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板设计的半仿真玩具飞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323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板设计的半仿真玩具飞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类,特别涉及一种折叠板设计的半仿真玩具飞机。
十九世纪末,空气动力学兴起,坊间出现以轻木为主的模型飞机材料套件,迄今百余年依然风行。模型飞机套件的使用者常会拥有一些空气动力学基础和工艺技巧,因此模型飞机一直被归类为嗜好品,近年来,由于塑胶工业的发展,有成型加工套件应市而号称玩具飞机,却仍依赖刀、剪、钳、胶水、胶带等工具,也仍依赖基本空气动力学知识多方调整,明显尚未脱离传统模型飞机窠臼。玩具飞机之所以称其为玩具,若其定义为不须任何工具、技巧、专门知识,而仍具备一定飞行性能的,目前似未曾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组装拆卸方便快捷、变化多样的折叠折设计的半仿真玩具飞机。
为达上述目,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为了避免使用传统模型飞机常用的亚马逊雨林中的巴尔沙轻木,本实用新型选用石油副产品,聚苯乙烯发泡平板为主材,简称PSP(Polystyrenespaper),该PSP比重稍小于最轻质的巴尔沙轻木,具有翼面荷重为6g/dm2的优异条件,也可以像纸张一样先彩印,后裁切,由于价廉易得,有利于大批量生产。PSP质地松软是最大缺陷,但是有易于压痕折叠的弹性特征,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材料结构力学的折叠板强化原理,辅以少数必要的塑模成型构件和微量钢线,据以作成相当合理的半仿真型态设计。
上述半仿真设计是指机身侧面形状随意模仿各种真实飞机,机身断面则是与真实飞机无关的单一结构形状,即平板机身贴合后中间作成四边形管状及锥状折叠。折叠板的四边形是专指正方形及菱形,两对角线上下左右垂直正交,其断面面积随设计需要以压痕决定。四边形折叠板的耐折耐扭应力视其两对应的角度消长、PSP发泡密度及板的厚度而大不相同,经实际测试,比重为0.1、厚度为2mm、边长20mm的正方形管体结构,可耐受1.5mm2橡皮筋四条绞紧二百五十转,未见明显折弯扭曲现象,足以证明四边形折叠折机身设计确实可行,四边形折叠板机身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机身采取特殊的两段式设计,前段机身为四边形折叠板作成纵通管体,以为强化结构及容纳动力橡皮筋之用;后段机身作成四边形锥体,以承续前段的纵通管体并为其收尾,达到半仿真效果。前段机身管体两端各设一具与管体同型的塑模构件以资维系,管前构件兼设螺旋浆轴承,管后构件兼设橡皮筋尾钩;后段机身设一构件,以钩卡的套入结紧、挤压脱落方式与前段机身纵通管体的管后结合构件配合,便于拆卸更换动力橡皮筋,此两段式机身设计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之二。
本实用新型的水平尾翼为折叠板设计,此为主要特征之三;该水平尾翼是由两片机身延伸,一体裁切,仅以压痕区隔机身与尾翼,左右水平尾翼下面根部各设有挂勾,使用时,折开尾翼,钩住设于机身尾部的尾翼约制杆,利用材质弹性构成准确而且稳定的水平安定面,至于垂直尾翼,只须在两片机身加工贴合之际以另一独立裁片夹贴其间,不影响本设计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之四为安装主翼的钮扣式设计与V型上反角支架设计,常见的安装方式多属胶着固定,不符合玩具飞机的设计要求,本钮扣式设计是设置两钮洞于主翼中央近前后缘处,轻压主翼前后缘扣入设置在机身的两个钮扣,翼材的弹性使钮洞内侧的钮缝卡进钮扣颈部。本钮扣式主翼安装设计装卸方便,唯不能让主翼稳固于机身,其稳固来自一对V型上反角支架设计,细钢线作成的V型上反角支架,脚端折弯,各自配上一个翼面贴片,四个翼面贴片分别固着于左右主翼中段的前后缘适当位置,V型的底部作成支架扣环与设置于机身的支架固定钮相对应,使用时,支架扣环扣入支架固定钮,利用折叠板强化后的主翼弹性形成与常见上反角结构迥异的弓状上反角,此乃V型上反角支架的最重要功能。本设计让整片主翼得以平放包装,使用者更有免于处理上反角的困扰,为模型飞机玩具化一大契机。本设计建构弓状上反角之际,也建构机身两侧由四个三角架并合的坚强结构,使原本薄弱松软的翼材从而获得上反角支架涵盖内六个稳定点的支撑,半数翼面积的强度无虞;也使支架涵盖外两翼端的半数翼面积受益于两个V型的四脚有力支持,得以不致风压而扭曲变形。
