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氧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707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阻氧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低海拔地区,为提高人体抗高原缺氧能力的适应性体能训练模拟器材,适用于“低驻高训”预适应训练模式。
背景技术
高原抗缺氧是人员在高原寒区遂行任务时所面临的一个严峻体能适应性难题,高海拔地区严重的高山反应极大地削弱了人员的体能保存和发挥。我国不少边防地区属高原寒区,因此,在低海拔地区,借助构造简单、易操作、安全可靠的训练器材,有效地模拟高原缺氧环境,大范围地进行高原抗缺氧预适应体能训练,对我国的国防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由于训练保障条件的制约,缺乏与高原抗缺氧体能训练相配套的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制式训练器材。一些地方因地制宜采用了口罩、防毒面具等配合训练,也有地方研制了类似防毒面具式的无氧面罩训练器材。但人员佩带这些器材后,既不便进行较复杂的体能训练,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时经常的高张性(防止漏气)佩带可能对人员面容有一定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便于有效地开展低海拔地区大范围人员的抗高原缺氧适应性体能训练,填补这方面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训练器材的空缺,本发明提供了阻氧嘴,该阻氧嘴制造简便、训练时易于操作、佩带安全。通过试验论证,阻氧嘴在抗缺氧适应性体能训练过程中,能有效地模拟高原缺氧环境,显著提高人体的抗高原缺氧能力。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模拟人体上、下牙齿闭合时的形状设计,阻氧嘴正前方的纵向弧度与人体上、下排牙齿咬合时正前方纵向弧度相一致。包括一个咬合板,为一平板,前凸后凹形,凸部模拟人体上、下牙齿闭合时的横向弧度。上、下牙齿咬于咬合板。在咬合板的凸部边缘,具有阻氧板,包括阻氧上板和阻氧下板,模拟上、下排牙齿的形状设计,阻氧嘴放入口中,阻氧上板和阻氧下板分别包住上、下排牙齿,以阻止人体口部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阻氧上板和咬合板交界的上缘、阻氧嘴正前方两侧位置各具有一个长方形缺口,阻氧下板和咬合板交界的下缘、阻氧嘴正前方两侧位置各具有一个长方形缺口,这些缺口称为通气调节孔,用于通气。通气调节孔尺寸可以变化,这里提供长为5毫米、宽为2毫米和长为2毫米、宽为1毫米两种类型,用于通气量的调节,以造成不同的缺氧环境和不同的抗高原缺氧训练阶段。在咬合板的凹部边缘,具有防脱卡,防脱卡上部与咬合板齐平,下部突出于咬合板1.5毫米,其厚度为1.5毫米,用于防止阻氧嘴从牙齿脱落。在咬合板上等距离分布四个口型自适应孔,孔为乒乓球拍状,上部为一半径为2毫米的圆孔、下部为一长为2.5毫米、宽为1毫米的长方形缺口,长方形缺口开口于防脱卡,其作用为调节阻氧嘴的横向弧度以适应不同大小的口型。咬合板的两端端面微向下凹,以利于阻氧嘴在上、下排牙齿末端部位较好地附着。阻氧下板的正下方具有一半径为2.5毫米的半圆形缺口,称为标示口,以便于佩带人员方便地辩识阻氧下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构造简便、易于操作、佩带时能进行复杂的体能训练,且安全、有效、可靠。因此,在低海拔地区,便于有效开展大范围的高原抗缺氧适应性体能训练。试验证实通过佩带阻氧嘴进行体能训练,在提高机体运动负荷强度和需氧量的同时,阻氧嘴可以增加呼吸道阻力,限制肺通气量,使机体摄氧量减少,呼吸肌收缩强度增大,心、脑、肾、骨骼肌氧供不足,形成明显的与高原人员遂行任务时机能变化状态相一致的运动(训练)性缺氧工作模型。因此,通过佩带阻氧嘴进行高原抗缺氧适应性体能训练,能有效地模拟高原缺氧环境,显著地提高人体的抗缺氧能力。从而,人体不必经过真实的高原缺氧环境的适应,在平原地区就可达到明显的对高原缺氧环境适应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仰视图。
