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密封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501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尘密封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尘密封盖结构,包括带出水嘴和C形操持手柄的盖座、防尘密封盖组件以及开盖触发器,防尘密封盖组件包括盖主体、防尘盖、出水控制杆和复位弹簧,盖主体固定于盖座,盖主体上设有出水通道,防尘盖活动盖于出水嘴上方,出水控制杆自下而上穿过盖主体,出水控制杆的下端通过第一密封圈与盖主体的出水通道密封配合,出水控制杆的上端与开盖触发器的底部抵顶配合,开盖触发器的一端与盖主体铰接,开盖触发器的另一端为自由操作端,开盖触发器还通过一联动机构带动防尘盖的开合。该防尘密封盖结构可应用于饮用水瓶、水壶、水杯等器皿,其使用方便,防尘效果佳,密封效果好,能确保饮用水的干净、卫生,同时具有自动复位功能。
【专利说明】一种防尘密封盖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饮用水瓶、水壶、水杯等器皿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应用于上述器皿的防尘密封盖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水瓶、水壶(包括保温壶)及水杯(包括保温水杯)是常见的家庭用品,对日常生活影响重大。其中老式的保温壶带有一壶盖,倒水时需手动摘掉壶盖及壶塞才能倒水,使用上较为不方便,且倒水后有时容易忘记将壶盖或壶塞盖回。目前市场上新式的保温壶虽然在便利上做了改进,但是却产生了另一个缺陷,即出水嘴暴露于空气中。这一问题导致出水嘴上常常有灰尘的存在,在倒水时灰尘会跟着水流入到水杯中,长期喝入带有灰尘的水不利于健康。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防尘效果佳,密封效果好,能确保饮用水的干净、卫生,有利于健康,同时具有自动复位功能,能防止用户因忘记关闭防尘盖而导致灰尘进入饮用器皿出水口的防尘密封盖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防尘密封盖结构,包括带出水嘴的盖座、防尘密封盖组件以及开盖触发器,所述防尘密封盖组件包括盖主体、防尘盖、出水控制杆和复位弹簧,所述盖主体固定于所述盖座,所述盖主体上设有出水通道,所述防尘盖活动盖于所述出水嘴上方,所述出水控制杆自下而上穿过所述盖主体,所述出水控制杆的下端通过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盖主体的出水通道密封配合,所述出水控制杆的上端与所述开盖触发器的底部抵顶配合,所述开盖触发器的一端与所述盖主体铰接,所述开盖触发器的另一端为自由操作端,所述开盖触发器还通过一联动机构带动所述防尘盖的开合。
[0006]进一步的,所述开盖触发器一端设有第一铰轴和第一销孔,所述防尘盖一端设有第二铰轴和第二销孔,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一连杆,该连杆两端分别通过一销轴与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连接,所述盖主体上设有第一铰轴卡位和第二铰轴卡位,用以分别与第一铰轴和第二铰轴配合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盖主体上设有与所述出水控制杆配合的定位圆孔,所述出水控制杆的中部环形沟槽内卡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定位圆孔密封配合。
[0008]进一步的,所述复位弹簧套装在所述出水控制杆上,所述复位弹簧上端由卡扣于所述出水控制杆的上端环形沟槽的C形卡片定位,所述复位弹簧下端由所述定位圆孔的上表面定位。
[0009]进一步的,所述出水控制杆的下端设置有一环形凸台,该环形凸台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盖主体的出水通道的进水口端密封配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出水控制杆的上端设有一球头抵顶部,所述开盖触发器的底部设有一与该球头抵顶部抵顶配合的抵顶斜面。
[0011]进一步的,所述盖主体与所述盖座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
[0012]进一步的,所述盖座还带有C形操持手柄,所述开盖触发器的自由操作端位于C形操持手柄的正上方。
[0013]进一步的,所述盖主体包括盖主体上部和盖主体下部,所述盖主体上部与盖主体下部之间通过卡扣固定连接,所述盖主体下部通过螺纹与所述盖座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盖主体上部设有容置所述开盖触发器并供其操作的开口,所述第一铰轴卡位和第二铰轴卡位均设置在所述盖主体下部上。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16]首先,增加有防尘盖的设计,该防尘盖盖于出水嘴上方,能有效防止灰尘进入饮用器皿出水口,提高防尘效果,确保饮用水的干净、卫生,有利于健康;其次,使用方便,防尘盖与倒水功能形成联动,倒水时防尘盖自动开启,无须先行或另外打开;再次,具有自动复位功能,倒完水后,防尘盖即自动关闭,能避免用户因忘记关盖而带来的灰尘进入等不良后果;最后,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既为防止灰尘进入提供进一步的有利条件,又能避免倒水时水从非出水嘴位置溢出,进而提高使用的可靠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尘密封盖结构的组装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防尘密封盖组件及开盖触发器的分解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尘密封盖结构的剖视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尘密封盖结构的开盖状态剖视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尘密封盖结构应用在饮用水瓶、水壶或水杯等器皿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防尘密封盖结构,包括:带出水嘴11和C形操持手柄12的盖座1,防尘密封盖组件2,以及开盖触发器3。防尘密封盖组件2包括盖主体21、防尘盖22、出水控制杆23和复位弹簧24,盖主体21包括盖主体上部21a和盖主体下部21b,盖主体上部21a与盖主体下部21b之间通过卡扣21bl固定连接,盖主体下部21b通过螺纹21b2与盖座I固定连接。
[0024]盖主体上部21a设有容置开盖触发器3并供其操作的开口 21al,盖主体下部21b设有出水通道21b3,出水通道21b3的出水口端与出水嘴11相接,防尘盖22活动盖于出水嘴11上方,起防尘作用,出水控制杆23自下而上穿过盖主体下部21b。出水控制杆23的下端设置有一环形凸台231,该环形凸台231通过第一密封圈25与盖主体下部21b的出水通道21b3的进水口端密封配合。出水控制杆23的上端设有一球头抵顶部232,开盖触发器3的底部设有一与该球头抵顶部232抵顶配合的抵顶斜面31。
