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拖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115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智能拖地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拖地车,包括外支架和内支架,外支架和内支架通过第一弹簧连接,内支架上设有行走机构、拖地机构、碾干机构和清洗机构,拖地机构包括拖地电机,拖地电机通过带轮带动主动轮,拖地机构还包括两个弹性轮、第一导轮、第二导轮和拖布,碾干机构包括下碾压轮和上碾压轮,拖布穿过下碾压轮和上碾压轮之间的缝隙,清洗机构包括水泵、清水槽、废水槽、喷淋管和毛刷,喷淋管上设有两排喷淋口,两排喷淋口分别对准毛刷和主动轮边缘的拖布,外支架上设有穿设于内支架底部的顶轴,顶轴两端紧贴内支架内边缘处设有顶块,内支架上设有与顶块相配的挡块。本实用新型省时省力,经济实用,体积小,效率高。
【专利说明】智能拖地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地设备,尤其是一种智能拖地车。

【背景技术】
[0002]普通家庭清扫当前还主要以人工作业为主,费时费力,虽然现在市场也有些半自动的家庭清洁机,但体积大,造价高,家中不易安置。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拖地车中,有的功能较齐全,但往往体积较大,功耗及噪音等也较大,有的体积虽小,但功能又较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拖地车,省时省力,经济实用,体积小,效率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拖地车,包括外支架和内支架,所述外支架和内支架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内支架上设有行走机构、拖地机构、碾干机构和清洗机构,所述拖地机构包括拖地电机,所述拖地电机通过带轮带动主动轮,所述拖地机构还包括下部的两个弹性轮、中部的第一导轮、上部的第二导轮和拖布,所述碾干机构包括下碾压轮和上碾压轮,所述拖布穿过下碾压轮和上碾压轮之间的缝隙,所述清洗机构包括水泵、清水槽、废水槽、喷淋管和毛刷,所述水泵可以把清水槽中的清水送到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设有两排喷淋口,两排所述喷淋口分别对准毛刷和主动轮边缘的拖布,所述外支架上设有穿设于内支架底部的顶轴,所述顶轴两端紧贴内支架内边缘处设有顶块,所述内支架上设有与顶块相配的挡块。
[0005]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位于内支架下部的行走电机和对应的行走轮。
[0006]所述行走电机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行走轮的数量为四个。
[0007]所述弹性轮两端上方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上方通过第一顶丝压接。
[0008]所述上碾压轮两端下方设有第三弹簧,上碾压轮两端上方通过第二顶丝压接。
[0009]所述废水槽位于碾干机构和清洗机构的下方,废水槽内通过隔板隔开形成一个清洗液槽。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集拖地与拖布清洗于一体,在两个弹性轮下方的拖布与地面接触进行拖地,遇到障碍物时两个弹性轮会向上回弹后继续前进,主动轮旋转带动拖布循环转动,喷淋管上的喷淋口冲洗拖布和毛刷,毛刷对拖布进行清洁,刮下来的脏物落入废水槽中,拖布随后进入下碾压轮和上碾压轮之间的缝隙挤压挤干,最后重新返回弹性轮进行拖地,如此循环工作,无需停止,保证工作效率。当不工作时,扳动外部的旋杆,顶块旋转90度,将顶轴顶起,使得内支架悬空,行走轮不与地面接触,即便误按工作按钮,拖地车也不会行走,安全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顶块和挡块工作状态的配合示意图;
[001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顶块和挡块静止状态的配合示意图。
[0016]图中:外支架1、顶轴11、顶块12、内支架2、挡块21、第一弹簧3、行走电机4、行走轮41、拖地电机5、带轮51、主动轮52、弹性轮53、第一导轮54、第二导轮55、拖布56、第二弹簧57、第一顶丝58、下碾压轮6、上碾压轮61、第三弹簧62、第二顶丝63、水泵7、清水槽71、废水槽72、喷淋管73、毛刷74、喷淋口 75、清洗液槽76。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8]如图1?图5所示,一种智能拖地车,包括外支架I和内支架2,所述外支架I和内支架2通过第一弹簧3连接,所述内支架2上设有行走机构、拖地机构、碾干机构和清洗机构,所述拖地机构包括拖地电机5,所述拖地电机5通过带轮51带动主动轮52,所述拖地机构还包括下部的两个弹性轮53、中部的第一导轮54、上部的第二导轮55和拖布56,所述碾干机构包括下碾压轮6和上碾压轮61,所述拖布56穿过下碾压轮6和上碾压轮61之间的缝隙,所述清洗机构包括水泵7、清水槽71、废水槽72、喷淋管73和毛刷74,所述水泵7可以把清水槽71中的清水送到喷淋管73,所述喷淋管73上设有两排喷淋口 75,两排所述喷淋口 75分别对准毛刷74和主动轮52边缘的拖布56,所述外支架I上设有穿设于内支架2底部的顶轴11,所述顶轴11两端紧贴内支架2内边缘处设有顶块12,所述内支架2上设有与顶块12相配的挡块21。
