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用针线镜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15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旅行用针线镜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是一种便于携带的旅行用针线镜盒。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已成了一种新的时尚。而在旅行途中镜子和针线包都经常需要用到,但往往一时找不着针线等用品。若特意随带一些针和线及其纽扣之类的零碎物品也不甚方便。此外,穿针引线有时也是一件颇为费劲的事。对此,时至今日仍没有出现一种将上述功能集于一体的时尚旅游用品。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布置合理、紧凑,携带方便,取用便利,美观实用的旅行用针线镜盒。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穿线便利的穿针器的。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结构和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主体是由内设有空腔的扁平状盒体和内侧设有镜片的盒盖铰接而成,并在所述盒体内表面上粘接有带有若干个固定腔的座体。其中座体的材料可以采用塑料或泡沫塑料(海绵)等,其座体中的腔室可采用冲制、注塑、模型发泡等方式制成。
一般地,所述的座体可采用泡沫塑料片材冲制成若干个固定腔体而构成;盒体与座体由置于其间的不干胶层粘接固定,并在所述座体上设有内置有有穿线器的相应的穿线器腔和内置有针线板的相应的针线板腔;在针线板上置有线和针。
为了解决穿针难,尤其是中老年人或视力欠佳者穿插针引线问题,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专门的穿线器,它系在持把的一端设有夹扣,箭形轮廓的引线钢丝的后端由所述的夹扣相固定。
所述的座体上设有若干个圆孔,内置有钢扣;并在针线板腔的一侧设有内置有别针的相应形状的通腔,座体与盒体内底面采用若干块不干胶层固定成一体。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整体布置合理、紧凑,体积小,携带方便,内容种类较多,放置取用整洁,美观实用的旅行用针线镜盒。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盒盖打开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
图1的A-A剖视图。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作具体的描述。
盒体3系采用铝合金用模具压铸而成,其内底面置有泡沫塑料片材冲压制成的座体2,其上设有穿针器腔11,针线板腔18和通腔16,并在其内侧设有不干胶层4,使两者牢固地粘合于一体;再在上述腔体内分别置有穿针器1,绕有各种色线和别有针5的针线板8,以及别针6;若干个纽扣7置于相应的圆孔内。由于泡沫塑料富有弹性,略大于相应腔孔的上述各器件置于其间,可得以良好的固定。在盖体20的内侧胶接设有相应的镜面21,其内端部设有铰轴,并通过转轴19将盒体3与盖体20铰接成一体。合上盖体,其盖扣22直接扣接于盒体上。故携带颇为方便。
使用时,只需打开盖体,置于座体2上的各种器件便一目了然,尽收眼底,然后根据需要取出相应的物件使用。使用后,可再放入相应的腔体内,作重复使用。
这样,当出席会议或会见宾客时,即使出现落掉衣扣或衣裤破裂等尴尬的突发事件,仍能随时取出本袖珍的针线镜盒,从容地快捷妥善处理,而不失身份。
权利要求1.一种旅行用针线镜盒,它主要是由内设有空腔的扁平状盒体和内侧设有镜片的盒盖铰接而成,其特征是在所述盒体(3)内表面上粘接有带有若干个固定腔的座体(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用针线镜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体(2)系采用泡沫塑料片材冲制成若干个固定腔体而构成;盒体(3)与座体(2)由置于其间的不干胶层(4)粘接固定,并在所述座体上设有内置有有穿线器(1)的相应的穿线器腔(11)和内置有针线板(8)的相应的针线板腔(18);在针线板上置有线和针(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旅行用针线镜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线器(1)持把(12)的一端设有夹扣(14),箭形轮廓的引线钢丝(13)的后端由所述的夹扣(14)相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旅行用针线镜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座体(2)上设有若干个圆孔,内置有纽扣(7);并在针线板腔(18)的一侧设有内置有别针(6)的相应形状的通腔(16),座体与盒体内底面采用若干块不干胶层(4)固定成一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旅行用针线镜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座体(2)上设有若干个圆孔,内置有纽扣(7);并在针线板腔(18)的一侧设有内置有别针(6)的相应形状的通腔(16),座体与盒体内底面采用若干块不干胶层(4)固定成一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旅行用针线镜盒。它主要是在所述盒体内表面上粘接有带有若干个固定腔的座体;在盒体与座体由置于其间的不干胶层粘接固定,并在所述座体上设有内置有有穿线器的相应的穿线器腔和内置有针线板的相应的针线板腔;在针线板上置有线和针。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整体布置合理、紧凑,体积小,携带方便,内容种类较多,放置取用整洁,美观实用的旅行用针线镜盒。
文档编号A45F3/48GK2440366SQ0024713
公开日2001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22日
发明者金洪清 申请人:金洪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