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球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6403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球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工具,是一种主要适用于刷洗各类弧形曲面器具的电动刷具。
目前和各类清洁用刷具,在清洗各类弧形曲面器具时,必须经常调整刷具的方位,既费力,又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由电力驱动的,在操作中刷体可任意作横向或纵向自动旋转的电动球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达到球刷主体部分是一个兼具横向和纵向传动作用的中间体,中间体与外部的球形刷体组成球刷体,并与后端设有电动机和操纵手柄、内部设有主动轴的球刷杆连接在一起构成电动球刷的整体。
本实用新型可替代多种手动刷具,在操作者任意变换球形刷体的旋转方式的过程中,完成对诸如浴缸,面盆,马桶等的复杂弧形曲面的刷洗。



图1是球刷外形示意图;附图2是球刷杆及传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球刷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球刷体的B-B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作一详细说明当球刷处于静止状态时,球刷杆(1)内部的弹簧(2)的恢复力推动传动轴(3)上活套的压盘(4)向上,使处于球刷体(5)内传动轴(3)端部的陀螺形主动锥轮(6)与中空陀螺(7)的上锥体内壁(7a)靠紧,此时,陀螺形主动锥轮(6)的上锥面上均布的4个圆柱形轮齿(8)伸入中空陀螺(7)的上锥体内壁上均布的4个槽形齿孔(9)内,此时,操纵手柄(10)的右端处于低位;接通电源,扳动开关(11),电动机(12)驱动传动轴(3)转动,与传动轴(3)连接在一起的陀螺形主动锥轮(6)带动中空陀螺(7)转动,同时带动球刷体(5)的左右半球(13、14)绕球体的纵向中轴作横向旋转。
向上提动操纵手柄(10),弹簧(2)被压缩,陀螺形主动锥轮(6)与中空陀螺(7)的上锥体内壁(7a)脱离,球刷横向旋转停止;继续将操纵手柄(10)上提,陀螺形主动锥轮(7)的下锥面上的锥齿与左、右传动齿轮(15、16)相啮合,从而使球刷体(5)的左、右半球作方向相反的纵向旋转。
球刷体(5)的左右半球体(13、14)上各有2mm的孔8只,使用螺钉将刺猬皮式外刷体(图中未画出)固定于左、右半球体上。
左、右半球体可做成半椭球形,以适应不同面积刷洗的需要。
球体下端可接装圆盘形,圆柱形,及椭圆形刷体。
电机的输出轴端可为变速结构,以适应不同的转速要求。
球刷杆及传动轴均为活络联接,可以不同长度任意组合,尺寸范围为100-700mm。
球刷杆下端配置一透明,半硬质薄塑料圆形罩,防止在一定转速下水的飞溅。
本实用新型球刷,也可用软轴传递动力,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刷洗浴缸、马桶等弧形曲面器具的电动球刷,由球刷体、球刷杆和设有微电机的操纵手柄构成,其特征是球刷体(5)内部设有一双向传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球刷,其特征是所述双向传动机构是由活套在球刷杆(1)上的中空陀螺(7),和设于该中空陀螺内的陀螺形主动锥轮(6)及左、右传动锥轮(15、16)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电动球刷,其特征是所述双向传动机构中的中空陀螺(7)内的陀螺形主动锥轮(6)的上锥面上具有4个均布的圆柱形轮齿(8),及在中空陀螺(7)的上锥体内壁(7a)上设有可与圆柱形轮齿(8)啮合的4个均布的槽形齿孔(9);
4.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电动球刷,其特征是所述双向传动机构中的中空陀螺(7)内的左、右传动锥轮(15、16)的锥轮中间轴,其外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球刷体左、右半球(13、14);
5.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电动球刷,其特征是所述双向传动机构中的中空陀螺(7)与陀螺形主动锥轮(6)之间设有一个可固定连接球刷杆(1)并活套连接中空陀螺(7)的内套(1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用的电动球刷,由刷头部分活套在后端设有电动机与操纵手柄的球刷杆上连接而成。刷头内部设有一称为中间体的双向传动机构,可使球刷在操作下任意作横向或纵向旋转,适用于现代居室及宾馆、饭店等的浴缸、马桶及各类弧形曲面器具的清洁工作。
文档编号A46B13/02GK2130410SQ9123158
公开日1993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6日
发明者李伯衡, 李伯真 申请人:李伯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