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木杆杆头的制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193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尔夫木杆杆头的制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尔夫杆头的制做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主体为复合材料、击球面板为金属的高尔夫木杆杆头的制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高尔夫木杆杆头的制法,所制出的杆头可发挥良好的“弹簧效应(spring-like effect)”,能借以将球击得较远。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高尔夫木杆杆头的制法,是先设置可受驱动而横向靠近或分离的二基模,各基模具有一面向对方的凹缺,各凹缺具有一由基模顶面往下延伸的沟道部,以及一连接于沟道部底端的凹模部;同时设置一挤压模,位在基模上方,可受驱动而上下位移,其最底端为一凸模部,凸模部上方为一塞部;之后驱使二基模靠合,使二凹缺对合成一由基模顶面往内延伸的穴洞,穴洞底端的侧壁上具有一凸壁,其轮廓大致对应于所欲制作的木杆杆头的击球面形状,凸壁外围并围绕一环状凸条;另于穴洞底面预置一金属底板;将适量的团料(BMC)置入穴洞后,驱使挤压模由沟道部伸入穴洞,至挤压模的塞部填封沟道部,且挤压模的凸模部与二基模的凹模部之间形成一模穴,模穴对应凸壁的部份形成一片状空间;如此使得团料填满模穴并复布底板;团料硬固后,驱使基模及挤压模相对分离,取得一材质为复合材料且形状对应模穴的主体,其具有一基壳,基壳具有一对应片状空间的前壁,前壁的正面周缘具有一对应环状凸条的环状嵌沟;基壳顶部形成一开口;低板是嵌合于基壳底部且底面曝露于外;之后将一顶壳及一金属前壳与主体结合成一前述木杆杆头,其中,是将顶壳盖合并固接于基壳的顶侧开口,前壳具有一面板及一由面板周缘向后凸伸的周壁,周壁后端具有一环状嵌缘,是将前壳后端的环状嵌缘嵌合于基壳正面的环状嵌沟,并使周壁后端固接于基壳正面周缘。
挤压模13位在二基模11、12上方,且是位在二基模11、12靠合位置的纵线上,可受驱动而上下位移。挤压模13最底端为一凸模部25,凸模部25上方为一塞部26。
步骤二如图2所示,准备一活动模仁27、一环框28及一底板29,并安装至第一基模11的凹模部18。模仁27是嵌置于凹模部18内的模仁嵌窝181,并以其内侧面的二凸榫271嵌入二嵌孔182,而可拆离地嵌合于凹模部18的侧壁;模仁27外侧面具有一凸壁31,其轮廓大致对应于所欲制作的木杆杆头的击球面形状,凸壁31外围并围绕一环状凸条32。环框28的材质为全属,其轮廓大致对应于环状凸条32,且环框28一侧设有一环状嵌沟33,并是以嵌沟33嵌合凸条32,而可拆离地嵌合于模仁27外侧面,套合于凸壁31外围。底板29为金属材质,以半边面积嵌合于凹模部18底面,另半边凸伸于外。底板29顶面连结一配重块34。
步骠三如图3所示,驱使二基模11、12相对靠近而至内侧面周边密合,使二凹缺14、15对合成一由顶面往内延伸的穴洞35。先前预置于第一基模11的底板29,此时恰嵌合于穴洞35底面。
步骤四如图4所示,将适量的主成份为纤维复合材料(例如碳纤维、玻璃纤维、Kevlar纤维等)的团料(BMC;Bulk molding compound)36置入穴洞35。
步骤五如图5所示,驱使挤压模13往下位移,而由沟道部16、17伸入穴洞35内至预定深度,使挤压模13的塞部26填封二沟道部16、17,且挤压模13底端的凸模部25与二基模11、12的凹模部18、19之间形成一模穴37(注详而言之,模穴37乃是介于凸模部25、凹模部18、19、模仁27、环框28及底板29间的空间),模穴37对应凸壁31的部份形成一片状空间38。团料36因受挤压而填满模穴37,并因而复布底板29顶面,并包合配重块34以及环框28的凸露部份。
步骤六如图6所示,待团料硬化固型之后,驱使二基模11、12及挤压模13相对分离(并拆除活动模仁27,即可取得一材质为复合材料,且形状对应模穴37的主体39。主体39具有一基壳41及一连结于基壳一端的颈部(图中未示),基壳41具有一前壁42及一底壁43,其中的前壁42即是对应模穴37内的片状空间38而形成,厚度可控制在0.5至3mm之间;基壳41顶部则形成一顶侧开口44,开口39周缘设有一环状凹沟45。
金属底板29及配重块34是嵌合于基壳41的底壁43,底板29底面曝露于基壳41底部并与基壳表面齐平。金属环框28是嵌合于基壳41的前壁42正面周缘,本发明可令环框28的外周面露现于外,形成沿基壳41前缘延伸的环条(如图6(A)所示);或者可令基壳41’包复环框28’,外周面(如图6(B)所示;环框28先前用以嵌合模仁27的环状嵌沟33,此时是露现于基壳41正面。底板29及环框28是借复合材料本身的粘结性而与主体39形成粘合,同时,底板29侧缘呈现由表面往内面扩张的斜边,以及环框28后端形成类似鸠尾块形状,并设有若干贯孔46让复合材料穿填(请参阅图6(A)),可使底板29及环框28更无脱落的可能。