上列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高翼、低翼、复翼、高尾翼、低尾翼、V尾翼等历来各种单螺旋浆机型的半仿真玩具设计,仅须按各种飞机造型特色分别于平板作成不同的彩印与裁切。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板机身元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板机身贴合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机身四边形折叠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设置于机身的相关构件配置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前段机身的结合构件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后段机身的结合构件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两段式机身拆卸示意图。
图9为图7所示结合构件的平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尾翼折叠板的示意图。
图11为
图10中的A-A向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主翼折叠板设计及安装构件配置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V型上反角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翼弓状上反角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翼与机身三角架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机身元件示意图,该机身元件是四片经造型裁切的机身平板。机身分割为前段机身与后段机身,所以,机身平板细分为前段机身的左右侧板11,及后段机身的左右侧板12,机身平板外型裁切的同时,以钝刀压痕作为折叠线,因材质向压痕面折叠特性而有内外压痕之分,即,前段机身左右侧板11各作两道外压痕111及一道内压痕112;后段机身左右侧板12各作两道外压痕121及一道内压痕122;前段机身内外压痕111、112互相平行,以便形成纵通管体,后段机身内外压痕121、122则在后方交会于一点以便形成锥体,后段机身侧板12连带显示水平尾翼13,是与后段机身侧板12一体裁切而成,仅以压痕131区隔机身与尾翼。

图1所示,机身侧板11、12对应贴合面的压痕外区域经过上胶及贴合加工后,形成如图2所增的机身贴合基本结构21,再循压痕折叠加工即形成如图3所示的四边形折叠板基本结构22,四边形的上下对角线221与左右对角线222为垂直正交,因此,四边形属于正方形或菱形。
请参阅图4所示,前后机身侧板11、12进行贴合加工之际,相关的塑模构件有主翼安装台34、上反角支架固定钮35、机尾构件36,上述零件同时夹贴固着于适当位置,主翼安装台34设置有前缘安装钮扣341及后缘安装钮扣342,钮扣及钮扣头343露在机身外,两钮扣341、342作成不同造型以防主翼倒装;上反角支架固定钮35及钮头351外露,附设的轮架插座352供前三点着陆的机型使用,而后三点着陆的机型可予去除;机尾构件36设一活动的尾翼约制杆361,可平靠机身也可转出勾挂尾翼,并附设尾撬362供后三点着陆机型使用,而前三点着陆机型可予支除;机身侧板贴合完成以后,前段机身的前端装置机头构件37,该机头构件37设有螺旋浆轴承371,并附设轮架插座372供前三点着陆机型使用,而后三点着陆机型可予去除;前段机身后端装置结合构件31,配合后段机身的结合构件32,供前后两段机身接合与拆卸;图4中所示的垂直尾翼38是一单独裁切片夹贴于两后段机身侧板12之间,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动作。
如图5、图6、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两段式机身结合的形状,动力橡皮筋装置于前段机身折叠管体内,橡皮筋末端钩挂于结合构件31附设的橡皮筋后钩41,结合构件31设置上下两支结合钩42与结合构件32的擒纵片43配合,结合时,使结合钩42的楔形部分越过擒纵片43并藉弹力勾紧。
