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电炊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266阅读:14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陶电炊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陶电炊锅,电加热炊具。
目前所使用的炊锅均为金属材料制作,长期烹调食物不仅易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且易改变食物的自然风味,这在当今提倡无污染食品的国内外,将逐渐淘汰。而现有的一种陶火锅,由于从水中即锅体上部加热,对食物也会产生污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云南紫陶土制作的陶电炊锅,不仅能保持食物的自然风味,还能增加人体所需的铁、钾、钠、铜等微量元素,无毒、无害、安全卫生,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加之陶体表面刻有的字画,是一种具有艺术观偿价值而又适用的炊具。
本实用新型成功地解决了从陶件底部加高温的技术难题,利用安装于陶锅底部的发热盘产生的热,对陶锅进行加热。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陶电炊锅的示意图。
图2为防裂罩俯视图。
图3为陶电炊锅电路原理图。
其中1、锅体,2、底座,3、发热盘(R),4、防裂罩,5、指示灯(红、绿),6、电源开关(K1、K2),7、透气孔。
参照附图,将一用普通电炉盘填以碳化硅材料并涂上远红外涂料后烧结的发热盘(3)嵌入陶锅体(1)底部,发热盘(3)内装有普通发热丝,并用一硅酸铝纤维板盖上固定,然后在底座(2)上部罩上防裂罩(4),由于防裂罩(4)上均匀分布有4-6mm的透气孔(7),可防止温度过高爆裂。
工作原理将所要煮的食物从锅体(1)上部放入,接通电源(220V50Hz),电流经电阻R1降压后使串联在电路中的发光二极管(51)显示(即红灯亮),此时发热盘(3)处于高温状态,即可快煮食物。如将开关由K1转换到K2时,电流通过串联在开关的硅二极管1N5408整流后形成半波整流电流,经电阻R1降压后,可使功率降低60-65%,节电40-45%,从而达到低温效果,此时串联在电路中的发光二极管(52)指示(即绿灯亮),可低温烹调。电源开关K1、K2可调功率范围为200-600W,22V50Hz。
该实用新型采用云南特有的紫陶土制作,也可采用其它陶土制作,可耐450℃以上高温,该陶土含有人体所需的铁、钾、钠、铜、锌等微量元素,是烹调食物的极好炊具。陶体表面刻有唐诗、宗词、汉斌、元曲及其梅、竹兰、菊等花,并伴有山水鱼虫等,增添了艺术色彩。
权利要求1.一种陶电炊锅,由锅体(1)、底座(2)构成,其特征在于a锅体(1)底部装有发热盘(3)、防裂罩(4);b底座(2)上装有指示灯(5)、电源开关(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电炊锅,其特征在于发热盘(3)上涂有远红外涂料,其内填有碳化硅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电炊锅,其特征在于防裂罩(4)上均匀分布有透气孔(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电炊锅,其特征在于指示灯(5)和电源开关(6)与一硅二极管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陶电炊锅,其特征在于发热盘(3)与底座(2)之间有一硅酸铝纤维板。
专利摘要陶电炊锅,电加热炊具。它由锅体(1)、底座(2)、发热盘(3)、防裂罩(4)、指示灯(5)、电源开关(6)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利用发热盘从陶锅底部加热,不仅能保持食物的自然风味,还能增加人体所需的铁、钾、钠、铜、锌等微量元素;该锅无毒、无害、安全卫生。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加之陶体表面刻有的字画,是一种具有艺术观赏价值而又适用的炊具。
文档编号A47J27/10GK2081258SQ9020248
公开日1991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1990年3月3日 优先权日1990年3月3日
发明者郑兴权 申请人:郑兴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