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帘导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271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窗帘导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帘导轨,具体涉及一种立式活动百叶窗帘用的窗帘导轨。
对于立式活动百叶窗帘,窗帘导轨不仅要支承垂直配置的窗帘叶片作往复运动,还要使窗帘叶片能按需转动一定的角度,以达到调光等目的。现有的一种立式活动百叶窗帘,是把多片窗帘叶片分别固定在各个可作往复和旋转运动的斜齿轮上,通过用蜗杆来驱动这些斜齿轮而使窗帘叶片转动的。为了支承这些完成往复运动和旋转运动的构件并为其导向,这种现有的立式百叶窗帘使用一种长条形盒式构件作窗帘导轨,


图1是这种窗帘导轨构件的截面图。该窗帘导轨构件1的截面大致呈矩形,具有顶壁la,与顶壁la的两端分别相连且互相对称的侧壁lb和lc,从侧壁lb和lc的大致中部分别向内伸出并互相对称的支承导向臂ld和le,从侧壁lb和lc的底端分别向内伸出并互相对称的底壁lf和lf′,以及从顶壁la的两端向两侧伸出的、安装该导轨构件1用的安装臂lg和lg′。悬吊并驱使窗帘叶片作旋转、往复运动的悬吊驱动机构被安装在该导轨构件1内,由两侧的支承导向臂ld和le所支承和导向。由于窗帘导轨构件的截面左右完全对称,驱使叶片作旋转或往复运动的操作机构可以配置在导轨构件的任意端部,以满足实际使用时的需要。但是,现有的驱使窗帘叶片旋转的、横向配置的蜗杆及斜齿轮的直径较大,使整个悬吊驱动机构的横向尺寸大于竖向尺寸,从而使现有的窗帘导轨的截面形状如
图1所示,横向尺寸(Lw)明显大于竖向尺寸(Lh)。对于一个截面大致为矩形的长构件,其截面的长边方向的抗弯刚性优于其短边方向的刚性,截面为矩形的横梁安装时,一般总是把它配置成长边处于垂直位置即受力位置就是这个道理。而现有的上述窗帘导轨横向大于竖向,在横截面耗用材料相同的情况下抗弯刚性就较差,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刚性,就必须耗用较多的材料。同时,由于横向尺寸Lw较大,支承导向臂ld和le间的距离也大,因而两个支承面与其所支承的悬吊驱动机构的重心间距离也大,与驱使悬吊驱动机构运动的驱动力作用点之间的距离也大,从而产生较大的偏转力矩,容易使两侧壁lb和lc产生向外张开的变形,影响导向面的平直度,使悬吊驱动机构不能顺利地作往复直线运动甚至被卡死。
本实用新型为了消除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通过改进窗帘导轨截面的形状,提供一种耗用材料少而刚性好、导向性能也好的立式活动百叶窗帘用导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立式活动百叶窗帘用窗帘导轨,其截面大致为矩形,具有顶壁la;与顶壁la的两端分别相连且相互对称的侧壁lb和lc;从侧壁lb和lc的大致中部分别向内伸出而形成的支承导向臂ld和lc;从侧壁lb和lc的底端分别向内伸出而形成的、相互对称且相隔一定距离的底壁lf和lf′;以及,配置于窗帘导轨顶部的安装臂lg和lg′,其特征在于,上述窗帘导轨截面的高度Lh和宽度Lw之比为LhLw=11.1-0.8,上述支承导向臂ld和le不对称,其长度之比为Ld>2Le。
本实用新型设计人通过缩小旋转用蜗杆、斜齿轮的直径,减小了悬吊驱动机构的横向尺寸,从而使窗帘导轨截面的横向尺寸得以减小,因此可以设计出如上所述的窗帘导轨,使其截面的高度与宽度大致相等,在耗料相等的条件下提高了窗帘导轨的刚性,因而可以节省材料。又由于导轨截面的宽度较小,两个支承导向臂ld、le间的距离较小,且其长度之比为Ld>2Le,使不位于导轨截面对称中心而偏向支承导向臂le侧的悬吊驱动机构的重心与两个导向支承面间的距离相对减小,使驱使悬吊驱动机构运动的驱动力作用点与两个导向支承面间的距离也可以缩小。从而使偏转力矩相对减小,因此两侧壁lb和lc不容易产生向外扩张的变形,同时,较长的支承导向臂ld会起加强筋的作用,使窗帘导轨不容易产生扭转变形,因而保证了导向面的平直度,也就保证了往复运动的顺利进行。
图1是现有的一种窗帘导轨的截面图。
图2-图5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图2为装有悬吊驱动机构时的窗帘导轨的主视图,图3为沿图2的A-A线的(放大)剖视图,图4为两端装有端盖的窗帘导轨的主视图,图5为沿图4B-B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6、图7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图6是窗帘导轨的主视图,图7是剖面图。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3所示,在截面的长、宽比大致为1的窗帘导轨构件1内,支承着悬吊驱动机构的支承架2的一端直接由支承导向臂le所支承,另一端通过滚轮8由支承导向臂ld所支承。当拉动驱动绳4或7时,整个悬吊驱动机构便沿着导杆3,在两个支承导向臂ld和le的支承面上作直线运动。当驱动导杆3使其转动,并通过套在导杆3上的套筒形蜗杆11驱动斜齿轮12,再通过与斜齿轮12固定连接的构件6、构件5,带动固定悬吊在构件5下端的窗帘叶片作旋转运动,完成调光等功能。如图所示,斜齿轮12及其固定悬吊的叶片组件位于窗帘导轨的对称中心,而导杆3、蜗杆11配置于斜齿轮12的支承导向臂le侧,所以整个悬吊驱动机构的重心偏向支承导向臂1e侧,所以,使支承导向臂ld比le更长,可以使两个支承面更靠近悬吊驱动机构的重心,从而可以减小偏心力矩。又由于往复运动的驱动力作用点即绳索4、7较靠近支承面,所以作往复运动时的偏心力矩也较小。所以,利用该窗帘导轨,可以顺利地使窗帘叶片作往复、旋转运动。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安装臂lg和lg′分别通过垂直配置的加强筋lm和lm′与顶壁la的两端相连,顶壁la的两端又分别通过斜壁ls和ls′,与侧壁lb和lc连接。但安装臂lg、顶壁la及侧壁lb、lc的相互位置关系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示,例如也可如图7所示,不设斜壁ls,甚至也可如