[0025]开盖触发器3的一端与盖主体21铰接,开盖触发器3的另一端为自由操作端,开盖触发器3还通过一联动机构4带动防尘盖22的开合。具体来说,开盖触发器3 —端设有第一铰轴32和第一销孔33,防尘盖22 —端设有第二铰轴221和第二销孔222,联动机构4包括一连杆41,该连杆41两端分别通过一销轴32与第一销孔33和第二销孔222连接,盖主体下部21b上设有第一铰轴卡位26和第二铰轴卡位27,用以分别与第一铰轴32和第二铰轴221铰接。
[0026]盖主体下部21b上设有与出水控制杆23配合的定位圆孔28,在定位圆孔28的导向定位作用下,出水控制杆23只能上下移动。出水控制杆23的中部环形沟槽233内卡设有第二密封圈29,第二密封圈29与定位圆孔28密封配合,用以防止倒水时水从定位圆孔28溢出。复位弹簧24套装在出水控制杆23上,复位弹簧24上端由卡扣于出水控制杆23的上端环形沟槽234的C形卡片20定位,复位弹簧24下端由定位圆孔28的上表面定位。
[0027]进一步的,盖主体下部21b与盖座I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5,用以避免倒水时水从盖主体下部21b与盖座I之间的配合间隙溢出。
[0028]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防尘密封盖结构可应用在饮用水瓶、水壶、水杯等器皿上,应用时,带出水嘴11和C形操持手柄12的盖座I固定于器皿6的上端开口,C形操持手柄12的另一端固定在器皿6的周身上,便于倒水时手持器皿。并且,由于开盖触发器3的自由操作端位于C形操持手柄12的正上方,因此用户只需一只手便可完成倒水操作,即手握C形操持手柄12的同时,可用拇指按压开盖触发器3。
[0029]倒水时,顺时针按压开盖触发器3的自由操作端,带动出水控制杆23下移,使环形凸台231及其上第一密封圈25脱开与出水通道21b3的进水口端的密封配合,同时,开盖触发器3的顺时针运动通过连杆41带动防尘盖22打开,此时,器皿中饮用水即可经出水通道21b3和出水嘴11倒出。
[0030]倒完水后,松开开盖触发器3,出水控制杆23在复位弹簧24的作用下向上复位,使环形凸台231及其上第一密封圈25与出水通道21b3的进水口端回到密封配合的状态,同时,开盖触发器3的逆时针复位通过连杆41带动防尘盖22关闭,此时,器皿中的饮用水无法倒出来,外部灰尘等也无法通过出水嘴11进入器皿中。
[0031]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但凡依本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防尘密封盖结构,包括带出水嘴的盖座、防尘密封盖组件以及开盖触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密封盖组件包括盖主体、防尘盖、出水控制杆和复位弹簧,所述盖主体固定于所述盖座,所述盖主体上设有出水通道,所述防尘盖活动盖于所述出水嘴上方,所述出水控制杆自下而上穿过所述盖主体,所述出水控制杆的下端通过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盖主体的出水通道密封配合,所述出水控制杆的上端与所述开盖触发器的底部抵顶配合,所述开盖触发器的一端与所述盖主体铰接,所述开盖触发器的另一端为自由操作端,所述开盖触发器还通过一联动机构带动所述防尘盖的开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密封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触发器一端设有第一铰轴和第一销孔,所述防尘盖一端设有第二铰轴和第二销孔,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一连杆,该连杆两端分别通过一销轴与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连接,所述盖主体上设有第一铰轴卡位和第二铰轴卡位,用以分别与第一铰轴和第二铰轴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尘密封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主体上设有与所述出水控制杆配合的定位圆孔,所述出水控制杆的中部环形沟槽内卡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定位圆孔密封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尘密封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套装在所述出水控制杆上,所述复位弹簧上端由卡扣于所述出水控制杆的上端环形沟槽的C形卡片定位,所述复位弹簧下端由所述定位圆孔的上表面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尘密封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控制杆的下端设置有一环形凸台,该环形凸台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盖主体的出水通道的进水口端密封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尘密封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控制杆的上端设有一球头抵顶部,所述开盖触发器的底部设有一与该球头抵顶部抵顶配合的抵顶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尘密封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主体与所述盖座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尘密封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座还带有C形操持手柄,所述开盖触发器的自由操作端位于C形操持手柄的正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尘密封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主体包括盖主体上部和盖主体下部,所述盖主体上部与盖主体下部之间通过卡扣固定连接,所述盖主体下部通过螺纹与所述盖座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尘密封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主体上部设有容置所述开盖触发器并供其操作的开口,所述第一铰轴卡位和第二铰轴卡位均设置在所述盖主体下部上。
【文档编号】A47J36/06GK203802303SQ201420159535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日
【发明者】林能超 申请人:广东中宝炊具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