[0019]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位于内支架2下部的行走电机4和对应的行走轮41。
[0020]所述行走电机4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行走轮41的数量为四个。
[0021]所述弹性轮53两端上方设有第二弹簧57,所述第二弹簧57上方通过第一顶丝58压接。
[0022]所述上碾压轮61两端下方设有第三弹簧62,上碾压轮61两端上方通过第二顶丝63压接。
[0023]所述废水槽72位于碾干机构和清洗机构的下方,废水槽72内通过隔板隔开形成一个清洗液槽76。
[0024]本实用新型集拖地与拖布56清洗于一体,在两个弹性轮53下方的拖布56与地面接触进行拖地,遇到障碍物时两个弹性轮53会向上回弹后继续前进,主动轮52旋转带动拖布56循环转动,喷淋管73上的喷淋口 75冲洗拖布56和毛刷74,毛刷74对拖布56进行清洁,刮下来的脏物落入废水槽72中,废水槽72中的清洗液槽76可以加入清洗液,清洗液可以被水泵7吸入送到清水槽71中,加强清洁效果,拖布56随后进入下碾压轮6和上碾压轮61之间的缝隙挤压挤干,上碾压轮61可以通过上方的第二顶丝63调节高度,使上碾压轮61和下碾压轮6之间的缝隙适应拖布56的厚度,最后拖布56重新返回弹性轮53进行拖地,如此循环工作,无需停止,保证工作效率。当不工作时,扳动外部的旋杆(图中未画出),顶块12旋转90度,将顶轴11顶起,使得内支架2悬空,行走轮41不与地面接触,即便误按工作按钮,拖地车也不会行走,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拖地车,包括外支架(I)和内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架(I)和内支架(2)通过第一弹簧(3)连接,所述内支架(2)上设有行走机构、拖地机构、碾干机构和清洗机构,所述拖地机构包括拖地电机(5),所述拖地电机(5)通过带轮(51)带动主动轮(52),所述拖地机构还包括下部的两个弹性轮(53)、中部的第一导轮(54)、上部的第二导轮(55)和拖布(56),所述碾干机构包括下碾压轮(6)和上碾压轮(61),所述拖布(56)穿过下碾压轮(6)和上碾压轮¢1)之间的缝隙,所述清洗机构包括水泵(7)、清水槽(71)、废水槽(72)、喷淋管(73)和毛刷(74),所述水泵(7)可以把清水槽(71)中的清水送到喷淋管(73),所述喷淋管(73)上设有两排喷淋口(75),两排所述喷淋口(75)分别对准毛刷(74)和主动轮(52)边缘的拖布(56),所述外支架(I)上设有穿设于内支架(2)底部的顶轴(11),所述顶轴(11)两端紧贴内支架(2)内边缘处设有顶块(12),所述内支架(2)上设有与顶块(12)相配的挡块(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拖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位于内支架(2)下部的行走电机⑷和对应的行走轮(4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智能拖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电机(4)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行走轮(41)的数量为四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拖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轮(53)两端上方设有第二弹簧(57),所述第二弹簧(57)上方通过第一顶丝(58)压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拖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碾压轮(61)两端下方设有第三弹簧(62),上碾压轮(61)两端上方通过第二顶丝¢3)压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拖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槽(72)位于碾干机构和清洗机构的下方,废水槽(72)内通过隔板隔开形成一个清洗液槽(76)。
【文档编号】A47L11/282GK204105897SQ201420209015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5日
【发明者】张波, 张永山, 胡木强, 葛孝忠, 俞宝福 申请人:绍兴市柯桥区钱清中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