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吸尘器的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504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真空吸尘器的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吸尘器的分离装置,真空吸尘器包括一个真空源,它通过连接管与一管柄连通,该管柄借助管筒连接于吸尘嘴。
上述这种真空吸尘器,也称为罐式真空吸尘器,是公知的。这种真空吸尘器包括一个具有一真空源,通常是一网扇组件,和一灰尘容器或袋真空吸尘器壳体。通过吸尘嘴连同空气吸入的灰尘颗粒通过管筒、管柄和软管进入透气的尘袋,在经过过滤的空气进一步经过风扇组件流向大气之前,颗粒被收集在尘袋中。
在罐式真空吸尘器中,为了在到达灰尘容器之前分离较大的脏物颗粒,人们已经知道采用分离装置。DE-A-2946572中描述了这种分离装置。该文献描述了一种罐式真空吸尘器,其中,旋风分离器直接放置在真空吸尘器壳体上。分离器的出口与灰尘容器连通,而真空吸尘器软管则连接在分离器上。但是,分离器的上述位置有某些缺点,它增加了真空吸尘器壳体的总高度,这就意味着在地板上移动真空吸尘器壳体时总是存在于软管上的张力将在较高的高度上作用于真空吸尘器,从而在分离装置和真空吸尘器上引起不利的转矩。因此,分离装置的紧固装置必须设计得可以抵抗上述转矩和力。作用着力的较高位置还意味着,真空吸尘器侧向移动时存在翻倒的可能性。
在所谓的立式真空吸尘器中,人们也知道采用旋风分离器。例如可查阅EP-A-489565。但是,立式真空吸尘器的结构与罐式吸尘器十分不同,其中吸尘嘴和真空吸尘器壳体是一个不可分开的组件,其中也设置旋风分离器。
美国专利第5,350,432号描述了一种具有管筒的罐式真空吸尘器,其中,空气在向上运动时在管筒中循环。借助设在管筒中的具有倾斜叶片的构件形成循环流。在管筒上端设有一个脏物收集室,它借助一个带有一切割件的小孔与管筒连通。上述专利的结构复杂,由于管筒主要指向朝上,因而在搬运中已吸入管筒的颗粒有未被提升至收集室而落回到管筒中的危险。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罐式真空吸尘器的简单而有效的旋风分离器,其中,分离器的设置可减小或消除上述缺陷。
按照本发明,真空吸尘器具有一个与管柄连通的真空源。管柄借助一管筒连接于吸尘嘴。一个旋风分离器邻近于管筒设置。
另外,按照本发明,旋风分离器包括一个限定一旋涡室的倒置圆锥。旋风分离器具有一个设置在其上部入孔。
另外,按照本发明,旋风分离器具有一个中央第一出孔,部分地被净化的空气通过该出孔流出分离器,还具有一个在旋涡室下部的第二出口,与灰尘收集室连通。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管筒包括旋风分离器。按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旋风分离器连接于管筒和管柄。
现在对照以下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特征。


图1示意地表示带有按照本发明的分离装置的真空吸尘器;图2是分离装置的垂向剖视图;图3是沿图2中III-III线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按照本发明的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垂向剖视图。
现在参阅图1,按照本发明的真空吸尘器具有一个内装电扇组件11的壳体10和一个灰尘容器12,最好为一个透气材料的尘袋。壳体借助软管13连接于管柄14,管柄连接于管筒15的上部。管筒15的下部连接于一个普通的真空吸尘嘴16。
现在参阅图2和3,管筒15包括一管形外部17和一衬管18。衬管18与外部17相隔一个距离,因而在衬管18和外部17之间限定一个主要为环形的第一通道19。通道19也分别由上、下隔壁20和21限制。
衬管18包括一个主要呈圆筒形的上部18a,以及一个倒置的截圆锥形下部18b,其带有朝下的孔22。衬管18的上部18a具有一个入孔23,它通往衬管形成的旋涡室24。入孔23通过一个弯曲的壁部25连接于第一通道19,使流入旋涡室24的空气作主要为切向的运动。
孔22设置在收集室26上方,收集室26是由管形外部17的底部27形成的。为了卸空收集室26,底部27可从管形外部17卸下。
第一通道19借助第二通道28连接于管筒的入口,管筒连接于吸尘嘴16。
上隔壁20径向向内连接着部分覆盖衬管18的壁部29。壁部29具有一个中心孔30,套筒31从该中心孔向下伸入旋涡室24。孔30与上部连接管32连通,管柄14连接于上部连接管32。
装置以下述方式工作。灰尘和脏物颗粒被风扇组件11随同空气吸入吸尘嘴16,并通过通道28、通道29及孔23切向地流入旋涡室24。由于离心力,尘粒被向外抛向衬管18的内周壁,并且由于重力,逐步向下通过孔22,收集到室26中。部分被净化的空气通过套筒31流出旋涡室24,然后向上流过连接管32、管柄14及软管13,流入灰尘容器12。在通过风扇组件11流向大气之前,较细小的颗粒在灰尘容器12中被分离。
