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竹剥皮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山竹剥皮器,它包括一组嵌套式壳体,它包括一组嵌套式壳体,所述的壳体包括上下对称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的下壳体由底端通过转轴连接,上端通过弹簧连接并可以左右分离的左壳体和右壳体组成,在所述左壳体的上端设置有一弧形刀片,在所述右壳体的相应位置也设置有一弧形刀片。使用该山竹剥皮器,可快速剥下山竹坚硬的外皮,并能保证里面果肉的完整,而且不会伤到手指。
【专利说明】一种山竹剥皮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剥皮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山竹剥皮器。
【背景技术】
[0002]山竹因其营养价值丰富,有着水果中的“贵族”的称号,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吃过山竹的人都知道,山竹外壳非常坚硬,剥皮时很是费力,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将里面的果肉破坏或者弄伤手指,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新式剥皮器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竹剥皮器,该山竹剥皮器可快速剥下山竹外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山竹剥皮器,它包括一组嵌套式壳体,所述的壳体包括上下对称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的下壳体由底端通过转轴连接,上端通过弹簧连接并可以左右分离的左壳体和右壳体组成,在所述左壳体的上端设置有一弧形刀片,在所述右壳体的相应位置也设置有一弧形刀片。
[0005]在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扣合处各设置有一摩擦环。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该山竹剥皮器,特能替代手指给水果剥皮,并可快速剥下山竹坚硬的外皮,并能保证里面果肉的完整,而且不会伤到手指。其结构简单、外形精美,具有广阔的应用环境。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转轴,4弹簧,5左壳体,6右壳体,7弧形刀片,8夹持口,9摩擦环,10山竹。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0]如图1所示。一种山竹剥皮器,它包括一组嵌套式壳体,所述的壳体外形呈蛋形,所述的壳体包括上壳体I和下壳体2 ;所述的上壳体I与下壳体2形状及实质内容相同。
[0011]所述的下壳体2由左壳体5和右壳体6组成,所述左壳体5和右壳体6的底端通过转轴3连接,还可以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其上端通过弹簧4连接并可左右分离,在所述左壳体5的上端设置有一弧形刀片7,在所述右壳体的相应位置也设置有一弧形刀片7,两个弧形刀片组成的夹持口 8其大小由所述的弹簧4控制。
[0012]所述的上壳体I绕所述的下壳体2可旋转,在所述上壳体I与下壳体2的扣合处各设置有一摩擦环9,在相互旋转时可增大手与壳体之间的摩擦力。
[0013]使用时,根据山竹10的尺寸大小调整量弧形刀片7所组成的夹持口 8的大小,然后将山竹放置于下壳体中左壳体5与右壳体6之间,用手握紧下壳体2,使弧形刀片7将山竹10夹住,用山竹剥皮器的上壳体I套住山竹外露部分并压紧,使上壳体I的弧形刀片7进入山竹10外皮,其次将所述上壳体I绕下壳体2反向旋转一周后,最后将上壳体I与下壳体2用力外拉,即可将山竹10外皮剥离。
[0014]除说明书说书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山竹剥皮器,它包括一组嵌套式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上下对称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的下壳体由底端通过转轴连接,上端通过弹簧连接并可以左右分离的左壳体和右壳体组成,在所述左壳体的上端设置有一弧形刀片,在所述右壳体的相应位置也设置有一弧形刀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竹剥皮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扣合处各设置有一摩擦环。
【文档编号】A47J17/04GK203506345SQ201320593849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5日
【发明者】位光辉 申请人:位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