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垫内部丝网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936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座垫内部丝网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垫内部丝网改良结构,尤其能防止铁丝将座垫表层刺穿并伤及人体。
目前现有的座垫结构是以分段式铁丝编成网面。其方式是整个网面是由十条以上各别的铁丝1、2、3、4等所构成,如第一条铁丝(1)(参见


图1)的一端(11)是钩于框架A之一端,另一端(12)则又圈绕于框架A2上,第二条铁丝(2)的一端(21)钩于一边框架A1,另一端(22)则钩住框架另一边A2;第一条铁丝(1)与第二条铁丝(2)则于相连部分互相钩连,由这些相邻互相钩连的多数卷绕铁丝而构成整个网面。
上述现有座垫丝网结构的主要缺点在于(1)整个网面是由多数条分段的铁丝1、2、3、4…等所构成,相对使钩接点如11、12、21、22等)增多,这些钩接点由于都是为铁丝的尽端,较为尖锐(约30处以上),即容易刺破座垫表层,并有刺伤人体的情况发生。
(2)由于接点繁多,人体坐上后,受力不均,易使某单一铁丝松脱损坏。
(3)因整个丝面受力结构不够坚强,因而容易使整个丝面松垮不具弹性,使座垫应有的弹性、通风功能丧失殆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垫内部丝网改良结构,防止众多钩接点刺破座垫表层、伤及人体。
本实用新型又一目的在于改善座垫内部的丝网结构,使之受力合理,富有弹性,良好通风、不易松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这样实现的其特征在于;整个网面是由单一条固定圈弧状的金属丝缠绕编织而成,使该单条形状为圈弧状金属丝的一端钩接于边框后,先沿着整个边框以圈状缠绕,再圈绕拉伸至对面框边,继之以V形编织方式完成横向面,于横向面完成后再绕至侧边框,再以V形编织完成纵向面,待整条金属丝的另一端头卷定后,即完成整个网面,并使整个丝网之接点仅有金属丝的头、尾两处,且藏于圈弧中。
由于采取以上措施,就可避免钩接点刺破座垫表层、伤及人体,并富有弹性及通风之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座垫内部丝网外观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单条铁丝编绕网面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1是现有座垫内部丝网外观图,其缺点已如上文所述。
请参阅图2、3,本实用新型将整条铁丝先以机器圈卷使之成一定的圈弧体,再将其一端(5)卷定于边框(6)的任一点上,紧接顺着整个边框(6)卷绕整圈,于绕至接近端点(5)时,顺着边框直线拉卷出,卷绕向对面框边(61),继之以V形编织方式完成整个横向面,于横向面完成后再绕至侧边框(62)的(8)处,将铁丝绕过边框(62)后转抽向,再继续以V形方式绕向对框(63)与横向面交叉完成纵向面,待整条铁丝的另一尽端卷定后,即完成整个网面,并使整个丝网的两头接点藏于圈弧中。
权利要求一种座垫内部丝网改良结构,是由金属丝和边框构成,其特征在于整个网面是由单一条固定圈弧状的金属丝缠绕编织而成;使该单条形状为圈弧状金属丝的一端钩接于边框后,先沿着整个边框以圈状缠绕,再圈绕拉伸至对面框边,继之以V形编织方式完成横向面,于横向面完成后再绕至侧边框,再以V形编织完成纵向面,待整条金属丝的另一端头卷定后,即编织完成整个网面。
专利摘要一种座垫内部丝网改良结构,是针对现有座垫以分段式铁丝编成网面而形成多数接点,易于刺破座垫表层,伤及人体而改良构成。本实用新型是整个网面由单一条固定圈弧状的铁丝缠绕编织而成。整个座垫内部丝网只有首尾两个接点,且藏于圈弧中,因此,避免了钩接点刺破座垫表层,伤及人体,且富有弹性及通风等功效。
文档编号B68G7/00GK2175219SQ93217049
公开日1994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1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1日
发明者许蔡皆 申请人:许蔡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