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国象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36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列国象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文娱用品。
现有的中国象棋是由棋盘和红、黑两色32个子粒组成的,供双人对弈,其棋盘的设计和棋子的数目都只限于双人使用。而象棋是一种模拟战争的竞技项目,在实际战争局势中,争战的却往往不只是你我双方,而是多国争雄,如中国历史上的战国七雄,其局面比双方争战要复杂得多,因而也需要有更加高超完善的战略战术。作为模拟战争的棋类来说,现有的中国象棋的不足之处是,未能考虑到战争中的这种实际情况,不能适用于更加复杂的局面。本实用新型从这一点上对现有的中国象棋作了改进、发展,能够供四人同时竞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更加复杂的竞技局面的、以多国争战局势为模拟对象的供四人同弈的象棋。
本棋由专门设计的棋盘和红、黑、黄、绿四种颜色的64个棋子构成。每种颜色所拥有的16个子粒的名称与现有中国象棋每方子粒的名称相同。棋盘的中心为一由36个小格组成的正方形,四周对称部分为四块由32个小格组成的长方形,四块长方形与中间正方形之间有界河相隔。棋盘的设计除了考虑到象棋的特点以及棋子增多需要有一定的周旋余地以外,主要的是以棋子之间各有制约,保证各方有完全相等的子力条件为根据的,亦即在开局第一步,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白白地吃掉他方的一个主力子。假如甲方走第一步给乙方搭了桥,乙方第一步就能安全地吃掉丙或丁方的“车”,这样丙或丁方一开始在尚无招架机会之前就失去了一个“车”,使各方在兵力不等的条件下开始争战,则此棋盘的设计为不合理。因此,设计棋盘时考虑到出棋的第一步要互有制约,各方都有反击之力。当然,在酣战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乙方为丁方创造机会,使甲方或丙方受损的情况,然而这与开棋第一步不同,这是弈者能够控制的,应当预料的,是棋艺高低的表现,因而也正是本棋战术上的精彩之处,自当别论。
从战术上讲,由于是四人下棋,比二人对弈要复杂激烈得多。二个下棋,所考虑的是对方如何走,自己如何应付。而四人下棋,每方所应付的是三个敌人,因此,要考虑的是其一,自己每走一步棋后,都要有其他三方各走一步,即自己的下一步棋是在其他三方都各走一步后才能行动;其二,自己吃掉某方的一个子后会不会本身又被另一方吃掉;其三,自己的子除了有直接危险外,还可能有间接危险,即假如下一步乙方走了某一个子可能会给丙方造成机会而使自己受损,等等。可见,战术上四方下棋比起二方下棋要复杂、多变、激烈得多。
但是,比战术更重要的,还在于战略的运用上。从战术上讲,假如吃掉某方的某一个子后对自己没有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威胁,就应当吃掉它,削弱他方的力量。但从全盘战略考虑,有时就不能这样做,以下面的场面为例丁方已亡,在剩下的甲、乙、丙三方的继续周旋中,乙方毫无危险因而也就毫不犹豫地吃掉了丙方的一个具有生死意义的子,从而与甲方共同灭掉了丙方;然而丙方的撤出战斗立即改变了战场上的力量对比,还剩下的甲方在子力上比乙方占相当大的优势;乙方虽然与甲方一起灭掉了丙方,却发现自己已无力与甲方抗衡,最后只能让甲方取得胜利。此例说明,乙方是在战略上犯了错误当战场上尚有一方实力相当强大时,较弱的乙方应设法保留丙方,以共同牵制甲方,待甲方的实力也削弱后,再伺机各个击破;如此时先灭掉丙方。等于帮助甲方集中力量对付乙方自己,实不可取。正如在中国的战国时期,各国争斗,不仅要有正确的战术,还需要正确的战略方针,随时观察、判断,掌握得当,方能取得最后胜利。
综上所述,与现有的中国象棋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作为竞技项目,更加接近于其模拟对象 实际战争中通常存在的复杂情况。
2.战略战术上更加丰富、复杂、激烈、多变,有益于锻炼弈者的全面思维。
3.作为一般娱乐项目,使象棋也能够成为多人在一起游戏时的用具,打破了多人在一起娱乐时只能打牌的局面。
棋盘的实际样式与棋子布置见附图,图一为棋盘,虚线1所指的是界河。图二为棋子布置。
权利要求
一种由棋盘和棋子组成的列国象棋,其特征在于a,棋子64枚,分为四种不同的颜色,每种颜色16枚;分别是“车”“马”“相”“士”“炮”各2枚,“兵(卒)”5枚,“将(帅)”1枚,b,棋盘的整体形状为一十字形,中心为一由36个小方格组成的正方形(6×6=36),正方形四周由一口形界河环绕,界河外四周为四块对称的由32个小方格组成的长方形(按各自向心的方向分别为横8×竖4=32);此四块长方形分别与口形界河的外四边等长,并各自向外延出,而使棋盘的整体形状呈十字形。
专利摘要
本列国象棋属一种文娱用品。以实际战争中可能会出现的多国争战为局面,将现有的中国象棋改变发展为能够供四人同弈的象棋。本棋由专门设计的棋盘和红、黑、黄、绿四种颜色的64个棋子构成。每种颜色的16个子粒的名称与现有中国象棋相同。由于是四人同弈,竞技中场面复杂、激烈、多变。
文档编号A63F3/04GK87204931SQ87204931
公开日1988年6月1日 申请日期1987年3月28日
发明者常永亨 申请人:常永亨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