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摇切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5725阅读:16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摇切菜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小型橱房机械——手摇切菜机。可用于切削蔬菜、薯类或果类食品成片状、丝状、块状、末状等。操作简单、安全卫生、质量均匀整齐,并能符合我国传统的烹调习惯。
现有的蔬菜切削技术可分为人工切削和电动切削。人工切削即直接使用刀具对蔬菜切削,需操作者具备较熟练的技巧,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质量得不到保证。电动切削技术则是由电动机驱动刀具旋转对蔬菜切削,虽然能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但价格昂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费者的使用与普及。
本实用新型手摇切菜机可克服现有蔬菜切削技术的上述缺点,可以提高切削蔬菜的质量和效率,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而且价格低廉,有利用广大消费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手摇切菜机的结构如


图1所示主要有大齿轮手柄部件(1)、小齿轮(2)、轴架(3)、定位螺钉(4)、刀片(5)、砧座(6)、转轴(7)、底板(8)组成。其中大齿轮手柄部件,小齿轮、转轴是本实用新型的运动部分。手柄安装于大齿轮端面外缘处构成大齿轮手柄部件,通过小齿轮、转轴完成提高转速、传递运动功能。转轴结构如图2所示其动力输出部分(E-E剖面)制成方形结构与刀片中心方形孔结构(如图3所示)配合,使转轴驱动刀片旋转。转轴中部(F向)制成梯形槽用作轴向定位。定位螺钉紧固于轴架上部螺孔中,其头部伸入转轴梯形槽内对其实施轴向定位。
刀片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部分。其结构如图3所示刃口是刀片的核心,可根据所要切削蔬菜果类的形状设计,具有不同剖面形状刃口的刀片,也可以设计一个刀片体更换按装不同剖面形状刃口的刀刃,以完成不同形状的切削。如图3(a)所示为片型刃口,可切制片状,其结构特点是刃口剖面A-A呈窄长方形。图3(b)所示为条型刃口,其结构特点是刃口剖面B-B呈小正方形,开口方向与旋转方向切线平行,而且相邻两组刃口在径向位置上互相错开,可切制丝状或条状。图3(c)所示为块型刃口,刃口剖面B-B亦呈正方形,开口方向与旋转方向切线成45°夹角,且相邻两组刃口在径向位置互相错开,可切制块状。图3(d)为末状刃口,刃口呈锉齿状,可切制末状食品。图3所示仅为每个刀片上的刃口形状、开口方向及相互位置等,其数量、大小及具体位置可根据刀片大小及切削能力确定。
底板、轴架、砧座为本实用新型的基础部分。底板为承载体,轴架用于支承手柄齿轮及刀片的转动,轴架上方制出螺孔通过定位螺钉对转轴实施轴向定位。砧座作为被切削蔬菜的支承,又可作为转轴的另一支承点,并限制刀片的轴向位移,使刀片的刀口在砧座一侧按固定的轨迹做旋转运动。
使用本衫用新型手摇切菜机切削蔬菜时,可用右手摇动手柄旋转,左手由砧座(
图1中箭头方向所示)向刀片处推进蔬菜等被切物,安装不同刃口的刀片或更换刀刃便可完成切制不同形状的蔬菜制品。更换刀片也很简单,首先旋松轴架上的定位螺钉,向右抽出转轴,刀片即可取下。安装刀片时先将刀片大致放于原位置,向左推进转轴,其方形结构对准刀片方孔,复位后旋紧定位电螺钉即可完成更换、清洗刀片。
本实用新型手摇切菜机较传统的切菜技术相比,具有安全卫生、省力高效、质量均匀、价格低廉等优点。可用于城乡广大居民、饮食行业、食品加工行业,亦可用于农村切制薯类片,给农村提供优质安全的收获工具。
权利要求1.一个由大齿轮手柄部件(1)、小齿轮(2)、转轴(7)、砧座(6)和刀片(5)组成的切削机,其特征在于小齿轮、转轴、刀片位于同一轴线上并同步旋转,大齿轮部件、砧板分别位于转轴刀片的右侧和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摇切菜机,其特征在于刀片根据所要切削蔬菜果类制品形状的不同制造具有不同剖面形状(如窄长方形、正方形、锉齿形)的刃口或刀刃便可将蔬菜果类切成片状、条状、块状、末状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摇切菜机,其特征在于转轴与刀片的联结部分采用方形结构从而实现转轴驱动刀片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切菜机,其特征在于中部采用梯形槽结构,与轴架联结的定位螺钉头部插入梯形槽中对转轴实施轴向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切菜机,其特征在于中心位置制成圆孔结构作为转轴的另一支承及刀片的轴向定位,径向中间位置制出园筒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手摇切菜机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小型厨房机械。该机械由基础部分,工作部分,运动部分构成。进行切削蔬菜操作时可摇动手柄,使运动部分转动,从而驱动具有不同剖面形状刃口的刀片转动。同时向刀片推动切削蔬菜果类便可完成切削。可将蔬菜、果类、薯类切成片状、条状、块状末状等。能减轻劳动强度。切削质量整齐均匀,安全卫生,符合我国传统烹调习惯。适用于城乡居民、食品加工业、饮食业及农民切制薯类片,为农村提供优质安全的收获工具。
文档编号A47J44/00GK2111718SQ91221748
公开日1992年8月5日 申请日期1991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1991年9月25日
发明者徐琏 申请人:徐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