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茶油压榨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47874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茶油压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茶油压榨装置,包括传送带、传送槽、压杆、主动轴、榨油机。本实用新型通过主动轴带动传动杆和半齿轮轮流带动压杆、主动轮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单电机带动多位压制茶饼的自动化,尤其是油茶籽从压榨出油的整个过程自动化,从而极大的降低了相关成本,为中小型企业实现茶油生产自动化提供了有力保障,而且纯机械化设计也极大的避免了电子设备使用寿命给企业带来的维护成本,使得中小型企业在使用过程中无需专门配备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维护,而一般操作人员即可对设备进行有效维护。
【专利说明】一种自动茶油压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茶油压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对于油茶籽的榨油,一般需要经过如下过程:干燥茶籽、压制成饼、压榨出油,如专利号为CN201220707430.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茶饼榨油成套装置,该装置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茶饼的形状,但是由于需要填装操作,所以使用时极为不方便,其使用过程完全谈不上自动化,因此无论是对于中小型企业还是对于大型企业来说,都极不方便,而大型企业由于资金实力较为雄厚,因此可以采用其他设备来实现自动化,但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另外加装其他设备难免成本过高,企业难以接受。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茶油压榨装置,该自动茶油压榨装置通过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茶油压榨装置,包括传送带、传送槽、压杆、主动轴、榨油机;
[0006]所述压杆数量为两个以上,呈倒U型杆,并列设置在传送槽上方,每个压杆一端正对传送槽中心线,端部固定有压块,另一端从传送槽侧面延伸至传送槽下方,压杆上位于传送槽下方与传送槽相对的一侧有齿状突起;
[0007]所述传送槽上两侧有挡板,于压杆所在一侧的挡板上有与压杆数量对应的活动块,活动块连接在与传送槽等高设置并垂直于传送槽的活动杆端部位置,活动杆底部有齿状突出;
[0008]所述传送槽侧下方设有与传送槽同向的主动轴,主动轴上设有与压杆数量对应的半齿轮,半齿轮一侧为压杆的齿状突起,相对的另一侧有主动轮,半齿轮的齿部和压杆的齿状突起啮合,也和主动轮啮合;主动轮上方设置有传动轮,并且主动轮皮带带动传动轮,传动轮与活动杆底部的齿状突处啮合;
[0009]与所述主动轴垂直并水平设置有与压杆数量对应的传动杆,传动杆的一端与主动轴齿轮传动,另一端设置有侧向轮;
[0010]于传送槽相对压杆的另一侧设置有数量与压杆对应的传送带,传送带位于传送槽下方,传送带由所围成圈内的带轮啮合带动,带轮与侧向轮垂直啮合。
[0011]所述榨油机数量与压杆对应,设置在传送带相对传送槽的另一端下方,榨油机入料口正对传送带水平部分边缘。
[0012]所述半齿轮齿部所占圆弧角度小于120°。
[0013]所述传送槽上与活动块相对一侧的挡板内侧为向上倾斜的斜坡状。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主动轴带动传动杆和半齿轮轮流带动压杆、主动轮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单电机带动多位压制茶饼的自动化,尤其是油茶籽从压榨出油的整个过程自动化,从而极大的降低了相关成本,为中小型企业实现茶油生产自动化提供了有力保障,而且纯机械化设计也极大的避免了电子设备使用寿命给企业带来的维护成本,使得中小型企业在使用过程中无需专门配备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维护,而一般操作人员即可对设备进行有效维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的正视图;
[0017]图3是图1的侧视图;
[0018]图中:1-传送槽,2-压杆,21-压块,22-活动杆,23-活动块,3_主动轴,31-半齿轮,32-主动轮,33-传动轮,4-传送带,41-带轮,42-侧向轮,43-传动杆,5-榨油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0]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自动茶油压榨装置,包括传送带4、传送槽1、压杆2、主动轴3、榨油机5 ;
