)由上部的碗状内凹圆台放入玻璃空心柱。溶解器(2)的玻璃空心柱底部采用一定的向内拱弧形,最低的位置开设喇叭状倾斜通道的进液口,以方便空心柱内的茶膏(7)完全排入茶壶内腔。
[0026]玻璃材质的茶壶外底表部镀有电磁波吸收涂层(8),放在电磁炉上即可煮制茶膏或进行热或保温。
[0027]本实施方式中,茶壶盖(3)表面开设4-6个4毫米直径的外排气孔,溶解器(2)的碗状内凹圆台表面开设4-6个4毫米直径的内排气孔,目的均是用以排出煮制茶膏过程中茶壶内的水蒸汽。
[0028]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配置一个设计风格相同的公道杯(13),公道杯柄采用S型设计,避免了人手被热水杯烫伤的危险,并与茶壶柄(5)—样上部有一外伸的采用中国传统文化龙头形状的弧形玻璃棒,茶壶内溶解好的茶膏溶液倒入公道杯内,方便倒入饮茶者小杯内。
[0029]使用时,如图1所示,在茶壶内倒入烧开的热水至壶外表面标注好的水位线(6)处,溶解器(2)悬挂放置在茶壶内,在溶解器的空心柱内放入茶膏(7),盖上茶壶盖(3),茶膏(7)通过热水的溶解,茶膏液体缓慢的通过喇叭口流入到茶壶热水内,待茶膏液体流出不明显,加热茶壶内茶膏液体至沸腾,即可倒入公道杯内分给品饮者饮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茶膏煮制、溶解和倾倒的茶具,有一玻璃材质的茶壶,茶壶包括茶嘴(I)、茶壶盖(3)和茶壶柄(5),其特征在于,茶壶的壶口悬挂连接一个溶解器(2),整体置于茶壶内的溶解器(2)为上部的碗状内凹圆台与下部的空心柱体构成,空心柱体底部封闭且在底部侧边开至少2个由内向外逐渐变大的喇叭状向下倾斜通道(12)与茶壶内腔相通;所述茶壶柄(5)上部有一外伸的弧形玻璃棒(4),弧形玻璃棒(4)的顶端扣住茶壶盖(3);所述茶壶外底面镀有电磁波吸收涂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膏煮制、溶解和倾倒的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解器(2)碗状内凹圆台的上端边缘部分与茶壶的壶口悬挂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膏煮制、溶解和倾倒的茶具,其特征在于,弧形玻璃棒(4)顶端与茶壶盖(3)之间有2?3毫米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膏煮制、溶解和倾倒的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解器(2)的玻璃空心柱底部采用有一定拱弧形封闭结构,喇叭状向下倾斜通道(12)的进液口开在最低处,以利于溶解的茶膏顺畅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膏煮制、溶解和倾倒的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解器(2)底部不低于茶壶壶体高度的三分之一,不高于茶壶壶体高度的三分之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膏煮制、溶解和倾倒的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解器(2)的碗状内凹圆台表面开设至少2个直径31毫米的内排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膏煮制、溶解和倾倒的茶具,其特征在于,位于碗状内凹圆台中央的空心柱其内径为10?30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膏煮制、溶解和倾倒的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壶盖(3)表面开设至少2个直径31毫米的外排气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茶膏煮制、溶解和倾倒的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壶还配置一个设计风格相同的玻璃材料制公道杯(13),公道杯的手柄设计成S型,并在手柄上部制有一向上外伸的玻璃棒。
【文档编号】A47G19/12GK203493286SQ201320533176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9日
【发明者】张光辉, 王大斌 申请人:云南贡润祥茶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