图2是阻氧嘴的俯视图。
图中1.标示口,2.阻氧下板,3.通气调节孔,4.阻氧上板,5.咬合板,6.口型自适应孔,7.防脱卡。
具体实施例方式
整个设计模拟人体上、下牙齿闭合时的形状,见图1。在图1中,咬合板(5),为一平板,前凸后凹形,模拟上、下牙齿闭合时的横向弧度。在咬合板的凸部边缘,具有阻氧板,上部为阻氧上板(4),下部为阻氧下板(2),阻氧上板和阻氧下板分别模拟上、下排牙齿的形状设计。阻氧下板和咬合板交界的下缘、阻氧嘴正前方两侧位置各具有一个通气调节孔(3),阻氧上板和咬合板交界的上缘、阻氧嘴正前方两侧位置各具一个通气调节孔。通气调节孔为矩形,尺寸可以变化,这里提供长为5毫米、宽为2毫米和长为2毫米、宽为1毫米两种类型。在咬合板的凹部边缘,具有防脱卡(7),防脱卡下部突出于咬合板1.5毫米,防脱卡厚度为1.5毫米。在图2中,防脱卡上部与咬合板齐平。在咬合板上,等距离分布着四个口型自适应孔(6),口型自适应孔上部为一半径为2毫米的圆孔、下部为一长为2.5毫米、宽为1毫米的长方形缺口,长方形缺口开口于防脱卡。咬合板的两端端面微向下凹。在图1中,阻氧下板的正下方具有一个标示口(1)。使用时将阻氧嘴咬合板凹部向后,标示口向下放入口中,用牙齿轻咬住咬合板,上、下唇分别包住阻氧嘴的阻氧上板和阻氧下板。
权利要求
1.一种阻氧嘴,通过限制口部的气体进出达到限制空气中的氧气摄入体内的目的,其特征是模拟人体上、下牙齿闭合时的形状设计,使用时放入口中,具有阻氧上板和阻氧下板,阻氧上板和阻氧下板分别模拟上、下排牙齿的形状,以包住上、下排牙齿,以阻止气体从口部进出,阻氧板上具有通气调节孔,以调节通气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氧嘴,其特征是阻氧上板和阻氧下板之间通过咬合板连接,咬合板为一平板,前凸后凹形,上、下牙齿咬合于咬合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氧嘴,其特征是通气调节孔位于阻氧嘴前部中间位置,通气调节孔具有不同的尺寸类型,以调节通气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氧嘴,其特征是阻氧下板和咬合板交界的下缘、阻氧嘴正前方两侧位置各具有一个通气调节孔,阻氧上板和咬合板交界的上缘、阻氧嘴正前方两侧位置各具一个通气调节孔,通气调节孔为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氧嘴,其特征是咬合板上具有口型自适应孔,以适应人体不同大小的口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氧嘴,其特征是咬合板上的口型自适应孔具有四个,每侧两个,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氧嘴,其特征是咬合板的凹部下缘具有防脱卡,以防止佩带时阻氧嘴从口部脱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氧嘴,其特征是防脱卡上部与咬合板齐平,下部突出于咬合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氧嘴,其特征是每个口型自适应孔为乒乓球拍状,上部为圆孔、下部为矩形缺口,缺口开口于防脱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氧嘴,其特征是咬合板的两端端面微向下凹。
全文摘要
一种阻氧嘴,用于低海拔地区,为提高人体抗高原缺氧能力的适应性体能训练模拟器材。模拟人体上、下牙齿闭合时的形状设计。具有咬合板,为前凸后凹形,上、下牙齿咬合于此部位。咬合板凸部具有阻氧上板和阻氧下板,分别模拟人体上、下排牙齿的形状,以包住上、下牙齿,阻止通气。阻氧板中央位置具有通气调节孔,具有不同尺寸,用于调节通气量。咬合板上具有四个口型自适应孔,调节其可使阻氧嘴适应不同大小的口型。咬合板的凹部下缘具有防脱卡。在人体抗缺氧体能训练过程中,使用阻氧嘴,能模拟不同程度的缺氧环境,显著提高人体抗缺氧能力。并且其构造简单、操作易行、安全可靠,因此便于大面积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63B23/00GK1695755SQ20041002717
公开日2005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3日
发明者孙学川 申请人:孙学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