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筋动力双桨推进仿真飞机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862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橡筋动力双桨推进仿真飞机模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橡筋动力飞机模型,尤指对飞机空气动力外形和布局,飞机主要承力结构形式和双桨推进,进行仿真的橡筋动力双桨推进仿真飞机模型。
背景技术
最近一个时期,国内外对过去年代在历史上有过贡献和特殊作为的一些飞机,具有很强烈的怀旧情感,这种情感更促使人们去仿真它。最经济,最快捷,最灵活,又能飞行的莫过于用飞机模型去仿真,这就对仿真飞机模型提出了设计制造的要求,首先空气动力外形和气动布局与原准机必须十分相似,使人一目了然的就能认出这是什么型号的飞机,有些年代较早的飞机,它的主要承力结构也是明显的外观,如果仿真的话,对其主要承力结构形式也必须进行仿真,很自然会想到动力形式必须仿真,是单发还是双发推动,如果要想在飞机的性能上有所体现,那就更须考虑翼载和推动比(或马力重量比)的相似,这更会给飞机模型的设计制造带来困难,尤其是在满足一定的模型机体强度刚度的情况下重量要轻,这无疑会难度很大。人们首先怀旧的是世界第一架飞机,美国莱特兄弟设计制造的“飞行者1号”飞机,但长期以来,人们尝试作成橡筋动力双桨推进仿真模型,但未见成功先例发表,世界市场上也未见此类产品。困难在于双桨推进动力装置的设计和制造。本申请人已成功的设计制造了“橡筋动力航模双桨推进器”,并已申请专利(申请号02238236.4),为设计“飞行者1号”飞机的仿真飞机模型准备了技术基础,这说明有可能实现这一仿真模型。

发明内容
根据背景技术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飞机空气动力外形和布局,飞机主要承力结构形式和双桨推进进行仿真的橡筋动力双桨推进仿真飞机模型,被仿真的原准机是美国莱特兄弟于1903年12月17日试飞成功的“飞行者1号”飞机。所提供的模型仿真度要高,结构合理,装拆迅速简单,使用维护修理简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根据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橡筋动力双桨推进仿真飞机模型,主要由双翼面机翼(1),框架机身(2),双水平安定面平尾(3),双垂直尾翼(4),双桨推进器(5)组成,其中,双翼面机翼(1)为长方形双翼面框架式的结构,其下翼面(11)和上翼面(12)与框架机身(2)的机翼支撑框(212)相连接(由于飞机结构形式左右对称,其附图中标号为左件如图,右件对称,使用同一标号),前翼梁(16)为悬臂式结构,根部与框架机身(2)的上,下连接杆(27)相对应,其端部与翼面支撑件I(13)的节点相连接,使双翼面机翼(1)的中部与框架机身(2)的构件组成刚性的中翼段连接,中翼段大约占双翼面机翼(1)展长L的43%;双水平安定面平尾(3)为椭圆形双翼面构架式的结构,其下水平安定面(31)和上水平安定面(32)与框架机身(2)的平尾支撑框(211)组成刚性的连接;双垂直尾翼(4)为长方形双垂直安定面的框架式结构,通过垂尾上连接件(44)和垂尾下连接件(45)与框架机身(2)的左,右机翼支撑框(212)相连接,另通过左,右垂尾支撑件(43)与推进器连接件III(28)相连接;双桨推进器(5)的左,右推进器(54),通过左,右推进器连接件II(17)与左,右翼面支撑件I(13)相连接,双桨推进器(5)的撑杆(55)中部与左,右推进器连接件II(22)连接,其两端与左,右推进器(54)相连接与双翼面机翼(1)和框架机身(2)组成刚性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1、本实用新型在空气动力外姓和布局方面,主要承力结构形式和双桨推进方面把美国莱特兄弟设计制造的“飞行者1号”飞机作为原准机,设计制造成了橡筋动力仿真飞机模型,满足了人们对“飞行者1号”的怀念之情,它同时也是教材,活动器材和玩具,同时也是一个航空百年的纪念品;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结构形式不但仿真,而且满足航空模型能迅速装拆,造型美观,制造成本低的要求,本实用新型使用维护修理简易。