图1所示,不设加强筋lm和lm′,而让侧壁向内弯折,起加强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在底壁lf和lf′的端部,分别设有向上伸出而形成的加强筋ln和ln′,可以提高窗帘导轨的抗弯和抗扭强度。又如图4和图5所示,在窗帘导轨构件的两端装有端盖14、15,端盖14、15的内端面均设有多个连接固定用凸块,例如图5中的凸块15a、15a′、15b、15b′、15c、15c′,这些凸块使端盖14、15与导轨构件1结合成两端封闭的框形结构,尤其是设置有与加强筋ln和ln′的内侧面紧紧抵靠的凸块14a、14a′(未图示)和15a、15a′,保证了ln和ln′的间距,可以阻止两侧壁lb和lc产生向外张开的变形,因此,进一步提高了窗帘导轨的刚性。
在本实施例中,窗帘导轨各部分的尺寸如图3所示,支承导向臂le的支承面至顶壁la的距离L1为11.1mm,允许范围为10.9-11.4mm;支承导向臂ld的支承面至顶壁la的距离L2为11.7mm,允许范围为11.5-12.0mm;支承导向臂le的长度Le为2.0mm,允许范围为1.9-2.2mm;支承导向臂ld的长度Ld为8.3mm,允许变动范围为8.0-8.5mm;底壁lf和lf′至顶壁la的距离L3为27.6mm,允许变动范围为27.3-27.9mm;导轨构件1截面的宽度Lw为32.5mm,允许变动范围为32.3-32.9mm。对于本实用新型,上述截面各部分的尺寸不是唯一的,例如完全可以简单地按比例放大或缩小。本实施例中的截面长、宽比大致为1,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例,例如可增加侧壁lb、lc的长度或加强筋lm、lm′的长度从而使长宽比大于1,也可适当缩短侧壁lb、lc的长度或缩短乃至取消加强筋lm、lm′,从而使长宽比小于1,但在一般情况下,长宽比较合适的变动范围为LhLw=11.1-0.8。
在本实施例中,支承导向臂ld的根部壁厚大于端部,这样,既可保证支承导向臂ld的刚性,又可节省材料。
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活动百叶窗帘用窗帘导轨,其窗帘导轨构件1的截面大致为矩形,具有顶壁1a;与顶壁1a的两端分别相连且相对称的侧壁1b和1c;从侧壁1b和1c的大致中部分别向内伸出而形成的支承导向臂1d和1c;从侧壁1b和1c的底端分别向内伸出而形成的、相对称且相隔一定距离的底壁1f和1f′;配置于窗帘导轨顶部的安装臂1g和1g′,其特征在于,上述窗帘导轨截面的高度Lh和宽度Lw之比为Lh∶Lw=1∶1.1-0.8,上述支承导向臂1d和1e不对称,其长度之比为Ld>2Le。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导轨,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臂1g和1g′分别通过垂直配置的加强筋lm和lm′与顶壁la的两端部相连。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导轨,其特征在于,上述顶壁la的两端分别通过斜壁ls和ls′与侧壁lb和lc相连。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导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底壁lf和lf′的端部,分别设有向上伸出而形成的加强筋ln和ln′。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帘导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窗帘导轨构件1的两端分别装有端盖14、15,端盖14和15的内端面分别设有两个与加强筋ln、ln′的内侧面紧紧抵靠的凸块14a、14a′和15a、15a′。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导轨,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导向臂le的支承面至顶壁la的距离L1为10.9-11.4mm,支承导向臂ld的支承面至顶壁la的距离L2为11.5-12.0mm,支承导向臂le的长度Le为1.9-2.2mm,支承导向臂ld的长度Ld为8.0-8.5mm,底壁lf和lf′至顶壁la的距离L3为27.3-27.9mm,窗帘导轨构件1截面的宽度Lw为32.3-32.9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活动百叶窗帘用窗帘导轨。本实用新型通过减小导轨截面的宽度即提高截面的长宽比,以及使两个支承导向臂不对称配置,提高了窗帘导轨的刚性,改善了受力情况,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可节省材料,且可改善旋转、往复运动的性能。
文档编号A47H1/04GK2068358SQ9020252
公开日1991年1月2日 申请日期1990年3月3日 优先权日1990年3月3日
发明者刘毓川, 谢金勇 申请人:上海汇丰窗帘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