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燥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41290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贯通所述壳体两端的流通风道,所述流通风道的一端为进风口端,其另一端为出风口端,所述流通风道内设置有用于对进入所述流通风道内的风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所述进风口端连接有用于将外部风送入所述流通风道内的进风送风机,所述出风口端设置有用于将被干燥的风送出所述流通风道的轴流式出风送风机。
【专利说明】一种干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座便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座便器内用于使用者干燥清洗部位的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智能座便器,已广泛使用清洗喷嘴喷出温水,用于清洁使用者的臀部或所需部位。智能座便器上还安装有干燥装置,通过干燥装置对被清洗的臀部或所需部位进行吹暖风,进行干燥。
[0003]但是,现有的干燥装置具有如下缺点:
[0004]1、现有的一种干燥装置为仅采用离心风机,进行送风干燥。由于离心风机的风量小,干燥装置的出风口的风量不足,造成干燥效率低下。
[0005]2、还有一种干燥装置,仅采用轴流风机,由于轴流风机风压小,进入干燥装置进风口的风流经加热元件的阻挡后,风速损失大,风力太弱,能够起到作用的距离较近,使用者几乎感受不到持续的暖风作用,达不到舒适便用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送风量大,干燥效果佳的干燥装置。
[000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干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贯通所述壳体两端的流通风道,所述流通风道的一端为进风口端,其另一端为出风口端,所述流通风道内设置有用于对进入所述流通风道内的风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所述进风口端连接有用于将外部风送入所述流通风道内的进风送风机,所述出风口端设置有用于将被干燥的风送出所述流通风道的轴流式出风送风机。
[0008]进一步地,所述轴流式出风送风机的出风口的方向与所述流通风道的所述出风口端的方向相一致。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元件安装在所述流通风道内靠近所述进风送风机的一侧。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进风送风机为离心式进风送风机,所述离心式进风送风机的进风口位于所述流通风道的外部,所述离心式进风送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流通风道的所述进风
口端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流通风道连通的进气格栅。
[0012]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所述上部壳体与所述下部壳体连接在一起,所述流通风道形成在连接在一起的所述上部壳体与所述下部壳体之间;所述上部壳体与所述下部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流通风道连通的进气格栅。
[0013]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位于所述流通风道的所述出风口端的上方设置有挡风罩。
[0014]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元件为PTC加热器或电热丝加热器。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燥装置,其在流通风道的进风口端连接进风送风机,在出风口端设置轴流式出风送风机,并在流通风道内安装有加热元件。通过进风送风机将风送入流通风道中,再通过轴流式出风送风机将流通管道内的风送出至所需位置,采用“后推前拉”的送风方式加大了出风量,扩展了送风行程。采用“后推前拉”的送风方式还有效地克服了加热元件对风量的阻挡,降低了风量的损失。此外,在壳体上设置至少一个进气栅格,当轴流式出风送风机工作时,在出风口端附近形成负压,流通风道外部气流经上述进气栅格补入流通风道中,增加了出风量,扩展了送风行程,从而增强了干燥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燥装置的立体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的干燥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流通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对照表:
