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入式除尘烟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270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入式除尘烟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身带有除尘装置的烟囱。
现有的工业或大建筑物的烟道系统一般都配有除尘装置,其形状结构各不相同,如各型旋风式除尘器(干法)除尘效率一般在62~83%之间,属中效范围。而水膜除尘器(湿法)虽然除尘效果很好,但是废水的二次污染及腐蚀是很难解决的,引风机叶轮易沾污,造成动平衡不佳,加之阻力大造成炉内烟道集灰严重,影响锅炉的正常效率。上述除尘器均安装在锅炉尾部与引风机吸风口之间。目前这种单机除尘是必要的,但满足不了排放标准的要求。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原一级干法除尘器相连的自身带有压入式除尘装置的烟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带有除尘装置的压入式除尘烟囱,其特征在于烟囱底座内呈圆柱形空腔,其内侧壁上部切线方向设有一个可与引风机相连通的进烟口,其底部设有排尘孔,其顶部的中心孔上设有一根可与烟囱相接的另一端悬伸在底座内的短管的一端。在金属短管的外壁及底座的内壁均附有衬层,在底座内侧壁的下方设有竖直的凸条。
本实用新型是在烟囱底座设有一个与烟囱连为一体的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烟囱底座内部呈圆柱形空腔,其内侧壁上部切线方向设有一个可与引风机出口相连通的进烟口,使来自引风机的正压烟尘切向进入并沿底座内壁旋转分离。在烟囱底座顶部设有一个中心孔,该孔上设有一根短管,其可以是与中心孔固定在一起的,但最好是插在中心孔内。该短管的内径最好与烟囱内径相同并设有接头,由连接件将底座与烟囱联在一起。该短管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悬伸在底座的空腔内。当烟尘沿底座内壁旋转后烟气与尘粒分离,烟气则从短管的自由端进入烟囱内,尘粒则受重力作用继续沿内壁下行。为提高除尘效率,最好在底座内壁的下方设有竖直的捕尘凸条,如固定在内侧壁上的角钢,其可加速尘粒的沉降。在底座的底部设有排尘孔,其可以是较大尺寸的人工排尘孔,非使用时孔盖密闭。其也可以是较小直径的可与输送管相连通的捕尘孔。在金属短管的外壁及底座的内壁均附有衬层,该衬层兼有耐热、防腐、耐磨、保温等作用。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及砖结构。
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
图1的A-A视图。
图4是
图1的B-B视图。
利用附图中所示的例子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的压入式除尘烟囱的主视图中,圆柱形金属壳体的烟囱底座1的下端封闭,并由紧固件固定在烟囱基础上。顶部中心孔上设有法兰2,一端也设有法兰的短管3插在中心孔内,其法兰卡在中心孔的法兰上与烟囱4下端的法兰一齐由紧固件连接。在该底座的上部沿切线方向设有进烟口5,其端部设有与其它件相连的法兰。在底座下部的内侧壁上竖直固定有四根角铁形捕尘凸条6如图4所示。在图2所示的压入式除尘烟囱的俯视图中,在底座底部分别设有可与其它输送管路相连的排尘口7以及设有密封孔盖的人工排尘口8。在图3所示的压入式除尘烟囱的A-A视图中,在金属底座的内壁及短管的外壁上均附有衬层9。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该设备是将旋风除尘与烟囱结合设计为一体,结构简单不占地,省连接管。
2.该设备安装于引风机出口处,形成“压入式”,不增加引风机吸入端阻力。
3.工作状态时腔内可呈正压,运行中能自动吹灰,将烟尘吹放入池中。正压大时可将烟尘远距离吹送。
4.对于小于0.5吨/小时的小型锅炉系统,可用该实用新型直接作为除尘设备。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除尘装置的压入式除尘烟囱,其特征在于烟囱底座1内呈圆柱形空腔,其内侧壁上部切线方向设有一个可与引风机相连通的进烟口5,其底部设有排尘孔7、8,其顶部的中心孔上设有一根可与烟囱4相接的另一端悬伸在底座内的短管3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入式除尘烟囱,其特征在于在底座内侧壁的下方设有竖直的凸条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入式除尘烟囱,其特征在于在金属短管的外壁及底座的内壁均附有衬层9。
专利摘要一种带有除尘装置的压入式除尘烟囱。它是烟囱底座内呈圆柱形空腔,其内侧壁上部切线方向设有一个可与引风机相连通的进烟口,其底部设有排尘孔,其顶部的中心孔上设有一根可与烟囱相接的另一端悬伸在底座内的短管的一端。在金属短管的外壁及底座的内壁均附有衬层。在底座内侧壁的下方设有竖直的凸条。本实用新型是将旋风除尘与烟囱结合为一体,结构简单不占地,省联接管线。工作时腔内可呈正压,运行中能自动吹灰。
文档编号B08B15/00GK2061867SQ9020252
公开日1990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1990年3月5日 优先权日1990年3月5日
发明者郭成海 申请人:郭成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