如图8、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两段式机身的拆卸方式,后段机身的结合构件32四边形框的上下两角处不相衔接,而以较薄的弧形擒纵片43相连,拆卸时,在结合构件32两侧挤压位置51稍加压力缩短左右对角线,增长上下对角线也即增加两擒纵片43的间距,则两结合钩42脱勾于擒纵片43而拆解。

图10、
图11所示,左右水平尾翼13循区隔压痕131折开,转出尾翼约制杆361勾挂于水平尾翼挂钩363,藉材质弹性形成准确稳定的水平安定面。
请参阅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主翼71循翼展方向作成翼型压痕72,并稍加折叠为有利于产生升力的翼断面型,配合固着于机身的前缘安装钮扣341与后缘安装钮扣342的不同造型及间距,分别设置前缘钮洞73及后缘钮洞74于主翼71中央,使用时,前缘钮洞73扣入前缘钮扣341,后缘钮洞74扣入后缘钮扣342,材质弹性使两钮洞的钮缝75卡进两钮扣的钮扣头343,主翼与机身形成一种前后方向稳定而左右方向极不稳定的相对关系,其稳定得自于V型上反角支架设计。
请参阅
图13所示,V型上反角支架81主要由一细钢线作成,脚端折弯各自构入翼面贴片82的钢线槽821中呈活动而不脱落,钢线V型的底部作成支架扣环83,该支架扣环83配合图8、图9所示设于机身之上的上反角支架固定钮35及其钮头351的规格,四具翼面贴片82分别固着在左右主翼中段适当位置,使V型上反角支架81与主翼71结为一体而得以合拢平放,便于包装。
请参阅
图14、
图15所示,经主翼与机身以钮洞与钮扣方式简易扣合,配合
图12所示,V型上反角支架扣环83扣入支架固定钮35的钮头351,形成主翼呈现92A、92B、92C、92D、92E、92F六点支撑的弓状上反角91,如
图14所示,同时,形成如
图15所示为101W、101X、101Y、101Z四组三角架并合的坚强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仅需折开尾翼勾挂约制杆、主翼钮洞装入钮扣、上反用支架扣环扣入固定钮、插上轮架等动作,全部动作可在十秒之内完成,拆卸亦然。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板设计的半仿真玩具飞机,其包括有机身、水平尾翼、主翼、螺旋浆,其特征在于机身为正方形或菱形的折叠板机身;机身分割成前后两段;水平尾翼为与机身一体的折叠式;主翼由一对V型上反角支架构成弓状上反角。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板设计的半仿真玩具飞机,其特征在于平板机身经压痕及贴合后加工折叠而成为四边形体,其四边形上下及左右对角线呈垂直正交。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板设计的半仿真玩具飞机,其特征在于前段机身经四边形折叠加工为纵通管体,后段机身经四边形折叠加工为锥体,前、后段机身之间以一对结合构件结合及拆卸。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板设计的半仿真玩具飞机,其特征在于水平尾翼连同机身平板一体裁切而以压痕分隔,折叠展开接受机身尾部一约制构件的约制而形成水平安定面。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板设计的半仿真玩具飞机,其特征在于主翼的弓状上反角及其V型上反角支架结构是以细钢线作成一对V形支架,底部为扣环,上端折弯以活动方式构入翼面贴片,四贴片分别固着于左右翼中段前后缘适当位置,使支架与主翼结为一体而得以合拢平放,主翼中央前后缘一对钮洞扣合机身一对钮扣后,两个支架扣环扣入设于机身两侧的支架固定钮,形成机身两侧由四组三角架并合的结构,及形成主翼由六点支撑的弓状上反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板设计的半仿真玩具飞机,其特征是,其机身为四边形折叠板加工而成,机身从中切断,作成前段身与后段机身,前段机身以折叠板加工成一个四边形纵通管体,后段机身则是四边形锥体,前后两段机身之间以一组推入扣合挤压脱离的构件结合成一机身整体;其水平尾翼为后段机身两片平板机身的延伸,一体裁切而成,仅以压痕划分机身与尾翼,循压痕折开并藉设置在机身尾部的尾翼约制杆构成水平尾翼;其主翼是由一片平板主翼经翼剖面型折叠加工,以钮扣和钮洞方式与机身做两点扣合,藉一对V型上反角支架的四脚撑起左右翼形成六点支撑的弓状上反角,并形成由四组三角架并合的稳固架构,本实用新型组装拆卸快速方便。
文档编号A63H27/00GK2481387SQ01227598
公开日2002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30日
发明者蔡裕琦 申请人:蔡裕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