[0021]
100-干燥装置; 1-壳体;11-上部壳体;
12-下部壳体; 13-流通风道;131-进风口端 132-出风口端; 14-进气格栅;15-挡风罩; 2-离心式进风送风机;21-壳体部;22-进风口;
23-出风口;3-轴流式出风送成机;31-壳体部; 32-扇叶轮毂; 33-转动轴;4-加热单元;
41-通风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燥装置100,包括壳体1,壳体I内形成有贯通壳体I两端的流通风道13,该流通风道13的一端为进风口端131,其另一端为出风口端132,上述流通风道13内设置有用于对进入流通风道13内的风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4,上述进风口端131连接有用于将外部风送入流通风道13内的进风送风机,上述出风口端132设置有用于将被干燥的风送出流通风道13的轴流式出风送风机3。
[0024]上述干燥装置100,主要安装在智能座便器上与喷嘴配合,在使用者清洗后,对清洗部位进行干燥处理。该干燥装置100具有壳体1,如图2-3所示,壳体I内形成有流通风道13,该流通风道13贯通壳体I的两端,具体为贯通壳体I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从而在一端形成进风口端131,在另一端形成出风口端132。风流可从进风口端131进入流通风道13内,再经出风口端132流出流通风道13至所需位置,因此称用于风流流动经过的风道为流通风道。
[0025]在上述流通风道13内有加热元件4,该加热元件4用于对从进风口端131进入的风进行加热干燥,使流经加热元件4后的风具有一定温度,方便对使用者清洗部位进行干燥。
[0026]为了克服加热元件4对风量的阻挡,降低了风量的损失,并提高出风量,在上述进风口端131连接有进风送风机,在上述出风口端132设置有轴流式出风送风机3。上述进风送风机将外部空气送入流通风道13内,可以有效地克服加热元件4的通风格栅41细密所造成的风阻损失,使经过加热元件4后的空气在流通风道13中仍能保持较高的风速,有效作用距离更远。轴流式出风送风机3装在流通风道的出风口端132。由于其特点是风量大,直接安装在出风口,下游没有遮挡物,可起到增加风速的效果,从而使得被输出的风流保持较高的风速,有效作用距离更远,提高干燥效率。上述将进风送风机安装在进风口端131,将轴流式出风送风机3安装在出风口端132的配置称之为“后推前拉”的送风方式,即后面的进风送风机起到推动风流向出风口端132流动的效果,前面的轴流式出风送风机3起到拉动风流向出风口端132流动的效果。采用该“后推前拉”的送风方式还有效地克服了加热元件对风量的阻挡,降低了风量的损失,提高了风速,使得风流的有效作用距离更远。
[0027]轴流式出风送风机3即为轴流风机,即送出风的流向与转动轴平行的风机,其特点是风量大,增加了被送出的风量。其包括壳体部31、扇叶轮毂32和转动轴33。扇叶轮毂32安装在转动轴33上,并位于壳体部31的安装空间内,转动轴33带动扇叶轮毂32转动,从而将风沿着转动轴33的方向(即图3所示的箭头方向)送出。
[0028]较佳地,上述轴流式出风送风机3的出风口的方向与流通风道13的出风口端132的方向相一致,从而使得风流流动顺畅,增大出风量和提高了风流速度。上述轴流式出风送风机3的出风口位于轴流式出风送风机3靠近流通风道13的出风口端132的一侧,其进风口位于轴流式出风送风机3靠近流通风道13的进风口端131 —侧。即从进风口端131进入的风顺次经过加热元件4、轴流式出风送风机3的进风口、轴流式出风送风机3的出风口、出风口端132被送出。
[0029]较佳地,上述加热元件4安装在流通风道13内靠近进风送风机的一侧。将加热元件4安装在流通风道13靠近进风送风机的一侧,可以在进风口端131即将流过加热元件4的风加热,并由于靠近进风送风机的一侧,流过加热元件4的风压较大,可以更有效地克服加热元件对风量的阻挡,进一步降低了风量的损失,提高了风速。
[0030]较佳地,如图1-2所示,上述进风送风机为离心式进风送风机2,该离心式进风送风机2的进风口 22位于流通风道13的外部,离心式进风送风机2的出风口 23与流通风道13的进风口端131连接。
[0031]离心式进风送风机2为离心风机,即利用高速旋转的叶轮将气体加速,然后减速、改变风流流向的风机。该离心式进风送风机2包括壳体部21、进风口 22和出风口 23,叶轮等构件设置在壳体部21内。上述进风口 22与出风口 23的方向不一致。如图1-2所示,进风口 22位于流通风道13的外部,并裸露在空气中,在叶轮构件高速旋转时,周围的空气被进入上述进风口 22中。上述出风口 23与进风口端131连接,用于将从进风口 22吸入的空气流/风流,从进风口端131流入流通风道13中。
[0032]离心式进风送风机2的特点是风压大,所以其能有效的克服加热元件4的通风格栅41细密所造成的风阻损失,使经过加热元件4后的空气在风道中仍能保持较高的风速,有效作用距离更远。
[0033]较佳地,上述壳体I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流通风道13连通的进气格栅14。设置与流通风道13相连通的进气格栅14,用于增加出风口端132的风量。具体为,轴流式出风送风机3直接安装在流通风道的出风口端132,其下游没有遮挡物,当其运转时,在流通风道13的出风口端132附近产生负压,流通风道13外部的空气通过流通风道13四周的进气格栅14补充进来,可起到增加风量的效果,从而起到增强干燥的效果。
