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床支管快速组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66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蹦床支管快速组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速组接装置,尤指一种可方便快速组装或拆卸支管的蹦床支管快速组接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由于蹦床常发生孩童受伤的案例,因此,在蹦床弹跳面以上位置配置安全围篱,已成为该运动器材的必要配备设施。如美国第6,261,207B1号专利,揭示了一种在弹跳面以上位置设有安全围篱的蹦床。此类蹦床通常设有一以脚架支撑于特定高度的弹跳面,该弹跳面以数个径向弹性组件(如弹簧)定位。各弹性组件一端固设于弹跳面周缘,另一端固接于弹跳面外周的外框架上(一般为圆形或长方形)。
由于必须在弹跳面以上位置架设安全围篱,上述外框架需组接数个设定高度的立柱,然后将安全围篱环绕于该等间隔设置的数个立柱上。为配合使用者的弹跳高度,一般用以架设安全围篱的立柱均由数个支管共同组接成所需的高度。
因此,蹦床的相关构件,包括用以组成立柱及脚架的数个支管,大多数蹦床制造厂商在制出该等组件后,需将整体包装、发运,待全部蹦床组件送至装设地点后,再由厂商或使用者加以组装,由于脚架支管与立柱支管之间,以及立柱支管与支管之间的习知结构均采用螺接方式组装,故组装或拆卸,均相当费时费工,极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快速组装或拆卸的支管组成,并可节省大量人工组接作业时间的蹦床支管快速组接装置。
一种蹦床支管快速组接装置,包括上、下支管,其下支管上端部设有一外径与上支管下端部内径相匹配的缩小径部,其特征在于该缩小径部上设有一径向通孔与上支管设有的径向通孔相对应,且两支管嵌插部内设有一弹性卡接件,该弹性卡接件具有一小斜度延伸边及一大斜度延伸边,共同构成似V形,另在该小斜度延伸边端部设有一略小于径向通孔直径的弹卡柱,该弹卡柱经上下支管的径向通孔略伸出上支管外,则上下支管被嵌卡定位。其中所述弹卡柱与两延伸边由同一片材一体冲压成型,该弹卡柱为空心柱,其前端部为弧形,一侧边设有轴向的槽缝,其内插有一实心填塞件。
所述下支管的缩小径部间隔设有至少二个径向通孔与上支管设有的径向通孔相对应;另在弹性卡接件的一延伸边间隔设有与上下支管的径向通孔相匹配的弹卡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由于各支管具有缩小的径部,各缩小径部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径向通孔,而相对应的径向通孔内嵌插有弹性卡接件及与之相匹配的弹卡柱,故各支管的组装或拆卸均方便快速,而且可有效节省大量人工组接的作业时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拆装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技术特征及其功效,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参见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一种蹦床支管快速组接装置,包括相互嵌插组成立柱的数个支管(如上、下空心支管10、20),该两支管嵌插部内设有一弹性卡接件30。
该下支管20上端部设有一外径与上支管10下端部内径相匹配的缩小径部21,该缩小径部21上设有一径向通孔22,而上支管10相应位置设有一对应的径向通孔12。
该弹性卡接件30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一小斜度延伸边31及一大斜度延伸边32,以共同构成似V形,小斜度延伸边31端部设有一略小于径向通孔12、22直径的弹卡柱33,该弹卡柱33设有弧形前端部34,该弹性卡接件30常态下,其两延伸边31、32呈斜度展开状。
参见图2所示,该弹卡柱33与两延伸边31、32由同一片材一体冲压成型,该弹卡柱33为空心柱,其一侧设有所需裕度的轴向槽缝35及供插入其内的实心填塞件36。
参见图3-5所示,组装时,先将弹性卡接件30插于下支管20的缩小径部21内,两延伸边31、32在缩小径部21内受压,并弹性顶持于缩小径部21的内管壁23上,而其上的弹卡柱33则弹压于径向通孔22中。当将装有弹性卡接件30的下支管的缩小径部21插入上支管10的下端部时,因上支管10内周壁13与下支管20外周壁的相对位移,使弹卡柱33略朝径向内缩,而当继续向下推移上支管10时,在弹性卡接件30顶抵下,弹卡柱33始终抵压于上支管10的内管壁13,当推移到上下支管10、20的径向通孔12、22相对时,该弹卡柱33则在弹性卡接件30的弹力作用下,从下支管20的径向通孔22自动弹入上支管的径向通孔12,并伸出上支管10外,则上下支管10、20被嵌卡定位。照此办法将所需的各支管彼此嵌插定位,即完成了各支管组成立柱的组装。
欲拆解各支管时,先将略伸出的弹卡柱33压入上支管10的内管壁13,向外拉动上支管10,或转动上支管10,使弹卡柱33抵卡于上支管10的内管壁,再向外拉上支管10,即可使其脱离下支管20,达到拆卸各支管的目的。
参见图6、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其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下支管200的缩小径部间隔设有二个径向通孔221、222,而上支管100相对位置设有二对应的径向通孔121、122;另在弹性卡接件300的一延伸边间隔设有二个与上下支管100、200的径向通孔121、221,122、222相匹配的弹卡柱331、33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举凡熟悉此项技艺者,运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及技术特征,所作的各种变更及装饰,皆应涵盖于本权利要求书所保护的范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蹦床支管快速组接装置,包括上、下支管,其下支管上端部设有一外径与上支管下端部内径相匹配的缩小径部,其特征在于该缩小径部上设有一径向通孔与上支管设有的径向通孔相对应,且两支管嵌插部内设有一弹性卡接件,该弹性卡接件具有一小斜度延伸边及一大斜度延伸边,共同构成似V形,另在该小斜度延伸边端部设有一略小于径向通孔直径的弹卡柱,该弹卡柱经上下支管的径向通孔略伸出上支管外,则上下支管被嵌卡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蹦床支管快速组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卡柱与两延伸边由同一片材一体冲压成型,该弹卡柱为空心柱,其前端部为弧形,一侧边设有轴向的槽缝,其内插有一实心填塞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蹦床支管快速组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管的缩小径部间隔设有至少二个径向通孔与上支管设有的径向通孔相对应;另在弹性卡接件的一延伸边间隔设有与上下支管的径向通孔相匹配的弹卡柱。
专利摘要一种蹦床支管快速组接装置,包括下支管上端部设有一外径与上支管下端部内径相匹配的缩小径部,其特征在于该缩小径部上设有一径向通孔与上支管设有的径向通孔相对应,且两支管嵌插部内设有一弹性卡接件,该弹性卡接件具有一小斜度延伸边及一大斜度延伸边,共同构成似V形,另在该小斜度延伸边端部设有一略小于径向通孔直径的弹卡柱。该结构简单,各支管组装或拆卸方便快速,可有效节省人工组接的作业时间。
文档编号A63B5/11GK2718300SQ200420084790
公开日2005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24日
发明者王腾毅, 吴昌益 申请人:胜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