步骤七如图7所示,将一顶壳7及一前壳48接合至主体39,组成一木杆杆头60。
顶壳47同样是以复合材料模塑成型(惟亦可为塑胶或其他材料),其形状配合基壳41的顶侧开口44,并是盖合于开口44而与基壳41合成一表面完整的中空壳体;而且,顶壳47的内面周缘设有一环状凸起49,是嵌扣于开口44缘边的环状凹沟45内(请参阅图7(A))。顶壳47与基壳41之间借粘着剂(例如环氧树脂)牢固粘结。
前壳48是以金属(例如不銹钢、麻时效钢(Maraging)、钛或其合金等)锻造或冲压而成,具有一面板51,其外缘轮廓对应于环框28,正面设有若干横向线沟52,背面的近外缘处设有一缘边环沟53。由面板51周缘向后凸伸一周壁54,周壁54由面板51周缘向后凸伸的长度可为3至40mm,周壁54后端具有一较靠内圈的环状嵌缘55。前壳48是将周壁54后端的环状嵌缘55嵌入环框28正面的环状嵌沟33,并利用熔焊(welding)或粘着剂等于段,将周壁54后端及环框28予以结合,使前壳48固接于基壳41前方。
补充说明,本实施例是将杆头用以与轴杆(shaft)接合的颈部(neck)一体成型于基壳41一端(构成前述主体39)惟本发明亦可将颈部一体成型于顶壳,或一体成型于前壳,或者,颈部可另外制作再接合至适当位置,均可组成相同的木杆杆头。
借由上述制程,木杆杆头60的本体部份(指由基壳41及顶壳47构成的中空壳体)乃是复合材料,强度高、重量轻;而杆头60的击球面板即面板51则是全属材料,较为耐磨,使得击球面(face)不容易磨损刮花。
而且,前壳48以其周壁54后端接合于基壳41正面周缘,使得前壳48的面板51背面与基壳41正面之间,形成有一对应面板51整体面积的背部空间56(有别于已知杆头将击球面板背面贴合于主体正面),再加上面板51背面设有一缘边环沟53,有助板面整体的挠曲变形(并减轻传递至周壁54的应力),借此,以面板51击打球体时,面板51将可大幅地往后凹曲,并在击出球体的同时振回先前形状,亦即可发挥良好的“弹簧效应(spring-like effect或trampoline effect)”,能借以将球击得较远,同时能延长击球面与球体的触接时间,提升控球性。
此外,杆头60底面设有金属底板29,主要可防止杆头底部磨损,并可用以标记文字图案,同时兼具降低杆头重心的功效。再者,设置配重块34亦是要使杆头重心尽量偏下偏后,以提升挥杆时的惯性。
在上述制法中,复合材料主体39于基壳41正面另外嵌结金属环框28,主要是供金属前壳48的周壁54后端嵌插契合,除了缓冲应力传递外,并得以焊接技术将同为金属(甚至可为同种金属)的前壳48与环框28牢固接合,使得前壳48能非常稳固地间接结合于基壳41前方。再者,上述制程中是将环框28嵌合于活动模仁27,再将模仁27嵌合至凹模部18侧壁,其利点在于,借由换用不同尺寸的模仁即可成型出不同规格的杆头主体。换言之,本发明亦可令基模的凹模部壁面形成前述模仁形状,再将全属环框直接嵌合于凹模部侧壁。
然而,本发明不限定要在基壳正面嵌合一全属环框,即,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制出的木杆杆头如图8所示,而制程中所使用的模具如图9所示,是令其中一基模71的凹模部72侧壁直接形成有一凸壁73及一围绕凸壁的环状凸条74,如此,成型出的基壳75的正面周缘即具有一对应环状凸条74的环状嵌沟76,接着,将形状同于前例的前壳77,以其周壁78后端的环状嵌缘79嵌插于基壳75的环状嵌沟76,二者77、75之间借粘着剂接合,同样可组成一主体为复合材料、击球面板为金属,且击球性能较佳的木杆杆头70。
最后请再参阅

图10,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所制出的木杆杆头80,主要差异在于,以相同方法成型出类似前述结构的主体81后,先将顶壳82盖合并固接于基壳83的顶侧开口84,再将基壳83的前壁(即对应第一实施例中的前壁42)除了周缘部份全部去除,使得基壳83正面形成一前侧开口85,最后将前壳86接合至基壳83前方。如此可控制杆头成品重量,并有不同的击球声音。另外在本例中,前壳86的面板87是呈现中央较厚,愈往周缘愈薄的形态,同样可使面板87与周壁88间的环状界线形成明显的挠折点,不但有助面板87的挠曲变形,并可防止击球应力使得周壁88后端外翘。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尔夫木杆杆头的制法,包含有下列步骤a.设置一第一基模、一第二基模及一挤压模;二基模可受驱动而横向靠近或分离,各基模内侧具有一面向对方的凹缺,各凹缺具有一由基模顶面往下延伸的沟道部,以及一连接于沟道部底端的凹模部,当二基模靠合时,二沟道部及二凹模部可分别相互对合;挤压模位在二基模上方,可受驱动而上下位移;挤压模的最底端为一凸模部,凸模部上方为一塞部;b.