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框架机身结构立体示意图图中1-双翼面机翼,11-下翼面,12-上翼面,13-翼面支撑件I,14-翼面支撑件II,15-翼面支撑件III,16-前翼梁,17-推进器连接件II,111-下翼面台阶形,121-上翼面台阶形,171-扣接式接头,2-框架机身,21-侧框架,22-推进器连接件I,23-连接杆II,24-连接杆I,25-连接杆III,26-连接杆IV,27-上,下连接杆,28-推进器连接件III,29-连接杆V,211-平尾支撑框,212-机翼支撑框,3-双水平安定面平尾,31-下水平安定面,32-上水平安定面,33-撑杆,4-双垂直尾翼,41-左垂直安定面,42-右垂直安定面,43-垂尾支撑件,44-垂尾上连接件,45-垂尾下连接件,46-垂尾撑杆,47-插槽,5-双桨推进器,50-木条,51-橡筋定位件I,52-橡筋定位件II,53-橡筋定位件III,54-推进器,55-撑杆,56-弹性速扣接头,57-V形架,58-橡筋摇把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双翼面机翼1,框架机身2,双水平安定面平尾3,双垂直尾翼4,双桨推进器5组成,其中,双翼面机翼1为长方形双翼面框架式的结构,其下翼面11和上翼面12与框架机身2的机翼支撑框212相连接(由于飞机结构形式左右对称,其附图中标号为左件如图,右件对称,使用同一标号),前翼梁16为悬臂式结构,根部与框架机身2的上,下连接杆27相对应,其端部与翼面支撑件I13的节点相连接,使双翼面机翼1的中部与框架机身2的构件组成刚性的中翼段连接,中翼段大约占双翼面机翼1展长L的43%;双水平安定面平尾3为椭圆形双翼面构架式的结构,其下水平安定面31和上水平安定面32与框架机身2的平尾支撑框211组成刚性的连接;双垂直尾翼4为长方形双垂直安定面的框架式结构,通过垂尾上连接件44和垂尾下连接件45与框架机身2的左,右机翼支撑框212相连接,另通过左,右垂尾支撑件43与推进器连接件III28相连接;双桨推进器5的左,右推进器54,通过左,右推进器连接件II17与左,右翼面支撑件I13相连接,双桨推进器5的撑杆55中部与左,右推进器连接件II22连接,其两端与左,右推进器54相连接与双翼面机翼1和框架机身2组成刚性连接。
由图1和图2所示,双翼面机翼1的下翼面11和上翼面12的平面形状为相等展长,具有微弧形翼尖的长方形翼面,其翼面的前缘作成由中翼向翼尖逐级下降的台阶形111,121,并与左,右翼面的翼面支撑件I13,翼面支撑件II14,翼面支撑件III15,左,右机翼支撑框212的插槽对应,以支撑下翼面11和上翼面12。
下翼面11和上翼面12,约在翼弦的1/4处沿展向弯成具有一定的相同弯度翼型的翼面,如图中A-A剖面所示。
下翼面11,上翼面12,下水平安定面31,上水平安定面32,左垂直安定面41,右垂直安定面42,皆采用薄板状的轻质材料。
如图2所示,翼面支撑件I13和机翼支撑框212上的推进器连接件II17和推进器连接件I22,其上设置有扣接式接头171,以便迅速安装撑杆55和推进器54,保持推进器54与机体的一定相对位置和推力方向。
又知,双水平安定面平尾3的下水平安定面31和上水平安定面32与撑杆33和左,右平尾支撑框211相连接组成一刚性结构。
下水平安定面31和上水平安定面32,约在翼弦的40%处,沿展向具有一定的相同弯度,其弯度可按需要调正。
又知,双垂直尾翼4的左,右垂尾支撑件43与垂尾撑杆46,垂尾上连接件44,垂尾下连接件45相连接组成双垂直尾翼4的结构骨架,再将左,右垂直安定面41,42插入垂尾上连接件44,垂尾下连接件45,垂尾支撑件43上的插槽47中。
由图3所示,双桨推进器5的木条50,作为框架机身2的主要承力之一,在木条50上套装有橡筋定位件I,II,III51,52,53,在其上设置有连接杆II23,连接杆IV26,上,下连接杆27,以及与连接杆I24,连接杆III25,连接杆V29,V形架57一起与左,右侧框架21连接,组成具有一定刚度的,承受剪力,弯矩,扭转载荷的框架机身2的框架结构。
另知,如放大图A所示的橡筋定位件I,II,III51,52,53,其动力橡筋穿过零件的圆环,以防止橡筋扭紧和释放时的摆动。
另知,如放大图B所示,连接杆II23,连接杆IV26,上,下连接杆27,连接杆I24,连接杆III25,连接杆V29的两端与左,右侧框架21插接的接头采用放大图B所示的弹性速扣接头56形式。
权利要求1.一种橡筋动力双桨推进仿真飞机模型,主要由双翼面机翼(1),框架机身(2),双水平安定面平尾(3),双垂直尾翼(4),双桨推进器(5)组成,其特征在于双翼面机翼(1)为长方形双翼面框架式的结构,其下翼面(11)和上翼面(12)与框架机身(2)的机翼支撑框(212)相连接,前翼梁(16)为悬臂式结构,根部与框架机身(2)的上,下连接杆(27)相对应,其端部与翼面支撑件I(13)的节点相连接,使双翼面机翼(1)的中部与框架机身(2)的构件组成刚性的中翼段连接,中翼段大约占双翼面机翼(1)展长L的43%;双水平安定面平尾(3)为椭圆形双翼面构架式的结构,其下水平安定面(31)和上水平安定面(32)与框架机身(2)的平尾支撑框(211)组成刚性的连接;双垂直尾翼(4)为长方形双垂直安定面的框架式结构,通过垂尾上连接件(44)和垂尾下连接件(45)与框架