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水趣味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666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沉水趣味玩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沉水趣味玩具,具体是指一种沉于水底让泳者潜入水中按压于特定部位后,而可让部份形体飘浮于水面上,以将潜水运动与嬉戏融合为一体的沉水趣味玩具。
背景技术
潜水运动不但可锻炼肺活量,也是夏日水中运动最佳选择之一,对于大部份的青少年而言,水中运动加上嬉戏可称的上是夏日消暑的最有趣玩乐。常见一些青少年将铜币丢入水中,再视谁先将铜币取回水上,来进行趣味嬉戏;或者,在水中进行憋气比赛等,皆为融合潜水运动的水中嬉戏,且确具有相当的比赛刺激性。
再者,时下团体性的水上活动也将潜水运动与猜谜游戏相结合,让不同组别的成员以一对一的方式,听取谜题后再潜入水底将预置于水底的谜题答案取回水上,以进行水中的猜谜竞赛游戏,该项活动不但趣味性十足,也有效结合潜水运动,而使活动兼具运动与趣味嬉戏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不但融合潜水运动与水中嬉戏竞赛的特性,且更具生动化与趣味化的沉水趣味玩具,其结合飘浮体与配重体作可卡合与分离的设计,使其不但可以沉于水底,并能够于脱离卡合时让飘浮体浮出水面,如此,相互竞赛的泳者即可潜入水底,进行飘浮体与配重体的分离操作,藉以提高趣味性并兼具运动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沉水趣味玩具包括具有套合部及架高部的飘浮体,及与该套合部组套成一体的配重体,以及设置于该套合部与配重体之间的第一、第二卡合体。
根据上述构造,组装后的飘浮体与配重体可沉于水底,并藉该架高部将飘浮体保持与水底一段距离,当泳者潜入水中按压该配重体,令第一、二卡合体脱离卡接状态,使该配重体陷于水底,并让该飘浮体飘浮于水面上,以提高趣味性并兼具运动的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沉水趣味玩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的组合立体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4-4向剖视图。
图5为图3的5-5向剖视图。
图6为飘浮体与配重体分离后,其中飘浮体浮上水面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 ... ...沉水趣味玩具 2... ... ...飘浮体 3... ... ...配重体4... ... ...第一卡合体5... ... ...第二卡合体 20 ... ...套合部21 ... ...缓冲部22 ... ...架高部 24 ... ...套接口201... ... 第一夹壁 202... ... 第二夹壁203... ... 第三夹壁211... ... 第一外壁 212... ... 第二外壁213... ... 第三外壁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沉水趣味玩具1包括飘浮体2、配重体3及第一、第二卡合体4、5等构造,其中该飘浮体2,为具浮力的塑胶(实施上也可为黏贴泡棉等浮材,或具气囊等)飘浮体,其具有套合部20、缓冲部21及架高部22,其中该套合部20包含第一夹壁201、第二夹壁202及第三夹壁203,由该三夹壁框设成套接口24,其面积相当手部大小为佳,以提供较大面积,用于与该配重体3组套,该套接口24可为任何对称的几何形,于本实施例为圆形,当然,也可为三角形、四角形或五角形等。
该缓冲部21,具有第一外壁211、第二外壁212及第三外壁213,沿着套合部20的第一、二及三夹壁201、202、203,并保持间距T设置,能够提供第一夹壁201、第二夹壁202及第三夹壁203组装时具有外张的适当弹性。
该架高部22包含三个支脚221、222、22 3,分设于缓冲部的第一、二及三外壁211、212、213上,且分别以对称长度露出第一、二及三外壁211、212,213的上缘与下缘,使得飘浮体2沉入水底时,正反面皆可与水底保持适当的高度。且该三个支脚221、222、223露出的高度至少须使该配重物3能完全的脱离第一、第二卡合体4、5的卡合(容后详述),以便使得飘浮体2能够飘浮至水面。另具有一外环圈23将支脚221、222、223及第一、二及三外壁211、212、213连接成一体。
该配重体3,为扁圆柱形(配合套接口若为三角形,则也可为扁三角柱形),可采用实心的硬质塑胶材质或采用中空硬质塑胶材质但内部充填比重大于水的物体,并组套于前述该套合部20的套接口24内。当然,依该套接口的形状,该配重体3也可为扁四角柱形或扁五角柱形等。
配合图3至图5所示,该第一、第二卡合体4、5,设置于该套合部20与配重体3之间,可相互扣接,其中该第一卡合体4分别设于套合部的第一、二及三夹壁201、202、203上,并相对该架高部22的每一支脚221、222、223,为方形凸体,其上方与下方具有导面,利于与第二卡合体5的嵌卡。值得一提的是,该第一卡合体4设置在每一支脚221、222、223的相对位置,以便当朝配重体3施压时,每一支脚221、222、223可立于水底,形成一反作用力,向上撑起,极有利于第一卡合体4向下与第二卡合体5顺利脱离。该第二卡合体5为设于配重体3周面的凹槽,且该凹槽的两侧为斜面,以利于与第一卡合体4的凸体组配时,能够便利的卡合与脱离。
参阅图1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于组装时,直接将该配重体3组套于该飘浮体2的套接口24内,并藉第一、第二卡合体4、5的相互卡合,使得该配重体3与该飘浮体2可结合为一体。如此,组装后的飘浮体2与配重体3则可沉于水底,并藉该架高部22将飘浮体2保持与水底一段距离。
