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筋动力飞机及其机头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693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橡筋动力飞机及其机头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型玩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机头防护装置,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机头防护装置的橡筋动力飞机。
技术背景橡筋动力飞机作为一种简易的飞机模型,不仅是儿童喜爱的飞行玩具,受到广大儿童的普遍欢迎,还是一种让学生理解飞机飞行原理的简单教学工具,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知识及动手制作的兴趣。在现有技术中,橡筋动力飞机的机头结构通常是用一根钢丝03穿过螺旋桨02,然后钢丝03再穿过机头座01,最终与提供动力的橡筋相连,如图I所示。此种设置方式中,钢丝03始终裸露在空气中,对其没有设置任何的防护部件,由于钢丝03是穿机头座01的轴孔连接螺旋桨02与橡筋的(钢丝03的连接端折成弯钩以连接橡筋,另一凸出螺旋桨02的凸出端也折弯以阻挡螺旋桨02与钢丝03脱离,即钢丝03的两端弯曲,而中间呈直线形),在橡筋动力飞机飞行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呈直线形的钢丝03在轴孔中顺畅的转动才能带动螺旋桨02平稳的旋转,进而提高飞机的飞行性能,但是钢丝03除了起到传递动力的作用夕卜,还起到连接螺旋桨02与机头座01的作用,由于没有对钢丝03做任何的保护措施,一旦橡筋动力飞机在降落的过程中螺旋桨02受到撞击就会使钢丝03在螺旋桨02和机头座01的连接部位弯曲,或者手工操作不当而造成钢丝03弯曲,从而影响钢丝03在机头座01的轴孔中的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使钢丝03和轴孔内壁发生摩擦,进而影响螺旋桨02正常、高效的旋转,严重情况下会损害螺旋桨02和钢丝03,导致橡筋动力飞机报废。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机头防护装置,以实现降低甚至避免连接螺旋桨、机头座和橡筋的钢丝发生弯曲的几率,进而延长橡筋动力飞机的使用寿命,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头防护装置,以解决连接螺旋桨、机头座和橡筋的钢丝发生弯曲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头防护装置,包括机头座、螺旋桨和钢丝,还包括与所述机头座转动连接的螺旋桨基座,所述螺旋桨基座设置有允许所述钢丝穿过的基座孔和连接所述螺旋桨的连接装置;设置在所述螺旋桨基座远离所述机头座的一端以阻挡所述螺旋桨脱离所述螺旋桨基座并覆盖所述钢丝凸出端的整流罩。优选的,上述机头防护装置中,所述机头座和所述螺旋桨基座通过套接的方式相连。优选的,上述机头防护装置中,所述连接装置为卡设所述螺旋桨的卡槽。[0012]优选的,上述机头防护装置中,所述整流罩为半球形整流罩。基于上述提供的机头防护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橡筋动力飞机,所述橡筋动力飞机具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机头防护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头防护装置中,在机头座上增设了螺旋桨基座,螺旋桨通过螺旋桨基座与机头座相连,螺旋桨通过设置在螺旋桨基座上的连接装置固定在螺旋桨基座上,钢丝依次穿过螺旋桨、基座孔和机头座,整流罩连接在螺旋桨基座远离机头座的一端, 并将钢丝的凸出端覆盖。因此,穿过螺旋桨和机头座的钢丝不再是连接机头座和螺旋桨的唯一部件,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钢丝连接作用,钢丝传递动力的作用成为其主要作用,整流罩除了起到阻挡螺旋桨与螺旋桨基座分离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保护了钢丝的凸出端,当螺旋桨再受到意外撞击或操作不当时,螺旋桨基座就会承受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的破坏力,降低了钢丝受力的几率,使得钢丝发生弯曲的现象减少甚至消失,这样就不会影响钢丝的转动,使得橡筋动力飞机的飞行性能受到的影响很小,或者完全不受影响。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机头防护装置的橡筋动力飞机。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现有技术中的机头座、螺旋桨和钢丝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体防护装置的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体防护装置的爆炸图。以上图I-图3中机头座01、螺旋桨02、钢丝03 ;机头座I、螺旋桨2、钢丝3、螺旋桨基座4、整流罩5 ;基座孔41、连接装置4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头防护装置,实现了降低甚至避免连接螺旋桨、机头座和橡筋的钢丝发生弯曲的几率,进而延长了橡筋动力飞机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机头防护装置的橡筋动力飞机。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头防护装置,包括机头座I、螺旋桨2和钢丝3,还包括与机头座I转动连接的螺旋桨基座4,螺旋桨基座4设置有允许钢丝3穿过的基座孔41和连接螺旋桨2的连接装置42 ;设置在螺旋桨基座4远离机头座I的一端以阻挡螺旋桨2脱离螺旋桨基座4并覆盖钢丝3凸出端的整流罩5。