[0021]所述压杆2数量为两个以上,呈倒U型杆,并列设置在传送槽I上方,每个压杆2一端正对传送槽I中心线,端部固定有压块21,另一端从传送槽侧面延伸至传送槽I下方,压杆2上位于传送槽I下方与传送槽I相对的一侧有齿状突起;
[0022]所述传送槽I上两侧有挡板,于压杆2所在一侧的挡板上有与压杆2数量对应的活动块23,活动块23连接在与传送槽I等高设置并垂直于传送槽I的活动杆22端部位置,活动杆22底部有齿状突出;
[0023]所述传送槽I侧下方设有与传送槽I同向的主动轴3,主动轴3上设有与压杆2数量对应的半齿轮31,半齿轮31 —侧为压杆2的齿状突起,相对的另一侧有主动轮32,半齿轮31的齿部和压杆2的齿状突起啮合,也和主动轮32啮合;主动轮32上方设置有传动轮33,并且主动轮32皮带带动传动轮33,传动轮33与活动杆22底部的齿状突处啮合;
[0024]与所述主动轴3垂直并水平设置有与压杆2数量对应的传动杆43,传动杆43的一端与主动轴3齿轮传动,另一端设置有侧向轮42 ;
[0025]于传送槽I相对压杆2的另一侧设置有数量与压杆对应的传送带4,传送带4位于传送槽I下方,传送带4由所围成圈内的带轮41啮合带动,带轮41与侧向轮42垂直啮合。
[0026]所述榨油机5数量与压杆2对应,设置在传送带4相对传送槽I的另一端下方,榨油机5入料口正对传送带4水平部分边缘。
[0027]所述半齿轮31齿部所占圆弧角度小于120°。
[0028]所述传送槽I上与活动块23相对一侧的挡板内侧为向上倾斜的斜坡状。
[0029]使用时,将油茶籽置于传送槽I上对应压块21的位置,然后开动电机使主动轴3转动,同时开启榨油机5,主动轴3转动使半齿轮31转动,由此使压杆2下压,从而压块21将油茶籽压制成饼状,当半齿轮31齿部转过压杆2的齿状突起,压杆2向上复位,半齿轮31齿部随后与主动轮32啮合,主动轮32通过皮带带动传动轮33使活动杆22轴向平移,从而活动块23将压制好的茶饼推出传送槽1,待半齿轮31齿部转过主动轮32,活动杆22带动活动块23复位,被推出传送槽I的茶饼在传送带4的移动下被带落至榨油机5的入料口,随后榨油机5对茶饼进行压榨出油,由此完成油茶籽压榨出油的整个过程,实现了单电机带动多位压制茶饼的自动化。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茶油压榨装置,包括传送带(4)、传送槽(I)、压杆(2)、主动轴(3)、榨油机(5),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杆(2)数量为两个以上,呈倒U型杆,并列设置在传送槽(I)上方,每个压杆(2)一端正对传送槽(I)中心线,端部固定有压块(21),另一端从传送槽侧面延伸至传送槽(I)下方,压杆(2)上位于传送槽(I)下方与传送槽(I)相对的一侧有齿状突起; 所述传送槽(I)上两侧有挡板,于压杆(2 )所在一侧的挡板上有与压杆(2 )数量对应的活动块(23 ),活动块(23 )连接在与传送槽(I)等高设置并垂直于传送槽(I)的活动杆(22 )端部位置,活动杆(22)底部有齿状突出; 所述传送槽(I)侧下方设有与传送槽(I)同向的主动轴(3 ),主动轴(3 )上设有与压杆(2)数量对应的半齿轮(31),半齿轮(31)—侧为压杆(2)的齿状突起,相对的另一侧有主动轮(32),半齿轮(31)的齿部和压杆(2)的齿状突起啮合,也和主动轮(32)啮合;主动轮(32 )上方设置有传动轮(33 ),并且主动轮(32 )皮带带动传动轮(33 ),传动轮(33 )与活动杆(22)底部的齿状突处啮合; 与所述主动轴(3)垂直并水平设置有与压杆(2)数量对应的传动杆(43),传动杆(43)的一端与主动轴(3)齿轮传动,另一端设置有侧向轮(42); 于传送槽(I)相对压杆(2)的另一侧设置有数量与压杆对应的传送带(4),传送带(4)位于传送槽(I)下方,传送带(4)由所围成圈内的带轮(41)啮合带动,带轮(41)与侧向轮(42)垂直啮合。 所述榨油机(5)数量与压杆(2)对应,设置在传送带(4)相对传送槽(I)的另一端下方,榨油机(5)入料口正对传送带(4)水平部分边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茶油压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齿轮(31)齿部所占圆弧角度小于1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茶油压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槽(I)上与活动块(23)相对一侧的挡板内侧为向上倾斜的斜坡状。
【文档编号】C11B1/06GK203715595SQ201320869911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发明者】陈康佩 申请人:贵州省玉屏康惠植物油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