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机的可调式后撑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045阅读:16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跑步机的可调式后撑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跑步机的可调式后撑杆,特别是指一种仅须通过简易的角度枢转调整方式,便可由此模拟平地或上坡跑步运动状态的新颖设计。
背景技术
任一跑步机通常均会在跑步板适当位置设有可供调整跑步板撑持角度的撑持元件(包括电动或手动调整机构),得以适时改变跑步板的支撑倾角,从而产生所谓的「跑步坡度变化」,进而真实模拟上、下坡或平地跑步的实际运动状态。
就电动调整机构而言,其确实具有相当程度的操作便利性,但由于此机构的设置将大大地提高制造成本,也必然会对消费者造成不小的消费负担,同时,若该机构万一有故障发生,更会对使用者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进而减损其实用性。
当然,目前也有所谓的手动调整式后撑杆结构设计,但由于其后撑杆分成左、右两组,并分别枢设于跑步板底端近后侧的两边,简言之,在调整时,使用者必须逐一调整左、右两侧的后撑杆至同一撑持角度,方可完成调整作业,因此,虽其具有预期的经济效益,却又额外衍生出操作上的不便性。
新型内容有鉴于上述种种,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仅须通过简易的角度枢转调整方式,便可由此模拟平地或上坡跑步运动状态的跑步机的可调式后撑杆。
本实用新型基于同样的经济效益性与操作便利性等双重原则,重新针对后撑杆元件做一有效而实际的改进,故其主要呈П形,其一端为一枢接部,供与跑步板的对应部位枢结,又在该枢接部连结一弯杆,并在该弯杆的弯折点及末端,分别设有第一触地管及第二触地管;通过枢转该后撑杆与跑步板的枢结角度,以分别使第一或第二触地管撑持于地面,并因该两触地管间的角度差,进而有效改变跑步板的支撑倾角,达到预期的简易调整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撑杆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以第一触地管作为撑持角度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以第二触地管作为撑持角度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当然,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与结构特征,配合附图详述说明如下首先,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图,由图可知,该跑步机10包括有扶手架12、底座14及跑步板16,在跑步板16底端近后侧适当位置,设有一可调式后撑杆20,通过简易的角度枢转调整方式,以改变跑步板16的支撑倾角,进而模拟平地或上坡跑步的运动状态。
该后撑杆20呈П形,其一端为一枢接部22,供与跑步板16的对应部位枢结,又在该枢接部22连结一弯杆24,并在该弯杆24的弯折点及末端,分别设有第一触地管26及第二触地管28;通过枢转该后撑杆20与跑步板16的枢结角度,以分别使第一或第二触地管26、28撑持于地面30,并因该两触地管26、28间的角度差,进而有效改变跑步板16的支撑倾角,达到预期的调整目的。
如图3所示,为以第一触地管26作为撑持角度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此时,跑步板16将成倾斜状态(即上坡跑步状态),而图4所示,则为以第二触地管28作为撑持角度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此时,跑步板16将成平行状态(即平地跑步状态),进而得以轻易验证本设计所深具的实用性与便利性。
权利要求1.一种跑步机的可调式后撑杆,该跑步机具有扶手架、底座及跑步板,又于跑步板底端近后侧适当位置设有一可调式后撑杆,供调整跑步板的支撑倾角,进而模拟平地或上坡跑步的运动状态;其特征在于该后撑杆呈П形,其一端为一枢接部,与跑步板的对应部位枢结,又于该枢接部连结一弯杆,并在该弯杆的弯折点及末端,分别设有第一触地管及第二触地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跑步机的可调式后撑杆,该跑步机具有扶手架、底座及跑步板,又在跑步板底端近后侧适当位置设有一可调式后撑杆,通过简易的角度枢转调整方式,以改变跑步板的支撑倾角,进而模拟平地或上坡跑步的运动状态。其特征在于该后撑杆呈∏形,其一端为一枢接部,供与跑步板的对应部位枢结,又在该枢接部连结一弯杆,并在该弯杆的弯折点及末端,分别设有第一触地管及第二触地管;通过枢转该后撑杆与跑步板的枢结角度,以分别使第一或第二触地管撑持于地面,并因该两触地管间的角度差,进而有效改变跑步板的支撑倾角,达到预期的调整目的。
文档编号A63B22/00GK2738839SQ200420109810
公开日2005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2日
发明者姚兴华 申请人:王国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