本实施例提供的机头防护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在机头座I上增设了螺旋桨基座4,螺旋桨2通过螺旋桨基座4与机头座I相连,螺旋桨2通过设置在螺旋桨基座4上的连接装置设置在螺旋桨基座4上,钢丝3依次穿过螺旋桨2、基座孔41和机头座1,整流罩5连接在螺旋桨基座4远离机头座I的一端,并将钢丝3的凸出端覆盖。通过上述工作过程可以得出,本实施例提供的机头防护装置中,穿过螺旋桨2和机头座I的钢丝3不再是连接机头座I和螺旋桨2的唯一部件,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钢丝3的连接作用,钢丝3传递动力的作用成为其主要作用,整流罩5除了起到阻挡螺旋桨2与螺旋桨基座4分离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保护了钢丝3的凸出端,当螺旋桨2再受到意外撞击 或操作不当时,螺旋桨基座4就会承受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的破坏力,降低甚至避免了钢丝3受力的几率,使得钢丝3发生弯曲的现象减少甚至消失,这样就不会影响钢丝3的转动,使得橡筋动力飞机的飞行性能受到很小的影响,或者完全不受影响。此外,螺旋桨基座4内可更换多种桨轴相同桨径不同的螺旋桨2,提高了橡筋动力飞机的通用性。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机头防护装置中,机头座I和螺旋桨基座4通过套接的方式相连。设置为套接的方式是为了简化组装过程,使得操作更加的方便和快捷,而且套接的方式也不影响机头座I和螺旋桨基座4的相对转动,能够较好的满足工作要求。具体的,在不影响本实施例提供的机头防护装置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机头座I和螺旋桨基座4还可以为其他的连接方式。优选的,连接装置为卡设螺旋桨2的卡槽。以卡接的方式连接螺旋桨2和螺旋桨基座4,实现了在不使用其他工具的前提下,可以方便、快捷的组装螺旋桨2和螺旋桨基座4,进一步降低操作难度,使技术方案更加完善。进一步的,整流罩5为半球形整流罩5。半球形的整流罩5因其承受阻力的受力面为弧形面,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空气阻力对橡筋动力飞机的影响,在防护机头的同时,提高了橡筋动力飞机的飞行性能。当然,在满足机头防护装置工作要求的情况下,整流罩5还可以为其他的结构。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机头防护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橡筋动力飞机,该橡筋动力飞机具有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机头防护装置。由于该橡筋动力飞机采用了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机头防护装置,所以该橡筋动力飞机由机头防护装置带来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相应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机头防护装置,包括机头座(I)、螺旋桨(2)和钢丝(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机头座(I)转动连接的螺旋桨基座(4),所述螺旋桨基座(4)设置有允许所述钢丝(3)穿过的基座孔(41)和连接所述螺旋桨(2)的连接装置(42); 设置在所述螺旋桨基座(4)远离所述机头座(I)的一端以阻挡所述螺旋桨(2)脱离所述螺旋桨基座(4)并覆盖所述钢丝(3)凸出端的整流罩(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头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座(I)和所述螺旋桨基座(4)通过套接的方式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头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42)为卡设所述螺旋桨(2)的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头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罩(5)为半球形整流罩。
5.一种橡筋动力飞机,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上述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机头防护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头防护装置,包括机头座(1)、螺旋桨(2)和钢丝(3),还包括与所述机头座(1)转动连接的螺旋桨基座(4),所述螺旋桨基座(4)设置有基座孔(41)和连接所述螺旋桨(2)的连接装置(42);设置在所述螺旋桨基座(4)的一端以覆盖所述钢丝(3)凸出端的整流罩(5)。在本实用新型中,当螺旋桨再受到意外撞击时,螺旋桨基座就会承受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的破坏力,降低了钢丝受力的几率,使得钢丝发生弯曲的现象减少甚至消失,这样就不会影响钢丝的转动,使得橡筋动力飞机的飞行性能受到的影响很小,或者完全不受影响。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机头防护装置的橡筋动力飞机。
文档编号A63H27/18GK202637980SQ20122022168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6日
发明者冯锐, 潘杰 申请人:杭州中天模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