机身(2)的左,右机翼支撑框(212)相连接,另通过左,右垂尾支撑件(43)与推进器连接件I1I(28)相连接;双桨推进器(5)的左,右推进器(54),通过左,右推进器连接件II(17)与左,右翼面支撑件I(13)相连接,双桨推进器(5)的撑杆(55)中部与左,右推进器连接件II(22)连接,其两端与左,右推进器(54)相连接与双翼面机翼(1)和框架机身(2)组成刚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筋动力双桨推进仿真飞机模型,其特征在于双翼面机翼(1)的下翼面(11)和上翼面(12)的平面形状为相等展长,具有微弧形翼尖的长方形翼面,其翼面的前缘作成由中翼向翼尖逐级下降的台阶形(111),(121),并与左,右翼面的翼面支撑件I(13),翼面支撑件II(14),翼面支撑件III(15),左,右机翼支撑框(212)的插槽对应,以支撑下翼面(11)和上翼面(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筋动力双桨推进仿真飞机模型,其特征在于双翼面机翼(1)的下翼面(11)和上翼面(12),约在翼弦的1/4处沿展向弯成具有一定的相同弯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筋动力双桨推进仿真飞机模型,其特征在于下翼面(11),上翼面(12),下水平安定面(31),上水平安定面(32),左垂直安定面(41),右垂直安定面(42),皆采用薄板状的轻质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筋动力双桨推进仿真飞机模型,其特征在于翼面支撑件I(13)和机翼支撑框(212)上的推进器连接件II(17)和推进器连接件I(22),其上设置有扣接式接头(17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筋动力双桨推进仿真飞机模型,其特征在于双水平安定面平尾(3)的下水平安定面(31)和上水平安定面(32)与撑杆(33)和左,右平尾支撑框(211)相连接组成一刚性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筋动力双桨推进仿真飞机模型,其特征在于双水平安定面平尾(3)的下水平安定面(31)和上水平安定面(32),约在翼弦的40%处,沿展向具有一定的相同弯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筋动力双桨推进仿真飞机模型,其特征在于双垂直尾翼(4)的左,右垂尾支撑件(43)与垂尾撑杆(46),垂尾上连接件(44),垂尾下连接件(45)相连接组成双垂直尾翼(4)的结构骨架,左,右垂直安定面(41),(42)插入垂尾上连接件(44),垂尾下连接件(45),垂尾支撑件(43)上的插槽(47)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筋动力双桨推进仿真飞机模型,其特征在于框架机身(2)的木条(50)上套装有橡筋定位件I,II,III(51),(52),(53),在其上设置有连接杆II(23),连接杆IV(26),上,下连接杆(27),以及与连接杆I(24),连接杆III(25),连接杆V(29),V形架(57)一起与左,右侧框架(21)连接组成框架机身(2)的框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筋动力双桨推进仿真飞机模型,其特征在于框架机身(2)的连接杆II(23),连接杆IV(26),上,下连接杆(27),连接杆I(24),连接杆III(25),连接杆V(29)的两端与左,右侧框架(21)插接的接头采用弹性速扣接头(56)。
专利摘要一种橡筋动力双桨推进仿真飞机模型,主要由双翼面机翼(1),框架机身(2),双水平安定面平尾(3),双垂直尾翼(4),双桨推进器(5)组成,其中双翼面机翼(1)为长方形双翼面框架式结构,双水平安定面平尾(3)为椭圆形双翼面构架式结构,双垂直尾翼(4)为长方形双垂直安定面的框架式结构,三者装在框架机身(2)上形成一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飞机总体结构,双桨推进器(5)装在双翼面机翼(1)上。本实用新型在空气动力外形和布局方面,主要承力结构形式和双桨推进方面仿真了美国莱特兄弟设计制造的“飞行者1号”飞机,它既是教材,活动器材,玩具,又是航空百年的纪念品,装拆迅速,造价低廉,使用维护修理简易。
文档编号A63H27/22GK2558424SQ0224382
公开日2003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24日
发明者李晓阳 申请人:李晓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