在图4所示另一实施例中,使用传统的管筒33。壳34设置在管筒33和管柄14之间。壳34通过第一管接35连接于管筒33,并通过第二管接40连接于管柄14。
壳34包括一个上部34a和一个下部34b。上部34a包围着一条与第一管接35连通的通道36。通道36也与旋涡室37连通,室37是旋风分离器的一部分,如图所示,由一个主要呈圆筒形的壁部局部地限定。该圆筒形壁部具有一个孔38,其设计和定位使空气切向地从通道36流入室37。
旋涡室37包括一个出口管39,其连接着第二管接40,而管柄14则连接着第二管接40。出口管39靠近或设在旋涡室的中央,出口管39的轴线基本平行于旋涡室的轴线。
壳34的下部34b包围一个衬管41,它的形状为一个倒置的截圆锥形,有一个下部孔42。旋涡室37通过孔42与收集容器43连通。分离的颗粒落过孔42并被收集在容器43中。收集容器43在其下部具有一个通常由盖44封闭的门洞。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灰尘和脏物颗粒随空气吸过管筒33、通道36及孔38,切向地流入旋涡室37。空气在旋涡室37中旋转,使灰尘向外抛向周边。同时,尘粒向下落过孔42,并被收集在容器43的底部。部分地被净化的空气从旋涡室37流过出口管39、第二管接40并流入管柄14。空气继续通过管柄14和软管13流至设在真空吸尘器壳体10中的尘袋12。经过过滤的空气从尘袋12通过风扇组件11(图1)排向大气。
应当提到的是,本发明也可应用在近年来研制出的下述种类的真空吸尘器中,即,其管柄是一个手持式组件,它包括一个尘袋及风扇组件,且连接于带有吸尘嘴的管筒。
权利要求
1.一种真空吸尘器,它包括一个旋风分离器,一个与一管柄(14)连通的真空源(11),所述管柄借助一管筒(15,33)连接于一个吸尘嘴(16),管柄(14)与旋风分离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包括一个至部分地由倒置的截圆锥(18b,41)限定的旋涡室(24,37),所述旋风分离器包括一个入孔(23,38),所述入孔位于旋涡室(24,37)的上部;一个部分地被净化的空气的中央第一出孔(31,39),所述第一出孔与所述真空源连通;一个设置在旋涡室下部的分离颗粒的第二出孔(22,42),所述第二出孔与一灰尘收集容器(26,4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被包围在一个壳(34)中,壳(34)包括一个带有第一管接(35)和第二管接(40)的上部(34a),所述第一管接连接于管筒(33),所述第二管接(40)连接于管柄(14),所述上部(34a)具有一条连接所述第一管接(35)和旋涡室(37)的通道(36)和一个基本呈圆筒形的壁部,该壁部设有入孔(38),所述入孔(38)设置得使空气基本沿切向流入旋涡室,所述第一出孔(39)是由一套筒形成的,该套筒的轴线基本平行于上述圆筒形壁部的轴线,所述套筒连接于所述第二管接(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筒(15)包括旋涡室(24),所述旋涡室具有基本呈圆筒形的壁部(17),其设有所述入孔(23),通过该入孔空气基本沿切向流入旋涡室,入孔(23)通过一条通道(19,28)与设置在管筒下部的一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一出孔设计成一个套筒,所述套筒的轴线基本平行于所述圆筒形壁部的轴线,所述套筒与管柄(14)的连接管(32)连通,管筒(15)包围着所述倒置的截圆锥(18b)。
4.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管柄(14)通过一条软管(13)连接于真空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真空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源组装在管柄(14)中。
全文摘要
一种真空吸尘器具有一个分离装置和一个与一管柄连通的真空源。管柄通过一管筒(33)连接于吸尘嘴。管筒可成型为一个旋风分离器,或者一旋风分离器可分置在吸尘嘴和管柄之间。旋风分离器设有部分由倒置圆锥(41)限定的旋涡室(37)。旋涡室具有入孔(38)、第一出孔和第二出孔。入孔设在旋涡室(37)上部。部分地被净化的空气流过与真空源相连的第一出孔(39)。第二出孔(42)设在旋涡室下部。第二出孔与一灰尘收集容器(43)连通。
文档编号A47L9/10GK1179935SQ97117920
公开日1998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2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2日
发明者拉尔斯·基尔斯托姆 申请人:电气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