令二基模相对靠近而至内侧面周边密合,使二凹缺对合成一由基模顶面往内延伸的穴洞;穴洞底端的侧壁上具有一凸壁,其轮廓大致对应于所欲制作的木杆杆头的击球面形状,凸壁外围并围绕一环状凸条;此外,穴洞底面设有一金属底板;c.将适量的团料BMC置入穴洞内;d.令挤压模由沟道部伸入穴洞内至预定深度,使挤压模的塞部填封沟道部,且挤压模的凸模部与二基模的凹模部之间形成一模穴,模穴对应凸壁的部份形成一片状空间;团料因受挤压模挤压而填满模穴并复布底板;e.待团料硬固之后,令二基模及挤压模相对分离,取得一材质为复合材料且形状对应模穴的主体;主体具有一基壳,基壳具有一对应片状空间的前壁,前壁的正面周缘具有一对应环状凸条的环状嵌沟;基壳顶部形成一顶侧开口;底板是嵌合于基壳底部且底面曝露于外;f.将一顶壳及一前壳接合至主体而组成一前述木杆杆头;其中,是将顶壳盖合于基壳的顶侧开口,并使顶壳周缘固接于开口缘边;前壳的材质为全属,具有一面板,由面板的周缘向后凸伸一周壁,周壁后端具有一环状嵌缘;是将前壳后端的环状嵌缘嵌合于基壳正面的环状嵌沟,并使周壁后端固接于基壳正面周缘。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木杆杆头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的前先预备一全属环框,环框的轮廓大致对应于穴洞内的环状凸条,且环框一侧设有一环状嵌沟;将环框以嵌沟嵌合凸条,而可拆离地嵌合于穴洞侧壁,套合于凸壁外围;步骤e成型出主体时,环框即嵌合于基壳的正面周缘;步骤f中,令前壳后端的环状嵌缘嵌合于环框的环状嵌沟。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尔夫木杆杆头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基模的凹模部具有一模仁嵌窝,另将一活动模仁可拆离地嵌合于嵌窝,模仁的外侧面形成有前述凸壁及环状凸条;环框是嵌合于模仁外侧面。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木杆杆头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基模的凹模部具有一模仁嵌窝,另将一活动模仁可拆离地嵌合于嵌窝,模仁的外侧面形成有前述凸壁及环状凸条。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木杆杆头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f中,先将顶壳接合于基壳顶部,再将基壳的前壁除了周缘部份全部去除,使基壳正面形成一前侧开口,之后再将前壳接合于基壳前方。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木杆杆头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前壳的面板背面设有一缘边环沟。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木杆杆头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前壳的面板呈现中央较厚,愈往周缘愈薄的形态。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木杆杆头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底板更连结有一配重块;步骤e成型出主体时,配重块是嵌合于基壳的底部偏后端处。
9.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木杆杆头的制法,其特征在于,顶壳的材质为复合材料。
10.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木杆杆头的制法,其特征在于,主体具有一一体连结于基壳一端的颈部。
全文摘要
一种高尔夫木杆杆头的制法,是由二基模靠合而形成出一由顶面往内延伸的穴洞,穴洞底端设有一金属底板,将适量团料置入穴洞后,令一挤压模伸入穴洞内,使得团料受到挤压而填满模穴;团料硬固后,分离模具而取得一复合材料主体,其具有一杯状基壳,基壳顶部形成一开口,基壳底部嵌合底板;之后将一顶壳及一金属前壳接合至主体而组成一木杆杆头,其中,是将顶壳盖合并固接于基壳的顶侧开口,前壳具有一面板及一由面板周缘向后凸伸的周壁,是将周壁后端嵌合并固接于基壳的正面周缘位置。
文档编号A63B53/04GK1478568SQ02142098
公开日2004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26日
发明者陈晴祺 申请人:陈晴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