当进行水中竞赛时,则先将上述组合后的沉水趣味玩具1投入水中,并使其沉于水底,而藉由本实用新型架高部22的支脚221、222、223以对称长度露出于第一、二及三外壁211、212、213的上缘与下缘,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沉水趣味玩具1沉入水底时,正反面皆可与水底保持适当的高度。如此,竞赛的泳者则从原点开始潜入水中视谁先寻找到该沉水趣味玩具1并按压该配重体3,令第一、二卡合体4、5脱离卡接状态,使该配重体3陷于水底,并让该飘浮体2飘浮于水面上,如图6所示,即可获胜。因而,本实用新型不但能达到竞赛嬉戏的效果并提高嬉戏的趣味性,且能够达到潜水运动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沉水趣味玩具确能达到创作的目的,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所为的各种修饰与变化仍应包含于本专利申请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沉水趣味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飘浮体,具有套合部及架高部,其中该套合部上设有套接口,而该架高部设有至少一个可将该套合部撑高的支脚;一配重体,组套于该套合部的套接口内;第一、第二卡合体,设置于该套合部与配重体之间,可相互扣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水趣味玩具,其特征在于,该套合部包含第一夹壁、第二夹壁及第三夹壁,由该三夹壁框设成该套接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水趣味玩具,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缓冲部,沿着套合部的第一、二及三夹壁并保持间距设置,该缓冲部具有第一外壁、第二外壁及第三外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沉水趣味玩具,其特征在于,该套接口为任何对称的几何形中的圆形、三角形、四角形或五角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水趣味玩具,其特征在于,该架高部的支脚以等距设置为三个。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沉水趣味玩具,其特征在于,该架高部的支脚,分设于缓冲部的第一、二及三外壁上,且分别以对称长度露出第一、二及三外壁的上缘与下缘,该露出的高度至少须使该配重物能完全的脱离第一、第二卡合体的卡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沉水趣味玩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合体分别设于套合部的第一、二及三夹壁上,并相对于该架高部的每一支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沉水趣味玩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合体为上方与下方具有导面的方形凸体。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水趣味玩具,其特征在于,该配重体相对于套接口的形状,为相对称的几何柱形中的扁圆柱形、扁三角柱形、扁四角柱形或扁五角柱形。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沉水趣味玩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卡合体为设于配重体周面的凹槽,且该凹槽的两侧为斜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沉水趣味玩具,其特征在于,该飘浮体进一步包括将该架高部的支脚及缓冲部的第一、二及三外壁连接成一体的外环圈。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水趣味玩具,其特征在于,该配重体采用实心的硬质塑胶材质或采用中空硬质塑胶材质但内部充填比重大于水的物体。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水趣味玩具,其特征在于,该飘浮体为具浮力的塑胶或黏贴泡棉浮材飘浮体,或具有气囊。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水趣味玩具,其特征在于,该套接口相当手部面积大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水趣味玩具,具体是指一种融合潜水运动与水中嬉戏竞赛的沉水趣味玩具,其包括具有套合部及架高部的漂浮体,及与该套合部组套一体的配重体,以及设置于该套合部与配重体之间的第一、第二卡合体;藉此构造,组装后的漂浮体与配重体可沉于水底,并藉该架高部将漂浮体保持与水底一段距离,当泳者潜入水中按压该配重体,令第一、二卡合体脱离卡接状态,使该配重体陷于水底,并让该漂浮体漂浮于水面上,藉以达到不但兼具运动目的,更能够提高趣味嬉戏的效果。
文档编号A63H23/00GK2722987SQ20042008499
公开日2005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9日
发明者江丕林 申请人:江丕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