[0034]上述壳体I上根据需要可以设置多个进气格栅14,多个进气格栅14可以根据需要排列在壳体的侧部或上方等等位置。
[0035]如图1-3所示,上述壳体I包括上部壳体11和下部壳体12,上部壳体11与下部壳体12连接在一起,上述流通风道13形成在连接在一起的上部壳体11与下部壳体12之间;该上部壳体11与下部壳体12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流通风道13连通的进气格栅14。上述上部壳体11和下部壳体12可扣合在一起,也可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也可焊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上部壳体11和下部壳体12连接在一起构成上述流通风道13。为了提高了出风口端132的风量,在该上部壳体11与下部壳体12的两侧均设置与流通风道13连通的进气格栅14。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至少一个进气格栅14,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进气格栅14,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在轴流式出风送风机3运转时,流通风道13的出风口端132附近产生的负压,将流通风道13外部的空气通过流通风道13四周的进气格栅14吸进来,可起到增加风量的效果,从而起到增强干燥的效果。
[0036]较佳地,上述壳体I上位于流通风道13的出风口端132的上方设置有挡风罩15。挡风罩15用于避免出风口端132风转向,避免风量流失。
[0037]上述加热元件4可以为PTC加热器或电热丝加热器。PTC加热器或电热丝加热器自身加热,把热量传导给周围的空气或经过的风。当然上述加热元件还可以为其它的能够实现相同功能的加热装置。
[0038]根据需要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可以组合使用,以到达所需效果。
[0039]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燥装置,通过在流通风道的进风口端连接进风送风机,以将空气或风吸入流通风道内;在流通风道内安装有加热元件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加热,在出风口端设置轴流式出风送风机,将被加热的风送出;并在壳体上设置进气格栅,以增加出风量。上述采用该“后推前拉”的送风方式加大了出风量,扩展了送风行程,有效地克服了加热元件对风量的阻挡,降低了风量的损失,增强了干燥效果。
[0040]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干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贯通所述壳体两端的流通风道,所述流通风道的一端为进风口端,其另一端为出风口端,所述流通风道内设置有用于对进入所述流通风道内的风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端连接有用于将外部风送入所述流通风道内的进风送风机,所述出风口端设置有用于将被干燥的风送出所述流通风道的轴流式出风送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式出风送风机的出风口的方向与所述流通风道的所述出风口端的方向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安装在所述流通风道内靠近所述进风送风机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送风机为离心式进风送风机,所述离心式进风送风机的进风口位于所述流通风道的外部,所述离心式进风送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流通风道的所述进风口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流通风道连通的进气格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所述上部壳体与所述下部壳体连接在一起,所述流通风道形成在连接在一起的所述上部壳体与所述下部壳体之间; 所述上部壳体与所述下部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流通风道连通的进气格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位于所述流通风道的所述出风口端的上方设置有挡风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为PTC加热器或电热丝加热器。
【文档编号】A47K10/48GK203468481SQ201320549156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4日
【发明者】陆峻, 张学问 申请人:上海科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